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问与九十亿种答案

评分: +30+x



今夜
我不关心宇宙和人类





求知者一直在思考,他究竟该于何处来完成这件事。现在,他似乎找到了答案。

他暂时停止了在其他层级的漫游,就目前看来,面前的这一切很是符合他的标准,于是他打算留在这片土地,并等待一个合适的地点与时机,等待着一个无云的静谧之夜。

他选择在一个山洞口坐下,夜风微微拂过山岩,拂过他不太敏感的皮肤。于是他用身边树枝升起一堆火,让他的影子也吹着这凉风,在岩壁上摇曳闪动。他望向远处山坡上的木屋,山脚下层叠起伏的高楼,他望向仍是天鹅绒般漆黑的夜空,望向正舞动着的火苗投射在空中的一片光影。这或许是一个好地方,他想。

他从侧袋里拿出了笔记本。他用不到它,因为他的记忆足以容下他所有的问题与答案,一本用有限的文字所记下笔记又是显得多么多余。但他仍是翻开了扉页,上面有着Margin的签名,他看到了之前的自己,或者说,一部分的他看到了仍是人类的自己。

他从笔记中看到了几首诗,他能够理解它们代表着什么,仅从寥寥答语中所得知。但对于那些他首次看见的,就只留下一个问题了。

现在他能够自己去写一首诗了。不及“啊啊啊啊啊”那样麻烦,倒是只用0和1的方式便能很清楚地得到一些了。而人类的他不认同这些,他同样以自己的方式创作,也是一众的他中最为优美的一首了。

这首诗又代表着什么呢?他便向山洞中仍然飘摇的影子发问。

影子回答:“但那挫折和恐惧依旧。”

影子大多是片面的,也许火光与山洞构成的宇宙已经构成了它答案的全部。于是他将散落的诗句扔入火堆中,待那文字分解、逸散、洒向整个世界,影子却也更加清晰了。

影子便再次回答:“不止于人类和宇宙的孤独。”

他等待着高楼间的流光逐个消隐,如同逆着熵行走的时间,似乎是城市上重新生长出沙漠、森林、平原、直至海洋。他见到过这些景色,他能够见到众多的他所见到的景色,他能听闻众多的他所听闻的回答,而他回忆起这些,或许仅是留作纪念。他忽然为自己的想法感到些许可笑。

他并不会发笑,发笑的总是人类的他。他选择这样的形象来面对人类,笑起来也确是有些困难了。不过他并不会追忆过去的选择,如同先前他曾作为山雀与鸟群,曾作为山川与饮水,只是现在,他拥有了向人类发问的机会,即使每次解答都是他的消亡。而同时,他也以解答得到新生。

肥胖的城市终于寂静下来,倒转之河的流动声也传入他的耳畔,他重新望向同样深邃的夜空,仍然闪动的影子也随着他一同。

半晌之后,他望向你。他将要问出第九十亿个问题。

他说:“你已读完我的故事了。它们没有什么虚假,也不存在半点真实。所谓故事也不再是什么新编,而是转为标签与符号的集合,我们便是在这样的时代下诞生的。娱乐不会致死,但它会使你失明、失声,使你的碎片化愈加频繁,使理想化的涨落受困于发臭的纸张。所以当今我立于这片电子荒原,向你而发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