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C-479
评分: +18+x

生存难度:生存難度:

等级等級 2

  • {$one}
  • {$two}
  • {$three}

如何使用: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level-class
|class=等级
]]


class 处的可用参数包括以下内容,支持简繁体及英文输入。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unknown 未知 未知
habitable 宜居 宜居
deadzone 死区 死區
pending 等待分级 等待分級
n/a 不适用 不適用
amended 修正 修正
omega 终结 終結

该组件支持简繁切换,如下方代码所示: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level-class
|lang=cn/tr
|class=等级
]]


lang 处选择语言,cn 表示简体中文,tr 表示繁体中文,不填默认选择简体中文。

自定义等级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level-class
|lang=cn/tr
|class=等级名字
|color=#000000(带有井号的十六进制色号代码。)
|image=链接(至图片的链接。)
|one=在这
|two=随便
|three=放文字
]]

使用 CSS 进行自定义:

你可以使用 CSS 进行额外的自定义,将代码放入到 [[module css]] 中或者是放入到页面的版式内都可以。在这一组件中,不要把 [[module css]] 放在 [[include]] 里面,把它放在那个的下面或者是页面的顶部或底部。
将这些代码放入到你的页面/版式中以编辑所有的颜色,因为组件的 |color= 部分仅能控制背景:

[[module css]]
.sd-container {
/* 字体 */
--sd-font: Poppins, Noto Sans SC, Noto Serif SC;

/* 边框 */
--sd-border: var(--gray-monochrome); /* 大多数等级 */
--sd-border-secondary: 0, 0, 0; /* 不适用 */
--sd-border-deadzone: 20, 0, 0; /* 死区 */

/* 标志 */
--sd-symbol: var(--sd-border) !important; /* 大多数标志 */
--sd-symbol-secondary: 255, 255, 255; /* 4 级以上的是白色 */

/* 文本 */
--sd-bullets: var(--sd-border) !important; /* 点句符文本颜色 */
--sd-text: var(--swatch-text-secondary-color); /* 顶部框文本颜色 */

/* 等级颜色 */
--class-0: 247, 227, 117;
--class-1: 247, 227, 117;
--class-1: 255, 201, 14;
--class-2: 245, 156, 0;
--class-3: 249, 90, 0;
--class-4: 254, 23, 1;
--class-5: 175, 6, 6;
--class-unknown: 38, 38, 38;
--class-habitable: 26, 128, 111;
--class-deadzone: 44, 13, 12;
--class-pending: 182, 182, 182;
--class-n-a: 38, 38, 38;
--class-amended: 185, 135, 212;
--class-omega: 25, 46, 255;
}
[[/module]]

旧版颜色:

如果你不喜欢新版的样式,想要用回旧版的红色边框色,只需要在你的页面中与组件一同引入下方的代码:

[[module css]]
.sd-container {
--sd-border: 90, 29, 27;
--sd-image: 90, 29, 27;
--sd-symbol: 90, 29, 27;
}
[[/module]]

Level C-479是后室C层群的第479层。

描述

Level C-479表现为一个大规模的电路板。其上安置有多种同前厅类似的电器元件,如电容、电感器、芯片等,亦有少量用电器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设备的似乎被等比例放大过,其体积大多不符合通常认知。例如目前已记录在案的最大电阻,其长度达到了110米,而探索到的最大用电器则是一个半径200米,高约60米的散热风扇。

少量设备的表面可能会印有一些信息,目前能够辨认的部分有利用前厅中各种主流语言书写的“C-479设备厂制造”、“安装于XXXX年,使用寿命50年”等字样。除此之外,其它内容均无法辨认,它们似乎不属于任何一种人类使用的文字。

层级的地面呈黄色、绿色,质地较硬且粗糙。流浪者在其上行走时,受到的阻力较普通地面大。部分区域的地面会随机出现一些针状深坑,由于这些坑孔内壁光滑,且深度均超过3米,一旦误入其中难以攀爬,也不利于救援工作的开展,提醒流浪者如无必要不要靠近此类结构。

ppeU1kq.jpg

本层级某一区域的俯视图。

在地面上会排列有一些铜制线缆。它们大多以三至五根为一组,向各用电器件处汇聚。每组中的铜线间隔总为标准的1米,转向时形成的角总为标准的90度,这为流浪者在层级中判断方向、距离提供了良好的基准。不同组的线缆无法相交,强行将其拉伸离开原位置会使其逐步溶毁并形成原液。此现象发生约15分钟后,一根新的线缆会重新出现在原有位置,未知其发生机理。

随机的电子设备亦会散落于该层级内,包括平板电脑、手机、计算机等。经验证,这些物品均可正常使用,不过,设备中总是包含一个名为“Level C-479.bat”的文件。对其解码后发现,该文件不具备任何功能,仅会输出一些无规律的乱码,对于其的破译工作仍在进行中。

有流浪者报告称,在据层级入口处约3千米的位置发现了大量平铺的速切终端,据这一区域周围的布线方式分析,它们似乎替代了一个层级中原有的电感装置,这种变化的发生原因仍不明确。不同于在层级中发现的其它电子设备,这些速切终端均呈现损坏的状态,表现为显示屏碎裂、机身大面积划痕,显示内容为乱码等。速切玩家协会正计划对此事件展开调查。

已探明的区域大约长15千米,宽20千米。目前已知距离层级入口处越远的位置,其线缆的排布越为密集、杂乱,出现针孔状结构和大体积电器元件的概率越大,使得进一步的调查难以进行。直至机械设备运抵该层级后,探测的区域面积才得以大幅提升。最近一次收集数据过程中,无人侦测设备回传的视频资料显示层级远处存在一个巨大的仪器,粗略判断其高度至少为500米。这一仪器呈立方体形,外表涂有“THE WAY-BACK MACHINE”字样,并附有一个估测直径超过50米的绿色按钮。不过,由于其距离层级入口过于遥远,超出无人侦测设备的最大探索范围,暂没有已知可以抵达此处的方案。

Level C-479的电路系统并不稳定,会随机出现一些异常现象。下面列出了目前记录在案的三种现象,供流浪者查阅。同时,如果您在探索中遭遇了未被收录的异常现象,也可联系在该层级入口处的M.E.G.前哨站,管理人员在确认其真实性后会补充于文档中。

异常现象一 —— “通电”

该现象是Level C-479中发生频率最高的现象。大约每3小时至5小时即会出现一次,持续时间约20分钟。在其发生前的30秒内,层级上空会传来巨大的蜂鸣声。此后,电路板上的电器元件和用电器开始工作。由于它们体积巨大,这一行为会不可避免的对流浪者探索甚至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下面会列出流浪者可能受到的影响及规避方式。

铜质导线

现象发生后,导线会携带约36V的电压,尝试跨越、触摸此状态下的导线均会有电击感。
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靴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

电阻

电阻在一般情况下表现为长约50米,宽约20米的金属长方体1。其温度随现象发生的时间而升高,极端情况下可达150℃以上,在此状态下接触其可能会导致严重烧伤。

现象开始后,不要尝试在电阻上行走或将物品放置于其上,避免直接同电阻的金属表面发生接触。

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表现为由两个金属制针脚和一个彩色灯帽组成的物体,通常七个为一组出现。在现象发生后,它们会开始发光并以极高的频率闪烁,对流浪者的视觉造成一定影响。

如您身体一切正常,尽量避免直视二极管的发光部分即可。如您患有光敏性癫痫,为保证生命安全,应立即停止探索并佩戴眼罩。眼罩已可以在层级入口处的前哨站处获取。

散热风扇

散热风扇表现为黑色橡胶质感的圆环状物体,圆环内部含有四扇扇叶。在现象发生后,高速旋转的叶片产生的气流可能会将流浪者带离地面,导致摔伤。

现象开始后,切勿进入距散热风扇50米以内的区域,必要时可携带配重。

异常现象二 —— “爆浆”

当听到有水沸腾的声音从某一电容器中传出时,即表示一次“爆浆”现象即将开始。这种声音的持续时间不定,通常不会超过3分钟。当其完全停止后,电容器的胶皮和金属外壳会开始逐步破损,一些粘稠的、泡沫状的液体会自下而上的从电容器中喷出。此类物质已被证实是混有一些金属元素(如铅、铬)的低浓度腰果水。摄入其可能会使流浪者在一段时间内失去行动能力,进而被困于此类液体中。

此类液体的扩散范围在100至200米左右,目前已有多例流浪者因未及时撤离导致死亡的案例。请在探索时务必留意周围声响,以免发生意外。

子异常现象 —— “爆酸者电容”

该现象目前仅被记录过一次,相应的视频文件由一位匿名用户在20□□年□月□日上传至数据库中,不排除其为幽灵页面的可能性。

视频由一静置的摄像设备所录制。镜头前方为一个正在发生“爆浆”现象的电容,不同于一般的此类现象,其涌出的液体似乎为爆酸者产生的酸液,流经区域的地面均被侵蚀而变为黑色;蔓延的液体亦使得周边更多的电容器、导线发生爆浆、破损现象。

约3分钟后,伴随一阵剧烈的轰鸣声,大量爆酸者爬菌从该破损电容中涌出。不过,它们很快被酸液及其它电容液所困,失去攻击行动能力。根据视频信息所推测,此现象发生过程中,来自于实体威胁程度远小于酸液的威胁程度。受到影响的区域在现象结束后的15分钟内逐步恢复为原有状态。

目前并未探索到和视频画面中结构相似的地区,故此现象的真伪仍有待验证。鉴于没有在其中发现剪辑痕迹,且该层级内部确实存在相应风险,M.E.G.决定暂时保留其描述,直至被证实或证伪,更多信息正在收集补充中。

异常现象三 —— “电路失火”

这一现象发生的频率较低,但由于该层级以电器设备为主,每次出现都会对严重破坏结构。发生前,层级内部某一区域的环境温度会异常升高,极端情况下可达55℃,这一过程通常会持续3至5小时。此后,从铜制导线上方开始冒出黑色浓烟,被浓烟接触到的物品随即燃烧。

尽管该层级并不存在自然风,但烟雾和火焰蔓延的速度极快,且通常无法被人为扑灭。一些器件表面上的胶皮质物质会在此过程中挥发出一种带有毒性和麻痹性的气体,此种不明成分的气体对流浪者有较大威胁,少量吸入即可造成肺部无法逆转的损伤。发生于20□□年□月□□日的一次“电路失火”现象导致包括M.E.G.一小型前哨站在内的数十平方千米结构被毁,扩散出的气体使得M.E.G.不得不紧急撤离并封闭本层级入口15日。

在该现象发生数小时后,火势会自然地逐步减小直至趋于停止。燃烧后的所有结构外表均呈现为灰褐色,触摸其有铁锈质感。此后,受影响的区域会进行结构重组,一些新的电子元件会出现在这些区域内,铜制导线的排布方式也同现象发生前有一定差异。该过程通常是瞬间完成的,盲目进入处在这一时段下的结构可能会导致流浪者卡入新形成的电子元件中。

若流浪者在探索过程中发现某些器件表面冒出烟雾、明火,请立即撤离至至少5千米外的安全地区并及时上报出现烟雾的位置。为避免人为引发该现象,切勿在本层级内使用火源。

基地、前哨与社区

M.E.G.“精密电路”前哨站

  • 位于该层级的入口处
  • 目前共有25人常驻
  • 开放贸易,并向有需求的流浪者出售绝缘靴、眼罩等探索需要物品,也会出售自层级内部获取的电子设备
  • 监视该层级已探明部分的状态和异常现象
  • 此外,在各个方向探索的边界处,存在数个由M.E.G.建立的小型前哨站,供收集情报和资源。

入口与出口

入口
  • Level C-11Level C-28中,找到一个标牌为“电子元件零售”的建筑,推开店门即可进入。
  • 有匿名用户在数据库中记录,在Level C-101中找到一台标有“Level C-479”的服务器,向末尾处添加如下代码

cr -entr -capa_c -FF0000 -c101{(-1768,3535)}
随后切入一个出现在面前的红色电容即可进入。
此方法被证实为有效,但该代码在其它层级的服务器中无法正常作用。

  • 切入在Level C-204中因异常出现的一块主板即可进入。
出口
  • 在铜线上方切出,会抵达Level 3
  • 若流浪者通过修改Level C-101中的服务器代码进入本层级,切出任意一个红色电容即可返回Level C-101
  • 找到一个以网线状线缆代替铜线的区域并切出,有小概率抵达Level C-699.reserved,此异常切出方式正在被调查中。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