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C-586
评分: +11+x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存难度:生存難度:

等级等級 0

  • 部分欧几里得空间
  • 实体绝迹
  • 轻微精神影响

如何使用: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level-class
|class=等级
]]


class 处的可用参数包括以下内容,支持简繁体及英文输入。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unknown 未知 未知
habitable 宜居 宜居
deadzone 死区 死區
pending 等待分级 等待分級
n/a 不适用 不適用
amended 修正 修正
omega 终结 終結

该组件支持简繁切换,如下方代码所示: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level-class
|lang=cn/tr
|class=等级
]]


lang 处选择语言,cn 表示简体中文,tr 表示繁体中文,不填默认选择简体中文。

自定义等级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level-class
|lang=cn/tr
|class=等级名字
|color=#000000(带有井号的十六进制色号代码。)
|image=链接(至图片的链接。)
|one=在这
|two=随便
|three=放文字
]]

使用 CSS 进行自定义:

你可以使用 CSS 进行额外的自定义,将代码放入到 [[module css]] 中或者是放入到页面的版式内都可以。在这一组件中,不要把 [[module css]] 放在 [[include]] 里面,把它放在那个的下面或者是页面的顶部或底部。
将这些代码放入到你的页面/版式中以编辑所有的颜色,因为组件的 |color= 部分仅能控制背景:

[[module css]]
.sd-container {
/* 字体 */
--sd-font: Poppins, Noto Sans SC, Noto Serif SC;

/* 边框 */
--sd-border: var(--gray-monochrome); /* 大多数等级 */
--sd-border-secondary: 0, 0, 0; /* 不适用 */
--sd-border-deadzone: 20, 0, 0; /* 死区 */

/* 标志 */
--sd-symbol: var(--sd-border) !important; /* 大多数标志 */
--sd-symbol-secondary: 255, 255, 255; /* 4 级以上的是白色 */

/* 文本 */
--sd-bullets: var(--sd-border) !important; /* 点句符文本颜色 */
--sd-text: var(--swatch-text-secondary-color); /* 顶部框文本颜色 */

/* 等级颜色 */
--class-0: 247, 227, 117;
--class-1: 247, 227, 117;
--class-1: 255, 201, 14;
--class-2: 245, 156, 0;
--class-3: 249, 90, 0;
--class-4: 254, 23, 1;
--class-5: 175, 6, 6;
--class-unknown: 38, 38, 38;
--class-habitable: 26, 128, 111;
--class-deadzone: 44, 13, 12;
--class-pending: 182, 182, 182;
--class-n-a: 38, 38, 38;
--class-amended: 185, 135, 212;
--class-omega: 25, 46, 255;
}
[[/module]]

旧版颜色:

如果你不喜欢新版的样式,想要用回旧版的红色边框色,只需要在你的页面中与组件一同引入下方的代码:

[[module css]]
.sd-container {
--sd-border: 90, 29, 27;
--sd-image: 90, 29, 27;
--sd-symbol: 90, 29, 27;
}
[[/module]]

Level C-586是后室C层群的第586层。本层级具备类似Level 0的孤立性质,故流浪者无法在本层级相遇。本层级由山巅,山谷与平原三个区域组成,且带有轻微的精神影响。


源头

源头是Level C-586的第一个区域,也是流浪者切入本层级时所遇到的首个区域。该区域面积仅为100平方米,可判断为一座高山的山巅。该区域气温恒定在零上2摄氏度,能见度高。源头的地面崎岖不平,由棱角分明,块头巨大的石灰岩和花岗岩块垒砌而成,且在石缝间生长有稀疏的杂草。石质表面覆盖有一层浅薄的雪,且成分已探明为水。该区域中央有一持续不断喷涌泉水的泉眼,且泉水顺着岩石的缝隙向低地势处流动,构成了纵贯整个层级的小溪。由于未见该区域出现降雨和冰川,故泉水的源头未知。

樟子松是流浪者在离开该区域,走下山顶时所遇到的分界点。樟子松生长于山腰,高约15m,直径约50CM,推测树龄约30年以上。樟子松扎根于小溪正中央,并以根茎将小溪一分为二。在流浪者停留驻足期间,山下的景物被浓雾所笼罩。停留约5-10s后,樟子松左或右侧的浓雾将会散去,显露
出的道路均导向两条山谷其中之一。



山谷

无论左侧或右侧的山谷,其景物几乎相同。山谷两侧为陡峭的,倾斜角度约50°的山坡,山坡上以中等密度生长有樟子松,桦树及其它前厅中常见树木。溪水全程贯穿两条山谷谷底。以小溪为起点的,层层蓬乱的杂草,青蒿与蒲公英顺势向两侧的山坡生长,并最终改变为林下茂密的浆果与灌木树丛。

6526dc5ec458853aefa0f7e0.jpg

山谷风光

值得注意的是,两条山谷似乎都能与人的精神产生联系。且两条山谷的长度似乎不定,可判定为非欧几里得空间。大量事实说明,影响山谷长度的因素与进入山谷者的精神状态有关。由于进入本层级者多为心绪复杂,具有执念者,故山谷长度与人对待当前事物的看法紧密联系。


“顺承”

位于樟子松左侧的山谷被命名为“顺承”。“顺承”谷中总是弥漫着薄薄的雾气,这遮盖了太阳本身并使阳光更加和煦。谷内植物均保持在春夏之交,较繁盛的绿叶状态。谷底坡度平缓,小溪底部多见圆润的小颗鹅卵石。

大量人员报告称,他们在进入“顺承”谷时的心情多为迷惘,摇摆不定或对自身目标具有强烈执念。而“顺承”谷中环境总是随着他们思绪中执念的加深而愈发平静,温暖。这使得人们能够静下心来进行冷静的思索,理清思绪并清晰目标。目前将此现象与“驳斥”谷中类似现象认定为一定程度上的精神影响。



“驳斥”

位于樟子松右侧的山谷被命名为“驳斥”谷。“驳斥”谷的环境较前一区域显著发生改变。谷内植物保持在夏秋之交的深绿色调,并伴随少量的黄叶点缀。与“顺承”谷相反,“驳斥”谷长期保持多云至阴天,几乎不见阳光。且在跟随进入人员的思想时大概率出现乌云,降雨甚至雷暴。谷中正常气温维持在零上10摄氏度,但这一数据会随着环境改变而不断降低。小溪底部较为浑浊,平铺有一层细腻的河沙。

据进入“驳斥”谷的人员报告称,他们在进入此谷时的情绪大多为愤怒,不解和固执己见。“驳斥”谷的环境总是随着他们执念的愈演愈烈而更加恶劣,这表现为天空由多云转向乌云密布,降雨甚至雷暴与闪电,谷中气温随之降低。这有利于人们熄灭怒火,冷静思维并重新审视己见。

“驳斥”谷的非欧几里得性质与“顺承”谷保持一致。





冲积扇平原

65276ed0c458853aefbaa259.jpg

豁然开朗,前方暖阳

冲积扇平原是本层级的最后一个区域,在两条山谷的尽头均导向了此区域。冲积扇平原属欧几里得空间,面积约数十平方千米。在山谷的尽头,视野豁然开朗,雾气与乌云均会散去,使能见度显著提高。小溪在此处汇聚为一股,并沿广袤的扇形冲击平原柔软的河沙滩地上向外流淌成错综复杂,走向恣意的溪水网络,太阳在该区域喷薄而出,使密布在大地上的水网泛起金黄。视野所及可见河滩与沙洲的广袤无垠。冲积扇平原被认为是本层级为顿悟的人们准备的礼物,其广阔的天地美景能够瞬间使人的心情舒畅与豁达。只要沿着冲积扇平原走足够远,就能回到切入前的层级。



基地、前哨与社区

本层级没有已知的基地,前哨和社区。

入口与出口


  • 若你因与他人而导致愤怒,固执,厌烦的情绪累积,则你有一定概率在独自一人触发切行时进入本层级。


  • 若你深陷重大抉择或自我怀疑,将有一定概率在下一次切行时进入本层级。


  • 走过山谷,沿着冲积扇平原走足够远,直到视野中太阳光芒开始耀眼时,你会回到切入前的层级。




















……





























……




























人们的情绪总是变化多端,这也是我存在的意义。孩子悲伤地哭泣,母亲怎能不关怀?

愿你一路走来,一切安好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