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作信息
鸣谢
原页面作者
Will Anomaler
重写者:
XRaggiX
感谢
Light_Nate与
ReyDay为本页面编辑的图像!
玄武岩版式由
exotichive修改。
感谢
PrismaticMoose,
MC_Crafter_24_7,
SquibbleZombie,
Greggita Mahayfaio和
InspectingCritters对本页面的宝贵批评!
绿灯人
Praetor3005
IOTSPTS:
5
物品编号:评级:
15
统合作用范围:物品分级系统
常见
罕见度发生频率
高度实用
实用性持续时间
大多数地点
产地剧烈程度
描述
八氧合铁硫化二钾,常称作火盐,是以其显著的热力学反应活性和独特的橙色色彩为特征的一种化合物。该物品的结构、组成与稳定性基于其形成方式和出现的矿物杂质而异,而杂质在决定其整体行为的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火盐的各种性质,搭配上其诸多独特的应用,令其成为了整个后室中最为重要与实用的已知物品之一。
化学组成
火盐之性质的来源根植于该晶体化学组成的深处。这一分子结构式由共价键组成,而化学式则可呈现为:
K2FeSO8
化学式中的每一种元素都会为该晶体带来不同的特性:
- K(钾)是一种偏脆性结构的碱金属1;
- Fe(铁)为该晶体赋予了典型的橙色色彩;
- S和O(硫和氧)促成了晶体形态:它们令其略为易碎,清澈,且易反应。
火盐分子间的交互形成了一种晶格2,其在室温下依然相对稳定,但在加热时则显得脆弱。鉴于其异常性质,每个分子内皆是含有极高数目的键,使得整个晶体不甚稳定。若该晶格结构遭到扰动3,则分子与其周围环境反应,试图再次平衡它们的键。此过程会在断键时引发一次巨大的放热反应。
特别来说,热能与爆炸能量的释放与晶体的纯度和大小直接成正比。晶体越大越纯,爆炸规模就越大越强。另一个关联因素是爆炸所发生之处空气的化学组分:若它包含的元素可与晶体之中的发生反应,那爆炸便会变得更大更快4。
在有高度活性的同时,该晶格还表现出了对刮擦的相对硬度,在矿物的莫氏硬度中归类为7级5。
生成
火盐可以依不同环境从两种不同的过程中自然生成,赋予了其不同的晶体结构与略有差异的性质。
融并结晶
火盐可藉由任意洞穴类层级内的融并,通过一种自拥有来自洞穴上层区域冷气流的裂缝深处,或是腔体处升起的不同气体间的结合6生成。在此,热气雾冷却并以液滴形式沉积在洞穴表面,而开始结晶化。该过程在50摄氏度左右时进行缓慢7,使得诸多尺寸的晶体得以生成,最小为5至10厘米,而最大的则有5到6米大。
凭借不同的化学组成,过程有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后,晶体便以不同形状生成。最为常见的是玫瑰状结构,与著名的沙漠玫瑰石相仿。在此过程中,晶体得到了其恶名昭彰的放热特性:部分热量在其形成期间被部分存储在了它们之中,并且仅会在破碎时被释放。
产生的晶体可通过该特定结构图表示:
O-O-O--O
/ / \ \
O---Fe O S
\ / \ /
O O
\ /
K K
设想这一结构于彼此之上,在洞穴表面中的巨大钟乳石状生成物内重复。
此变种最为稳定,形成了可抵御降解的明确晶体结构。融并生成的火盐可以在空穴矿藏处累积,与硫或是其他火山矿物颇为相像。此类在洞顶与洞壁上皆可见到,形成了凸向洞穴中央的,与石化之火舌相似的晶簇。
凝华作用
第二种生成模式便是凝华,一种会发生在有较高热梯度的环境(比如火山洞穴和地热裂隙)下的过程。在此情境下,火盐成分中所富含的蒸气会直接在未曾经过液体的情况下沉积为固态晶体。
这一过程会在气体分子遇见维持着显著低于它们之温度的表面而凝华时发生。这则导致了针状晶体的形成,与羽毛或是冰锥相仿。这些矿物高度多孔,并且很容易一触即碎,而引发小型爆炸。这一结构由于钾原子上多余键(高度不稳定)的出现而更显脆弱,因为此元素仅能承受一个单键8。
产生的晶体可通过该特定结构图表示9:
O
/ \
O-S-O
\ /
O
\
K---Fe---K
| / \ |
O--O---O-O
转而可想象该结构在彼此之上,于墙面顶端和走廊以及房间的天花板上的细小钟乳石状生成物内重复。
杂质的影响
一个杂质赋予了其独特紫色色调的火盐晶体样例。
与来自前厅的其他种类的晶体类似,火盐少数时候会呈现出条纹,污点和杂色。其外观上的这些变异是夹杂了杂质后的产物,杂质在生长过程中渗透进了晶体。所谓的变异会依生成过程而变化:融并型杂质倾向于随晶体的生长线形成同心带,而凝华型杂质则沉积为混乱无序的条纹与不规则的污点。
而特别的是,杂质的夹杂会以两种方式发生:其他矿物的小颗粒在生成过程中被困于晶格内部,或是由蒸汽转运的分子玷污了其表面10。
元素 | 产生颜色 | 在晶体中的位置 |
---|---|---|
Fe(铁) | 黄,红或棕 | 条纹或是锈状瑕点 |
Cu(铜) | 绿,蓝绿 | 瑕点或是分支状条纹 |
Mn(锰) | 粉,浅紫 | 沿生长层的线状条纹 |
Ti(钛) | 奶白 | 没有明确位置,增强透明度 |
Pb(铅) | 灰,银 | 亮点所含区 |
S(硫) | 黄 | 长条纹 |
Cl(氯) | 透明,白 | 霜状瑕点11 |
火油
正如先前所述,火盐在温度高于47°C时液化。其结果即为一种名为火油的物质。着有浓厚而略微泛光的橙色色调的火油会自液化残留的能量中发散出一种柔和橙光。其带有一种硫燃烧的刺激性气味与一种金属气氛,与用手抚摩铜币后的气味类似,而含铁杂质则会赋予其一种类似血腥的气味。
和一种稠油类似的是,该液体会在倾斜表面上缓慢滑动,并且会漂浮于水面,其后一种特性,加以其高度反应活性,赋予了该液体因其中硫的存在与水反应而遇火燃烧时的释放出如硫化氢的可燃气体可能。
考虑到以上所述的性质,一些科学家相信火油可能便是等价于希腊火12的阈界反响,即一种被拜占庭帝国在中世纪时所使用旧式武器。这一理论不仅有其共通特性,也有火盐最早的记录是由失落一族(仅可追溯至公元5世纪)所带来的事实做支撑。
采集做法
凝华的火盐甚至会在房间内与走廊中生成,是最易于收集的一个变种。以小型晶簇生成于混凝土墙面上的该晶体可在不导致任何危险放热反应的情况下收集。
融并型火盐虽较凝华型火盐有着更多实用之处,但却更吃采集技巧。该晶体仅会在洞穴类的层级中生成13,其中通常会含有大量实体。此外,该型类通常会以更大型的,甚至能充斥整个洞穴的晶簇的形式被找到。这也令其采集工作更加危险,只因破坏一块大型火盐晶体会释放出足以重伤或是直接杀死其采集者的大量热能。采掘大型晶簇也会因其采掘所在层级的大体稳定性而陷入险境,这与发生在引领者在Level 8内所指导的一场行动中的事相似,这当中破坏的一块5米大小的晶体使得洞穴的整个顶端坠落,并触发了该晶簇上其他晶体的连锁爆炸。
虽然直接采集是大型团体用以大批获取火盐的最具价值的方法,但该物品的小型迭代则可在诸如Level 1和Level 3环境中的箱子与容器中找到。考虑到其他火盐在没有适当器械时的获取十分危险,我们建议独身流浪者与小型团体以此方法获取火盐。
用途
简单任务
鉴于火盐可在大多数层级内轻易找到,以及其放热特性,其在生存情境中用处多多。
首当其冲的,便是将火盐用作引火物的最简单用法:由于其放热能力,该物体的一小部分便可在一堆干燥的木柴,树皮或是地衣旁破碎,以将其点燃。这使得该晶体成为了打火机的绝佳替代物,而含硫杂质的出现则可令生火变得更加容易。这一能力也被带入到了其液态版本——火油即便是在潮湿与低氧环境中也可轻易点燃。
火盐的放热能力也可被用于含有害物质与诸如阈限葡萄球菌14的细菌的水体的杀菌消毒,此过程因含锰杂质(使得该晶体在水中活性更高)而更加顺利。
若反之将一块晶体投入一个含水容器中,该晶体则将与放出的蒸汽反应。在液体异常如杏仁水或腰果水的情况下,它则将产生带有该水体特性的蒸汽。已知阿丽亚娜集团的“希波克拉底”团队与医生都会使用此能力来帮助体弱带病的流浪者,并以汽化杏仁水的特性来治愈悲尸循环的第一阶段。
在没有火油或是生火材料时,小块火盐晶体可被在寒冷环境中用作一种手头或是身体的取暖物。在此情况下,这一最为简单的用途,一如琥珀营的生存指南中所阐释,包括将该晶体放在小包中,然后将其压碎以放热数分钟。此用途在含铅杂质出现时会变得更有意义,其能加长放热时间。后室机器人科技设法将这一用途扩展到创造出了一种生存防弹衣套装,内置有可被装满火盐的衣袋。这些衣袋会自主激活并在温度低于某一边界时压碎火盐。
这一团体也专精于将火油用作一种燃料来源。在于空气接触后便轻易燃烧的该液体被盛放于冰冷的气密容器中,其则与任意种类的,将热量用作燃料的机构相连。常常被代之前厅诸如汽油的燃烧物的该液体是一种可靠但危险的替代物,因为若保存不当其便是会轻易地摧毁器械以及人类。
作为最后的提醒——火盐若只被以其细碎粉末的形式使用,便不会伤害其使用者,从而令其成为了特定食谱中的一种典型原料。自从早期开始,像是失落一族的后室团体便已将火盐用于为其食谱赋予一种辛辣风味。特别是使用带有含氯杂质的变种时,这种辛辣风味就变得更强。一些最为常见的食谱可在后室终极食谱中找到。
基础武装
一名阿尔戈斯之眼成员演示火剑
蒙面者之教会,和较小范围的阿尔戈斯之眼自古时便已在使用火盐制造出燃烧之剑。其制造包括锻造出带有特定槽纹,覆盖有耐热硬化陶瓷,可含纳火油的剑身。这种液体,性状黏稠,会吸附于槽纹上,在一瞬闪烁后,它便会令剑身点燃火焰。虽然这给战斗带来了极大优势,但这火焰消失得也相当之快,因为所有火油都会在25至30分钟内消耗殆尽,因此也解释了这种做法为何仍局限于特定团体内,并如今在现代火器的推波助澜下遭到抛弃。
然而,使用了火盐弹体的弓箭,却因其泛用性而久经年岁依旧有所价值。弹体取决于单晶的品质与活性,要么会造成小型可控爆炸之影响,要么仅是因其放热而点燃周边区域。
爆破物
若火油被放置至冷却,它将还原为晶体形态。而这若是在模具中人工完成,便创造出了火盐锭。这些锭虽因火盐的脆弱结构而不能用来锻造武器,但却在爆破中找到了它们的最佳用处
尽管普通晶体也可被如此使用,但火盐锭因其冷却时化学结构改变的可能而变得更加实用。这则迫使杂质的自然沉积过程成为了一次扩展其爆炸本领的良机:将火盐与铁与铜混合可以增强其受击时的产热量。
这使得火盐锭的起效与TNT有了几分相似,一根雷管的能量约等于一块100g的火盐锭所含的一半。这则令该物品不仅能够让基地在实体的狂潮中自卫,也能作为战争的工具。必须提到的是,考虑到只有更小型的晶体方可毫无风险地采集,火盐锭的生产则需要巨大的工业产能。此外,一块能够造成极大破坏的火盐锭可能会需要大量的小块晶体,因为它们的大多数质量都会在其液化及转换为热能之中丧失。
战争工具
战争所残留下来的一些手榴弹。
火盐可以被用作诸多种类武器之枪弹的一种组分。最为恶名昭著的一种便是后室机器人科技所生产的“龙火”炮弹。这些炮弹由一种弹着引爆的特殊的火盐所组成,而该晶体则因含钛杂质,除去了武器装填中的爆炸风险,并使用了一种特殊的聚合物进行稳定。
一种相似的用法则可在简易手榴弹中找到:一个填满了会在冲击时激活而释放热量与闪光蒸气的凝华火盐的粘土外壳。已证明这一爆炸物是在引领者——启定者战争的最初年间被首次使用,期间引领者使用了Scene-09.9内找到的工厂,而启定者则在Level 22内扩展了其复合体,为武装竞赛制造了海量的手榴弹。
说到火油,它在历史上则被一种围困之时的防卫机制。融化在锅釜中,并被点上火的该液体会被泼出以击杀任何出现在城墙或窗口下的敌人。最大规模的实例被发现于蒙面者之教会于公元738年对地下圣殿的围攻中。这场战斗由对堡垒防壁不间断的进攻构成,而其则遭到了火油与死亡飞蛾粉末之结合物的抛撒抵抗,使此次围攻以失败告终。
大规模破坏手段
在2021年9月29日的多起出自杰瑞的信众之手的臭名昭著的恐怖袭击中,鹦鹉崇拜者们同时于Alpha,Beta,Gamma和Omega基地处将火盐以粉尘及颗粒形式释放入空气中,引发了一系列爆炸。此举在人口密集区域引发了无法控制的大火,并摧毁了重要设施,还造成了407名流浪者与128名干员的死亡。这也是倘若大量获取了该晶体,可将其用作大规模破坏武器的唯一实例。
另一种,虽仅是U.E.C.领导人撒狄俄斯·克罗斯的威胁,但尚未被其使用的破坏手段,便是将巨量火盐与水混合:小规模时它虽不会带来危险,但海量的水与火盐则可进行猛烈的化学反应。这样则能够产生剧毒的水蒸气与腐蚀性的气体,造成即刻的死亡,抑或是严重的长期健康损伤,并令周边区域不再宜居。
最后要提到的是,在“蒙面者冲突”期间,火盐因其所被提出的,在开发一种火盐动力火箭发射器中的应用而作为争端的关键点出现了:这是一种能够渗透进加固结构并在撞击时烧毁目标的理论武器。该项目虽并非完全实现,但还是在材料武器化的研究中表现出了一种颇具潜力的范式转变。
然而,所有已知的蓝图和原型机都已在一场联合行动的最终阶段不可挽回地丧失了。随着冲突的收尾,有关遥远而遭废弃,可能仍藏有原有设计之碎片的蒙面者实验室的未证实报告也开始流传。
已经组织过多次致力于寻找这些设施的协同研究考察。但至今,并没有回收到决定性的证据,而幸存文档,最好情况下,也仍是存在于推测中。火盐的完整潜力,以及所丧失之物的真实规模,也未曾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