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ort url('https://fonts.googleapis.com/css2?family=Noto+Sans+SC&display=swap');
@import url('https://fonts.googleapis.com/css2?family=Noto+Serif+SC&display=swap');
@import url('https://fonts.googleapis.com/css2?family=Raleway&display=swap');
:root {
--theme-base: "black-highlighter";
--theme-id: "crystal-kaiju";
--theme-name: "Crystal Kaiju Theme";
--logo-image: url("http://backrooms-sandbox-2.wdfiles.com/local--files/collab%3Afrrixy/3");
--header-title: "The Backrooms";
--header-subtitle: "水晶将守序闪耀。 ";
--body-font: 'Noto Sans SC', sans-serif;
--header-font: 'Raleway', sans-serif;
--title-font: 'Noto Sans SC', sans-serif;
--mono-font: 'Noto Serif SC', serif;
--white-monochrome: 19,28,50;
--pale-gray-monochrome: 135,50,46;
--light-gray-monochrome: 77,39,48;
--gray-monochrome: 211,207,205;
--black-monochrome: 217,203,158;
--bright-accent: 6, 60, 105;
--medium-accent: 115, 38, 58;
--dark-accent: 6, 60, 105;
--dark-gray-monochrome: 115, 38, 58;
--gradient-header: linear-gradient(to top,
rgba(var(--pale-gray-monochrome)) 0%,
rgba(var(--pale-gray-monochrome), 0.20) 100%
);
--swatch-headerh1-color: var(--black-monochrome);
--swatch-headerh2-color: var(--black-monochrome);
--swatch-topmenu-border-color: var(--pale-gray-monochrome);
--swatch-topmenu-bg-color: var(--pale-gray-monochrome);
--link-color: 230, 23, 68;
--hover-link-color: 230, 23, 68;
--background-gradient-distance: 0rem;
--diagonal-stripes: linear-gradient(transparent 0);
background-image:
radial-gradient(circle, rgb(var(--pale-gray-monochrome)) 100%, transparent 20);
background-repeat: repeat;
background-size: 0.25em 0.25em;
width: 100%;
height: 10rem;
#login-status,
#login-status a {
color: rgb(var(--swatch-text-general));
}
#search-top-box-form input[type=submit] {
color: rgb(var(--swatch-text-general));
}
#search-top-box-form input[type=submit]:focus,
#search-top-box-form input[type=submit]:hover {
--text-shadow: none;
background-color: rgb(var(--swatch-menubg-dark-color));
color: rgb(var(--swatch-text-general));
}
#search-top-box-input:focus, #search-top-box-input:hover {
color: rgb(var(--swatch-text-general));
}
#side-bar .heading p,
#side-bar .side-block > .collapsible-block .collapsible-block-link {
--text-shadow: none;
color: rgb(var(--swatch-text-general));
}
.yui-navset .yui-nav a:focus,
.yui-navset .yui-nav a:hover {
background-color: rgb(var(--swatch-primary-darker));
}
table.wiki-content-table th {
background: rgb(var(--swatch-secondary-color));
color: rgb(var(--swatch-text-general));
}
--rating-module-button-plus-color: var(--swatch-menubg-dark-color);
--rating-module-button-negative-color: var(--swatch-menubg-dark-color);
--rating-module-button-cancel-color: var(--swatch-menubg-dark-color);
--rating-module-button-credit-color: var(--swatch-menubg-dark-color);
.owindow .button-bar a,
a.button,
button,
div.buttons input,
file,
input.button {
border-color: rgb(var(--swatch-primary-darkest));
}
.dark-styled-quote h1,
.dark-styled-quote h2,
.dark-styled-quote h3,
.dark-styled-quote h4,
.dark-styled-quote h5,
.dark-styled-quote h6,
.darkblock h1,
.darkblock h2,
.darkblock h3,
.darkblock h4,
.darkblock h5,
.darkblock h6 {
color: rgb(var(--white-monochrome));
}
描述:
下水道系统总体上类似前厅中城市地下的排水系统,但其分支更多,面积更大,甚至接近无限,目前这个层级还没有被勘探完全。该层级由一条主干道以及其分支出的无数条支流组成,其中结构错综复杂的支流范围最大。进入该层级的流浪者往往会首先来到支流的某处而非主干道。
该层级环境阴暗,几乎没有原生的光源,人造光源在此可以正常使用,但需要小心隐藏在角落里的笑魇。
层级内随处可见流淌的污水,有时水中还会出现各类废弃物,以及 和 等实体。由于下水道流淌的液体经过任何处理都不能安全饮用,且污水的 pH 值远低于安全值,故建议流浪者在任何情况下都与水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一旦失足跌入水中,将会对皮肤造成难以逆转的伤害。污水的成分因种种原因难以测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其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硫酸和硝酸,另外还有蛋白质、酯类等,有时你甚至能看到大块的脂肪在水面漂浮,上面还有蛆虫爬动。
下水道的墙面附着有类似
Level C-134 的污渍,但更加湿滑粘稠,并且散发着恶臭。层级整体看起来年久失修,且墙面上时常出现苔藓植物和裂纹,流浪者需注意辨认它们和 的区别。时刻记住下水道里绝对不会出现窗户,它们只有可能是
二号实体,尤其是它们向层级内洒下诡异的光照时;由于层级的空间十分狭窄,当遭遇窗户实体时,后退是更好的选择。
流浪者常常能在层级中听到来源不明的各类声音,如金属碰撞声、碎裂声、缓和或湍急的水声,有时还能听到类似人的说话声、尖叫声和痛哭声。这些声音由于出现频率过高被认为并非是位于同一层级的其他流浪者造成,而是层级本身的特殊效应。除了听觉上的刺激,流浪者初次进入该层级会立即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腐臭味,这些气味来自污水、垃圾和流浪者的尸体。
支流
下水道支流的空间通常十分狭窄,仅能容一人屈身通行,并且没有单独设立的人行通道。大部分情况下,支流的水流量较小,流速较缓,不会构成太大威胁。有时,支流内会突发性地爆发洪水,能够在一瞬间冲走通道内的所有物体,没有人能幸免于难。洪水通常不可预测,流浪者仅能在其发生前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通过剧烈的震动和震耳欲聋的响声判断危险即将来临,此时应立即尝试切出;如果你恰好携带了诺克立普贴,不要犹豫使用它。
支流也是你进入该层级首先涉足的地点,为了避免遭到实体侵害或洪水威胁,应立即向上或向下行进。切勿停留,在狭小的空间遭遇实体通常凶多吉少。
如果选择向上行进,你会在探索一段距离后发现下水道的出口,通常是 Level C-28 等城市层级的井口;对于较为平缓的支流,出口更有可能是随机分布在郊区或室外层级的排水口。如果选择向下行进,则有可能遭遇岔路,但无论选择何种路线最终都会到达主干道。切记,越往下深入,就越难回头找到出口。
工作通道
工作通道是该层级内相对安全的一类区域,这里有较为稳定的光源和 Wi-Fi,实体数量较少。尽管环境潮湿,但工作通道里没有水道,只有零散分布的积水坑。
通道两侧时常能发现被木条封死的门,若破坏木条强行进入,则会发现门后的并非房间,而是一条下水道支流。同理,你也能在下水道支流的某处找到一些封闭或打开的木板门,进入后就可以来到相对安全的工作通道。
不同于常规的走廊,工作通道没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也就是说它不会连接两个特定的地点,而是以一个随机的方向无限延伸,并在途中穿过众多结构,就像是昆虫挖掘的地穴一样。目前发现的工作通道没有与下水道主干道平行的,大部分工作通道都与主干道直接连接。要在工作通道里找到主干道的入口,只需要往更潮湿的方向行进,走过足够长的距离就会来到主干道。
与其他区域不同的是,工作通道内更加空旷,没有废弃物也没有物资,并且在这里尝试切出也是徒劳的。在工作通道内,你除了朝某一方向探索或稍作休息便无事可做。
主干道
主干道连接了该层级的所有其他部分,也是大部分主动进入下水道系统的流浪者的探索目标。主干道的空间具有阶段性,以下为各个阶段的简单介绍及相关信息整理。
阶段序号:一
安全评级:可通行 / 较安全 / 实体数量较少
位置:起点至 2~3 千米处
环境:相比之下,第一阶段的环境是比较整洁的,至少路面是这样,并且两侧的人行道也比较宽,行动不会有太大的不便。路面上偶尔出现一些如果皮、废纸、包装袋一类的垃圾,且较为湿滑,像是被水浸泡过,应该是从水道里被冲上来的,尽管漂浮在水里的大多是一些大块且难以辨认的垃圾。这一阶段会遇到的实体比较少,时不时看看脚下,注意躲避水泳者的抓捕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阶段序号:二
安全评级:可通行 / 不安全 / 实体数量中等
位置:上一阶段之后的 12~15 千米
环境:从第二阶段开始,水里的脏东西多了起来,并且大多散发着一股逼人的恶臭,甚至让人感到头晕。目前观察到的废弃物有:破旧的衣物,装满不明物体的黑色垃圾袋,破损的玩偶,漂浮的呕吐物,包裹着蛆虫的脂肪块,肿胀且残缺的人类尸体,各种动物尸体…… 在这一阶段探索你能看到这些东西一直从上游漂下来,却不能找到源头,即使感到恶心也不能移开视线,因为水里有实体时刻准备袭击你。在这里,最容易遭遇的实体是清道夫,与其他层级发现的清道夫不同,他们喜欢藏在水里狩猎落水的生物。
阶段序号:三
安全评级:通行困难 / 不安全 / 实体数量较多
位置:上一阶段之后的 21 千米左右
环境:在这一阶段,水面开始上升了,离人行道已经十分近,偶尔会有污水溅到腿上,让人感到一丝疼痛,还会有一些垃圾被直接冲到路面上。道路上的垃圾多了起来,应该不只是从水里冲上来的,它们本来就在这。大部分时候,在垃圾之间穿行是可能的,但有时这些垃圾会堆成小山,就需要跨步或者攀爬来通过。在这一阶段最大的威胁是突然从水中的垃圾堆里跳出的爆酸者。
另外,建议在这一阶段通行的人戴上手套,足部也要做好防护,这些垃圾上的酸液可不是好玩的。
阶段序号:四
安全评级:通行极端困难 / 危险常驻 / 实体绝迹
位置:上一阶段之后的 32~45 千米不等
环境:建议任何到达这一阶段的探索者立刻掉头,或者通过最近的支流离开下水道系统。在这一阶段,垃圾覆盖了整个路面,并且污水上泛严重,所有的垃圾都漂浮在水面上,阻挡着流浪者前进。若在垃圾中穿行,流浪者至大腿的部位都会陷入其中,难以迈开脚步。此时,流浪者应该早已习惯了垃圾的气味,但腐臭会熏得你睁不开眼睛。
另外,这个阶段的水中似乎存在的特殊变种,详见下文。
阶段序号:五
安全评级:无法通行 / 危险常驻 / 实体绝迹
位置:上一阶段之后,尚不清楚长度
环境:任何到达这一阶段的探索者必须立刻掉头,在这里,支流的入口减少了,逃脱的可能性变得更加渺茫。比起上一阶段,这一阶段的路面和水道完全混合在了一起,垃圾和水已经融为一体,成为了一种浓稠的固液混合物,并且通道的宽度和高度被怪异地缩减了。在这里,流浪者的衣物应该早已被酸液腐蚀殆尽,只能强忍灼痛在流淌不止的污泥中逆流而上。说是污泥已经算是轻描淡写了,在这里没有人能活下来。你不会想经历一次这种感觉的,你会感受到自己正在一点一点被消化。
此外,这一阶段似乎没有支流入口,尚不清楚通道的尽头是什么。
似乎越深入探索,能从支流向上到达的层级就越多,但这不应该成为深入探索的理由。
实体
该层级最常见的实体是水泳者,它们会逐渐靠近流浪者并将目标拖入水中,目标随后沉入水底,没有人成功逃脱过;它们常出现在第一阶段,需要多加小心。其次是清道夫,在第二阶段最为活跃,发现目标后,与其他层级内发现的清道夫不同,他们不拥有独立的垃圾池,它们会将目标垃圾或生物撕碎,之后任由碎块在水中漂浮并寻找下一个目标。爆酸者似乎在何处都可能出现,但第三阶段出现更为频繁,它们的行为与其他层级发现的同类别无二致。第四阶段的间生,不知为何,行动受限于水中,它们无法寄生水道的表面,只能钻入垃圾和水中生物的表层下。如果人类遭遇了水中于肉眼不可见的间生,皮肉就会被间生一层一层地剥下,血液溶于污水之中,最终彻底消失。
下水道系统图示,在层级内打开手机的 AirDrop 或其他类似的功能就会收到这张图片,发送人未知
一张来源未知的图片似乎解明了这个层级的运作原理。
上述所有实体以及部分未涉及的,都被认为是层级原生的,是适应层级环境的,其他的外来者往往会受到来自环境和他们的危害致死。不过,它们似乎也会相互攻击,例如误入第四阶段的清道夫会被间生分解,清道夫也会将从第一阶段流下来的水泳者视为垃圾。这些实体行为的最终目的无一是使其狩猎目标成为下水道垃圾的一部分,并且也有人目击到它们在空闲时会直接取食水中漂浮的垃圾,水泳者会直接吞噬整个垃圾袋或是完整的人类尸体,清道夫会食用水中漂浮的垃圾碎屑或生物残块,而间生的分解行为也作用于更细小的垃圾,爆酸者的酸液似乎会无差别溶蚀层级内的生物。
除此之外,流浪者还有可能在主干道随机的位置遭遇,它们通常成群地聚集在漂浮的尸体、肉块或脂肪块上,产生十分明亮的光照吸引流浪者靠近。若稍有不慎,流浪者就会因为光线的干扰而失足跌入水中,需要千万小心。一些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也存在于该层级,它们随着支流间歇性爆发的洪水及其携带的垃圾一起来到主干道,但源头未知。这些生物大多是来自前厅的种类,不能适应这里的水质,通常会在挣扎数日后死亡。如果在下水道的某处听到了歌声,不要靠近,那是代表死亡的;如果感到歌声悲壮悠长,心生忧苦甚至恐惧,可以引用
杏仁水缓解。
除此之外,该层级的一些角落可以发现狸奴和普通的流浪猫,它们是绝对安全的。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自己的食物分给它们,或者带着它们一起上路。
基地、前哨站和社区
由于该层级的特殊性质及其入口的随机性,在这里建立任何聚集地都是不可能的。
入口和出口
入口
最常见地,进入 Level C-28、Level 11、Level C-271 等城市层级的下水道就有可能来到下水道系统的任意支流;更罕见地,在 Level C-800 等场景为某一公共场所的室内层级,进入光线较暗的房间或通风管道可能会来到下水道系统的任意位置;最特别地,在部分室外层级,尤其是场景为森林或郊区的层级,进入有污水流出的排水口可能会来到下水道系统中某一支流的末端。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类似 Level C-185 中完全人造的排水系统不会来到该层级。
出口
在某一支流通道内向上行进,通常会回到如“入口”一栏第一段所述的场景,在极其罕见的情况下,你会来到未知的层级。有关未知出口的记录仍较少,且大部分找到这些特殊出口的流浪者都已失踪,故难以进一步调查。
在极其罕见的情况下,你会在从支流处滑下之后来到尸宫而非主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