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level-class
|class=等级
]]
class 处的可用参数包括以下内容,支持简繁体及英文输入。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0 |
1 |
2 |
3 |
4 |
5 |
0 |
1 |
2 |
3 |
4 |
5 |
0 |
1 |
2 |
3 |
4 |
5 |
unknown |
未知 |
未知 |
habitable |
宜居 |
宜居 |
deadzone |
死区 |
死區 |
pending |
等待分级 |
等待分級 |
n/a |
不适用 |
不適用 |
amended |
修正 |
修正 |
omega |
终结 |
終結 |
该组件支持简繁切换,如下方代码所示: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level-class
|lang=cn/tr
|class=等级
]]
在
lang 处选择语言,cn 表示简体中文,tr 表示繁体中文,不填默认选择简体中文。
自定义等级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level-class
|lang=cn/tr
|class=等级名字
|color=#000000(带有井号的十六进制色号代码。)
|image=链接(至图片的链接。)
|one=在这
|two=随便
|three=放文字
]]
使用 CSS 进行自定义:
你可以使用 CSS 进行额外的自定义,将代码放入到 [[module css]] 中或者是放入到页面的版式内都可以。在这一组件中,不要把 [[module css]] 放在 [[include]] 里面,把它放在那个的下面或者是页面的顶部或底部。
将这些代码放入到你的页面/版式中以编辑所有的颜色,因为组件的 |color= 部分仅能控制背景:
[[module css]]
.sd-container {
/* 字体 */
--sd-font: Poppins, Noto Sans SC, Noto Serif SC;
/* 边框 */
--sd-border: var(--gray-monochrome); /* 大多数等级 */
--sd-border-secondary: 0, 0, 0; /* 不适用 */
--sd-border-deadzone: 20, 0, 0; /* 死区 */
/* 标志 */
--sd-symbol: var(--sd-border) !important; /* 大多数标志 */
--sd-symbol-secondary: 255, 255, 255; /* 4 级以上的是白色 */
/* 文本 */
--sd-bullets: var(--sd-border) !important; /* 点句符文本颜色 */
--sd-text: var(--swatch-text-secondary-color); /* 顶部框文本颜色 */
/* 等级颜色 */
--class-0: 247, 227, 117;
--class-1: 247, 227, 117;
--class-1: 255, 201, 14;
--class-2: 245, 156, 0;
--class-3: 249, 90, 0;
--class-4: 254, 23, 1;
--class-5: 175, 6, 6;
--class-unknown: 38, 38, 38;
--class-habitable: 26, 128, 111;
--class-deadzone: 44, 13, 12;
--class-pending: 182, 182, 182;
--class-n-a: 38, 38, 38;
--class-amended: 185, 135, 212;
--class-omega: 25, 46, 255;
}
[[/module]]
旧版颜色:
如果你不喜欢新版的样式,想要用回旧版的红色边框色,只需要在你的页面中与组件一同引入下方的代码:
[[module css]]
.sd-container {
--sd-border: 90, 29, 27;
--sd-image: 90, 29, 27;
--sd-symbol: 90, 29, 27;
}
[[/module]]
Level C-930是后室C层群的第930层。
严禁携带火种进入层级!
严禁在常规区域内使用一切引火源!
描述:
该层级表现为一个纸板材质的,由众多连通或隐藏的房间、走廊及大厅等结构组成的广阔复合式空间。
该层级所有结构均由瓦楞纸板通过折叠构建。根据其结构与功能的差异,同一片区域也普遍存在着不同的外观及折叠工艺。
层级颜色整体以棕色为底,墙壁常被水性油墨材质的黑色条纹装饰,图案以方正边框或单色简易花边居多。地面较少被花纹装饰,其采用了一种加固折叠工艺使大部分地面具有三层层叠结构,这令层级地面综合稳定性极佳。
极少数区域的黑色纹路材质为油性油墨,且常伴有劣质胶水的使用,靠近时可明显嗅到二者挥发出的刺激性气味。尽量避开该类区域,长期接触会对流浪者身体造成严重伤害。
层级中多数纸板为五层BC坑纹型工艺的淡棕色瓦楞纸,含水率为8%~12%。行走在瓦楞纸上时,脚下会传来下陷感及塌坑时清脆的压裂声。瓦楞纸表面有平滑的纸质触感,按压滑动时会连续且短促地发出“咯咯”的摩擦声。一些区域因纸板老化会产生少量“旧书气味”弥漫在空气中达到轻微可闻的程度。
层级多数区域的相对湿度在45%-60%之间,湿度适中,常态下环境光照充盈,无昼夜转换迹象。虽多数纸板处于平衡水分状态,但狭窄区域体感上仍具有闷热感。
光照总会从区域的结构缝隙、窗户【非实体】及天花板表面以半直线 状态投射至整片区域。纸板结构中貌似存在不可见的隐蔽走线,破坏部分特定纸板可能会使四周陷入黑暗。通过该手段,M.E.G.探寻到一处充盈着刺眼纯白光亮的光源区域,但其原理依旧成谜。
该层级每个区域的大小与结构差异极大,或简易方正,或相互嵌套截断、扭曲延伸,很难准确划分出一种区域的边界。
其中以六面方正结构的类大厅区域居多,也广泛存在着将纸板连续褶皱、胡乱堆砌在一起的折叠区域,由方正折叠形成阶梯状交错穿插的阶梯区域,以及由某类单一结构错乱拼凑而成的单一题材区域等。
一些区域除了利用自身结构排列与构建外,还会搭配“纸模”拟态出现实场景,甚至其他层级的场景外观。
纸模
层级内分布着由棕色瓦楞纸加工而成,被黑色墨水涂装的场景模型及纸模人形。
场景模型
一些区域内的场景模型会与区域结构配合构建出场景。这些纸模通常工艺精细、面数极多,仅由黑色墨水通过多种绘画风格装饰其纹路、轮廓及阴影。
成型的场景种类繁杂,但通常以封闭式场景居多。完整的场景中有卧室、超市、工厂车间及健身馆等,少数部分场景为局部的度假海滩、附带街景的商业大楼底部等类影棚式局部布景,极少数则较为混乱、充满了扭曲植物与建筑的怪异场景,及一些其他层级局部外表场景瓦楞纸板版本的一比一复刻。
纸模人形
纸模人形多数不具活性,少数个体存在异常举动。它们不具备感知能力,无明显攻击意图。异常项仅会按照一定规律运动,个别个体存在层级自身罕见的靛蓝、墨绿及暗红等黑色以外颜色的墨水涂装。不同于其他常规材质,该涂料中均检测到生物组织成分残留,原因未知。
截至档案发布前,暂无相关袭击报告。
过渡区域:
该层级存在纸板处于潮湿或浸水状态的区域,其与常规区域相接且越深入空气湿度越高。而作为两个区域的边界线/区域,其空间坐标一直在不断的变化中。
过渡区域的纸板表面残留着连续的水纹痕迹。其纹路呈波浪形状紧密层叠,从潮湿区域方向一直绵延至常规区域边缘。推测为因水源供应不稳而导致其长期反复在潮湿与干燥间摇摆转变的结果。流浪者可通过观察运动中的深色水浸线大致推测前方路况:若其整体向常规区域边缘缓慢推进则前方道路尚存,若其停止或逆向运行则前方可能存在大面积坍塌。
该区域因受潮原因,纸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翘曲变形,质地也会逐渐变得绵软。流浪者穿越该区域时也需尽量沿靠墙体,以避免陷落。
据综合状况判断,过渡区域在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向常规区域推进。介于层级中潮湿区域占比甚微,短期内并不会造成层级整体的大面积结构性破坏。不过,掌握该区域动向有助于了解区域地理变化的趋势。
潮湿区域(地形危害):
该类区域是各自以一座无底方碑顶部为球心,以纸板是否浸水为界的一片类球形区域。该类区域在层级中占比极小且分散,较难穿越且存在一定风险。在找到其他可靠出口前,其是稳定离开层级路径的重要一环。
该区域内,空气含湿量指数常年处于高位,环境温度在12~18℃。环境光照缺乏及雾区频繁使得区域内能见度极不理想,顶部水珠凝集滴落频繁,整片区域弥漫着轻微霉菌与纸张老化气味。受水中C-930溶液影响,纸板仅表现出零星分布的小型霉菌群落及初步水腐蚀状态。
纸板质地绵软塌陷,大部分房间构成已扭曲变形,原本结构已遭严重破坏。三层结构地面相对坚实,但墙壁及结构连接处则均不稳定,极易发生坍塌。而随着层级内原先承载光源路径的结构被破坏,该区域自然光的照度值也降至0.1~50lux。
无底方碑是该区域水源所在。
通常情况下,区域的中心会形成一块中空的球形断层塌陷区域。这种整体性断层塌陷是由纸板浸染程度、结构及其自身重量达到一定阈值而引发的。塌陷间接形成了底部的一整块仅表层湿软的坚硬纸质斜坡地面。
因源头流速缓慢,在塌陷区域的地面罕有过深的积水。沿斜坡向地势高处移动,可在最高处找到无底方碑,或被坍塌完全掩埋的无底方碑。
进入无底方碑上位于侧壁的青绿色纸板门便可到达该层级的出口区域——河流。
无底方碑
无底方碑是一块矗立并深扎地下的普鲁士蓝色纸制长方体。其表面光滑平整,包裹着一种未知材质的固化防水涂层,内部则由大量纸板紧密压制而成。其密度极大,坚硬与韧性程度使之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大规模人为物理破坏。
据勘察,其顶部四周原本被墙壁绘满未知图腾的房间所包围。该图腾包含多种色彩且构图复杂,但其中大部分早已软化坍塌并损毁,均不具备过多考察价值。
无底方碑的横截面为5X5米的正方形。方碑下端一直向下延伸,目前未探明其底;而方碑顶端为平整的光滑界面,其下约4米的方碑侧壁上有一扇青绿色纸板门。
纸板门高2.4米、宽0.9米、厚度0.05米,相对于无底方碑表面向内整体凹陷了0.2米。其工艺与无底方碑相近,但结构上密封性不足。小股水流会持续从门板下沿溢出,缓慢地浸染该层级。
纸板门可被打开,其连通着一片被命名为“河流”的层级出口区域。
[ 门内持续流出水流 ] 的这种状态貌似构成并维持着内外区域的连接,封堵水流会使连接变得稀薄。一旦其完全被堵塞或切断,该入口的这种连接便会永久失效。门后的场景将在涟漪扭曲后消散断连,变回无底方碑原本普鲁士蓝色的墙体。
穿越
在该区域内,流浪者脚部抽离地面时会有阻力感;高湿度空气会导致呼吸轻度受阻,口腔中会有无害但持续存在的轻微苦味;体感温度普遍偏低,寒冷会导致肢体麻木与无力症状。
该区域地形复杂多变,无相关经验及设备的人员独自穿越是极不明智的。
- 提前配备IPX5以上的照明系统以提升昏暗地区的能见度。
- 遭遇雾气区域应减速慢行,可尝试用长物体进行探路。
- 可尝试增大接触面积以减少地面受力,及随时观察上方状态以预防被塌陷埋没。
- 多数主要路径目前已安装无断点辅助尼龙索绳,其末端固定于无底方碑表面。
- 一些地形倒塌后会互相支撑形成新的稳定结构,善于对地形结构进行有效分析是极其明智且高效的。
- 装备并娱乐多色彩物品,可有效缓解由层级内长时间单一颜色可能引发的眼部疲劳及精神焦虑。
- 良好的保暖措施可有效规避寒冷引发的相关症状。
- 该地区极度潮湿,水汽极易在金属等低于环境温度的物体表面凝结,需做好防滑及防水措施。
- 于该区域停留过久易使衣物浸透,皮肤表面发粘。如需长时间在该区域停留,出发前应储备好防水密封的更换衣物。
- 严禁使用植物纤维材质的衣物及其他物品,水中的C-930溶液会与之缓慢反应,使其失去原本的功能。
- 该区域内淡水资源因常伴有油墨、胶水、细微颗粒物、惰态霉菌及C-930复合性溶液,并不适合流浪者简易收集后直饮或使用。
- 穿越前需自备充足水粮。
- … …
- … …
该区域地形复杂多变,已委托纸箱城堡骑士团根据塌陷情况辅助更新《C-930常用出口路径手册》。更多穿越相关注意事项请跳转至《C-930常用出口路径手册》,或直接于塑料印刷版手册中进行查阅。
C-930溶液
由纸板门中流出的液体内包含一种特殊物质,其具有大幅抑制纸板酸化、降解等进程与霉菌活性的特性,使纸板受侵蚀状态一直保持在初期阶段而不再继续。该物质拥有抑制纸板在水中向纸浆转化的效应存在,强度与该物质浓度强相关。该物质后被提取并命名为“C-930复合性溶液”。
该提取物原液常温下呈液态,不易挥发易溶于水,无毒无色无味,相关效应在不溶于水时效果更为显著。目前,该提取液已代替气相脱酸法,以无水溶液脱酸法的新溶液被初步用于非重要纸制品的保存与维护工作中。
新增内容:
该提取液的属性批注由维持特性 变更为转化特性 !
关于探索初期被采用的原利用方案现已被停用待定。
在运用中,被高浓度项处理过的书籍展现出 [令植物纤维转化成纸板 ] 的效应。含植物纤维成分的接触物离“纸板”材质结构越远,被转化的优先度与速率越高。该效应会持续向外转变蔓延,直到被不含植物纤维的物体围困。实验证明,同剂量下蔓延趋势会随转化量的增加而逐渐衰弱,而稀释也能极大抑制该转化效应的进程。
事故报告中,书籍本身仅有轻微转化迹象,但该区域的木质书架及木地板则均已被严重转化。由于事故地点偏僻,直到图书馆藏中数座书架及其下地板引起大面积坍塌后才引起关注。
随即M.E.G. 部门对初步利用方案进行了停用待定,相关书籍及其他纸制品进行了紧急召回,并于内容备份后集中处理或特殊安置。其余低浓度项的书籍在内容备份后原件被用于进一步观察研究。
经开会研究讨论,已对该事故相关涉事人员进行相应考核及研究职位降级。
至档案发布前,有关C-930复合性溶液新版使用规范的相关文件仍在研究编写中。
河流:
河流为该层级的主要出口区域,流浪者通过特定方式可稳定切回进入前的层级。该空间较为独立,除无底方碑上方的纸板门外暂无发现其他稳定的进入方式。
该区域表现为一条积水的青绿色走廊,其结构由大量纸板紧密压制而成,表面涂有某种微弹性的固化防水涂层,工艺与无底方碑相似度极高。
整条走廊走向单一且笔直,常年呈积水状态。区域内积聚着综合深度300mm的水体,温度在15~21℃区间浮动。水的纯净度极高,但含有极低浓度的C-930溶液。
柔和的光永远由走廊一侧斜上45度的未知光源投下,并借助积水散射向整片空间,在墙壁与天花板表面形成流动的水纹。该景观极易让人产生走廊在随之摇曳扭曲的错觉。
走廊两侧墙壁上密集排列着纸板门,其尺寸一致且下端均被水体淹没。其中绝大部分后方是该走廊的墙壁,少部分因外部塌陷掩埋而无法正常使用,与无底方碑门连通且可正常开启的门数量稀少。
关于出口
流浪者在全程涉水的状态下持续朝走廊光源的方向前行约20分钟后,其身前约3米的距离会浮现出一位疑似实体的幻影。与其同行但未满足该条件流程的人并不能观测到该幻影,但是会对可观测者产生“其隐瞒自己某事“的错觉,即使其已被告知。
该现象推测为人类潜意识中对自身观测结果被扭曲时感知上的一种自我认知补正。不同于多数动物对天灾拥有的天然感知,人类天生对某些认知方面的感知更为灵敏。
在可观测者眼中,该幻影为人形,身高1.9米,体态适中偏瘦,身穿黑色兜帽雨披,下身着黑色雨裤及雨靴,脖颈纹有少量图腾印记,面容被帽檐的阴影覆盖无法识别。该幻影无法与之交流或被接触,任何物理接触其都会呈波纹状消散及重现。
幻影出现后会以低于40分贝的声音持续咏唱一段歌谣。该歌谣与走廊结构形成混响,具有令可观测者缓解冷水寒冷的效果,原因未知。该歌谣歌词的组成部分为单一音节,并运用了拆词伴乐的方式演绎。
幻影会带可观测者来到一扇缺少门板的门框处,其内部是另外一条走向垂直于门框面的别无二致的积水走廊。经过多次门框与新走廊的辗转,可观测者最后会在某条新的走廊中走入一片愈发强烈的白光中。随后强光散去,流浪者便回到了其切入前的层级。
以上描述源自可观测者自述表达,但该内容与非观测者认知中的实际场景并不一致。
在非观测者的认知中,可观测者打开的是一扇后方为墙的门,而非走入无门的门框。该墙壁纸板以极小尺度的单位开始折叠运动,运动规律与水面起伏类似。可观测者自然走入该“水面”并消失在墙内,经过一段时间后从区域内另一扇背后为墙的门内开门走出。经多次辗转,最后走入一面散发淡淡白光的墙后切出层级,随后白光消散。
该流程会使可观测者产生极大的位移并导致失散。若欲同行,请提前做好相关预防措施。
经过该条件流程的流浪者会有一定概率梦见自己整夜于“河流”中行走,据观察暂无其他影响。
流程对动物及机器同样有效。经实验,在水中前行并满足条件的防水摄影机拍摄到了与常规摄影机不同内容的影像。推测其原理为认知/信息源对其开放/屏蔽后通过图像转录而被保留了下来。
拆词伴乐
拆词伴乐:指一种后室古老歌谣演绎法。
其作法是将句式的所有音节拆分再拼合,使其全部发音充分贴合于某段旋律。是一种舍弃表达,以旋律为绝对主体的演绎形式。
其最早被用于仪式之中,表达对该旋律及其背后意涵的绝对崇敬。随着时代的发展,因其与后室的部分格调相仿而渐渐融入民间艺术之中并广受好评。
经翻译,歌谣歌词目前组合通顺的一种可能是:
翻找光阴偷取结果,被困永留偿还经过。
倘若结果美味香甜,偿还是否甘之如饴。
基地,前哨和社区
纸箱城堡骑士团
该社区是一个以角色扮演为主要活动的自发性的兴趣小组,有偿承接部分该层级人员引导及救援任务。目前登记人数为86人,在层级内并无常驻营地,该层级仅被其作为活动场地使用。
最初,该社区的建立者利用层级本身特性改造了一片区域,搭建了一座城堡式堡垒。建立者在社区热度逐渐攀升,随后该社团得以建立。随着规模的不断壮大,其陆续改造了众多区域。
经过改造的区域主要用于大型角色扮演类活动。发展至今,种类现已包括科幻、古典、传统、战争、后室、克系等类型,利用精妙的剧本、演出及简易的纸板机关结构场景进行演绎。
近期,该社团的话剧《建筑者》首次开始对外售票。
紧急自助救援点:
「烘干店」与「换衣间」是M.E.G.与纸箱城堡骑士团合作,在该层级常规区域设的两处资源储备紧急自助救援点并定期维护。自助救援点会定期储备食物饮水,常用与急救医药品,常规穿越设备及普通衣物。
救援点内可以以较便宜的价格自助购得相应物资,或开启救援模式登记后免费获得两人份的紧急物资。
具体方位可通过查阅《C-930常用出口路径手册》获知,电子版可查阅救援点资源剩余状态。
严禁肆意浪费自助救援点储备资源。该救援点内设有通讯设备及监控,M.E.G.保留对不当行为的追责权利。
免费救援物资有限,请留给那些真正需要的人。
每一份的预留,都有可能是你下次误入时的救命粮!
附录
已探知区域中最大的区域:
其自然入口位于该区域的地面,实际空间高度恒定十米,内部空旷无物、颜色单一,仅由持续延伸至远方的天花板与地面构成。
天花板会整体间歇性地向某一平面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并伴随纸壳相互摩擦的声音。由于其地面与天花板鲜有自然条纹作为参照,流浪者短时间内很难立刻察觉。
其地面自然入口为一条宽2米,横跨地面长度未知的裂隙。该裂隙横穿众多区域的天花板或地面,至今未找到其两端。
已探知区域中最小的区域:
该区域为被镶嵌进墙壁中,边长仅0.07米的无盖正方体。
其被配置了一套用灰色瓦楞纸折叠而成的精致家具模型卧室场景。其中包含6个家具模型,3个电器模型,15个杂物模型,以及1个会随时间推移,通过缓慢自折叠不断转换形态的特殊纸膜人形。
该模具在人与悲尸间转化。当其悲尸化时表面会浮现出红色与黑色油墨来绘制外表,转化为普通人形时油墨会缓缓隐去。悲尸化时其动作会狂躁挣扎,极具攻击性;而其褪化成人型时则会颓废呜咽,无过多大动作。状态如此循环往复,但每次动作及细节均不相同。
目前该纸膜人形表现仍为个例,无发现具有相同行为模式的异常人形。
音频日志记录
《关于惊悚纸膜人形的报告》
日期:2023-10-7
探索区域:Level C-930 常规区域
[记录开始]
丹:我跟你讲,不管档案上怎么说,那人形可真TM太邪门了!
丹:那次我不是去例行检查嘛。途径一片拟态成卧室的区域黑灯瞎火的,我还寻思过渡区域蔓延到那边了呢。
丹:我用手电筒往里一照,床上直挺挺地躺着个浑身惨蓝的人形。黑暗里看不清五官,但我肯定它的脸是正冲着我的。
丹: [吞口水声]
丹:我当时攥了攥出汗的手心,轻轻地转动手腕让电筒光慢慢往上攀。正当快看清它脸的时候,周围灯突然就亮了,床上那玩意直接就不见了!
丹:给我吓完了,冒了一头汗,电筒都给吓掉了。那床上空空如也,旁边台灯绳还被人动过似的在左右晃荡。
丹:我当时想,不见了也许是件好事,总比活了强吧。
丹:可就在我弯腰捡电筒的时候,我瞥见那人形就趴在床底下盯着我。还未看清,四周灯瞬间就又灭了!
丹: [深深吐了一口气]
丹:随后那玩意就彻底不见了,哪哪都找不到。
丹:这种鬼差事以后谁爱去谁去,太TM邪门了!
[记录结束]
入口和出口
入口
- 当凝视一面浸湿纸箱表面时,在一些流浪者的认知中会浮现纸质无门门框的景象,凝视的时间越久出现景象的几率越大。门框内场景为该层级的常规区域,其为单向路径,进入门框即可切入层级。
- 当切入植物纤维表面时,有极小概率切入该层级。
出口
- 在“河流区域”满足条件流程后,跟随幻影指引即可切回切入前层级。
- 在场景模型的拟态场景有极小概率切出至其相同题材的层级中。
页面版本: 3, 最后编辑于: 25 Jul 2024 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