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th C-442
评分: +43+x

您正在访问 后室文化与民俗研究小组 内部文件

img1.jpg

Hath C-442

层级编码:Hath C-442

生存难度:Dugati1

聚落概况:当前有数支流浪者在Hath C-442内居住。然而,由于Hath C-442内的资源缺乏与出入困难,在Hath C-442内长期定居不被认为可行。

通行概况:当同行的流浪者小队中存在虔诚的金刚乘佛教信仰者时,小队有几率在离开任何层级时进入Hath C-442。离开该层级则需同行者内存在非佛教徒。

描述:Hath C-442是后室C层群的第442层,表现为前厅敦煌莫高窟第249至第285窟的近似复制品,经由石质通道连接,无限复制延伸。洞窟内有来源未知的新鲜空气,维持随处可见的火把燃烧。除洞窟外,Hath C-442似乎由无限的岩层构成。

Hath C-442内存在大量与前厅有所区别的壁画与佛经残卷,所涉及的文字大部分为西夏文。根据艺术风格推测Hath C-442内的壁画约创作于宋代,但后室内尚缺乏可靠的年代测定方案,故无法确证。

附录:以下是Hath C-442内部分值得注意的刻文与经文摘录,已添加标点并依据夏汉词典进行对译。对译注为“”的是难以找到对译汉字的虚词。

西夏原文:𗤁𗚩𗴭𗕧,𘔼𘏡𘆗𘚢,𗼃𘓐𘒣“𘟣𗂙𘕿𗽷𗧚,𘟣𗦻𗫂𗗸𗤶𘘣”𘘣。𗗸𗤶𗫂,𗹦𘗽𗏺𗳦。

汉字对译:六道仿佛,因果轮回,圣人曰“有异於室藏,有名者涡心谓”谓。涡心者,天寿等。

西夏原文:𘘮𗃸𘌽𗶩𗗙𗗙𘕿𗗸𗤶𗊬𘋄,𗸽𘙇𗐗。

汉字对译:我离此地之法於涡心里寻,无所获。

西夏原文:𗯨𗙏𘝯𘋢𗥤𘒣“𗗸𗤶𗅋𗰁𗣈”𘘣。

汉字对译:世音观菩萨曰“涡心不可出”谓。

西夏原文:𘘮𗛰𘗽𗖡𗕡𘓞。

汉字对译:我三世罪赎愿。

注释:此文本被发现刻于一处洞壁上,旁有一具高度腐朽的尸体。

西夏原文:𗼇𗏺。

汉字对译:弥荣。

img2.jpg

[-]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