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fo
图片来源:
https://commons.m.wikimedia.org/wiki/File:Home_yard_Ivan_Kashlakov.jpg -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 Alike 4.0
https://commons.m.wikimedia.org/wiki/File:American_homes_and_gardens_(1912)_(18156998945).jpg - 公共领域
生存难度:生存難度:
等级等級 unknown
- 无法确认
- 传闻流言
- 未证实存在
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描述:
后室艺术家对前厅的想象描绘
前厅是一个在流浪者之间广为流传的虚构故事,据说在整个后室以外存在一对应的区域或层群,因其异于已知所有层级而被反复传颂。在此类故事模板中,通常描述了一处极其安定的空间,一般具有以下特性:
- 稳定性:该空间几乎不会发生任何因层级本身所引起的异象,且表现出可预测的非线性时空特性。流浪者可以在这里找到稳定的居住环境,绝大多数情况下仅能遇到其它人类和普通动物,诸如窗户、无面灵和清道夫等实体绝迹。
- 连续性:该空间是开阔的,流浪者不会在此遇到任何与视觉不符的层级现象,不会遭遇时间错乱和流速异常,类似于大雨、高曝光、奖励关卡等现象不会发生,且多数切入/出均已失效,一旦进入或离开该层级将永远无法返回。
- 安全性:位于该空间的流浪者不会遭遇任何后室团体和实体的攻击和侵扰,也不会被层级空间本身影响和破坏,所有物品的功能都会消失;若接受该层级内人类社区的基本规则,则几乎不会受到生命威胁。
- 可开拓性:该空间目前人类居住地仅占其整个空间的极小部分,且该空间的层级之间并不相互区分,而是畅通无阻的,这意味着仍存在着极大的可拓展空间可供近乎无限的流浪者居住和使用,而且愿意接纳任何流浪者。
虽然通常来说前厅都被认为是虚构的,但也仍存在极少数流浪者声称其来自前厅。由于在前厅故事中所描述的空间过于美好和无害,当前存在若干针对前厅故事的叙事而提出的反驳意见:
后室艺术家对“家”的想象描绘
- 该空间理论上可以为几乎所有流浪者提供庇护,但无法确认其是否存在层级意识,抑或是其是否愿意接纳流浪者定居。
- 当前没有证据表明该空间的资源是无限的,无法保证流浪者到达后是否会与当地人产生资源竞争和冲突。
- 无法确认该空间居民的语言是否与后室流浪者一般高度一致。
- 若切入/出均会无效,那么如何确保流浪者得以顺利进入该空间。
基于以上情况,当前社区主流观点认为前厅仅是虚构传说,被用以承载流浪者们向往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景,其中可能受真实事件启发并在传播中不断被添油加醋,且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多种相似起源的虚构传说,进而导致了前厅的出现。
基于当前已收集到的有关前厅的多种起源和流行版本,仅能得到以下结论:
- 无法证实前厅是否存在。
- 无法证实流浪者是否能到达前厅。
后设记忆
目前发现前厅故事能引起流浪者产生向往、怀念和渴慕等正面情绪,绝大多数流浪者在接收到前厅故事时总会产生类似于回忆和思念的想法,并使其认为一部分层级里的场景与前厅高度一致或近似,而且前厅是先于后室而存在的。这些流浪者总是倾向于将后室中的常见场景视为前厅在此处的映照,例如走廊、楼梯、旅馆、郊区或完全密闭的黑暗房间等。
此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经由集体记忆塑造了大部分流浪者的观念,使其相信确实存在一部分人来自前厅,抑或是相信自己曾去过前厅。这一现象正在不断影响更多流浪者。
基地、前哨和社区
当前仍未证实其存在,故而不存在任何流浪者在其中建立任何基地、前哨与社区,但相当一部分流浪者确信其中存在人类建立了城市和人类集聚地。
入口与出口:
由于在故事中前厅无法以任何方式切入/出,当前也仍未找到任何前往前厅的方法。
根据极少部分流浪者所述,其曾生活在前厅时会因为没有任何预兆地掉入地面或进入墙壁,醒来后发现自己正身处于Level 0。为了离开Level 0,必须快速适应后室的生活环境并认清当前所在位置。切入后室的可能性此前未曾被关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