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C-713
评分: +30+x

敬告:不要尝试在此层级戴上任何面具,也不要试图与已经戴上面具的“人类”交流。你唯一要做的便是迅速前往馆主间,并于此处尝试切出。

生存难度:生存難度:

等级等級 3

  • {$one}
  • {$two}
  • {$three}

如何使用: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level-class
|class=等级
]]


class 处的可用参数包括以下内容,支持简繁体及英文输入。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unknown 未知 未知
habitable 宜居 宜居
deadzone 死区 死區
pending 等待分级 等待分級
n/a 不适用 不適用
amended 修正 修正
omega 终结 終結

该组件支持简繁切换,如下方代码所示: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level-class
|lang=cn/tr
|class=等级
]]


lang 处选择语言,cn 表示简体中文,tr 表示繁体中文,不填默认选择简体中文。

自定义等级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level-class
|lang=cn/tr
|class=等级名字
|color=#000000(带有井号的十六进制色号代码。)
|image=链接(至图片的链接。)
|one=在这
|two=随便
|three=放文字
]]

使用 CSS 进行自定义:

你可以使用 CSS 进行额外的自定义,将代码放入到 [[module css]] 中或者是放入到页面的版式内都可以。在这一组件中,不要把 [[module css]] 放在 [[include]] 里面,把它放在那个的下面或者是页面的顶部或底部。
将这些代码放入到你的页面/版式中以编辑所有的颜色,因为组件的 |color= 部分仅能控制背景:

[[module css]]
.sd-container {
/* 字体 */
--sd-font: Poppins, Noto Sans SC, Noto Serif SC;

/* 边框 */
--sd-border: var(--gray-monochrome); /* 大多数等级 */
--sd-border-secondary: 0, 0, 0; /* 不适用 */
--sd-border-deadzone: 20, 0, 0; /* 死区 */

/* 标志 */
--sd-symbol: var(--sd-border) !important; /* 大多数标志 */
--sd-symbol-secondary: 255, 255, 255; /* 4 级以上的是白色 */

/* 文本 */
--sd-bullets: var(--sd-border) !important; /* 点句符文本颜色 */
--sd-text: var(--swatch-text-secondary-color); /* 顶部框文本颜色 */

/* 等级颜色 */
--class-0: 247, 227, 117;
--class-1: 247, 227, 117;
--class-1: 255, 201, 14;
--class-2: 245, 156, 0;
--class-3: 249, 90, 0;
--class-4: 254, 23, 1;
--class-5: 175, 6, 6;
--class-unknown: 38, 38, 38;
--class-habitable: 26, 128, 111;
--class-deadzone: 44, 13, 12;
--class-pending: 182, 182, 182;
--class-n-a: 38, 38, 38;
--class-amended: 185, 135, 212;
--class-omega: 25, 46, 255;
}
[[/module]]

旧版颜色:

如果你不喜欢新版的样式,想要用回旧版的红色边框色,只需要在你的页面中与组件一同引入下方的代码:

[[module css]]
.sd-container {
--sd-border: 90, 29, 27;
--sd-image: 90, 29, 27;
--sd-symbol: 90, 29, 27;
}
[[/module]]

描述

Level C-713是后室C层群的第713层。层级的主体为一栋隐没于暴风雪中的木制宅邸,宅邸外部被密集且难以望及尽头的森林所包围;厚重的积雪将随风摇曳的朽木肆意地挤压,素白而冷寂的光景充斥着目光所及之处,仅有断裂在地的松枝作为茫茫雪景中的一丝异色。

建筑物的外墙涂着咖啡色的染料,伸手一抿,因风干而开裂的染料碎屑从墙上剥落,露出焚烧后的疤痕。用钢条固定起来的玻璃窗被木板钉住,难以窥探屋中。转视面前的灰色花岗岩门,散发着暗灰色金属光泽的人形面具充当门扉处的把手,扣住其口中的凹槽,向外发力,直至馆内的灯光从门缝中透出。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宽阔的玄关大厅,但与想象中的奢华截然不同,大厅内的装潢朴素而单调,藏青色的地毯在实木地板上扭曲地延伸至灯光所不及的阴暗角落,发黄的墙壁上仅挂有少量的装饰性面具,天花板上的吊灯被不速之客的到访带来的狂风吹得吱呀作响。

2

于长廊所摄。

走进大厅侧面的通廊,再穿过上行楼梯通道,畸面馆真正的样貌开始呈现在流浪者眼前。一条没有窗户,亦无隔门的狭窄走廊,带有霉味的空气在廊道上翻滚盘旋;在廊道两侧,每隔五米便置有落地灯,照亮身旁那令人恐惧的栖息者——面具。面具在这一区域的数量骤然增加,几乎覆盖了两侧墙壁的全部。这些面具近乎囊括了目前已有面具的所有种类,但无一例外,那本应光滑的质料上均被人为地雕刻下不属于它们的表情,上扬的嘴角咧至它们的耳根处,狰狞的笑容在暗黄色的灯光中若隐若现。除此之外,这些面具均呈现畸形的状态,或是额部异样的胀大,或是整体呈现新月状,眼睛和鼻子的位置相互冲突,偏向一方。除人类的面具外,墙上亦挂有众多实体的面具;与其说是实体的面具,更不如说是以某种强硬的手段从已有的实体身上强行剥离脸皮后而被搁置于此,部分实体面具的背面甚至仍存有未分离的组织与凝固在墙壁上的暗红色血迹。与此相比,人类的面具则更符合面具的定义,质地滑腻,却仍保留材料的坚硬。

3

于壁炉间立式大钟下端的内部空间发现的血迹。

廊道的尽头是两扇雕有面具花纹的铁门,因常年累月的腐蚀散发着浓重铁腥与类似臭氧的气味。推开铁门,眼前则顿时宽阔明亮起来。铁门后是一处类似壁炉间的房间,但不知为何将壁炉设置在远离休息区的入口处。墙壁上仍挂有大量的面具。扶手椅和古典沙发位于房间正中,围绕着一张铺有米黄色餐垫的圆桌。但很遗憾,圆桌上并不会为流浪者提供任何的补给,仅余留一些泛黄的孩童涂鸦留于此处。敦实的立式大钟坐落于房间角落,正面的钟盘周围绘有烫金的装饰与花纹。其下部被人所挪开,露出一处仅容孩童体型的狭小空间。正对着大钟的,则是嵌有铁质格栅的窗户,透出些许呼啸而过的风声,与木条在壁炉中碳化而收缩成一团的脆响相应。若流浪者有心倾听,便会猛地发现,沉闷低沉的哭诉飘荡在这处房间之中,那低声的啜泣被白噪音逐渐掩盖,直至化作虚无。

1

入口处。

穿过壁炉间,流浪者将会感到强烈的窒息感,莫名产生的下颚至头部的压迫感是原因之一,这种感觉就像是佩戴着拘束面具般行动,从面部传来的胀痛刺激着流浪者的神经,另一方面,则为眼前无数的房间与面具潮所震惊。无数的房门,无数畸形的面具,侧面,头顶,脚底,以一种不符合线性空间的方式疯狂的漫生。该区域是流浪者唯一不受孤立效应影响的区域,但无心顾及于这片混乱空间中与他人重逢的喜悦,进入一处稳定空间的渴望与对此处游荡的诡异生灵的恐惧使得流浪者不顾一切地闯入身旁的房门。

这些房门通常情况下会带领流浪者抵达一处正方形的房间,房间面积大小不等,但装潢近乎相同。椭圆形的磨砂玻璃镶嵌在窗框内,并配备有粉红色的格形花纹窗帘。供暖设施被随意地摆放在窗户旁边的单人床外部,在漆黑的房间中发出暗红色的残光。木制的书柜紧贴着供暖设施,陈列着少量的面具与古老的留声机,悠扬的爵士乐混杂着孩童凄绝的哭泣从留声机中传出。倘若留声机旁置有一银色金属面具,则该房间即是馆主间,经历短暂的眩晕感后,流浪者便会成功切出此层级。

与那些永滞于此的流浪者相比,这些成功逃离且保留自己意识的幸运儿仅是经历了短暂的折磨与精神损伤。房门是无数的,这也意味着在这些房间中找到真正出路的概率变得微乎其微。那些没能脱离的流浪者,或埋没于无边的面具浪潮之中,不知魂归何处;或早已丧失了身而为人的勇气,佩戴上了畸形的面具。

实体

如上所述,该层级的实体完全由流浪者转变而成。值得一提的是,佩戴人类面具并不会导致流浪者转变为实体,而是获得了自由切入切出该层级的能力。但尽管如此,佩戴人类面具也会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

佩戴实体面具的受害者,先是感受到强烈的灼烧感席卷全身,随后,其双目难以聚焦,瞳孔放大,体表出现碳化黑斑与增生关节。这种情况下的受害者并不具备强大的攻击力,相反,因转变过程而带来的痛苦使得其他流浪者能够轻而易举地结束它们的折磨。但,这些转变过程中的受害者能够以一种类似雌雄鮟鱇鱼交配的方式相互融合,它们的血肉随着碳化皮肤的接触而连接在一起,骨头逐渐溶解,又在体内再度钙化,直至组成一个畸形的个体,从而赋予它们难以想象的力量。强烈的腐蚀早已毁灭其曾身为人类的一切证据,存于体表的面具仍嘲笑着无数亡魂的沉浮。

与之相比,佩戴人类面具的流浪者则能够轻易地离开此层级,但畸形的面具终是难登大雅之堂,在切出层级的同时,这张畸形的面孔也将成为流浪者真实的相貌。面容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残缺,亦带来他人恶意的鄙夷与嘲讽,强烈的精神打击迫使着这些流浪者再度回到畸面馆,仅是为了寻求一张常人的脸孔。这等情形下,这些流浪者的行为最终将变得与实体毫无差别,理性早已抛之脑后,依靠脑内强烈的欲望而行尸走肉般地活动。

基地,前哨和社区

尽管某些未切出的流浪者试图在房间中建立一处容身之所,但暗无天日的生活与补给的缺失早已摧毁了他们内心最后的防线。

入口和出口

入口

  • 在某些层级触摸到畸形的面具,忽如其来的灼烧感使流浪者下意识地紧闭双眼。待睁开双眼时,灼烧感已然散去;取而代之,深邃的寒意浸透骨髓,风雪中朦胧的面具宅邸正矗立在惨白的死寂中。

出口

  • 于馆主间凝视银质的面具,短暂的眩晕后,前往徘徊在此的哭声理应返回的故乡
  • 佩戴上人类面具,直至耀眼的阳光将畸形的身躯展露无遗。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