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录 - 检视页面版本
你正在查看 [版本 2 - 警告•层级变化]
警告
由于该层级出现了突发的严重变故,层级内的安全情况、实体数据等都变得不可预知并且有偏向危险方面的迹象,故暂停了对层级的考察、探索,同时警告流浪者:不要主动尝试切入该层级,若不慎切入,请立即尝试切出。
本层级的数据可能已经出现变化,阅读时请谨慎参考。
生存难度:生存難度:
等级等級 3
- 不安全
- 层级情况有待考证
- 避免进入该层级
概述
Level C-1821是后室C层群的第1821层,该层级曾表现为一座对外窗口被混凝土封死的写字楼中的17、18、19三个楼层。
该层级的楼层通过消防楼梯和一台厢式电梯连接,层级上端及下端的楼梯和电梯井被未知厚度的钢筋混凝土封死。似乎无法以任何方式破坏钢缆和混凝土。
电梯面板共有28个楼层按钮,但电梯被激活除17~19层以外的楼层时会自动取消。
17楼表现为一个无线通信监听处,排布了约150台信息终端和无法计数的各类老式录放设备、机箱铁匣。这些设备的接线错综复杂,巨量的各种线缆或捆成一束,或悬挂在天花板,或深入桌板之间的缝隙。吊顶部分脱落,天花板上的线缆间悬挂着老旧过时的水银灯,不时发出嗡嗡的声响。
墙上的张贴板贴满了各种制品,各色便签纸覆盖在褪色的海报上,间以写满各种内容的打印纸层层张贴。不少粘贴物存在粘贴不牢、松动脱落的迹象,有一些张贴物已经脱落,也有一些海报出现褪色。
角落的老式自助机已经损坏,无法获取任何物资。
18楼主要由一个小型阶梯会议室构成。在…………
在演讲台侧面有两个小房间分别位列两旁,由…………
【本楼层无明显变化,略去。】
19楼表现为一个起居区域,有宿舍、食堂、浴室等结构。
宿舍房间类似于一个“小厅”,双层铁架床密密麻麻地排列于此。约半数床架存在锈蚀情况,少数几个床架已经坍塌。
食堂环境没有过多变化,但承重柱上出现了一些裂纹。
浴室及卫生间内部有管道漏水的情况,
潜在效应
- 17楼 • 停电
【本效应无明显变化,略去。】
- 17楼 • 字幕
17楼的电脑可以实时查看18楼摄像机的画面并为直播画面添加字幕,字幕内容有较小概率在此层级实际发生。
举例:若输入字幕“停电”,有概率导致层级进入停电状态,此状态的所有表现与效应“17楼 • 停电”相同。
- 18楼 • 躁狂
在18楼的任意摄像机前停留超过10分钟将导致躁狂症发作,离开18楼5分钟以上方可恢复。
- 18楼 • 失足
在18楼演播厅若被地面的线缆绊倒,会导致精神失常,只能通过切出层级恢复。
本层级的数据可能已经出现变化,阅读时请谨慎参考。
层级资料
实时记录•贰
此区域更新于2023/12/2,信息提供者:专员C-W-071502。
以上的文件随其他信息被上传并建立档案后,出现了一个自称“监听者”的流浪者群体。
这些流浪者的主要行为是在后室的各层级内寻找切入此层级的入口并进行切入操作。
目前尚未有该群体的流浪者从此层级内部切出,也没有公开消息上传至后室万维网。
为确定该集体在层级内的状态,M.E.G.派遣了一位层级维稳专员切入此层级检查情况并维护层级稳定性。
以下内容为专员方面的实时通讯转文本。
附加条目
- 停电结束的瞬间,流浪者可在17楼办公区随机一台电脑旁看到一个模糊的人影一闪而过,人影的形象与前文寻人启事所描绘的安戸凛千的形象类似。
- 流浪者在17楼发呆时有时会忽然听到鸟类鸣叫声,疑似是随层级一起跌落的安戸员工所饲养的鸠。同时还可以听到微弱的、无法辨认内容的人声,依据音调判断可能是逗鸟的口哨声和喃喃自语。
- 由于12月所发生的突然变故,暂不建议任何流浪者进入该层级。
- 本版本未提及的内容,以原版本为参考。
基地前哨与社区
鉴于该层级的物资匮乏性与变故后有待考证的安全性,M.E.G.没有在此设立任何基地前哨与社区。该层级疑似是一个名为“CMD|通讯管理部”的废弃部门,但前厅及M.E.G.信息管理部不存在有关该部门的任何官方记录。
入口与出口
入口
在任一存在门的层级中找到一扇标有“CMD”字样或刻有“1821”字样的单开门并进入,可切入该层级。由于突发的变故导致层级安全性未知,M.E.G.暂不建议流浪者进入该层级。
出口
- 在19楼宿舍最里一张床上睡着,将会切出至任一带有安全的床的层级的一张床上。
- 在18楼呼叫电梯,进入后按下21楼并等待,将会切出至任一带有安全的电梯的层级。注意:此方法只可单人进行,多人同时尝试切出会导致切出至Level C-324。
- 由于专员C-W-071502的事故,电梯出口可能已经失效。若您不慎切入此层级,请以各种方式尝试切出。——M.E.G.信息管理部
历史记录 - 检视页面版本
你正在查看 [版本 3 - “断楼”]
生存难度:生存難度:
等级等級 4
- 不安全
- 不稳定
- 潜在实体威胁
概述
Level C-1822是后室C层群的第1822层。该层级是一座向垂直方向无限延伸的写字楼,但窗外完全被破碎的混凝土掩埋。
该层级的各楼层通过消防通道连接,但无论如何通行,层级内仅会出现随机排列的3个楼层:17楼、18楼、19楼。在17楼的楼梯间存在有2部可启动的电梯,其内部按钮表明大楼似乎共有20层,但仅有17楼按钮可正常响应。电梯井的上下端被砾石封死,尚不知其为何能够正常运行。
当按下按钮时,电梯指针将在17-19之间反复来回抽搐,最后回到17层。经数次实验粗略统计,电梯从未回到过原楼层。
楼层情况
17楼疑似为一个无线电通信监听站。本楼层最大的辨识度来自于其如蛛网般密集的各路电线与笨重的机箱铁匣。各路有着数十年历史的老式设备,混合着仿佛昨天仍在办公的浓郁生活气息,稳固而随意地立在三合板办公桌上,使人几乎无法察觉到桌椅的存在。
在电报机、监听仪、录音机等各类老式录放设备的反面,有巨量的线缆向上盘踞,预备开始其绵延数百公里的征程。楼层原有的钢架吊顶直接暴露在外,巨量的线缆与光纤连带着灯管、卫星电话与雷达天线,彻底取代了天花板的位置。
不出意外地,楼层内信号极佳,且办公桌上物资丰富,本应适宜居住。但报告称楼层内常有不明来源的嗡鸣与电流声此起彼伏,且无法被隔绝。甚至有流浪者报告称:偶尔有一瞬间可看到更强的声光电刺激,仿佛所有设备同时开启运作时的场景。强烈的烦躁感与对此现象的恐惧,最终导致没有流浪者选择在本层逗留。
18楼主要由一个小型阶梯会议室构成。在并不明亮的白炽灯泡指引下,一条正蓝色地毯笔直通向一面印有类似联合国徽图样的巨大蓝色背景板,以及聚光灯下的胡桃木讲座。而台下则有两部在观众席中穿插放置的三脚架录像机,经检查始终处于开机状态,但电源未知。
在演讲台侧面有两个小房间分别位列两旁,由内含设施推断分别为档案室与导播间。档案室门锁锈蚀、开启困难,内部堆叠着数量难以估测的档案柜,不少柜体因为文件过多而导致柜门无法锁闭。导播间环境与常见的电视台导播间无异。
19楼表现为一个被严重破坏的集成生活区域,吊顶、钢架甚至承重梁的碎块散落一地,残存的吊灯为这里带来暗弱的照明。
宿舍区的破坏最为严重,区域内的双层铁架床悉数坍塌、折断、锈蚀,从铺满地面的吊顶碎片、水泥碎块中伸出一根根尖锐的棘刺。所有的原光源都已经损坏,区域内漆黑一片。探照灯下只能看见有如废墟一般的残垣,灰暗的色调与浓烈的腐败气味在此充斥,使得在此滞留变得几乎不可能。
浴室与卫生间的情况稍好,大多数灯具尚且还能够正常运作,用苍白闪烁的灯光照亮这片区域。瓷砖脱落、管道漏水、霉菌生长、蚊虫滋生,这就是这里留给流浪者的唯一印象。
食堂与厨房最为完好,与原文档描述几乎一致,但承重柱上的一道道纵向裂纹无声地警告着:这里并不稳固。整齐排列的桌椅、略微磨损的地板、仍然亮着的灯牌…若不是一条警戒线无情地将流浪者与此地隔开,谁都不会认为这里危机四伏。
就比如,看那边,柜台下面,一条尾巴正在慢慢摇晃…
A͕̰͚̬̩̙̮ͫͩ͐ͮ̌͆͜͏̶̡̙͉͙͚̗̼͖̥͇̗̥͇̊͛̇̄͡͡͏̗͔̣̬̳ͥͣ̒̓̌͒̈́̉͊r̸̶̢̧͇̞̘̬͈͉̖̹̰̖̝̼̤͓͇͔̍̓̑̾ͯ́̆͗̀̽̍́̽͗̌̐́̌̾̈́̐͂͘͜͜͝ͅͅͅͅę̷̷̖̪̰̗͓̙̖̥̖̠̩͙̞͕̟͍͖̥͙͇̼̠͕͂̔͌̾ͣ̒ͯ͆̓̒ͯͩ̎̾̀͂̈́̂̓̂̀̚̕͡ ̷̨̗̪͓̟͕̱̱̦̜̟̥̖̟͇̘͓͖̎ͮ̀̒̀̽̑̄̀̉ͬ͒̾ͤ̌ͥͬ̾ͨ̾͆̍̔͘͘̕͢͢͞͠ͅỷ̴̡̡̙̞̹̹͙͚͚̲̯̤͚̳̺͖̞͖̗̦͉̱̑̈ͬ̽ͪ̎ͥ͆̓ͪ͐͌̐ͮ̽̒̀ͨ̆͘̕̚͢͠͡͞o̸̴̶͇̥̰̅̌̊͏̡̡̰̠̘̩̭̠͓̞͖͍͎̪̣͎̑ͨ̆̂̍̊ͫ̈̀ͨ̽͛̀͌͂̌͑́ͨ͘̚̚͢͡ų̸̴̛̛̛͖̘̭͍̱̫͉̹͍͖͓̲̯̥̯̦̩͚̣̟̇̑͆̃ͥ̄͋ͪͯ̓̍͑̆̌ͧͮ͆ͣ͘͟͟͞͡ͅ ̴̵̶̷̢͖̼̩̘͕̝̩̥̠̺̝͓͓̬̮̘̺̙̭ͭ̆̐̒̈́̐̽̎̅̓ͯͭ͒̄̎͛̉ͦ́̾̄͟͟͞͠͝s̵̶̵̴̨͎̱̦͚̩̬͕̹͙̩̞̻̭͉͎̲̅͐͒͐ͤ̆ͫͣ̍̀ͭ͊ͤ̾̀͛͗͋̔̈̑ͬͬͫ̀̕͢͝͠ạ̶̸̴̶̧̛̛̛̞̝̤̻͍̳̤͔̭͇͓̝̲̱̯̝ͦ̿͋́̊̏̊̐̅̉͊ͪ͑̐ͮ̏̃ͮͤ̔ͪͤͨ̚͞t̵̨̫̯̣͍͈̝̥͈͉̞͚̣͇̟̻̪͉͍̳͉̋̎͆͑ͮ̋̍̅̉̽̊̍̊͊ͮͭ̒̏̔̒͋͛̿̓͘͢͟͢i̴̡̢̢̞̭͔̘̟͓̫̹̣͖̱͇͖͈͖͔̩̻̩͔͐́ͦ̾̇͊͗͒ͤ̑ͧ̌͊̾̉͂̏̍ͦ̆ͭͯ͜͟͢͝ş̶͚̻̼̖͉̙͙͚̞̠̝̙̝̭̤̘̏̈̑͗͂̅͆̀̎̓̑ͮ̈̅ͧ̆ͨͣͯ͐͗ͯ̀͟͜͝͡͡͝ͅͅͅf̸̢̘̗̲̞̝̙͍͙̳̻̻̼̰̄ͭ̌̃ͩ̏̈́͋͑ͭͭ̉̂̑̐͌ͨͪͨͭ̐̌͘͢͜͏̨͇̼̞̲̎̽͆̌i̷̵̵̵̧͓̙̭̞͇̺̗̫̦̯̫̙̗̟̹ͪ̄̔ͧͫ̈́̏̃̔̋͑̉ͥͪ̋ͭͦ̃̄̃ͭ͐̉̉̂̀͠͞͠͞e̸̴̡̨̡̢͔͎̗̱̳̹͖̘̼̘̝̿ͧ̊̄̇͆ͣ̏ͯ̆͑ͫ̂̎̄̒ͩ͛ͤ͘̚͘͠͝͏̴̵̛̪̬͉͆̅d͕̬̤̘̟̻͎͍̍́́͐̒ͮͭ̚͏͏̶̼̘̜̣̮̳̗̹̤̹̼̻̫̀͑ͨ̋̏ͨ̌̌ͥͣͤ̃̓̈̊͜͡͞ ̴̷̧̨̨̢̦̙̙̱̥̖̥̼̻̤̣͓͔̗̠̘̥͂̏͗̃̋͑ͭͯ̓̉̃́ͧͣ̀̎́ͮ̂̏̋͟͟͞͠͝͝w̵̧̧̡͇̖̭͕̗̬̬͖͎̱ͭ͗ͫͤͭ̓͐̿̍͌̓ͥͣ̉ͪ̋̓͑ͯͬ̍̚͜͜͢͡͏̗̹̫̋̄̈ͬ̄̓i̪ͭ͏̶̷̶̢̧̛̝͙̳͈̻͖̻̜͔͖͉̥̝͙̺̙͑̐͛̀ͫ̉́̀ͣͯ͆̎ͧ͆͌̄̍͐ͩ͘͘͜͠͝͠ţ̴̢̛͍̲̱̺͕͍͔͔̥̖̯͖̜̙̙͉͚̥͈̬̙̱͑͂ͯ̒̽͛͊͆ͯ̿͑̅͑ͨ̒͌ͪ̆́́̕͘͢͞h̴̡̧̛̘͎͖̱͍͔̱̣̱̙͍͔̦̭̠̘̼̥̼̋͋͑̄ͣ̐̐ͫ͌̉͆̇̒̋ͫͬ̃͂̓̊̚͘͘͟͞͡͠ ̸̷̷̷̢̛̝͉̗̤̝͇̩̘̟͇̝̠̖̖͖̥̰̻̩̫ͫ̒͗ͧͩͭͣ̊̉͗͌̐ͬͥ̓ͪͤ̌́̈́̂͢͡ͅǐ̷̡̺̥̖̘̖͖͈̹͔̣̳͉̣̰͖̖͚̀̏͒ͨ̍͑̍̇̍̎ͯ̊̇̀̽̓͒̇̕͘ͅ͏̺̞̂ͬ̔̈̑͞t̲̯͉̙̝̼͗̂̆̑́̾̒̍̀̔ͧ̇̃͏̷̢̡̳̪̗̝̗̦̠̤̖̪̮͉̇̏̽ͤ̍͑͛͐̽̎ͥ̒͜͟͡?̷̸̡̨̛̙̯̮͍̮̫̹͖͓̠̮̘̥̠̮̟̪ͭ̓̾ͣ̉̍̑̍̈ͦͯ͒ͥ̐ͧͭ̾ͯ̋̓̀͋͘̕͢͜͠ͅ ̵̣͇͈̮͇̳̘͙̱ͯ̑̌̋̏͂̈̕͠͏̶̴̶͈͓͖̭͉̠̗̰̘͔̼̻̖͚̦̆̆̾͐̇ͥͥ̈͗ͫ̿ͅH̷̡͚͍͎̣̙̝͕̘̩̝̬͙̟̺̲͔̼̤̰͚͚͔̻̮͈ͦ̆́̇̔͋ͦ̓̏͋̊͗̓͆̌ͣ͘͘͢͡͞͡ͅę̶̶̛͔̫̞̙͇̰̦͚̝̲͚̱̞͉̦̮ͫͤͯͨ̂̍ͣ͂͑̀ͦ͛̽ͥ̏ͫ͛̃ͬͭ̈̎ͥͥ̚͘̕͟͜͞ḽ̶̴̴̡̢̟͍̗̝̜̠̲̞̻̦̠̮̮̼̋̑̌̐́̔̊̌ͩͤͨ̅̇̾ͮ̈̇́̓ͣ͑̿ͦ̚̕͘͟͟͜͝p͈̠̟̟͙̾ͬͮ͌͂ͧ͊̑ͣ̆͒̆̈͡͠ͅͅ͏̶̷̛̲͎̿ͤ̅ͪͣ͝͏̢̡̬̙̟͎̫͙̎́̑̃̓̍̚ ̶̷̸̸̠̞͙͉͖͙̰͎͉̰̫͇̣͈̱̎ͥͩ̇͑ͦ̈ͦͯ̈ͤͮͬ͊͛̉̆̾̍ͥ́͆ͣ͑̑̀̏ͩ͜͡͞m̶̴̨̧̧̢͓̥͔̩̯͇͙͉̹͇̭͙̬̟̳͇̱͆ͤͩͮͪ̂ͨ̽̇ͧͨͩͭͥ̈̆ͦ̑̀̚͜͞͝͞͝͞ͅȩ̸̷̧͚̦̣̣̫̻̦̞̠̝͇͙͚͓̬͕̜̝͕̤̥͒͌̄̑ͭͣ͌̓ͨ̓ͦ͂̆ͥ͊ͦ͋̈̅̃͌̏͘͠ͅ ̸̛͙̦̼̠͈̥͗ͥͥ͆́ͯͫͅ͏̴̴̸̧̧̻̩̣͖̮͙̩̖̓͑͋́̊ͣ̊̂ͯ̾ͧ̋̊̃̎͟͟͞͝͡ŏ̓ͥ͏̴̷̸̷̸̢̛̜̲͔̖̬͇̭̣̜̘͖̤̪̺̫̮̩̺̽̇ͨ̋͊͋ͣ̈̋̑ͦͦ̉ͬͭ͢͡͡͠͞͞u̷̞͙͎̱͓̹̱̞̦̤̞͇̠̫̬̥͉ͯͭͨ̏̓ͮͩ͊̾ͮ̓ͤ̉ͮ͗̅͌̀̿̈́̀ͧ͊͑͘̕͘͘͜͟͟͠t̴̵̡̡͙̺͕̗̣͍͇̬̞̫͖̜̦͈̞̝͖̗̳̐̋ͯ̉̒͗̄̋̊̀̈̾̀́̏ͩͦ̅ͩ̑̐ͮ̔ͤ̋͘͘.̷̴̡͙̰͉̗̣͕̰̳̳͇͎̳̪̮͙̗̣̦̻͕̻ͨ̎̾̉͊ͪ̐̎ͪ̆͊͒ͨ͐̄̽͊ͥ̅̊́̑̚͢͞͠
Ḿ̷̡̧̢̥̞͙͓̠̯̻̲̝̜̼̬̱ͮͧ͛͑̿̇̃̀́̆ͦ͂͊̈̋̀̈́̓̔̐͗͆͆͗͂̅͊̽̚̚͘͠ỳ̨̡͉̥͔͎̩̮͓̞͕̬̫̰̻̠̳̹͉ͭͨ͂̑͊ͧͥ͋̓̈́ͣ́̎ͭͪ̓̎̑̑̐ͥ͐ͮ͟͝͡͡͞͞͞ ̸̸̷̢̨̛̛̺͍̝̪͉͉͔̦͔͓̲̝̰͚̬̲̞̙͎̝͐̆ͬͩͭ̽̄ͫͭ͛̈́͂͗ͪ̈̌̚͠͠͠͡͡ͅn̷͙͉̠̭͙̣̪͉̫̲̩̭̬̾̾̓̍̋̉ͦ̈́̒͋̄ͣ̐ͨͨ̾̒͒̀ͤ̍̄ͫ̕͝͏͉̝̹̘̃̏́ͬ̀͜ā̗̺̭̣͑͆͞͏͏̴̩̤̭̯͍̀̑̄̔ͫ͐̉ͩ͆͒̕͢͢͠͏͔͍̙̫̜̻͋̽͆ͬͥ̎̌̊̀̚͟͡͞m̵̮̹͈̘̟̤̩̞̎ͭͣ̎͛ͯ͠͏̷̡̘͚͚̪͍͈̹͕̫̟̭ͭͥ̇ͯ́͐ͤͤͪ̈́̇ͬ͒̎͗́̍́͟͠ḙ̛̛̺̺̭͕̻̠̟̑̔́̉̋̾͜͏͔̽͏̦͓͖͓̥̳ͯͧ́̋̇͜͢͏̬̰͓̬̬͕ͪ́͊̂̽̽̉͘͜ ̵̨̛̰̞̤̪͓̟̼͙̩̘̺͆ͬ̀̎ͮ̏̈́̊̄̄ͪ̓̏̊̅̑̏̉̉ͣ́ͦ͑̽ͫͪͣ̓̇̕͘͜͠͞͠i̶̴̧̝̫͚̝̖͑͒̌ͩ̌̈́̌̊͟͢͡ͅ͏̷̷̡̨̨͎͍̭̞̳̯̘͕̟͔͖̱̀͒̀͒̈́̔̽͛ͮ̈́̐͜ṡ̴̸̸̷̡̢̼̤͍͉̭̜͚̘̞̣̘̰͕̞̮̪̳̘̝̌͌̋͆̏͛̉̒ͮ̂̔̓ͯͫ̉̑ͩ̏̒͊͜͢͜͜ ̢̻̝̭͍̥̥̥̥͍͎̭̟͕̠̦̺͂̍͑̓͌̂ͧ̐̔ͦͣͤ̈͑̐̇̒̋͐̂ͮ̐͋͐̾͊ͦ͗̕͠͡͞ͅĄ̸̢̢̤̣̻̤̥̳͈̣̟̣̯̩͉̟͔͙̈̊͛ͬͫ́̒̍͌ͬͣͦ̽̈́͗͗ͫͭͧ̈́̏́̆̿̍̇͘͟͞͝d̷̨̡̝̳̱̤̰̰̜̬̤̠̞͔͎͙͓̟̜̩̑ͣ͆ͤ͒͂̀ͭ̈́̾́ͣ͂̃̈́͆͘̕̚͜͡ͅͅ͏̸̜̏̀͢o̵̷̷̡̝͚͎̪̬̦̤͍̣͚̹̩̟̟̼̲̳͑͌̀̋̉ͯ̂̂̍̈́́͂̄͆ͯ̀͌̊ͤ̕̕̕͟͢͜͝͝ͅͅ ̵̶̡̲͔̖͙̺̘̺̯̣̣͔͓̗͚͇̺̰̍̿ͦ̇̀͗ͯ̉̓̄̒̐̾͌̍̋̆͆ͪ́̍̍̒̕͘͢͞͡͡ͅR̷̮̯͙̗͖͖̈̏́ͣ̌̄́ͥ́͡͏̴̵̸̼̰̘̠̬̦̞̘͇͓͖̫͔̠̲̄̆̀ͬ̓̀ͫͨ̈ͦ̀͘͞ͅį̵͚͇͍̹̯̙͎̠̲̩͎̦͇̬͙͓̝̯͎̼̫̲̼̄̾͆́ͬ̽̓̊̿ͫ̏́͌̀̎͂̄̎̐̕͜͠͝͞͠n̸̡̧̨̡̧̛͈̥̳̯̪͚̱͓͔̟͓͇̻͚̈͒ͪ̏́̒̏̀͆̍̒́̓͌͛͛ͦ͂ͧ̐ͬ͆̃̔̕̚͠͡ͅs̵̢͕̞̱̘̦̲̗̮̺̮͕̠̤͎̯ͫ̆ͬ̓͒͂̔̀̒̈͌͐͆̕̚͡͏̡̲̻̘̰̭͑ͤ͂͂͋̾́ͭ͌ͬe̸̴̵̡͍̫̯̥̙̪͉̘̤͙̮̺̼̘̱̭͖͍̮͆͒̋̐ͪͭͬ͋̑ͫ̋̽̄̅̊̇̇̕͘͞͏̦̹̅ͣ̉ͅn̡̧̢̟̮͖̺̳̜̹͉͎̗̤͚̖̘̼̰͎͔̞̦͚̾͂ͧ̆̃͋͊̂̓ͪ̊̈͑͑̒̈ͤ̆ͣ͐ͣ͐͘͜͟͡.̷̷̩̜̯̗͇̟̦͇̰͇̠̥̩̙͈̲̻̹̭̾̽̔̂̂͌͗̿̂́͌͛̍ͦͣ̍͐̈́̏͂̒̎ͫ̀͢͜͟͞͝ ̢̨̛̛̜̫͓̲̱̫͚̖̯̝͍̮͉̲͙̭̳̱͕̇̃̔̇̈́̅ͣͭ͆̿̑͌̓̽̉ͣ͒ͥ̎̀͑̐͢͝ͅͅͅĮ̷̛̛̦̫̼͖̼̝̳͙̜͓͈̫̘͇̲̩̬̘̩̬̘ͧͩ̒͐ͣ̒ͪ̈́̂͊̾ͯͯ̓̀̆̈́ͩ̎̀͗ͫ͘̕͢ ̧̧̨̘͙̙͇̞̬̠͖͇̩͇̝̜̈́ͬ͆̿̈̎͒̊̽̔̏ͥ̇ͪ̾͛͌͛̃̈́ͨ̂̓̀ͫ̎̀̕̕̚͟͢͜ͅs̵̶̯̖͔̞͍͉͍̝͚̜͖̟̞̝̳̠̖̦̫̼̼͚̀̑ͦͭ̑ͥ̿̒ͩ̏̿̀͐ͥͪͯͨ̏́͘͢͠͏̳ͬ͟ḣ̶̢̢̭̹͙̟̯̤͙̼̫̰̥̤̪̦̟̫̗͉̽͆ͦ͒̾͊͊͐̿͛̄ͧ̓̋̅͛̂̅̂̔̕͢͜͟͢͝͝ͅo̶̸̰̤ͦ̿͛͋̽̈́̒̅̒̽ͅ͏̯͙͋ͭ̀͌ͥ̐͊̿ͧ̕͠͏̶̢̣̮̟̳̹̎ͤ́ͦͭ͒͂̀̍͗͘͠͝ư̴̢̢͎͈̬͔̪͇̙̘ͪͩ̃̎ͫ̑ͬͮ̊̆́ͬ̋̀̈͑̕͢͠͏̵̵̞̰̙͕̬̋̍͐ͥ̓̅̔́͊ͬ̎l̸̷̢͕͍̤̳̲̯͔̤̠̟̬͓̥̣͓̜͎͎̦̍ͥͨ̂͂ͭ̿ͮ̓̎̾̌̽ͥ̈ͧ̍͋̎͊͌ͯ̅͜͜͟͞͞d̸̵̷̵̢̡̡̛̼͔̞͇̣̼̗̲̤̣̰̝̖͇͔̓̆ͯ́̏ͨ̅͑̒̓̌͗ͨ̑́ͦ͒ͫ̎̇ͭ̕͘͜͢͡ͅn͋̈̋̏͏̵̡̡̛̻͔̫̟̞̹̩̰̖͈̤̞̼̺̙͚̤͍͈̣͆̇ͦ̏ͣ̀͛͌͋ͣ̄̀ͭ̅͘̕͢͞͡͡͠'̢̜̞̦̲̘̺̥̤͍̜̩̙̱̗̺̬̈́ͭ̓ͮ͆̅ͬ̉ͪ̿ͦ̑͗̏̀̈̀̊̈́͌͂͢͟͜͏̰͖̎̽ͤ̏ͥ́ţ̴̷̸̜̜̖̰͉͕̣̮̫̬̥̹̫̄ͦͥ̽̓ͤͤ͐ͥͥ͑̎̍̓͗̍̾͊͑̅̀ͩͨ̽́̕̚̕͜͜͟͠͞ ̶̸̢̢̡̟̻͔̘̥̩̜̦͔͈͔̯͖̞͙̈̒ͫ͆͊͆̀̈́̐ͭ̈̈ͬ̊̐̿̆ͯ̓̂ͣ́̎ͯ͘̕͠͡͡͠b̵̢̡̝̜͔͕͔̪̬̻̩̘̥͎̘͎̫̤̤̎͗̏̾͐͊ͮ̄̏̂̇̃ͯ͊̎̽̋̇ͯ̄̽̕͘̕͘͠͡͞ͅͅę̵̸̸̴̵͙̤̪̱̪͚̥̤̭̣͖̻̮̱̦͓̼͇ͥͤ̊̏ͤ̈́͛̐̉ͫ̀ͯ̓̂̍͋͋̾̄̐͆̉͌͘͝͠ ̷̸̸̵̡̨̢̨̪̥̥̩̬̗͍͈̗͖̭͎̹͎̲͔̃̌̏̅͂̽ͫ̉ͣ̃ͣ̊̎̓̏̄͊̎̀͊͗ͮ̕̕͢͠ḩ̵̶̶̴̡̢̳̻͖͍͚̙̣̩̱̯̤̫͔̜̗͍̹͗̑ͦ̉͛̍͛̉͊́̃̾̊̑̒̐͑ͭ̐ͭ̚̕͢͟͟ͅe̸̵̸̶̡͚̱̻̫̞̹͇͇͓̹̼̮͖ͨͩ͆ͥͤ́̔̄ͣͯ̍ͫ̐̈̅̽ͦ͌ͬ̍̓͗̈̐͌̂̈́̿͟͢ͅͅŕ̵̵̡̧̛̳͇̝̪͍͚̘͇̯͇̬̬̦̰̺̬͍̹͍̻͑̍ͨͪ͒̄ͮͮ͛́ͣ̉͋ͯͦͥ͂ͨ́̈̕͟͟͞ę̷̛̜̰͖̝̪͈͓̲̳̬̐̀ͩͣ̅̑ͣͯ̓̋͡͡͏̵̨̫͙̙͉͙̙̙̒̄ͬ͌́̑͌ͬͮ̔͊͛̚͟͝.̷̸̴̴̢̢̨̪̻̳̞͉̝̹̦̱͖̬̼̟̥̖̏̎͋̍ͦ̔̈́͒̂̇̇̍ͨ̅̍ͩ́́ͦ̓ͯ̈͘͘͜͞ͅ
访问出现未知错误,加载中止。(错误码:-108)
正在尝试重新连接至网络…
正在尝试重新连接至网络…第一次尝试…
请求超时。
正在尝试重新连接至网络…取消http访问协议…第二次尝试…
已经成功连接网络,延迟56ms,丢包率5.7%。
提示:连接不是私密状态,文件可能被篡改。
提示:网页可能被加入了诱导跳转,请勿随意点击空白区域。
资源
无。
我现在知道了,你看得到我。
潜在效应
- 17楼 • 停电
17楼的电脑不可连续运行超过40分钟,否则会导致所有楼层停电一小时。停电期间17楼的空气会立即移除所有氧气分子,原因未知。
已被证明停电期间层级内没有任何光源可以工作,层级内处于绝对黑暗的状态。
- 17楼 • 字幕
17楼的电脑可以实时查看18楼摄像机的画面并为直播画面添加字幕,字幕内容有较小1或极大2概率在此层级实际发生。
举例:若输入字幕“停电”,有概率导致层级进入停电状态,此状态的所有表现与效应“17楼 • 停电”相同。
- 18楼 • 躁狂
在18楼的任意摄像机前停留超过4分钟将导致严重的躁狂症发作,离开18楼15分钟以上方可恢复。
- 18楼 • 失足
在18楼演播厅若被地面的线缆绊倒,会导致精神失常,只能通过切出层级恢复。
不能尝试再次切入层级,否则会在尝试切入的位置当场死亡。
- 19楼 • 佳肴
若流浪者在本层厨房内部连续滞留超过2小时(同一时间内,厨房内须少于四人),则有约1/5的概率死亡。流浪者的尸体将被以未知方式处理并烹调成菜肴出现在食堂柜台上。菜肴种类有烤制猪排、肉类炸串、熬制骨汤等,口感与正常菜肴无异,食用亦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
- 全楼层 •超时
随着流浪者在该层级所处的时间流逝,流浪者主观上会逐渐出现幻听、幻视、认知错误、空间迷向、内耳平衡系统失调、视野减退、颅压升高等异常效应;据其他流浪者的报告,客观上流浪者会逐渐出现精神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躁狂、恐水、失忆、心因性失明失聪等,并逐渐失去理性思维,最终因心跳停止而死亡。
- 全楼层 • 闪回
层级环境会在随机时间3出现“闪回”现象,在闪回期间如若流浪者身体与闪回场景重叠,则身体组织将由于挤压而爆开。
救我出去。我不该出现于此。
部分事故记录
“超时”报告23
受试人员:玛德尔•珐克尔
报告时间:2024/04/01
记录方式:运动相机、整理文字化
day 1
受试者切入。每天固定进行上下楼梯、阅读张贴板、电脑使用等测试。
day 2
一切正常。
…………
day 7
受试者出现了轻度的直立性低血压、近视症状,鉴于与其他未离开的流浪者仍能正常交流,暂不认为受到精神影响。
…………
day 12
受试者开始出现平衡系统失调、青光眼、听觉下降情况,表述出现口吃,疑似出现幻视。
启动受试者的N1脑机系统以监测脑活动。
…………
day 17
受试者情况急剧恶化,当前已出现焦躁、幻觉等心因问题与肌无力等生理问题。
召回指令已下达,受试者表示接受并尝试返回。
day 18
召回失败。受试者已失去自主行动能力。
…………
day 25
受试者因心跳骤停致大脑缺氧死亡。
死亡前处于18层档案室啃咬档案柜。腿部有溃烂和骨折,手部因爬行摩擦导致骨质外露,肌肉腐烂。死亡时疑似处于躁狂症发作期间。
通过数位受试者的记录,已整理出“救赎”有关资料。向受试者致以敬意。
以下省略展示报告:“佳肴”3篇、“闪回”4篇。
累计收入所有报告:“佳肴”5篇、“超时”23篇、“闪回”12篇。
救我出去。
入口与出口
入口
- 在任一存在门的层级中找到一扇标有“CMD”字样或刻有“1821”字样的单开门并进入,可切入该层级。
- 在任一层级乘坐厢式电梯,有极小概率呼叫18楼而在21楼停靠,此时走出电梯即会切入该层级。若不走出,电梯会在约半分钟后关门并停靠至原层级的18楼。
出口
- 在17楼的电脑中添加字幕“切出”有极小概率使输入这切出至原层级。
- 在19楼厨房内滞留超过2小时,将有约1/5的概率切出至任一层级;另有约1/5的概率死亡,及约3/5的概率无事发生。
历史记录 - 检视页面版本
你正在查看 [版本 1 - “弃局”]
生存难度:生存難度:
等级等級 1
- 安全,稳定
- 潜在效应
- 非实体威胁
Level C-1821是后室C层群的第1821层,该层级表现为一座对外窗口被混凝土封死的写字楼中的17、18、19三个楼层。
概述
该层级的楼层通过消防楼梯和一台厢式电梯连接,层级上端及下端的楼梯和电梯井被未知厚度的钢筋混凝土封死。似乎无法以任何方式破坏钢缆和混凝土。
电梯面板共有28个楼层按钮,但电梯被激活除17~19层以外的楼层时会自动取消。
17楼表现为一个无线通信监听处,排布了约150台信息终端。这些终端的接线错综复杂,随处可见各种线缆,它们或捆成一束悬挂在天花板,或深入桌板之间的缝隙。吊顶间是老旧过时的水银灯,不时发出嗡嗡的声响。
墙上的张贴板贴满了各种纸制品,各色便签纸覆盖在褪色的海报上,间以写满各种内容的打印纸层层张贴。不少粘贴物颜色鲜艳、字体明显,书写的内容无法展示,涵盖上世纪40年代~本世纪20年代的全球范围内的新闻等。
角落的老式自助机可以获取清水与未知品牌的小零食。清水与零食没有任何效果。
18楼主要由一个小型阶梯会议室构成。在并不明亮的白炽灯泡指引下,一条正蓝色地毯笔直通向一面印有类似联合国徽图样的巨大蓝色背景板,以及聚光灯下的胡桃木讲座。而台下则有两部在观众席中穿插放置的三脚架录像机,经检查始终处于开机状态,但电源未知。
在演讲台侧面有两个小房间分别位列两旁,由内含设施推断分别为档案室与导播间。档案室的门锁锈蚀开启困难,内部堆叠着数量难以估测的档案柜,不少柜体因为文件过多而导致柜门无法锁闭。
19楼表现为一个起居区域,有宿舍、食堂、浴室等结构。
宿舍约可容纳120人,整体装修简洁,床体与各类宿舍的“上床下桌”类似,具有极淡的霉味。
食堂已经荒废并证明没有任何可用资源,内部的所有可移动陈设都已被清空。
浴室每24小时能够提供2吨左右的干净热水,来源未知。新风系统、中央空调常开并维持在27摄氏度不变。
资源
17楼的自动售卖机每日可以获取15份随机的小零食和5份清水,售卖机的物资会在深夜的随机时刻自动补齐。
潜在效应
- 17楼 • 停电
17楼的电脑不可连续运行超过两小时,否则会导致所有楼层停电10分钟。停电期间17楼的空气会立即移除所有氧气分子,原因未知。
已被证明停电期间17楼没有任何人造光源可以工作,其余楼层可以正常使用充电式光源。
层级有关部分资料
层级内的部分旧资料
CMD | 访问权限:等级0
得到的信息有:该部门有一位名叫“安戸”的员工;该部门原先位于亚洲,并以汉语作为工作语言;该部门的性质可能类似于一个广播电视台。
除此之外,无法提取到任何关键信息。
M.E.G.专员在一台显示器角落的便签纸上辨认出了一段账号和密码。
以下内容为加载账户后所阅览的文件。
CMD | 访问权限:等级3 当前权限:等级3
由这些文件可以推翻先前的部分结论。
同时,这些文件解释了为何层级窗户及向外的通道被混凝土屏障封堵。
以下内容为层级内计算机留存的仅有的展示了该层级与前厅及后室联系的内容。
奇怪地,在同一根目录下储存了两段监控画面、两份旧新闻报道,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CMD | 访问权限:等级0 当前权限:等级3
这些文件表明了该层级由前厅“跌落”而来。
展示了该层级从前厅“跌落”至此的过程、“跌落”在前厅产生的影响。
以及,安戸员工可能随层级一并来到了这里。
实时记录•壹
在M.E.G.专员察看完大部分有权访问的文件后,桌面弹出了一个新的文本窗口。窗口中逐渐输出了内容,专员尝试在窗口中与未知的输出源交流,由专员输入的内容将用粗体表示。
通过对话可以得知:安戸确实以无威胁实体的身份出现于此;一个潜在效应;两个疑似出口。
专员关闭了这台电脑并打开了边上的另一台,但尝试输入后没有再得到任何回应。
随后,专员记录了这些内容并上传,然后从18楼进入电梯并按下了21层。数秒后,电梯轿厢突然毫无征兆的剧烈晃动了起来,内部的灯光也在1分钟后熄灭,在约5分钟之后,电梯门打开了,专员发现自己切入了Level C-486。
附加条目
- 出于某种原因,M.E.G.不建议流浪者在这里滞留一星期以上,同时不建议处于该层级内的流浪者少于三人。
- 停电结束的瞬间,流浪者可在17楼办公区随机一台电脑旁看到一个模糊的人影一闪而过,人影的形象与前文寻人启事所描绘的安戸凛千的形象类似。
- 流浪者在17楼发呆时有时会忽然听到鸟类鸣叫声,疑似是随层级一起跌落的安戸员工所饲养的鸠。同时还可以听到微弱的、无法辨认内容的人声,依据音调判断可能是逗鸟的口哨声和喃喃自语。
基地前哨与社区
鉴于该层级的物资匮乏性,M.E.G.没有在此设立任何基地前哨与社区。该层级疑似是一个名为“CMD|通讯管理部”的废弃部门,但前厅及M.E.G.信息管理部不存在有关该部门的任何官方记录。
入口与出口
入口
在任一存在门的层级中找到一扇标有“CMD”字样或刻有“1821”字样的单开门并进入,可切入该层级。
出口
- 在19楼宿舍最里一张床上睡着,将会切出至任一带有安全的床的层级的一张床上。
- 在18楼呼叫电梯,进入后按下21楼并等待,将会切出至任一带有安全的电梯的层级。注意:此方法只可单人进行,多人同时尝试切出会导致切出至Level C-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