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enomenon C-103 - “召纸术”

描述:

Phenomenon C-103,召纸术,是一种使层级中暂时出现特定建筑群,及在后室直接取得具有可用性纸张的有效现象。来自前厅的流浪者处于任何C层群层级时,均有可能遭遇此现象。如是未婚女性扎出红纸制成的花,再将其焚烧,重复多次,就会提高此现象发生的概率。

现象发生时,层级内的某处空间会突然出现一处规模或大或小的中式风格建筑群系,建筑多为小楼或塔,着色常用饱和度高的大红及明黄,并饰以花、鸟、鱼纹装饰。建筑本身完全不具备地基和地下结构,也常出现在工程学上不甚合理的房屋架构。构成所有这些建筑的材质经过钻探,确认为纸张类材料——尽管在理论上它们大多并不具备支撑这些建筑的可能。构成此种建筑群的具体下属建筑种类不一,数量亦有所不同,不过其中均不约而同的出现了坟墓结构。建筑会持续存在一段时间,不论是否有流浪者进入,其颜色都将逐渐变得暗淡,结构塌陷,最终彻底消逝。值得一提的是,若层级空间狭小,这些生成的建筑有可能被直接截断成类似小房间的状态,甚至可能将其中的流浪者挤压致死。

photo-1625911420638-7bddb3cab43e?ixlib=rb-4.0.3&q=85&fm=jpg&crop=entropy&cs=srgb&dl=decry-yae-SgLiydQ8xhY-unsplash.jpg

一角。

这些建筑外部均具有高品质的涂漆,几乎完全看不出材质纹理和上漆痕迹,且结构精巧对称。而越靠内,建筑的品质似乎就开始下滑——支柱和门槛表面变得粗砺,涂漆也开始脱落等。这些出现的建筑中通常缺乏内饰,甚至完全没有任何内部楼板和楼梯,显现出与其精致外立面完全不符的风格。其中一般仅摆着一些脆弱单薄的桌椅,甚至完全空缺,而墙板等其他部分则几乎只用某种灰纸敷衍了事。建筑的各种立面上常有大片散乱的近似汉字笔迹,在初入其中时完全一片模糊,不可辨认。在这些建筑中,能找到一些同其风格不甚符合的物品,例如掉在地上已经沾灰,糖精味浓重的罐头水果——不过它们仍可食用。

在探索完其他建筑后,建筑群中值得注意的核心部分则是那座坟墓。一道明亮的长廊与之联通,而走廊尽头,跨过一座灵堂,就可看到坟包。墓门外侧立有石碑,两侧贴有墨笔书写的朱红对联一副,其上文字均同样模糊。墓门大开,生出一阵寒意,一股燃香和灰烬的气息从中缓缓散出。墓室其中一侧供着乌黑的木制香案,点有香炉、香烛,其下方陈设各类常见的生活用品和家具物件,如衣柜衣橱、布匹针线、锅碗瓢盆、各类调料等等。香案上摆有一张褐色的照片,上面的形象似乎在不断流转变化。另外一侧则是一方端正摆在天地桌上的牌位,桌与牌位均牢牢固定着。它俯视着停在下方的两具棺材,其中一具也被完全固定,点缀着殷红的大红绸缎团花,不能以任何方式打开棺盖,另外一具则为空棺。尽管是坟墓,然而其周边,包括灵堂甚至棺椁均使用了红花红缎装点。除墓门口有两盏白色纸灯笼外,其余装饰陈设均同有喜事一般。而当有一名流浪者进入墓门——即迎接召纸术核心现象的到来。


第一人进入其中时,不论层级环境如何,该建筑群附近均会开始出现极小范围的降水活动。而对应的,旁边曾经坚实的建筑则开始加速崩解,变得灰暗。随着中柱逐渐吸水歪斜,紧密的斗栱房梁都将会成块地整体倾倒在墓上,这有时会导致除第一人外其他人的伤亡。此时,第一人即为现象所指定的发生对象。

摆放在香案上的照片将会发生变化,原本照片中仅有一人的身旁将会逐渐浮现出新的身影,其穿着形制和仪态保持一致,且通常盖着半透明的红盖头,这通常是最先进入墓中的对象;照片通常因久置泛黄,且能轻易发现明显的合成痕迹。届时墓门将会紧闭,门两侧红色对联上的墨渍因门沿渗水而晕开流下,缠在排位上的红色条带飘落至对象附近,从栌斗牵下细丝,缠在手腕脚踝处,可见周围墙体的字符不断翻涌,自堂前廊柱以外再没法近身,一般室内仅会剩下受指定的对象能够站立,余者皆退出阶前。

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建筑群逐渐崩溃,其余诸栋建筑多已完全化为一大摊黏稠湿滑的纸堆,唯有靠近坟边的建筑构件仍勉强维持原有的形状和颜色。然而水也早已浸透它们的内部,渗入其中,再连成一线自檐角坠下。逐渐淤积的黏滑纸泥裹着水,将其中的家什尽数掀翻打乱,停在其中未被固定的棺椁都被水流裹挟着,甚至会直接撞在指定对象身上——然而不论如何,对象此时已无机会离开。

屋内的家具洇湿泡涨,原本涂抹在纸面的矿彩颜料皆开胶脱落,随开片处是密密麻麻绽开的绒线,无风也自动。慢拱硕大,出檐深远,但盖不住滑至案前的棺椁。虽然现场的实物均保持原本大小不变,但在视野内存在认为这些物件已无法被所在建筑完全涵盖在内的幻觉。在天地桌前,对象身体被细线与红布条牵引着进行动作,朝案旁两处空座跪拜,而后朝着身旁空无一人的坐垫对拜。

此时,不消多久就会有许多黄白纸从天而降——有些裁成圆形,有些则为叠好的一摞。逐步兴起的新风俗中,人们热衷于收集们,用以寄托属于他们独特温馨的情感裱垯。纸张像蝴蝶一般缓缓飞舞坠落,人们纷杂跑动着收集起这些漫天的馈赠,因为若是没有及时收集,它们则会同污纸泥一同融化消失。空气里洋溢着热烈的气氛,这漫天飞白的美景,人们相信它预示着接下来的安宁和无限的幸福。

随后对象会躺入无人且稍宽的棺椁,而后棺盖缓慢闭合,并整体沉入地下。待门上两盏白纸灯笼燃尽,门口所有的脚印痕迹都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散落的朱砂、雄黄和粗粮粮食。至此所有影响都随着墓门的关闭而结束;若非携带对象的遗物或照片,否则将无法再次回到此处。

《淮南子·本经训》所记: ”昔者仺颉鈼書,天雨粟,鬼夜哭。“亊実丄,自我们来到这里,我们的发展就满着畸形和病态——我们的年代和萪妓潑蹍与前厅倒置,也因此,这里才会孕育不同往界的诸鬼乱怪。在一些人口聚集的聚落,人们常常会收集起各类纸张,用旧有和新生的汉字来描摹他们所见到和看到的一切,在白纸上密密麻麻书写上各种信息张贴悬挂起来,宛如一条条纯洁的白绸。而孩子们也自小就参与其中,将这一习俗发扬下去。方块字不单是那些异种信鎴菂酨軆,更寔攝諆神识,其魂魄的记号。每个漢牸鉍嘫迶其承载的实体对象,洏蓶洧衹媔罷真正地承酨祂们。这是他们的精神寄托之一——依靠这些,据他们所言”真正的文字“,能辟邪祟。也因此,每年之中都会有固定的一批人选被选定进行搜集纸张的神圣交易。而她们,一般都不儈侢佽出现。


这些会带走流浪者的建筑群从未固定在任一层级中持续存在,而是始终分别在各层级中短暂留存,甚至曾有报告指出同一幢建筑在不同层级内同时出现,其内部装饰与此前留在其中的流浪者痕迹皆完全一致,亦或是这些分布于不同层级的建筑内部空间是保持一致的,偶尔有人发现在室外柱础和脊兽看到与此前受影响对象相近的面貌纹饰。

而当这些建筑重叠出现时,一般仅会有最先被带走的对象所在处才可得到那些纸张的眷顾,而另一组或几组则陷入一片寂静,只余那些纸泥或建筑安静消亡。而守候着的人们则懊恼着,等待着下一次那些纸楼的再度出现。

受影响对象通常被认为已牺牲,但总能在多数室内层级中发现其形象相比离开时年龄稍大的画像或照片,且这些空间内曾有人长期生活的痕迹,但无法确认这些物件的来源以及这些物品的时间跨度和历史都远超对象切入层级的时间和年龄的缘由。有种观点认为,这些被带走的对象似乎融入了某个在后室中长期存在的族群,并一直活跃于各个层级之间,但至今从未有人再次见过该对象。

应对方式:

悦纳。

评分: +19+x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