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大多数的数流浪者一样,我正看着那条无垠的道路发怵。这条无止尽的道路会将我导向何方?是那座‘魔山’吗?
我不知道。所以我只能望着自己迈动的双腿和广袤的荒野,反复吐出、吸入那些略有凝重感的气息,然后让自己的思绪踢开双腿的哭喊,怀抱着不切实际的希冀来接着前行。”
如何使用: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level-class
|class=等级
]]
class 处的可用参数包括以下内容,支持简繁体及英文输入。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0 |
1 |
2 |
3 |
4 |
5 |
0 |
1 |
2 |
3 |
4 |
5 |
0 |
1 |
2 |
3 |
4 |
5 |
unknown |
未知 |
未知 |
habitable |
宜居 |
宜居 |
deadzone |
死区 |
死區 |
pending |
等待分级 |
等待分級 |
n/a |
不适用 |
不適用 |
amended |
修正 |
修正 |
omega |
终结 |
終結 |
该组件支持简繁切换,如下方代码所示: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level-class
|lang=cn/tr
|class=等级
]]
在
lang 处选择语言,cn 表示简体中文,tr 表示繁体中文,不填默认选择简体中文。
自定义等级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level-class
|lang=cn/tr
|class=等级名字
|color=#000000(带有井号的十六进制色号代码。)
|image=链接(至图片的链接。)
|one=在这
|two=随便
|three=放文字
]]
使用 CSS 进行自定义:
你可以使用 CSS 进行额外的自定义,将代码放入到 [[module css]] 中或者是放入到页面的版式内都可以。在这一组件中,不要把 [[module css]] 放在 [[include]] 里面,把它放在那个的下面或者是页面的顶部或底部。
将这些代码放入到你的页面/版式中以编辑所有的颜色,因为组件的 |color= 部分仅能控制背景:
[[module css]]
.sd-container {
/* 字体 */
--sd-font: Poppins, Noto Sans SC, Noto Serif SC;
/* 边框 */
--sd-border: var(--gray-monochrome); /* 大多数等级 */
--sd-border-secondary: 0, 0, 0; /* 不适用 */
--sd-border-deadzone: 20, 0, 0; /* 死区 */
/* 标志 */
--sd-symbol: var(--sd-border) !important; /* 大多数标志 */
--sd-symbol-secondary: 255, 255, 255; /* 4 级以上的是白色 */
/* 文本 */
--sd-bullets: var(--sd-border) !important; /* 点句符文本颜色 */
--sd-text: var(--swatch-text-secondary-color); /* 顶部框文本颜色 */
/* 等级颜色 */
--class-0: 247, 227, 117;
--class-1: 247, 227, 117;
--class-1: 255, 201, 14;
--class-2: 245, 156, 0;
--class-3: 249, 90, 0;
--class-4: 254, 23, 1;
--class-5: 175, 6, 6;
--class-unknown: 38, 38, 38;
--class-habitable: 26, 128, 111;
--class-deadzone: 44, 13, 12;
--class-pending: 182, 182, 182;
--class-n-a: 38, 38, 38;
--class-amended: 185, 135, 212;
--class-omega: 25, 46, 255;
}
[[/module]]
旧版颜色:
如果你不喜欢新版的样式,想要用回旧版的红色边框色,只需要在你的页面中与组件一同引入下方的代码:
[[module css]]
.sd-container {
--sd-border: 90, 29, 27;
--sd-image: 90, 29, 27;
--sd-symbol: 90, 29, 27;
}
[[/module]]
Level C-980是后室的第980层。
描述
Level C-980通常被描述为一片远无止境的荒漠。与常见的荒漠环境不同,此处荒漠的温度始终保持在十五摄氏度到二十摄氏度之间,并且湿气较重,甚至可以在较深的地层掘出湿沙。层级中没有昼与夜的变化,亦没有极高的温度变化,一直保持着晴天的状态。
流浪者的切入点大多为一条小路,且这条小路贯穿荒漠并通向流浪者的视野之外。小路上存在一些有着无意义内容的路牌,大多数内容都被流浪者描述为是与“时间”有关的文字或图画,譬如刻着二十四个数字的圆形时钟等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被大量运用的计时工具。
由于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流浪者在前进时通常会对小路的产生和荒漠的安全程度进行猜疑,一位流浪者曾这么说道:“沙层下潜藏着会忽然扑上来并且将颈大动脉和肉体‘一击分离’的实体。”但事实上,未有一人看见除了被自我猜疑吓疯的人类以外的任何实体。
除了这种恐惧感,流浪者内心还会产生孤独感和不现实感,这种精神上的影响会使一些流浪者产生停步的念头。如果流浪者在路上停歇了过长时间,这种孤独感将无止境地涌入流浪者的大脑,并带出一些流浪者不愿面对的事件,这会使他们陷入更深的自我怀疑和精神困惑的境地。最终使流浪者成为一种类似悲尸的实体。
层级第二部分描述
当流浪者沿着小路行走约十到十五分钟后,精神会进入一种紧绷的状态。只要流浪者的精神状态进入这种紧张程度时,一座高山便会突然从道路尽头冒出,携带着绿色的浪潮冲入流浪者的眼帘,将原本单调的深黄色冲淡。它通常被人们称为“魔山”。
大多数流浪者都目击过这座高山的出现,并且留下了影像证明,但M.E.G.及其他研究组织至今未能用一个合理的理论和方式来证明它的突然出现。流传最广的说法与层级利用了流浪者高度紧张的心理,使本就存在的“高山”被忽视,直到层级做出某种提示才使流浪者注意到山峰的存在。
尽管这座山在视觉上是从流浪者眺望的最远处出现的,但是大多数报告中显示流浪者走到山脚处只花了约三至四分钟的时间,这一事实也为“忽视论”的真实性提供了依据。
魔山的外观与大多数在荒漠中凸起的山脉不同,就如同一张传统美学画作中突然被插入的抽象主义元素一般,它由于山峰表面承载了过多的绿植而显得和四周的黄沙格格不入。
大多数流浪者在这时都会选择沿道路进山,但也有选择绕过这座山峰而行的人,这些人在最后大多都只能折返进山或者与先前所提到过的那样迷失在层级中。
尽管魔山内部有大量绿植,且采光性较弱,只有少数光线能突入上覆盖着的绿网并射入被遮盖的山体内。但这里环境却异常干燥,温度比荒漠要低三至四摄氏度。相当值得一提的是:山中绿植——尤其是树木的叶片间大多横插着一根时钟指针,既有从叶片叶脉处直接穿过的塑料指针,也有将叶片折叠再穿插定型的铁制指针。
特殊现象
在流浪者向上前行到一定高度时,山中的雾气将逐渐变得浓厚起来,并将流浪者视野的可见度控制在五米内。当在这种烟雾弥漫的环境中行走时,流浪者将不可避免地怀疑起过去的一些经历,经了解记录,我们发现这些经历大多数是人们“不愿记起的、早已遗忘的或是极度渴求的”经历,并且这些记忆大多数是和“他人”有所牵连的。
在这些经历出现在流浪者的脑中后,他们大多会进入一种“超然的”状态并且出现一些特有的精神性问题,这些问题基本表现为:难以将注意力投入在身边的事物中、脑中记忆的影像越来越明晰、无法控制自己向前的步伐。
我们很难说这种行为是好或坏,但不可置否地说:这些精神上的影响促使人们回忆起过去的事情,很大程度上给予了流浪者继续在后室存活下去的动力以及让他们回忆起作为人生存的记忆。
实体
“被孤独感蚕食掉灵魂的人们在这无比广袤的荒漠上行走,期待着希望的降临却又不愿面对自己的过去,只能默然接受自己的精神正分崩离析的现实,最终成为与‘人’这一物种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生物,也失去掉真正爬上那座高峻的山峰的资格,只能选择嘶吼着在无边的沙海中泯灭或者是平静地等待着意识彻底消失的那一刻自己来作为自己的结局。”
在层级中迷失的一部分流浪者因心理上无法承受压力而精神崩溃,成为一种形似悲尸的实体,但它们似乎不会对流浪者发起攻击,而且它们多出现距离流浪者近百米的地方。
它们会出现直立在原地紧紧盯着流浪者的行为,也有出现忽然冲向流浪者的行为。但它们的重心似乎极其不稳定,形似冲刺的行为大约只能维持数秒,接着便会重重摔入黄沙中,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出口与入口
入口
- 在Level 141的大停电期间,当锅炉房内灯光的颜色渐变为黄褐色,只要流浪者走入其中并感到灯光颜色变化,随即便会来到此层级。
- 在Level C-668中小区的某处烂尾楼中找到后院,流浪者可沿着尚未竣工的泥泞地面行走至层级外部,随后当流浪者发现地面湿度下降时,继续沿着地面行走即可进入此层级。
出口
- 流浪者在魔山半山腰以上部分行动时可能会骤然感到雾气正在退散且层级的干燥程度有所减弱,这时若是沿着一条由红砖搭成的小径下山将无缝切入到Level C-461的外景部分。
- 魔山山腰处出现的疑似盘山公路可能会通向多个层级,但流浪者自此切入Level 1的概率会略高于其他层级。
基地、前哨与社区
相当遗憾的是,这里没有人会和别人一同回忆自己的过去,况且每个人都必须在时间的作用下向前走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附录
层级内的效应都或多或少与人的记忆有关,于是乎出现了大量有关这一层级的文章,也出现了大量有关回忆的记录。这些记录或多或少地成为了层级的一部分,假如我们弃之不谈或是一笔带过的话,或许会使得这篇档案不那么真实。
不过这项工作还不算艰难,毕竟我已读过很多震撼的文字了。
我又回到这里。
当我睁开双眼时,微风裹挟着黄沙不由分说地撞向了我,渺茫而无边际的荒漠从近到远地在眼前摊开,接下来迎接我的则是那道公路,那是一条将眼前被黄色填充满的平地划开的沥青公路,同时又是在余下十多分钟的行走中一直陪伴我的唯二景物。
好像路总是要有人一起陪着走才有韵味的,人们总爱在路上谈及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但现在却不同,荒漠内心太过宽广,无论如何发言也难以被它听见;公路却是敬业派,坚定地想要把荒漠分开,于是想要谈话也是难以说起;层级更甚,半手遮天、操风运沙,一心想要把我这条弱小的生命葬送在这里。
又说回来,层级与人类价值观大相径庭,互相敌对倒也正常。于是天色骤变,扬起的风沙呼啸着向我的身躯袭来。
尽管我下意识地底下了头,但风沙仍在层级的催动下进入了我的脑内,在我那如同蚯蚓般微小的脑子堆积起来,几乎将要把树立在大脑中间的——“走下去”三字淹没。但它们始终还是没能把我吞噬,我走出了这片风沙悸动之地。
我忽然想起上一次前来时看见的一个家伙。那时它从远处的沙漠向我奔来,尽管那个家伙仍然维持着人形,但它似乎重心极其不稳,行走几步便又会重重地摔倒在沙地中,接着再次爬起来、继续奔跑、继续摔倒,最后消失在风沙中。
这样的生物还算是人类吗?假如它们是人类的话,又为何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呢?不过现在我倒是得出了答案,那些家伙只是精神力微弱到可悲的——以至于连这样的风沙都无法走过的家伙,他们只能够眼睁睁看着沙子填满自己的大脑,然后听着它们流入身上的每一根血管、每一个细胞,最后被层级送上无法离开的资格后精神崩溃,最后死去。
但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尽管走出了这片区域,但山峰未知的出现时间对我来说一直都是一种不变的煎熬,什么时候我才能感受到风的停息?什么时候泛黄的地面才会携带着绿树突起?什么时候我才能从无望的氛围中脱身?这些问题从我的思绪中飘散出来,在路牌上、在黄沙上、在眼前游荡。
……
于是她来了。
不止地游动着的热风带来的温度骤然消失在体感之中,取而代之的是弥漫着清新感的微风,在这其中还飘逸着淡淡的水气。它们扑打在我的脸上、我的身上、甚至是我的心中。
我不必在描述任何苦难了。但苦难深深地影响了我,以至于我在上山路上风景最为美丽的那一段路中消散了所有的记忆,即使现在把我的大脑剖开来——甚至是使用千年后研发的记忆读取器也不能追出它的尾迹。
话虽如此,但这里有悖现实生活中认知的树木却深刻地引起了我的注意,它们是我一途中观望得最多的物体。一颗所有叶子都被透明但不怎么透光的指针插入的树木,它无论无何也不可能不引人注意的。
山路很长,上帝为了让这一途旅程不那么无聊,故意在我眼前降下了迷雾。在这迷雾之下,我的意识也从先前被影响而引致精神恍惚的境地中脱离出来。
我必须打起注意……对吗?
我一心一意地找起失掉的注意力的踪影来,结果却只是抓到了它的一丁点影子,最后连这半点影子都在紧抓着它的手中消逝。
从这开始,我的记忆与文字出现了偏差,无论何般的文字似乎都不能确切地写出这里出现的事物。于是现在我只能观望着文字和记忆这两者延伸出的不同两条路来决定沿何条道路来行走。
嘭。
林外打起了雷,然后下起了雨,雨滴从树木间的缝隙打了下来,滴到了我的身上。这莫名的从万米高空直流而下的雨滴放出了巨大的力量,将我的躯体打散了。
我的四肢开始支离破碎,然后是我的血液从体内翻滚出来,四散到充满湿气的空气中,接着我看见了别的东西,那是血液反射出新的色彩,我看见一个男孩在雨中奔跑。
那并不是谁,我相当确信我只见过一个在雨天狂奔的男孩——那就是我自己。一个意图以单人的力量改变家庭状态却无功而返的普通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然后我也站到跑道上。
无穷尽的水泥地在眼前伸展开来,与地平线连成了一条,接着星星跳了出来。星星在笑着用一角指着我,另一角则指向远处与实际毫无关联的灰色天空,那就是我所要去的地方了——一个从没有人到过的地方。
发令的号声是雨水被重力牵扯着拉下地面时发出的响声,噼里啪啦。它们淹没了身后的路,一段长而又长的沙漠公路和与之相连的一条盘山而行的沥青公路。
于是过去和现在交相融合,你侬我侬地玩闹在一起,损坏着大脑的处理能力、霸占了记忆的驻足地、将脑细胞放在相片台上一截一截地切割下去。
最后的最后,我眼里的最后几个画面只剩下那断成两截的盘山公路、或许可以飞驰而过的四驱车和一片城市群。波动的意识又平静下来,开始履行将记忆和现实分离开来的职责。
ARX-7和ZCOM12 does not match any existing user name
图片1
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