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enomenon C-14 - “案发现场”
评分: +37+x
CrimeScene

最早发现的一例案发现场

现象编号:C-14

影响位置:室内层级

描述:

Phenomenon C-14是一种在多个层级内极小概率发生的现象,通常被称为“案发现场”。目前仍未发现可能导致此现象出现的诱因,此现象出现前不存在有规律的征兆。

目前发现的案发现场均为已结束的状态,仍未有流浪者遭遇到正在发生中的案发现场或可能构成案发现场的要件。一般情况下,案发现场会出现在人员稀少但仍有较少人流动量的室内区域,这些位置可能曾被用于集会或居住,但现在都久置不用。周边区域没有人群密集的地方,且长住者多为老人和小孩。

此前在流浪者之间流传着一种观点认为,案发现场系由未被发现的个人或团体在各层级发现非正常死亡的死者后勘探现场所留下的痕迹,即存在一个人或团体在各层级之间流窜并不断谋杀流浪者,并被另一个人或团体寻找并及时勘察凶杀现场收敛尸体;但这一假设很快被推翻,在最近有流浪者在其家中发现了一例案发现场,当时该流浪者在离开受影响房间的3分钟后返回时发现,期间没有任何其它流浪者和实体出现,故此排除由未知实体或团体布置了案发现场的可能性,并认定其为一种小概率发生的现象。

尽管大多数案发现场的痕迹表明在受影响房间内曾发生了一起入室杀人事件,在现场留下了大量血迹、足迹、指纹和现场痕迹固定线都在昭示着有遇害者的可能,但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案发现场都没有发现一个具体的受害人身份,亦无法将其与已失踪人员联系在一起,当前仅能得到以下结论:

  • 无法证实是否存在凶手或犯罪嫌疑人。
  • 无法证实是否存在受害者或死者。
  • 无法证实现场是否真的有人遇害,抑或仅仅是层级现象的影响。

特征:

案发现场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 发生地点多为卧室、客厅、杂物间等曾有生活痕迹的室内空间,但并从未在空房间或不适合流浪者居住的空间内发现。
  • 现场有多处来源不同的血迹,与至少2个人以上的足迹和指纹。
  • 存在至少2个人以上的现场痕迹固定线,以及若干物证标志牌用以证据编号。
  • 柜子和抽屉都有翻动痕迹。
  • 在桌面和置物柜内有各种物品在近期被取走的灰尘痕迹。
  • 一些散乱并被匆忙撕毁的字条,常写有疑似编号或勘探笔记的内容,多数字条上写有“生活反应和超生反应”、“不止一人?”或“尸表检测不明”的字样。

对这些因素的定性尚不明晰,可能包含推测和假设。

应对方式:

缓解:
  • 不要听信和散播有关案发现场以及可能存在肇事逃逸谋杀犯的谣言。
  • 尽量远离发现的案发现场,并及时向附近的哨站报告。

由于所有案发现场仅能在出现后被发现,故此并无有效抑制此现象出现的方法。

加剧:
  • 传播未经证实的传言造成恐慌。
  • 私自移动和破坏案发现场的布置。

由于当前对案发现场的定性仍不明晰,仍无法确认其是否可能对流浪者造成影响,抑或是单纯只对层级中的室内空间造成影响,故此尽量不要独处一室,应与人结伴而行。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