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些在本站被写得太多以致引发读者厌倦的点子及要素。注意:并非所有问题都仅限于本站原创,但它们多少在原创作品中有所表现——特别是已删除的作品。此外,这不是绝对不能写清单,而是比其他点子更难把握的点子名录。如果你一定要写,务必三思而后行。此外,不要将这篇文章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它应用于自我提醒而不是指责。
目录
|
宜居欺诈层级
将这一点放在开头的原因很简单:它的影响已经超出了本站乃至整个后室社群,成为了哪怕只是知道C层群存在的人都会有的错误刻板印象——“C层群全是死区,没有真宜居!”。这种影响引发了另一个后果:作者不得不反复向读者解释,自己写的层级是“真宜居”。
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用宜居与死区景象对比来突出所要塑造的层级形象,从而取巧绕开了宜居层级同质化的问题。但是,此类写法已经被用滥到引发大规模的误解和反感。
在最乐观地计算下,数据库用户平均在一个条目上花费的时间最高只有也二十七秒——估计都是在扫读一整个文章来搜寻他们想要的信息。如此,在没有正确理解所描述现象的全部性质时,事故便有有可能发生,同时进一步发展成潜在或显在的危险。
——《生存难度系统-使用指南》
世界观内,流浪者仅有极短的时间来阅读信息。宜居欺诈通常将作为欺诈或过时的文档放在开头,且很少在开头给出跳转至现文档的方式。这样一来,此类文档自然丧失了其在世界观内的指导价值,某种程度上也侧面表现了有关组织的无能。
死区欺诈也有着类似的问题:若是为防止流浪者进入,现有的生存难度“终结”可用于保护信息;若文档过时,层级自身安全,完全可以将最新文档前置以公开信息。记住,后室不是电信诈骗。
无理由格式错乱的层级
格式错乱是比较受欢迎的题材。当其他人都在“中规中矩”的采取复制粘贴的标准模板格式写作时,一篇格式错乱的文就显得很引人注目了。
但是,格式错乱绝不是作者敷衍代码(指不采用基本语法,像是单纯复制自某评论区的内容),或是想捏造又一个“派对客”(指创造一个高度重复,只会修改文档的生物)的借口。想创作格式错乱文章往往需要更高的笔力,因为你仍需在格式错乱的外壳下,放入属于你自己的,经过思考的文章内核。
你文档里的这篇格式错乱究竟是怎么被创造的呢?那个修改这篇原本正常文档的存在是想要表达什么?这些都是写作之前需要考虑的问题。要时刻记住,格式错乱是一种表现手法,而不应是单纯用来吸引读者目光的工具。当被格式错乱吸引来的读者看到这篇文档缺少内核,明明可以用正常文档叙述的时候,他们会很决绝的按下dv的。
另外,与文章内容毫无关联的高级代码,组件是一大拉分项,如果本来这些东西只是你觉得看起来很酷,那么它们毫无疑问是失败的,例如过多的黑色方块1等,M.E.G.数据库的文档关乎到每个通过此搜寻信息的流浪者,这些毫无意义的代码只会让流浪者因为你的记录充满疑点而丧命,这也是规范格式的目的之一。此外,世界观内,规范格式降低了理解难度,有效地提升了流浪者的阅读时间。
更多内容可见此指南,层级篇,第10节,“格式错乱”。
无意义的第一/二人称叙述
此种方式通常会与无意义的格式错乱同时出现,但有时也会单独出现。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在正文,图片或者脚注部分使用粗/斜体等代码的无意义且突兀的第一/二人称叙述。
此种写法只会使文章变得无聊且冗杂。故弄玄虚并不是撰写文章的好方式。在文章里加上如上叙述并不会使得文章更加亮眼。
“流浪者日记”
在写作某些会导致长期影响,特别是精神影响的文章(一般是层级)时,为了在不破坏格式体的情况下让读者直观的感受到这种长期影响,某些文章可能会选择插入一段“流浪者日记”,这的确是不使用格式错乱的情况下能表现长期影响的最好方式。
然而,在撰写一段“流浪者日记”时,还请斟酌世界观下该日记的主人的处境是否支持其去进行日记撰写。就像某些恐怖游戏中“带血的日记碎片”拼凑出的日记,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日记撰写者在死前所经历的恐怖时刻。但一个人在明知凶多吉少的情况下仍冷静地书写日记而不是撒丫子逃命,还是过于反常了。所以,如果你的角色明知自己正处在危险中,就不要让一段不知所谓的日记制造违和感了。若是想通过“戛然而止”的记录来增加惊悚色彩,语音记录倒是可以作为一个不错的平替方案。语音转文字呈现也比视频记录转文字呈现更加合情理。
说回日记本身,请在撰写时将自己代入为日记撰写者。正常情况下,日记是私密物品,撰写时理应考虑自己是唯一读者,因此还请抛弃那些冗杂的词汇,在“官话”和“常用语”间做好平衡。不过……
随口问一下,屏幕前的你还有写日记的习惯吗?
意义不明的自创生存难度
当你发现自己拓展出的点子已经不足以被单一的生存难度一二三定义的时候,大部分作者都会硬着头皮为他们的层级界定一个难度等级。也有小部分作者选择了一条邪路,比如说,为ta的层级自创一个特殊的生存难度,然后再在注释块或是后文大写特写插叙补叙充实设定。
固然,文章有独到之处是一个加分点,但显然,只有文章自身过硬才能撑起一个特殊的生存难度块。当你想到了为自己的草稿寻求一个自创生存难度的时候,你可以点开站内特殊难度的层级,仔细推敲它们与常规生存难度的特殊之处,然后再想想,你的文章是否真的需要与众不同。
更多内容可见此指南,层级篇,第1节,“生存难度”。
模块化死区
注意,这里所说的不是死区,而是重复的、乏味的、为了危险而危险的死区。死区的确很危险,但它不应该除了危险什么也没有。火山地震台风海啸,放射精污实体横行,只是把一堆致命的因素排列组合一下就诞生了一个死区,你的文档就会显得空洞、应付且廉价,像个流水线上出来的量产品。
死区不是致命因素的博览馆,更不是除了致命什么也没有的杀人机。试着给你的死区多加些东西,或者让这个层级变得更加有趣些。
无法逃脱或单纯折磨流浪者的死区/等级5/等级5E
是的,死区听上去很酷,很厉害。但是,你很可能会低估这种层级的生存难度。对于生存难度5的层级,“实体横行”不只意味着层级本身充斥着敌对实体。同时,它暗示着敌对实体已多到不能用正常的生存和繁衍解释的地步。以此为基准,看看生存难度为5E2/死区的层级,想想它们的危险程度。
实体横行: 层级中有攻击性的实体的数量庞大到让人无法理解。在这个层级中旅行的流浪者肯定会遭遇多个实体的攻击。原因很明显,除非必要,一般情况下非常不建议穿越这个敌对的,实体肆虐的层级;一个要求你在穿越时随身佩戴武器的层级,一点都不可能被视为安全。
——《生存难度系统-使用指南》
考虑这个世界观内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一个层级的信息必然要由流浪者设法上传或带出。若是层级本身危险到让流浪者没有丝毫可专心记录的时间,又没有相当铺垫,那么文档的消息来源就显得很可疑:这些信息是如何被M.E.G.或别的什么组织得到的?
r/Chaosraider98式的献身,蓝色通道中的观测记录,非人存在提供的信息……这些都可以成为层级塑造和完善的一部分,而不是让你的危险层级成为一个个只写着危险的无趣死地。
毫无特色的宜居层级
正如第一个条目“宜居欺诈”中所说的一样,宜居层级实际上是相当难以写出特色的。危险的环境各有各的危险,但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却总是相似的,因此如果一个宜居层级仅仅只有“宜居”这个特点,那么它将很容易和已有文档雷同,也很容易显得内容空乏,使读者厌倦。
创作一个别出心裁的宜居层级可能比创作其他生存难度的层级更加困难,在决定创作之前,请确保你的点子足够丰满或有趣。一个建议:设想自己就站在它的某个地点中,然后去想自己会接收到什么样的外界讯息。
纯粹而空洞的“人间天堂”式宜居层级
一个“人间天堂”式宜居层级常常有着这样的特点:文明极其发达,生活非常便利,环境特别稳定特别美好,人口承载力还特别吓人,以至于后室里所有其他的宜居层级和它比起来都相形见绌,有时它的宜居甚至超越了前厅,成了完美无瑕的“地上乐园”。比起过多过滥,“人间天堂”式宜居层级的危险更多地体现在对后室整体设定的破坏。
首先,众所周知的,后室是一个危险的异空间,流浪者们永远没法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在这样的环境里,一个“地上乐园”会让流浪者们从各个层级里涌入这个宜居圣地,把那些不稳定的鬼地方抛在脑后。大家都去洞天福地拥抱新生活了,那除了速切玩家,还有谁去探索新层级、发现新实体,在那么多层级里发生那么多故事呢?作者写什么,读者看什么?更要命的是,在站内其他文档里,流浪者们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洞天福地的存在(毕竟别的文档不可能跟着你的文档改),这就和站内其他文档产生了逻辑上的矛盾。
其次,要是这个“人间天堂”是某个组织建立的,那么便会衍生出更多设定问题。在后室里徒手搓出地上乐园,这个组织一定有着纵横后室的巨大能力吧,那这么大的能力是从哪来的呢?他们又为什么要创造这个地方呢?他们没有纵横后室而是选择安居一隅的理由是什么呢?这就产生了设定上的缺漏,每个缺漏都很致命。
再次,拥有如此巨大能量的组织很容易打上“龙傲天”的印记,这在现如今的后室是非常致命的。为何一个“龙傲天”组织会被人厌恶可以看下文的“后室龙傲天/凤傲天”部分,在此不做赘述。
“又一个Level 11”
Level 11为主层群早期文章中很经典的一篇层级文档。它是一座无限延伸的、很安全的现代城市。当发现城市也可作为层级题材后,很多作者也开始尝试基于这一对大家更加熟悉的题材进行层级写作。写一个城市层级比多数其它题材都要容易得多,好处包括但不限于:
- 配图好找。不论是在图片站上找图又或是自行拍摄,城市的图片真的非常容易寻找。
- 质量平均。只要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且已阅读许多指导和文档,且不论点子如何,这篇层级的文学质量至少能保证中规中矩。
- 安全。城市类层级的大多数都被塑造成很安全的避风港,故而可以在其中插入很多组织的据点,对于凑文确实很有效。
但很显然,这个列表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你不去思考这些寥寥无几的优点。城市层级虽没有森林、地下室这类题材使用广泛,但依然是后室中一股不小的势力。这就会使得读者在看到文章的第一眼就会产生乏味感。在其中脱颖而出的正是与Level 11原文相似的宜居城市,我承认你这样做可能是在关心可怜的流浪者,但是你也需要关心一下可怜的读者。
由于已是老掉牙的点子,现如今城市很难被塑造得“怀旧”或“阈限”,而某些高科技赛博朋克城市则会显得十分突兀和超模。前车之鉴很多,写得很好的同样也很多,如果现在依然选择写作城市层级的话,我奉劝你先坐下来思考一下你在老点子的基础上设计的新点子是否新颖,文笔是否优秀:因为能够支撑老旧点子存活的主要方式就是这两点。Backrooms依然是创作网站,读者们希望看到新鲜的层级,而不是一篇又一篇对Level 11的模仿。不管是拙劣的又或是成功的。
层级/实体/物品篡改文档
事实上,这个点子出现在这里的原因不仅只是因为它被大肆滥用,而是篡改文档这件事本身的问题。不可否认,有许多好的作者都是靠篡改文档起家的,但这不是任意一个没有深刻了解“篡改文档”用法的人去撰写此类型文档的原因。
在世界观内,这些文档是许多误入此层级的流浪者活命的依据,而不是实体的“文学城”。可以设想一下:当你误入一个极度危险的层级,你调出它的文档,却发现通篇全是实体们编的故事……
再从世界观外来看,读者需要的是一个内容清晰明显、故事详细的文章,而不是一段胡言乱语。这种类型的文档一般伴随着格式错乱与派对客们出现,这样的形式让读者感到乏味。
如果你要写此类文档,请谨记:不要把述记影响作为描述缺失的借口。
仅用故事支撑,描述不清或乏味的层级
你当然可以用故事给层级增色。很多时候,文档中的故事就像调料:调好了可以升华文档,更进一步;糟糕的调配则带来痛苦的阅读体验。但是,再好的故事也掩盖不住文档本身的颠三倒四、单调乏味。
一个判断准则:发布前剥去所有议论、抒情、故事,只留下叙述。你留下的应当至少是一份完整清晰,有相当可读性的文本。
校园题材,特别是包含“实体老师”之类玩意儿要素的校园题材
我承认这些题材很贴近你的生活。我也知道你想把自己的不满宣泄在这里,但是请不要这么做。因为这实在看起来,有些,“低龄化”。
隐喻、讽刺、批判已经够多了,就算只是一个纯粹的无人学校,也已然够多了。如果你真的要写,请先行在讨论区发出你的灵感。我们会评判它是否合格。
随机出入口
如果你真的要写的话,建议看看Level C-999。
这些出口通往C层群的任何一个层级。这意味着,踏上这些出口的每一次,流浪者都可能会去往C层群中未勘探的层级深处,并独处在那些仍未知晓的空间中。也可能不会。总之,如果你想跨过那道界限——
请一定要慎重。
毕竟你跨出后所面对的,可能就是人类未涉足的一段艰难且无尽的路途。
就像回到前厅的出口有可能通往深海或者太空一样(来自日文文档现实世界),当你写一个随机出入口时你无疑把流浪者扔到了无尽的C层群层级中。请不要这么做,因为在世界观内证实这个出口确实“随机”需要大量人力,而且很多人永远不会再回来。
在世界观外,完全随机的出入口侧面表现了这样的事实:作者并没有用心设计层级的出入口特性,或没有阅读足够的已有作品。记住,出入口同样可以成为层级风格的组成部分,且本应如此。
滥用“层级意识/层级意志”
它曾是个新颖的点子……曾是。随着后室中文规模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作者开始使用这个点子,时至今日,这个点子下的文档已经有了饱和的迹象,有一些读者甚至开始对这个点子感到厌烦了。
若后来者依然只是单纯地使用诸如“一个友善又可爱的层级意志”或“一篇由层级意志撰写的文档”之类点子作为一篇文档的核心创意进行创作,将极有可能受到很多不佳的评价——因为它们实在太老旧,以至于很难被称为“创意”。读者会认为你的文档是对Level C-307这样优秀文档的拙劣模仿,进而给出一个down。还是那句话,如果想要使用这个点子,请确保自己的文档足够丰满和有趣。
意义不明的“前厅”出口
许多时候,一些新人会为了表现某某存在的强大和善意,或只是单纯觉得“后室对流浪者太坏”,为自己的层级加入一个通往前厅的入口。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文的描述通常无比苍白,仿佛仅为了作者的自我发泄。实际上,绝大多数此类文都没能活下来。由于这类问题仍然不时出现,仍列在此。
后室是牢笼,不是旅游景点。在出口通向前厅的前提下,很多流浪者能够直接逃离这个魔鬼般的后室,之后这里就会空无一人,那么,你凭借一人之力毁了整个后室设定。为后室的未来着想,大部分创作者会downvote你的文章。
——《神风写作避坑指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要仅出于同情、厌恶或别的种种主观情绪破坏设定——在后室面前,人很多时候什么也不是。
“分尸文”
“分尸文”的说法来自Fandom中分的一篇已删除楼层:当时某人写作了分为大量区域,使用全站几乎所有生存难度,且区域之间毫无关联,单一区块仅有数句敷衍干瘪描述的楼层。随后,贴票者将此文评价为“分尸文”,并建议将正文去掉,改为生存难度展览馆。此后,分尸文便用于指代有着以上特征,犹如将楼层切碎分尸的写作形式,并传播到了Wikidot侧。
诚然,在层级写作时,分区描述有助于作者写出更长的文章。因此,某些人会把这种形式推荐给首次尝试写作层级的新人。但是,它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过多的区块及对应的大量SD模块不仅拖慢了网页加载,也造成读者理解和译者翻译的困难3。其次,很多时候新人写作各区块时描述信息量极少,甚至还不如SD模块的自带信息量,颇有注水之嫌。再有,缺乏关联的区块描述降低了层级形象的完整性。最后,一个目前在本站并不明显,但在组件层级等级系统拓展上线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作者不理解SD模块中信息含义,导致成品驴唇不对马嘴。
层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一堆干瘪的碎尸4。深挖你的点子,展开去写,别把这样的“尸块”丢上来。
有着繁杂能力的实体/物品
实体和物品的能力是读者对其整体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力繁杂而少有关联的实体或物品将难以在读者心目中留下一个清晰明确的印象,反而会导致它变成形象模糊不清的缝合怪。
很多时候,删繁就简,留下一个或一系列紧密关联的能力会是更好的选择。若有可能,让它可以被一句话概括其形象。这篇文章5可以用作通过功能塑造其整体形象的参考。
万能杏仁水
杏仁水已经被列在主站的那个老套点子列表里了。——你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杏仁水是多么滥用。
C层群的食物、药物、精神活性剂,稍微翻一翻列表就能找到几个。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不仅没有自己的特点,还有着相当广泛而缺乏关联的正面用途,就像是“又一种杏仁水”。记住,杏仁水已经够万能了,后室并不需要另一种毫无特色的万能物品6。
杏仁水兼职阴阳眼和墨斗线和水和SCP-5007的作用,建议颁发一个后室全勤奖
——
Null0
“万能杏仁水”同样代表着另一种创作倾向:在写作危险层级/敌对实体/物品副作用/有害现象时,于应对措施中加上“可饮用/喷洒杏仁水解决”,有时甚至仅有这条,以致引发了“杏仁水包治百病”的梗。杏仁水有用且泛用,但后室中本可有很多应对这类有害事物的常规或非常规手段,何必拘泥于一个物品?很多情况下,这都意味着作者在创作时并未认真设计,而是不加思考地敷衍了事。
为了杀人而杀人,且仅针对人类的怪物式实体
与校园题材不同,这一概念尚未被深挖,就被大量浮于表面的同质化文章变成了老套点子。专门针对人的实体概念可追溯到这篇Entity 1文档,乃至更早的创作理念:当时的大量作者将后室作为古早线性JRPG理解,从而创造了大量针对人类的怪物。
实际上,很多此类实体都只是简单的塑造为“它们要杀人!它们要吃人!”或“它们很可怕!”,就像游戏中定期刷新给玩家的“怪物”——甚至比这些怪物更无趣。许多杀人实体概念像得惊人:我们已经有了三台被M.E.G.误造出来的杀人机器……以及更多的或受控或失控的别的什么人造杀人玩意。
不要仅仅是写一个只知也只会杀人的平庸怪物。世界观内,缺乏特色的纯粹杀戮者很难被流浪者区分和确认,更不用说得到M.E.G.的记录。如果你真的要写,去想它怎么生存,怎么狩猎,在后室中占据着什么样的环境和生态位。去丰富它,写些它带来了什么影响,造成了什么后果;特别的,对于有智慧的那些,去想它们杀戮的理由和行事风格。
与层级或某强大存在绑定的实体
层级专属实体是个在TS站的老套点子列表中就存在的点子,但这里强调的不是“专有”,而是“绑定”:一个仅作为层级或某强大存在附属,用过即抛,毫无自身存在意义的实体,再特别也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种扩充思路是,描写更多不同的实体,并让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制约,形成独有的生态环境。或者,提高实体与层级间的相互作用,让独有实体深度参与到层级的形象塑造之中。还有一种选择:专注于塑造实体对社会的影响,让它更多地参与到后室中去。再或者,何不松绑?
总之,让你的实体作为真正的后室生命,而不是某某存在的陪衬。去诚心诚意地贴近你的实体,而不是用看游戏怪物和NPC的眼光敷衍了事。
强大到近乎神明或根本就是神明的实体
老实说,我们已经有了足够多的“神”——大半个隐秘实体列表,以及某些该列表外的存在。在讨论这点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个事实:本站的绝大多数读者并非循着近似某些“大片”的神仙打架剧情而来,而尝试涉猎和这类实体有关的题材很容易落入此类状况。
在缺乏有关铺垫时出现的问题:你笔下的实体如此强大,为何对后室造不成什么影响?此外,在笔力不足的情况下,这类作品很容易让部分或所有登场角色都显得如同小丑8。
“后室超级美少女”
这是个不仅限于C层群的问题:写一个典型的动漫/小说/游戏中的“美少女”形象,赋予其强大的力量或特殊的地位,然后加入层级列表9、实体列表或相关人士列表。
在后室创作中,这种形象通常会带来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它不符合后室的整体基调,这种形象看上去很美,实际则无背景支撑。其次,将角色写为刻版印象中的“萌点”堆叠,引发其形象的空心化、模糊化和玛丽苏化10。最后,这样的形象已不算少——我们已经有布兰奇女士和与之相关的一整个预兆体韵文设定11,更不用说C层群现有的和被删除的那些了。
后室龙傲天/凤傲天
“后室龙傲天/凤傲天”可以算作“后室超级美少女”的一个变种,他们的最突出特点是拥有强悍的(有时候是强悍过头的)战斗力,并且行事放荡倨傲,透露出一种天下地上唯我独尊的气势。就像劣质网络小说里的龙傲天主角一样。它形容的通常是某个人或实体,但这些描述对于一个组织也同样有效。
一个糟糕的后室龙傲天/凤傲天可能会带来许多问题。首先是设定整体的问题,许多这种人物的形象几乎可以用“龙傲天”三字完美概括。他们很强,他们很拽,有时很惨,没了。这个设定不仅常见到烂大街,而且非常空洞模糊,很难让读者喜爱。
其次是与后室整体设定的矛盾。后室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组织和人物,如此一个行事放肆的强大人物势必会引起各方关注,不说在后室中搅起一场腥风血雨,至少也会让后室产生动荡。于是这个人物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他本应该身处时代洪流的中心,但事实上后室里却风平浪静(毕竟网站内其他文档不可能因为他的诞生就跟着改变)。若是作者笔力不够,没有考虑到或没有表现出上面这些,就可能导致这个角色像一张技术拙劣的合成照片,和后室整体格格不入。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后室不是为这位傲天先生准备的独角戏舞台,站内其他层级、实体和组织也不是傲天先生的陪衬,在这里,一个浑身上下充斥着“我最牛逼,你们都是辣鸡”氛围的角色注定招来如潮差评。
最后,我们已经有了很多“战斗力超强还拽得一比”的家伙了。海德薇,欧米伽,甚至从万神殿二十四柱里随便挑一个出来都很牛批。我们真的不需要更多了,除非他写得够好。
糟糕的“欺骗性实体”
你可以简单的把欺骗性实体理解成会进行伪装的实体,例如伪装成车辆、房子、流浪者。这种类型的实体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本身的亮点就是其欺骗性的表现,但伪装过于强力的伪装效果会让实体变得无解以至于让读者厌恶。
具有同化能力的实体
事实上,写他人已经写过的点子是一种大忌,在后室中已经存在多种以“派对客”为代表的、以同化能力为主要攻击手段的实体,而它们均非仅靠单纯的同化能力出彩。
在写实体相关内容时,不应太过侧重于同化这一方面。同化能力可以是一种设定上延伸的方向,但绝对不是一种主体设定上的方向,否则很难表现出其特色。
为支撑组织而写的同质化物品
这个问题不仅涵盖C层群的组织,包括TS站的一些组织乃至设定都有很多这个问题。此类物品/实体的出现大多是由于组织成立的7文3作者限制,建立组织通常带着一些“水文”。
举个例子:“后室飙车小分队”12很有可能内含以下同质化物品/实体:
- 蓝砂轮胎(很坚实!)
- 杏仁水机油
- 杏仁水发动机
- 蓝色杏仁水赛车(非常快)
- 绿色腰果水赛车(比上面的慢点)
这样的物品/实体通常缺乏创意,就像“杏仁水机油是为了杏仁水赛车”,以上的物品几乎都是为了成立“后室飙车小分队”而写的。它们通常情况下会在第二个出现时就变得无聊且空洞,除非写得是真的很好玩。
把已有的文档划为己用的组织
很多情况下,已有的文档未必高度符合组织基调。若在早期就为了凑文去将其化为己用,很容易显得突兀,进而有带歪组织本身风格的风险。
此外,这还涉及礼貌问题。 作为创作者,若其他作者随便拿你的文章说“这个文章是我组织的开始”,“我的组织搞个什么”,“我的角色干死了这个角色”,你会不会生气?
哪怕你本身并不生气,甚至不在意。 请别忘了,其他创作者未必如你这般所想。 你应该去跟这个文章的创作者聊聊,并征求他的同意来进行下一步的规划。 不过,通常来说层级的出入口可以使用,但不要自行修改有关文档——这是站规明文禁止的行为。
缺乏后室世界观特色的实体/物品/现象
我们承认,每个后室站点都有自己的风格;但是,这些风格仍应支撑起自己的独特性,而不是和其他作品13混同。后室就是后室,不是现成概念的大杂烩。
在写之前,仔细想想自己的点子:它是否是小说/动漫/游戏中已有的点子,或现实存在事物的夸张化?万一是的话14,问自己第二个问题:它能否恰当地融入后室设定之中?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哪怕你的点子摆脱了与其他作品的同质化,成品仍有缺乏后室特色的危险!这里是一个例子:它的概念在于突破第四面墙,进而关联“后室意志”,但成品却如同一类典型的精神病。
派对客和扫兴客相关
不,我们不是说派对客和扫兴客是糟糕的作品,只是,你知道的,他们实在是太多了。随着后室的发展,派对客和扫兴客莫名其妙地在网络上火爆了起来,现在有后室的地方就有人刷“=)”和“=(”,知道后室的人不一定知道M.E.G.但一定知道派对客和扫兴客,这俩兄弟的二创三创四五六七八九创更是层出不穷,鱼龙混杂。
当然了,中站内也未能免俗,站内目前活着的、以派对客为主题的文档就有派对博士帕尔特,享乐净土,小吉姆,派对姬,派对鸡这么一大溜,还没算藏在各种其他文档里的派对客扫兴客要素,被删除文档里还有更多更多。在这么一波波高频输出之下,看客的态度已经从刚开始的兴致盎然,慢慢地变成了乏味无聊,最后成了现在的嫌弃厌烦。
他们很优秀,只是太多了。
幸存的扫兴客
我们把它从“派对客与扫兴客相关”中单独列了出来,因为许多作者对这个点子情有独钟。实际上它并不是一个糟糕的点子,它能在这里榜上有名仅仅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幸存扫兴客了。暗色博士,小汤姆,希尔伯特,陌……从这四个扫兴客的评分状况就可以看出,站内对“幸存扫兴客”这个点子的容忍度正在逐步下跌,最晚发布的“陌”甚至仅仅因其“扫兴客”的身份就得到了不少down,更多的扫兴客则消失在down删的浪潮中,无人能知。
需要注意的是,在世界观内扫兴客是一个已经灭绝了的种族,他们不能也不应大范围成批量地出现在C层群中。四个幸存扫兴客似乎已是站内的容忍极限,请想要创作这方面内容的作者三思而后行。
高度同质化的组织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已经有了大量功能几乎重叠的组织。光是研究所类组织,我们就已经有了:E.P.B.、帕拉斯研究所、黑星、后室机器人公司、有识血肉学者氏族、躯,等等等等,更别说M.E.G.和U.E.C.这样的大组织本身就自带研究所,后室里的各式研究所已经多到塞不下了。此外,黑化M.E.G.的组织(蒙面女郎和B.F.P.F.),崇拜神性实体的宗教组织(散落在各式神性实体的文档中,常常出场一次就销声匿迹)也是组织同质化的重灾区。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过于同质化或仅仅是无趣的组织很容易被遗忘。这在初期作品便未定下基调的组织中更甚:想一想永恒资料库,一个向其他组织出售资料的,藏头露尾的组织。你能够在不看中心页的条件下,回想起它的文档风格和作风吗?除了发起人的行为,这个组织有何可铭记之处?
建议作者在创作自己的组织前阅读一下原创团体中心页和小型团体列表,想想怎么表现其特色。
对原有团体的糟糕改编
首先你必须知道,所有目前被认可的组织都是其他人一砖一瓦砌上去的。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已经为其积累的这个组织的行事风格。而你对于一个组织的行事风格之改变,本身就有可能冒犯其他参与者情况。而一个行善的U.E.C.?一个突然疯狂杀人的阿尔戈斯之眼?突然大发善心的B.N.T.G.?突然得对于M.E.G.投降的B.F.P.F.?诱骗流浪者送死的M.E.G.?
你的这种改编行为,本身就是在冒犯其他创作者。现在放下你的反骨精神,去思考要如何合理化这些组织的行为,如果你无法圆上,那就放弃这个构想。
缺乏基本道德和理智的组织塑造
我个人认为,后室里的正常人数量应该比疯子,连环杀手,变态什么的的数量多一些,所以如果不是靠什么洗脑手段的话,这种组织应当不会吸引到太多人加入。另外,E.O.A.也不是个摆设。
此外,一个团体总要有那些让他们聚集起来的原因。哪怕是公认大缺大德如U.E.C.和疯狂如F.O.J.之流,仍有着自己的那套道德和行事准则。纯粹的傻子和混沌疯子无法组成可长久存续的组织,更何况现有的每个组织都有其固有的基调。一个组织可以疯狂,可以违背世界观内的公序良俗,但他们终归要有一些原则和目标。
M.E.G.监督者的小丑表演
监督者-A:看我大屌。
直抵明星是够好笑的,这点不能否认,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我们的三个监督者就是三个脑瘫(J文里也不完全是!),否则M.E.G.早完蛋了。而且,为了搞笑而搞笑的智障监督者很快就会令人感到乏味。
把流浪者当傻子的鸵鸟式保密方案
首先,大多数文档在世界观内都设定为生存指南性质的公开数据库,而各组织开放数据库的目的以拯救流浪者为主。流浪者被骗去试探层级危险的事实不应由这些组织公开而不做相应的保密或后续处理措施,这样在世界观内会损害组织整体形象,同时也暗示了一个事实:他们指望流浪者不细看这些记录,或理解不了其内容,将流浪者当傻子对待。
折叠,迭代,或使用相应的GOI格式——我们有很多种方式来在世界观内隐藏一份记录。此外,将文档撰写者设定为“反派组织”也是一种选择。最后一个选择:别写。审视你的文档,这种事件、这种记录是必须存在其中的吗?
科技树赶超第四天灾的科技团体
“瓦良格”号不可能再完工了。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600个相关专业、8000家配套厂家,总之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他。只有伟大的强国才能建造它,但这个强国已不复存在了。
——马卡洛夫
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和工程上的种种成就对社会基础条件的依赖越发加深。从人才招募、原料供应到所需设备,再到统筹管理,任何近现代科技成就,都需要与之关联的一整个体系作为支撑。在设想你的科技团体有何成就之前,仔细想想,需要准备什么前置条件,才能为这些成就的种子提供一个合适的土壤。15
能够动摇整个后室,设定过于逆天的组织
这种组织曾经不止一次地在本站出现过,而又迅速消声匿迹。它涉及两个严重的设定问题:首先,后室——无论是层级的总数,还是许多层级的面积——大得可怕,以至任何势力只要想就可以与某些其他组织老死不相往来。在这种条件下,一个声称影响全后室的存在,其真实影响力值得商榷。其次,动摇整个后室的势力必然会引发这样的问题:如何解释已有的文档?显然,全站文档不可能为之修改,这就自然引发了设定矛盾。
这方面,协调后室时(BTC)是个优秀的例子:它只是个推荐标准,切实地方便了世界观内的交流,且没有严重动摇过往设定。
仅堆叠其成就的相关人士文档
我们不希望只是看到某个穿越死区无数次,杀掉龙血族几十次的人物;又或是各种顶着现实的高学历,然后就只是研究出各种毫无关联的物品的相关人士。
后室网站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创造了无数组织、人物关系。世界观内,为何一个疯狂、战力破天的人物,却从来没被他人提及? 世界观外,我们不可能为你的人物修改过去的作品。 如果你无法处理好这个人物与他人的衔接,那你的人物档案宛如一幅画作上的污渍一般,最终被其他创作者擦除。
最后一方面的表现是极其严重的自我认同混乱,许多流浪者看似个性,实际只是源自对他人甚至是对实体的模仿,完全缺少自主。
在大多数相关人物文档里也能看出——从事研究工作者的工作者们性格极其接近甚至是堪称相同。
——《Phenomenon C-61 - “BR精神恶化症候群”》,作者STUDENT508
对于重复个性与功能的人物,本身就没有必要多开一个相关人士档案。单纯堆叠成就将让相关人士转变成标签堆,从而丧失其真实性和合理性,也对形象塑造不利。一个在极广且互不关联的范围内涉猎极深的角色很容易引发这样的猜想:此人是否剽窃了他人成果,或强行在这些成果上署名,以此充实履历?
好的相关人士文档,最好是在已有相关事件,或是以被提及的人物为开始出发。 并扩展出这个人物背后的势力、事件,又或是这个人物档案本身就是后室的特殊存在,但不是与之后室现有文章冲突,再不然这个人物档案内,就包含着他自己的独立故事,并可融入其他后室相关创作。
科学术语堆叠的临床腔
表现为一个色号为rgb(255,255,255)的硬度小于金刚石(一种透明碳单质)大于304不锈钢的近似圆柱形空心容器,其半径约为1455 mm,厚度约为400 mm,在其底部向上约506 mm处向内有一圈圆心角约为30°的倾斜的空心容器,其主要作用可能是用于盛放液态物体,如一氧化二氢液体,一种无色无味透明液体单质。16
——反例作者LemonCat23317
很多人会把临床腔当成强行堆叠大量术语的废话。这些废话尽管可能正确,但时常既不精准,也不具体,更对文档本身的塑造毫无用处——肆意罗列温湿度、风速与降雪量远不如一句“我被雪囚禁了”生动。
一篇公开文档应当为普通人准备,不要高估世界观内流浪者的平均文化水平与世界观外读者的耐心。保证你的描述易懂而足够精准即可,不要生造过多术语,也不要精确过头到令人疑惑数据来源。临床腔并不等同于满天飞的非日常词汇,或者复杂无比的语句段落。记住,它是使文档便于理解的工具,不是刻意创造理解困难以显文档“高端”的方式。
强加情感
这说的是让进入这个层级的人感受到一种与环境无关的强行加入的超自然的情感,常见于层级创作和一部分实体创作中,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当进入该层级时,探索者会突然感觉到XXX的情感”。
主要带来的问题是,强加情感容易导致代入感缺失。这些情感与环境无关,而是突如其来的强行加入,导致读者没办法从文章的其他部分来感受这种情感。
此时对于读者来说这种感觉是陌生的,这很容易让读者产生严重的疏离感,导致无法正确理解和接受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这个问题,当所写的文章有涉及到内置的小故事时,问题将会尤为明显。
这很有可能完全无法与文章中的人物产生共鸣,从而不理解文章中角色的行动。
因此,你如果想要塑造一些情感的话,应该是描写与之相关的环境,让读者自然的产生这个情感,而不是用这种超自然且突兀的方式强行插入。
这里推荐阅读《岳阳楼记》,其中对环境与情绪的关系做了一番解释。Level C-N1可以作为一个正面例子,它通过环境渲染气氛,带来超自然的感受。
用流浪者的感受、记忆等代替大部分或全部应有描述的作品
这种写法的起源或许是level-18Level 18,一个完全由流浪者记忆决定的层级。很多此类作品彻底抛弃了任何形式的描述,转而以空洞的泛化情景与强加给流浪者的情绪代替它们,从而让文档本身沦为作者本人的无病呻吟。
最好的避免方式自然是别写:认真为你所需的情绪创造一个环境,以融情入景的方式写作。level-18.5-C中将探索记录作为实质上的详细描述的写法,同样部分避免了这个问题。
表现得相当愚蠢的对话记录
如上的这段对话是愚蠢的对话记录的典范,包括差劲的格式19,尴尬的对话,唐突,线性的剧情发展,角色降智等问题。后三个问题通常是和作者笔力有关的。
关于对话尴尬问题,建议试着将你写的对话代入至现实生活中你和朋友/同事/上级/志愿对象等人的对话场景,如果你认为这些对话发生在这些场景中很正常,就基本不会让别人觉得尴尬了。关于角色降智问题,在你写对话前可以暂时忽略掉对话角色的性格20,而是考虑对话角色的身份。一个博士在采访流浪者时不大可能说出“你吃早饭了吗?”的语句,但母亲对儿子是有可能这么说的。
为讽刺而讽刺的joke文
在这里有过许多因为各种原因闹了笑话的案例,其中的一些事情的中心人物已经作为某种梗传播了下去。或许有些创作者会抱着“阻止更多类似现象出现”的好意创作讽刺类文档,但讽刺其实并不容易创作。况且,一篇合格的文档应有它的内核,一篇合规的J文要有一个笑点。把对某些现象的讽刺做内核本就有些浅薄,而如果通篇只是绕着“讽刺”复读,那就更糟了。
照搬其他世界观下的物品、实体或别的什么的crossover
为什么这是老套呢?因为,点子来源于“其他世界观”,意味着这早就被写过了,可能不止一次。要注意的是,直接将这些东西搬到后室维基来,会有原创性问题。单纯地改写别人的东西并不是合适的事情,比如把源石设定照搬进来,只不过会变成出现在后室里的“源石”,而非后室的“奇思妙想”。更重要的是,这还涉嫌侵犯版权21,毕竟同人作品怎么说也是种擦边球行为。
总之,一个好的crossover不能仅停留在照搬原设定的程度,还需要自己的添油加醋进一步演绎,否则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无意义色情/血腥内容
首先让我们看看站规:
由于本网站的性质,部分成人内容和血腥内容是被允许存在的,但是对于刻意表现大量的非必要成人内容是不被提倡的。
事实上,你可以完全忘记“不提倡”这个词,并把它换成“不允许”。即使中文站的入站年龄为17+,且含有成人内容的页面会被加上掩盖页,但是无意义/非必要色情内容不仅仅是“老套点子”,还是雷区。
色情内容有时能为作品添上精彩的一笔,偶尔也能作为文章主体,还有时甚至是文章主旨(J文)。但这些的前提都是该内容完全是为文章服务的。这意味着这些情色描写是有意义的,而不是为了色情而色情的无意义内容。记住,不管你是想满足自己的欲望,又或只是想要恶搞你喜欢/不喜欢的相关人物/实体,你都不应将它发布到站点上。引用反神风指导的url:Please don't torture our eyes.
最后,我们必须再次强调一遍:只要你写的东西足够好,你可以把这篇文档里的大多数建议都当做耳旁风。没有什么是不可打破的,除了站规。
最后的最后:不要试图把上表内容全部收集起来写一篇Joke文。没意思的搞笑故事将面临严重的后果。不,刻意的反向全收集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