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指导只适用于想进行艺术创作但无绘画基础的新人。文中引用大量素描知识。
前言
在指导前,让我们来看张图片:

一个无辜的苹果
嗯,看起来的确是一个苹果,但它又没那么像一个苹果,感觉它……不够生动!那如何让他生动起来?这就需要光影(明暗关系)的合理运用。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您提供一定的帮助。
光影(明暗关系)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光影(明暗关系)在艺术创作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加强画面立体感,光影效果还会让画面更加有真实感和有质感,强烈的光影效果,容易让画面赋予我们一种情绪上的共鸣,例如一些悬疑类的电影海报就很喜欢使用强烈的光影对比,最后光影还有给画面留白的作用,让画面留白得来又不会显得太平直。可见光影效果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有无明暗关系的对比
光影的基础知识
1.三大面
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被分成亮面、灰面和暗面,即三大面。以球体为例,三大面表现出的是球体受光之后最基础的大关系。三大面的对比关系也称亮灰暗关系或亮暗对比关系。
亮面:
亮面受光强烈,颜色较浅,是物体上距离光源最近的地方。原则上,亮面多是指物体的受光面。
灰面:
球体亮面周围的区域,受光的角度变小,受光不强烈,此处的颜色比亮面的颜色深。灰面是体块转折和明暗过渡的部分,但整体还是属于受光部分。

三大面的体现
暗面:
暗面是背光面。暗面的颜色很深,与亮面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2.五大调
五大调是在三大面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的表现形式。三大面表现出的是大明暗关系,五大调是具体表现一个物体的立体感时所用到的5个基本的黑白层次。
五大调是指高光、中间调、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这是按从亮面到暗面的明暗顺序来排列的。
高光:
高光是指受光物体上最亮的部分,表现的是物体直接反射光源的部分。每种材质的物体都有高光,尤其是玻璃和不锈钢等材质,高光的形状更明显。在表现物体的高光时,我们一般会采用留白的方式。
中间调:
中间调也属于受光部分,其本身就有丰富的黑白层次。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塑造物体结构和对物体进行深入刻画时会多表现中间调部分。物体不同的位置受光情况不同,可以将物体的中间调分为浅灰面、中灰面和深灰面这3个层次。
浅灰面与亮面相接,一般不会深入刻画;中灰面与浅灰面相接,用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材质等;深灰面与暗面相接,与暗面形成比较自然的过渡。
明暗交界线:
明暗交界线是暗部颜色最深的部分,它位于物体最突出的部位,是体块向后转折的开始。
明暗交界线虽然是暗部颜色最深的部分,但是也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明暗交界线本身也有层次变化。

五大调的体现
反光:
反光是物体的背光部分受其他物体或物体所处环境的反射光影响的部分。反光和明暗交界线一起组成了物体的暗面。因为反光与明暗交界线处于同一个面,所以反光与明暗交界线的颜色差别不会太大,反光略微比明暗交界线亮一些。
投影:
前面讲到的高光、中间调、明暗交界线和反光都是物体本身的明暗变化。投影不在物体上,而是依附在其他的物体上,并与物体有一定的关联性。在表现物体的投影时,需要注意以下4点。
第1点,投影会受光线强弱和光源方向的影响。物体受光强,投影的颜色对比就强;物体受光弱,投影的颜色对比就弱。另外,光源的方向会影响投影的走向。
第2点,投影会受物体本身的影响。投影一般会随物体边缘的起伏而发生变化。
第3点,投影会受所在面的起伏影响。如果所在的面是平的,投影的形状就是平的;如果所在的面是有起伏变化的,投影的形状也是有起伏变化的。
第4点,越远离物体,投影的颜色越浅;越靠近物体,投影的颜色越深。
在绘制物体的投影时,需要去考虑以上因素,这样画出的投影效果才会更生动、自然。

一个圆加了明暗关系后变成一个水珠
让我们把以上的知识运用起来。看!一个活灵活现的水珠就出现了。
结尾
还记得一开始那个无辜的苹果吗?现在用以上的知识让它变得生动起来,看:

无辜的苹果变得生动了!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您带来帮助,也希望更多人能够对艺术创作产生兴趣。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