序言
大家好,本人CaroyalKKaia,后室Wikidot中文分部的一名普通成员。如大家所见,本人并没有参加过后室生态系统竞赛,也没有在这个网站举办过的竞赛中留下过比较好的名次。显然,本人大抵是没有资格直接下定论,认为这里的某次竞赛是失败或者是成功的;因此在这里先给自己叠个盾:本篇文章中所提到的所有观点均仅代表我自己,至于各位读者是否同意我的这一观点,也请大家在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再作定夺。
我如何判断一次竞赛是否成功
首先,摘录一下对于竞赛这个词汇的定义:在体育、生产等活动中,比较本领、技术的高低,由多人参加,有一定的规则。
作为一名写文爱好者,本人主要在SCP基金会中文分部,后室Wikidot中文分部以及脑洞APP这三个写作网站活动,参加过的竞赛也不少了。虽然这三个写作网站之间无论是写作题材,人数规模还是写作理念都有着不小的差别,但是写手们对于竞赛的热情可以说是高度一致。征文竞赛为写手们提供了一个竞技的舞台,在有着相同的准备时间,相同的写作题材以及相同的条件/规则限制之下,写手们能够以最公平的方式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
我认为争强好胜的心理是人类这一物种与生俱来的特质,不论是内向还是外向,每一个人心中都潜藏着“自己未必就比别人差”这样的信念,而竞赛的举办显然是能够最大程度上激发出这一想法的。对于写手们而言,竞赛既能够满足其与生俱来的争强之心,又能够在“戴着镣铐跳舞”的主题和条件/规则限制之下,尽可能地去挑战自己,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所以说,征文竞赛对于写手们的创作欲望而言有着强烈的激励作用,甚至经常能够炸出一些长时间不活跃的“老鸽子”;与此同时,在选手们的自我挑战之下,征文竞赛也更容易产生平时相对来说出现频率较低的高质量作品。
那么从上面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提取出几个关键词:准备时间、写作主题、条件/规则限制、选手热情以及文章质量。对于我而言,要对一次竞赛的举办作个评价,其应去分析的要点莫过于此了。接下来本人将从这五个方面依次入手,来谈谈为什么我认为本次的后室生态系统竞赛不甚成功。
准备时间
本次竞赛中心页创建于2023年6月19日,先定义开始准备的时间点为次日0点整;截止投稿时间为2023年7月18日23:59。1准备时间总计29天,约一个月。这样长的准备时间,足够写手们用心去完成一篇甚至是更多作品,因此就这一点来看,本次竞赛的主办方规划是合理的。
写作主题
本次竞赛的写作主题是生态系统。参赛者需撰写以此为主题的文章,要求其内可选地存在基本的食物链、物竞天择或变异适应进化等生态系统所拥有的架构,但并不限定于"前厅生态系统",作者可以适当地基于"生态系统"概念进行拓展,例如由大量列车轨道构成的"活体地铁生态系统",仿生塑料热带雨林,阴影生态系统等。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我们可以见到,这个竞赛主题是一个名词,也就意味着它有着明确的定义。竞赛主题多少能够决定一次竞赛的写作难度。对于参赛者来说,最简单的竞赛主题显然是无主题,如「星言」杯被放逐者之图书馆竞赛;没有主题的限制,这意味着读者能够随意发挥,只要符合图书馆题材的基本定义,几乎可以说是想写什么就能写什么。对于SCP基金会中文分部来说,这可以说是一次相当成功的竞赛了,仅仅是存活作品数量就达到了75篇,其中冠军作品《高考热点题型讲解:解析几何-历史透镜系统_(5) .mp3》成为了该网站图书馆作品的历史最高分,亚军《蓝鲸只能排到第5位!盘点世界10种现存最大动物》成为了历史高分榜第14名,季军《神灯夜谭:愿望,松木枝与千年的无烟之火》登上了历史高分榜第7名——兼具参赛文数量和质量,其盛大程度可见一斑。
而名词主题则是相对来说写作难度最高的,这是因为名词不仅有着明确的定义,还有着隐藏于其中的关键要素。
比如说“对立”和“不一定”,这两个词汇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形容词;它们不像名词,其最为关键的要素已经溢于言表了:前者是“相反作用”,后者则是“不确定性”。而面对“陷阱”和“自救指南”这样的名词,读者就必须考虑到隐藏在这些名词之后的关键要素:前者是“伪装”和“使人上当受骗”,而后者是“使自己脱离困境”和“指导性质的依据”。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出,名词主题对于写手的限制更加强,要想说服读者自己的文章切题的难度也更大一些。
回到我们本次的写作主题,“生态系统”。把上面给出的定义再复制一遍吧:
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这定义可以说够长的。现在我们要从中提取出隐藏在这个名词背后的关键要素,它们分别是:“生物”、“环境”、“相互影响和制约”、“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一共四个关键要素,比起同为名词的“自救指南”和“陷阱”难度还要更大一些。光论难度而言,这无疑是后室Wikidot中文分部有史以来最难的一个主题,即便是加上SCP基金会中文分部,将两个网站的竞赛主题加在一起考虑,其难度恐怕也是仅次于“缸中之脑,梦中之梦”的。
条件/规则限制
首先让我们把本次征文竞赛中的规则部分复制过来:
1.允许使用已有的灵感或草稿参赛,只要它们从未在网站上发布过。
2.每个人可以发布任意多篇参赛作品,但仅有一篇其得分最高的参赛作品参与排名;允许发布合著作品,但若获得奖品,奖品只能给予所有合著者的一名,主办方不负责分配。
3.竞赛期间所有作品将遵循正常的低分删除规则。除非页面崩溃,不允许自删竞赛投稿,否则所有投稿均取消参赛资格(合著除外);不允许在进入截稿投票之后对自己的任一投稿作出实质性修改。
4.严禁任何不正当竞争行为,站务有权对任何已确认的不正当行为进行适当的处置,包括对不正当竞争者采取取消比赛资格、警告、取消成员资格等措施。
5.不允许通过 QQ 私聊、在群聊中发布文章链接、Wikidot 私信等方式推荐自己或他人的已发布的竞赛文,直至本次竞赛的投票结束。违者将由站务处理。
6.除作者页的 listpages 模块之外,不得在竞赛结束之前将你的投稿链接发布在其他 Wiki 页面上,违者认定为不正当竞争。
7.完成你的投稿作品后,待进入投稿阶段,则如通常页面一般发布你的参赛作品(此次竞赛无需提前报名),并加上 2023生态系统竞赛 标签。
8.参赛作品的标签除原创、层级与2023生态系统竞赛外,不可以由作者本人私自添加。若有加标签的意愿请联系负责人。
9.参加竞赛的文章在参赛期间遵循 CC BY-NC-ND 协议,直至竞赛结束。请来自站外视频网站的视频制作者自觉遵守规则,在竞赛期间不宣传竞赛作品。
10.提前了解竞赛主题的成员会按照规定被扣分;在本次竞赛中,这条规则适用于Lizixue、
vallerback、
Eltrac、
rukatyan,若他们参赛,参赛作品只会按照原有分数的 93% 计分。
11.允许一人多稿。若投稿多篇作品,按照最高分作品排名。
12.竞赛仅接受层级和房间类型的投稿。带c1报告、子层级和隐秘系列标签的子类页面可以作为投稿。允许投稿带有搞笑、crossover 和成人内容标签的页面,但这些页面不进入排名范围。
13.要求使用五篇或以上的其他文章的内容。这一引用的判定是模糊而低要求的,作者可以选择后室网站内,任意作者创作的五分以上的原创文章(不包括竞赛期间发表的竞赛文章)和任意其他语言站点文章来作为自己创作的素材,选择完毕后,作者应当于讨论区声明自己选择的文章。
14.要求上一条所选的内容在文章内有所演绎且和生态系统紧密关联,具体来讲,例如创作层级内拥有某类来自其他层级的外界入侵实体2或这些实体通行的层级通道3、某一层级是创作层级的过去或未来或复刻或映射等关系4、某一层级观测到的天体或某个层级特有的现象或建筑群或其他事物同样出现在了创作层级并给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异常影响。
15.尽管如此,作者仍然不可以随意地选择五个城市层级的无面灵来搪塞读者,出现了此类情况,而将"生态系统"主题文章完全地变成了例如"组织实体混战"主题文章的作品,此类文章将不被接受。
16.不符合要求的文章不进入排名范围,具体由负责人判定。
我们要说的规则限制,不是“必须成为网站成员”、“必须包括评分模块”、“不得刷票或恶意投票”、“必须遵守CC协议”这样的限制——它们限制的是参赛选手在写作之余,其场外行为的正当性,这是不管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每一次竞赛,每一个参赛者都应该去遵守的东西。让我们将目光放到另外一些东西上吧,它们是在原有的主题上,对写作题材和条件的进一步限制。正因如此,我们不必去分析1-11条了;直接看最后那五条,它们才是这次分析的重点:
12.竞赛仅接受层级和房间类型的投稿。带c1报告、子层级和隐秘系列标签的子类页面可以作为投稿。允许投稿带有搞笑、crossover 和成人内容标签的页面,但这些页面不进入排名范围。
对于写作题材的限制。这并无太多分析必要,因为大多数竞赛都是会对写作题材进行限制的:比如说SCP的整千竞赛仅限SCP条目参加,夏季/冬季征文仅限故事和GOI格式条目参加,后室的0.5k竞赛仅限层级条目参加,“死亡”竞赛仅限实体和物品条目参加。事实上,要满足生态系统中“环境”这一隐藏关键词,本身就断绝了实体和物品等条目参赛的可能性。
13.要求使用五篇或以上的其他文章的内容。这一引用的判定是模糊而低要求的,作者可以选择后室网站内,任意作者创作的五分以上的原创文章(不包括竞赛期间发表的竞赛文章)和任意其他语言站点文章来作为自己创作的素材,选择完毕后,作者应当于讨论区声明自己选择的文章。
14.要求上一条所选的内容在文章内有所演绎且和生态系统紧密关联,具体来讲,例如创作层级内拥有某类来自其他层级的外界入侵实体或这些实体通行的层级通道、某一层级是创作层级的过去或未来或复刻或映射等关系、某一层级观测到的天体或某个层级特有的现象或建筑群或其他事物同样出现在了创作层级并给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异常影响。
15.尽管如此,作者仍然不可以随意地选择五个城市层级的无面灵来搪塞读者,出现了此类情况,而将"生态系统"主题文章完全地变成了例如"组织实体混战"主题文章的作品,此类文章将不被接受。
我们可以把这三条放在一起看,因为它们是本次分析的重中之重。第一,使用五篇或以上的其他文章的内容。这本无可厚非,因为在撰写一篇层级时,必须提到的一点便是切入和切出方法;在提到这一点时,我们势必要引用其他文章的内容——如果仅仅是在这一个部分使用其他文章内容时,攒到5篇或以上并不算难;第二,作者不可以随意地选择五个城市层级的无面灵来搪塞读者,而将"生态系统"主题文章完全地变成了例如"组织实体混战"主题文章的作品,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属于耍小聪明钻空子,对于严肃的征文竞赛来说,终究是不可取的。
最值得关注的是第三点,也就是第14条,竞赛主办方要求这5篇以上的其他文章内容必须要在文章内有所演绎且和生态系统紧密关联。这意味着读者在搭建完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基本环境之后,还需要从网站中大量的层级、实体、物品,现象等文章中寻找出至少5篇要与自己的环境相适配5的。
这条规则代表着对本次竞赛的进一步限制:你不能为自己的生态系统创造新的实体,新的物品,新的现象等,而必须从已有的作品中找寻。如果不这么做的话,那么5篇或以上的引用这一条件将无法被达成;因为按照上文所述的标准来看的话,如果仅仅是在切入和切出板块中引用的话,显然是不符合竞赛条件的——仅仅是作为创作层级的入口和出口,怎么能说的上紧密关联呢?
因此,如果要我说这些规则中哪一条将竞赛难度更加提升了一个档次,那毫无疑问,我的回答将会是第14条;很有可能某位写手翻了数十个条目,依然没能找到至少5条能够与自己的生态系统相适配的。这实质上是相当消磨参赛者的写作兴致的,相比起写手自己为自己的写作层级原创出来的实体、物品、现象等,这些条目可能并不能帮助其搭建出一个完整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换句话说就是难以达到自己的预期。在这等心理的作用下,对于这位写手而言,兴许不参赛才是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当然,我们也不排除也有写手的实力足够强悍,以至于他们能够在这样的条件限制下依旧能够拿出令人信服的作品。本次竞赛中,就出现了11篇6这样的作品,再次恭喜这些写手们,本人对你们的文力感到由衷的佩服。
选手热情
如何评价一次竞赛的选手热情程度?其指标有且只有一个:在本次竞赛中,一共投稿了多少篇作品。由于后室Wikidot中文分部没有像SCP社区那样,专门建立了SCPPER来进行数据统计7,因此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数一数截止竞赛结束,一共留存下来了多少篇竞赛作品——对于生态系统而言,这个数字是11;好在本人在竞赛期间始终保持着对竞赛投稿数量的关注,因此本人可以相当自信地说一句:即便是算上被down删的那些参赛作品,这个数字也不会比15大。
我想用图表的形式来呈现出,11篇这个数字对于一次竞赛来说是多么的惨淡,请看下表:
在中国分部目前为止举办的9次征文竞赛中,生态系统的投稿文数量排名倒数第三,仅仅高于对立竞赛(10篇)和春节邀请竞赛(6篇)。而对立竞赛的举办时间点为本站开放原创投稿一个半月,此时的网站成员规模远不比当下;春节邀请竞赛的参赛者为指定的8个人,其投稿作品数量显然不会是一个比较大的数字。
这并不是第一份能够证明本次竞赛之惨淡的数据。如本人在准备时间一栏以及脚注1中提到的,按照这一定义法将本站全部9次竞赛的准备时间列出:
- 对立竞赛:2022/3/22-2022/4/10,共20天;
- 拼尸竞赛:2022/5/4-2022/6/5,共33天;
- 死亡竞赛:2022/6/24-2022/7/14,共21天;
- 0.5k竞赛:2022/8/9-2022/8/31,共23天;
- 鬼扮人竞赛:2022/11/1-2022/11/16,共16天;
- 短文竞赛:2022/12/25-2023/1/10,共16天;
- 春节邀请赛&全民赛:2023/1/12-2023/1/26,共15天;
- 生态系统竞赛:2023/6/20-2023/7/18,共29天。
我们现在定义一个量:热情指数,其算法为某次竞赛的投稿文数量除以其准备时间。相比起仅仅呈现出一次竞赛的投稿数量,这个指数还考虑了该次竞赛的准备时间,二者之商显然更加具有参考价值。我们用一张折线图来呈现出这一数据:
可以看到,除去由于短文本身具有的易成性质而导致数据极度偏高的短文竞赛以及限定参赛者的春节邀请赛,整体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本站的热情指数是逐步高涨的——直到本次生态系统竞赛为止。其不仅破坏了该指数原本逐步上升的趋势,甚至打破了性质特殊的春节邀请赛创下的最低热情指数记录。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本次竞赛的主办方将竞赛投稿窗口后延了一周的时间,从7月11日延期至了7月18日。如果主办方没有这么做的话,那么本次竞赛将只有Level C-688、画外轩和蘑菇林这三篇作品参赛,即只要投稿就能够获得奖项——要知道,即便是将准备时间缩短一周,22天的准备时间依然是要比这个网站举办过的过半数竞赛要长的。
文章质量
本次竞赛的冠军是chengbing创作的Level C-697,以1分的优势压过了
Yoghurt_Jinchouge。在此,本人暂且不对本次竞赛的高分作品作出评价;毕竟竞赛刚结束不久,要想更加令人信服地横向比较各次竞赛的高分作品,还得将时间尺度拉长。竞赛的综合质量与竞赛投稿数量并不挂钩,比如说对立竞赛,尽管仅仅存活了10篇文章,却有4篇作品在赛后突破了100分大关。
本人很期待这次竞赛的高分作品未来能不能展现出与对立竞赛一样的后劲,在一段较长的时间之后得到更高的评价;但在此之前,本人想把这个问题留给读者,希望各位能够给出属于自己的答案。
一些题外话
在对网站原创作品投稿频率进行统计的时候,本人还发现了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
在这个暑假,本站的投稿频率并没有随着长假期的来临而出现像往常一样的大幅度上升,而是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准。事实上自今年3月以来,该指标便始终处于此前从未到达过的低谷期,始终未能迎来起色。本人并不清楚为何在今年寒假之后本站的原创投稿数量会下降得如此之厉害,但不得不承认,其内在原因是需要这个写作站点的所有成员去共同思考的。在此本人祝愿后室Wikidot中文分部能够早日走出上述的困境。
结语
在结合了上述五个方面的考量之后,本人认为本次生态系统竞赛的举办不甚成功。私以为要想办好一场竞赛,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而在其中相对更考验主办方的写作主题和规则限制这两方面,显然这份答卷并不能算圆满——这或许导致了考量一次竞赛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数据指标之一:选手热情的低迷。
不可否认,这其中或许有网站流水始终处于低谷期的因素在内;兴许站务组早在我完成这次数据统计之前就发现了这一情况,并且希望借助竞赛的热度以改善之,但就结果来看,是不尽如人意的。我并不认为生态系统是一个糟糕的主题,事实上该竞赛主题极富挑战性,也相当适合后室亚文化本身的一些特殊性质。只是老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是再优秀的舞者,一旦带上了过于沉重的镣铐,也终究是抬不起手脚的。如果竞赛主办方并没有在规则中加入上文中重点分析的13-15条,本次竞赛的热度或许就不会像如今一样惨淡了。
以上便是本人对于“后室生态系统竞赛为何不甚成功”这一问题的看法以及论述了,这些文字都代表着我的真实看法,它们或许仍然较为片面,在此望诸位多多担待。如果各位观众朋友们对次还有着不同的看法,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讨论。同时,本人也衷心祝愿后室Wikidot中文分部能够早日走出原创低潮期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