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C-1784 - “外西考奇”
:root {
    --lh-red: #c0392b;
    --lh-blue: #2980b9;
    --lh-green: #27ae60;
    --lh-dark-green: #16a085;
    --lh-purple: #8e44ad;
    --lh-orange: #e67e22;
    --lh-yellow: #f1c40f;
 
    --lh-paper-bg: 255, 251, 240;
    --lh-string-color: 192, 57, 43;
    --lh-book-color: var(--gray-monochrome);
    --lh-tape-color: 90,90,90,0.3;
    --lh-white-bg: 249,249,249;
    --lh-dark-bg: 50, 50, 50;
    --lh-highlighter: var(--bright-accent);
    --lh-border-color: var(--gray-monochrome);
    --lh-wiki-note-color: var(--bright-accent)
}
 
/**
 *  旧代码合集
 *  为了向下兼容而保留
 */
 
.grid-container{display:flex;flex-direction:row;flex-wrap:wrap;width:100%}.grid-container,.grid-container [class*=grid]{box-sizing:border-box}[class*=grid]{padding:5px}.grid{width:100%}.grid-large{width:75%}.grid-big{width:50%}.grid-medium{width:33.33%}.grid-small{width:25%}@media screen and (min-width:768px){.wd-grid-large{width:75%}.wd-grid,.wd-grid-big{width:50%}.wd-grid-medium{width:33.33%}.wd-grid-small{width:25%}}.text-hover-hide{opacity:0;transition:opacity .3s}.text-hover-hide:hover{opacity:1}.text-block-hide{background:rgb(var(--black-monochrome));color:rgb(var(--black-monochrome));transition:background .3s}.text-block-hide:hover{background:0 0}.text-blur-hide,.text-blur-hover-hide{filter:blur(.3rem);-webkit-filter:blur(.3rem) transition: blur .3s}.text-blur-hover-hide:hover{filter:blur(0);-webkit-filter:blur(0)}.lyric-box{text-align:center;font-size:1.05rem;display:flex;flex-direction:column;flex-wrap:wrap;justify-content:center}.lyric-box p{margin:1.5em auto}.lyric-box.with-bigger-line p{margin:3em auto}
 
/**
 *  便签纸
 *  notepaper
 */
 
.notepaper {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rgb(var(--lh-paper-bg)) 95%, #ddd 0);
    line-height: 2em;
    background-size: 100% 2em;
    background-attachment: local;
    border: 2em solid rgb(var(--lh-paper-bg));
    box-shadow: 0 0.1rem 0.3rem rgba(0,0,0,0.2);
    padding: 0;
    margin: 1em auto;
    box-sizing: border-box;
    position: relative
}
.notepaper p {
    margin: 0;
    font-size: 1.05rem;
    letter-spacing: 0.1rem;
    line-height: inherit
}
.notepaper.narrow,
.notepaper.wide {
        width: 90%
}
@media screen and (min-width:768px){
    .notepaper.narrow {
        width: 50%
    }
    .notepaper.wide {
        width: 75%
    }
}
 
.notepaper.tight {
    border-width: 1rem;
    border-left-width: 1.2rem;
    border-right-width: 1.2rem;
    line-height: 1.8em;
    background-size: 100% 1.8em;
    font-size: 13px
}
 
.notepaper.with-string::before {
    content: '';
    width: 0.5em;
    height: 6rem;
    background: rgb(var(--lh-string-color));
    top: -2rem; right: -1rem;
    display: block;
    position: absolute;
    box-shadow: 0 0.1em 0.2em rgba(0,0,0,0.2);
    clip-path: polygon(-100% -100%,100% 0%,100% 100%,50% 98%,0% 100%);
}
.notepaper.with-tape::before {
    content: '';
    border: 1px solid #ddd;
    background: rgba(var(--lh-tape-color));
    width: 1.5em;
    height: 4em;
    transform: rotate(45deg);
    display: block;
    position: absolute;
    top: -3em;
    left: -1.8em
}
 
.notepaper.tight.with-string::before {
    top: -1rem; 
    right: -0.25rem;
}
.notepaper.tight.with-tape::before {
    top: -2.5em;
    left: -1.3em
}
 
.notepaper.page {
    min-height: 36em;
    counter-increment: page;
    display: flex;
    flex-direction: column;
    justify-content: space-between
}
@media screen and (min-width:768px){
    .notepaper.page {
        width: 70%
    }
}
.notepaper.page:after {
    content: counter(page);
    display: block;
    text-align: center
}
.notepaper-group {
    counter-reset: page;
}
 
.book-pattern {
    display: flex;
    flex-wrap: wrap;
    flex-direction: row
}
.book-pattern .notepaper.page:not(.notepaper > .notepaper) {
    width: 100%
}
@media screen and (min-width: 768px) {
    .book-pattern .notepaper.page:not(.notepaper > .notepaper) {
        width: 50%
    }
}
 
.book-wrapper {
    background: rgb(var(--lh-book-color));
    padding: 0.5rem;
    box-shadow: 0 0.1rem 0.2rem rgba(0,0,0,0.2);
    border-radius: 5px;
    margin: 1rem auto
}
@media screen and (min-width: 768px) {
    .book-wrapper .notepaper {
        margin: 0
    }
}
 
/**
 *  文字修饰
 */
 
.text-highlighted {
    position: relative
}
.text-highlighted::before {
    content: "";
    position: absolute;
    height: 0.9em;
    bottom: 2px;
    left: -2px;
    width: 105%;
    z-index: -1;
    background-color: rgb(var(--lh-highlighter));
    opacity: .6;
    transform: skew(-15deg);
    transition: opacity .2s ease;
    border-radius: 3px 8px 10px 6px;
    transition: 0.1s ease background-color;
}
 
.text-underlined {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text-underline-offset: 4px;
    text-decoration-thickness: 2px;
    text-decoration-color: rgb(var(--lh-highlighter))
}
.text-wavy {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wavy;
    text-underline-offset: 4px;
    text-decoration-color: rgb(var(--lh-highlighter))
}
 
.text-circled,
.text-squared {
    display: inline-block;
    border: 2px solid rgb(var(--lh-highlighter));
    border-radius: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
.text-squared { border-radius: 0 }
 
.text-shadow { text-shadow: 0.075em 0.075em 0 rgb(var(--lh-highlighter)) }
 
.text-highlighted.td-red::before { background: var(--lh-red) }
.text-circled.td-red, .text-squared.td-red { border-color: var(--lh-red) }
.text-underlined.td-red, .text-wavy.td-red { text-decoration-color: var(--lh-red) }
 
.text-highlighted.td-blue::before { background: var(--lh-blue) }
.text-circled.td-blue, .text-squared.td-blue { border-color: var(--lh-blue) }
.text-underlined.td-blue, .text-wavy.td-blue { text-decoration-color: var(--lh-blue) }
 
.text-highlighted.td-green::before { background: var(--lh-green) }
.text-circled.td-green, .text-squared.td-green { border-color: var(--lh-green) }
.text-underlined.td-green, .text-wavy.td-green { text-decoration-color: var(--lh-green) }
 
.text-highlighted.td-darkgreen::before { background: var(--lh-dark-green) }
.text-circled.td-darkgreen, .text-squared.td-darkgreen { border-color: var(--lh-dark-green) }
.text-underlined.td-darkgreen, .text-wavy.td-darkgreen { text-decoration-color: var(--lh-dark-green) }
 
.text-highlighted.td-purple::before { background: var(--lh-purple) }
.text-circled.td-purple, .text-squared.td-purple { border-color: var(--lh-purple) }
.text-underlined.td-purple, .text-wavy.td-purple { text-decoration-color: var(--lh-purple) }
 
.text-highlighted.td-yellow::before { background: var(--lh-yellow) }
.text-circled.td-yellow, .text-squared.td-yellow { border-color: var(--lh-yellow) }
.text-underlined.td-yellow, .text-wavy.td-yellow { text-decoration-color: var(--lh-yellow) }
 
.text-highlighted.td-orange::before { background: var(--lh-orange) }
.text-circled.td-orange, .text-squared.td-orange { border-color: var(--lh-orange) }
.text-underlined.td-orange, .text-wavy.td-orange { text-decoration-color: var(--lh-orange) }
 
/* 隐藏文字 */
 
.text-blank { color: rgba(0,0,0,0) }
.text-block { 
    background: rgb(var(--black-monochrome));
    color: rgb(var(--black-monochrome)); 
}
.text-blur { 
    filter: blur(0.3em);
    -webkit-filter: blur(0.3em)
}
 
.text-hoverback,
.text-selectback {
    transition-duration: 0.3s;
    transition-property: background, transform, color
}
 
.text-blank.text-hoverback:hover,
.text-blank.text-selectback::selection,
.text-blank.text-selectback *::selection { color: rgb(var(--black-monochrome)) }
 
.text-block.text-hoverback:hover { background: transparent!important }
.text-block.text-selectback::selection,
.text-block.text-selectback *::selection { color: rgb(var(--white-monochrome, 255, 255, 255)) }
 
.text-blur.text-hoverback:hover { filter: blur(0)!important; -webkit-filter: blur(0)!important }
 
/**
 * 附加项
 */
.with-border, .with-box-style { border: 1px solid rgb(var(--bright-accent)) }
.with-border-dark { border: 1px solid rgb(var(--black-monochrome)) }
.with-border-light { border: 1px solid rgb(var(--white-monochrome)) }
.with-border-thick { border-width: 2px }
 
.with-shadow-sm { box-shadow: 0 0 0.1em rgba(0,0,0,0.2) }
.with-shadow { box-shadow: 0 0.1em 0.2em rgba(0,0,0,0.2) }
.with-shadow-lg { box-shadow: 0 0.15em 0.3em rgba(0,0,0,0.2) }
.with-shadow-xl { box-shadow: 0 0.2em 0.5em rgba(0,0,0,0.2) }
.with-shadow-xxl { box-shadow: 0 0.25em 0.8em rgba(0,0,0,0.2) }
 
.with-padding, .with-box-style { padding: 0.25em 1em }
.with-p-sm { padding: 0.125em 0.5em }
.with-p-lg { padding: 0.5em 2em }
 
.with-margin, .with-box-style { margin: 1em auto }
.with-m-sm { margin: 0.5em auto }
.with-m-lg { margin: 2em auto }
 
.with-narrow-width { 
    width: 90%!important;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
@media screen and (min-width: 768px) {
    .with-narrow-width { width: 75%!important }
}
[class*="with-bg-"], [class*="with-bg-"] h1 { color: #fff!important }
.with-bg-red { background: var(--lh-red)!important }
.with-bg-blue { background: var(--lh-blue)!important }
.with-bg-green { background: var(--lh-green)!important }
.with-bg-darkgreen { background: var(--lh-dark-green)!important }
.with-bg-yellow { background: var(--lh-yellow)!important }
.with-bg-orange { background: var(--lh-orange)!important }
.with-bg-purple { background: var(--lh-purple)!important }
 
/**
 * 删除类
 */
 
.offwith-shadow { box-shadow: none!important }
.offwith-border { border: none!important }
.offwith-padding, .offwith-pam { padding: 0!important }
.offwith-margin, .offwith-pam { margin: 0!important }
 
.offwith-width-limit {
    width: auto!important;
    margin-left: auto!important;
    margin-right: auto!important
}
 
div[class*="grider"].offwith-grid-gap { grid-gap: 0!important }
 
/**
 * 网格布局
 */
 
/* Gridder 容器 */
 
div[class*="gridder"] {
    display: grid;
    box-sizing: border-box;
    grid-gap: 1rem;
    padding: 0
}
div[class*="gridder"] * { box-sizing: border-box }
 
.gridder, .gridder-col-2 {
    grid-template-columns: 1fr 1fr;
}
.gridder-col-3 {
    grid-template-columns: repeat(3, 1fr);
}
.gridder-col-4 {
    grid-template-columns: repeat(4, 1fr);
}
 
@media screen and (min-width: 768px) {
    .pc-gridder, .pc-gridder-col-2 {
       grid-template-columns: 1fr 1fr;
   }
   .pc-gridder-col-3 {
       grid-template-columns: repeat(3, 1fr);
   }
   .pc-gridder-col-4 {
       grid-template-columns: repeat(4, 1fr);
   }
}
 
.spanner, .spanner-2 {
    grid-column-start: span 2;
}
.spanner-3 {
    grid-column-start: span 3;
}
 
/**
 * 告示组件
 */
.signblock,
.signblock-dark,
.signblock-warn {
    margin: 1rem auto;
    box-shadow: 0 0.1rem 0.3rem rgba(0,0,0,0.4);
    background: rgb(var(--lh-white-bg));
    font-size: 1.05rem;
    padding: 2rem
}
@media screen and (min-width: 768px) {
    .signblock,
    .signblock-dark,
    .signblock-warn {
        width: 75%
    }
}
.signblock-dark, 
.signblock-dark h1 {
    background: rgb(var(--lh-dark-bg));
    color: #fff
}
.signblock-warn, 
.signblock-warn h1 {
    background: var(--lh-red);
    color: #fff
}
 
.signblock h1,
.signblock-dark h1,
.signblock-warn h1 {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2rem;
    margin: 0;
    font-weight: 700
}
.signblock-img {
    display: flex;
    flex-direction: row;
    justify-content: center
}
.signblock-img img {
    width: 8em
}
.signblock-footer {
    font-size: 0.9em;
    text-align: center;
    margin: 0.5rem 0;
    font-weight: bolder;
    display: block
}
 
/**
 * 报告
 */
 
.reportblock,
.reportblock-dark {
    border: 2px solid rgb(var(--lh-border-color));
    box-shadow: 0 0.1rem 0.2rem rgba(0,0,0,0.3);
    background: rgb(var(--white-monochrome));
    padding: 0.8rem 1.5rem;
    padding-bottom: 0.4rem;
    margin: 1.5rem auto;
    margin-bottom: 1rem;
    position: relative
}
 
.reportblock hr,
.reportblock-dark hr {
    background-color: rgb(var(--lh-border-color));
    margin-left: -1.5rem;
    margin-right: -1.5rem
}
 
.reportblock h1:first-child,
.reportblock-dark h1:first-child {
    position: absolute;
    top: -1rem;
    left: 1.5rem;
    font-size: 110%;
    font-weight: 600;
    background: rgb(var(--lh-border-color));
    color: #fff;
    padding: 0.2rem 0.5rem;
    margin: 0;
}
 
.reportblock-dark,
.reportblock-dark h1 {
    border-color: rgb(var(--lh-white-bg));
    background: rgb(var(--lh-dark-bg));
    color: #fff
}
 
.reportblock-dark hr {
    background-color: rgb(var(--lh-white-bg));
}
 
/* 更好的折叠框 */
 
.bettercollap {
  margin: 1em 0;
}
 
.bettercollap .collapsible-block {
  width: auto;
  overflow: hidden;
  border: 1px solid rgb(var(--lh-border-color))
}
 
.bettercollap .collapsible-block-content,
.bettercollap .collapsible-block-link {
  background: rgb(var(--white-monochrome));
  padding: 0.5em
}
 
.bettercollap .collapsible-block-content {
  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
 
.bettercollap .collapsible-block-link {
  color: rgb(var(--lh-border-color));
  background: rgb(var(--white-monochrome));
  transition: .3s;
  display: block;
}
.bettercollap .collapsible-block-link:hover,
.bettercollap .collapsible-block-unfolded .collapsible-block-link,
.styledcollap.bettercollap .collapsible-block-link {
  color: rgb(var(--white-monochrome));
  background: rgb(var(--lh-border-color))!important;
  text-decoration: none
}
 
.bettercollap .collapsible-block-link:hover a { color: rgb(var(--white-monochrome)) }
 
.bettercollap .collapsible-block-link::before {
  content: "\25BC";
  display: inline-block;
  margin-right: 0.5em;
  transform: rotate(-90deg) scale(0.9)
}
.bettercollap .collapsible-block-unfolded .collapsible-block-link::before {
   transform: rotate(0) scale(0.9)
}
 
.bettercollap .collapsible-block + .collapsible-block { border-top: none }
 
.styledcollap.bettercollap .collapsible-block {
  border-radius: 2px;
  box-shadow: 0 0.1rem 0.2rem rgba(0,0,0,0.3)
}
 
.styledcollap.bettercollap .collapsible-block-content {
  background-color: rgb(var(--pale-gray-monochrome));
  border-width: 3px
}
 
.styledcollap.bettercollap .collapsible-block-link:hover {
  background: rgba(var(--lh-border-color),0.95)!important;
}
 
/**
 * 提示框
 */
 
.infoblock {
    color: #f1f1f1;
    font-weight: bold;
    background: #424242;
    padding: 5px 5px 5px 5px;
    border-radius: 4px;
    margin: -0.5rem 0 1rem 0;
    display: block;
    width: fit-content;
    padding-right: 25px;
}
 
.infoblock::before {
    content: "ⓘ "
}
 
/**
 * 单页迭代 
 */
 
.offset-page:not(:target), .offset-page:target ~ div#u-default-page { display: none }
.offset-page:target { display: block }
评分: +9+x

嗯… 这里是哪?

想起来了,我刚刚在Level 4.4里自残,最后好像一不小心摔进了自己的血里。
我这是切出了吗?这又是哪个层级。但我肯定是切出了。
眼前好模糊,血污… 试着用手擦去。似乎好了些。

眼前是一个长长的走廊,还有电梯…有些拐角处没有灯光。
这是哪个层级?既不像Level 4也不像Level 7,更不可能是Level 998…
暗红色的走廊加剧了我内心的不安,我甚至一度以为自己来到了红室。
而长长的走廊由于没有窗户,这里死气沉沉,气氛压抑。
房间上有着奇怪的编号,看起来第一个数字是3…
我小心翼翼地向电梯间移动,希望那里没有潜藏在暗处等待猎物的实体。

不该进Level 4.4的,真不该进。


明亮的电梯间似乎让我的心情有些许缓解,但一旁的楼梯间却深不见底。
只是扫了一眼楼梯间,我便看到从那深处发出诡异的蓝光。
是实体吗?我不敢接近。我的心要跳到嗓子眼了。
恍惚中,我好像看到了什么实体从楼梯间窜出,吓得我连连后退。
我甚至感觉它咬到我了。一阵疼痛从我的小腿出发,最终到达了大脑。
我看向自己的小腿,却发现并没有多出来的伤口,也没有实体的踪迹。
是幻觉吗?但这反而显得这个层级更加诡异了。要赶紧离开。

于是,我将目光转向了身后的两台电梯,按下了向上的按钮… 因为只有向上的。
“叮!”电梯门应声打开,仿佛它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幸好电梯内没有蹦出什么实体,不然我迟早要交代在这。
但那显眼的开门声只会吸引实体前来寻找他们的猎物。一想到这,我就赶紧钻进电梯,电梯门很识趣地关上了。我暂时安全了?

我看了看电梯的显示屏,一个大大的“3”挂在那里。不出意外,电梯就是在3楼。
但当我看到电梯按键时,我又察觉到了不寻常的东西:3楼似乎是最底层,找遍了所有按钮也没有看到1和2。然而,刚才的楼梯间似乎能往下走…
想不了那么多了,那就随便在4~22里面选个幸运数字吧。就你了7。

电梯似乎开始了移动,但是很安静,没有那种老旧电梯的异响。电梯内部也很明亮,颇有星级酒店的风格。显示屏慢慢地由3变4、5、6,最终变成了7。

电梯最终停在了7层。外面还算明亮,于是我便走出了电梯间。
这里是一处面积相当大的餐厅,很符合我对高档酒店的印象… 要不是这是后室,我肯定会把负责内饰的人批评一通:哪有给酒店贴暗红色墙纸的!
我设法在找到了一个水龙头,在确认流出的是杏仁水后,我用它好好的清洗了身上的伤口——那该死的Level 4.4把我折磨的遍体鳞伤。
厨房很干净,设施齐全,而且看起来特别高级。我还看到一个显示屏,但我不知道怎么用它。
我又再次确认了安全性。偶有幻觉让我觉得有实体在攻击我,但事实就是没有,也许就是单纯的闹鬼?无论如何,我便在此联系了M.E.G.,他们正在赶来的路上。


M.E.G.的人来了,然而他们却在此真的打死了几只实体,真是难以置信,我一时不知道当时看到的实体和小腿的疼痛是不是幻觉了。
幸运的是,这里有着不断刷新的物资,有Wi-Fi,我也设法在这里的17层住了下来。唯一的坏消息是这里缺乏安全的出口1,外加这令人不安的暗红色墙纸,最后我还是选择借了个布兰奇的签名离开的。
不过总体而言那里还是很不错的。如果有除了Level 4.4以外的安全入口的话,我不介意再回来看看。

以上是第一位发现此层级的流浪者的回忆录,他十分幸运,从Level 4.4逃了出来。


Level C-1784是后室C层群的第1784层。

本组件前端部分(即由难度0终结)为层级生存难度作者YellowISlol does not match any existing user name所做,除此以外的生存难度,由starry_Milky Waystarry_Milky Way从各层级文档中寻找并写完代码后所得

评分: +9+x

生存难度:生存難度:

等级等級 2E

  • 不安全
  • 环境危害
  • 实体横行

如何使用: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sdse
|class=等级
]]


class 处的可用参数包括以下内容,支持简繁体及英文输入。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unknown 未知 未知
habitable 宜居 宜居
deadzone 死区 死區
pending 等待分级 等待分級
n/a 不适用 不適用
amended 修正 修正
omega 终结 終結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Ψ Ψ
E E
1E 1E
2E 2E
3E 3E
4E 4E
5E 5E
变化 變化
A A
א א
积分/不可或缺/整体 積分/不可或缺/整體

该组件支持简繁切换,如下方代码所示: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sdse
|lang=cn/tr
|class=等级
]]


lang 处选择语言,cn 表示简体中文,tr 表示繁体中文,不填默认选择简体中文。

自定义等级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sdse
|lang=cn/tr
|class=等级名字
|color=#000000(带有井号的十六进制色号代码。)
|image=链接(至图片的链接。)
|one=在这
|two=随便
|three=放文字
]]

使用 CSS 进行自定义:

你可以使用 CSS 进行额外的自定义,将代码放入到 [[module css]] 中或者是放入到页面的版式内都可以。在这一组件中,不要把 [[module css]] 放在 [[include]] 里面,把它放在那个的下面或者是页面的顶部或底部。
将这些代码放入到你的页面/版式中以编辑所有的颜色,因为组件的 |color= 部分仅能控制背景:

[[module css]]
.sd-container {
/* 字体 */
--sd-font: Poppins, Noto Sans SC, Noto Serif SC;

/* 边框 */
--sd-border: var(--gray-monochrome); /* 等级 */

/* 标志 */
--sd-symbol: var(--sd-border) !important; /* 标志 */

/* 文本 */
--sd-bullets: var(--sd-border) !important; /* 点句符文本颜色 */
--sd-text: var(--swatch-text-secondary-color); /* 顶部框文本颜色 */

/* 等级颜色 */
--class-0: 247, 227, 117;
--class-1: 247, 227, 117;
--class-1: 255, 201, 14;
--class-2: 245, 156, 0;
--class-3: 249, 90, 0;
--class-4: 254, 23, 1;
--class-5: 175, 6, 6;
--class-unknown: 38, 38, 38;
--class-habitable: 26, 128, 111;
--class-deadzone: 44, 13, 12;
--class-pending: 182, 182, 182;
--class-n-a: 38, 38, 38;
--class-amended: 185, 135, 212;
--class-omega: 25, 46, 255;
--class-spirit: 185,135,212;
--class-E: 229,223,27;
--class-1E: 245,156,0;
--class-2E: 234,148,0;
--class-3E: 245,89,0;
--class-4E: var(--class-4);
--class-5E: 255,41,0;
--class-ch: 0,0,0;
--class-A: 208,133,185;
--class-j: 205,238,255;
--class-l: 255,255,255;
}
[[/module]]

旧版颜色:

如果你不喜欢新版的样式,想要用回旧版的红色边框色,只需要在你的页面中与组件一同引入下方的代码:

[[module css]]
.sd-container {
--sd-border: 90, 29, 27;
--sd-image: 90, 29, 27;
--sd-symbol: 90, 29, 27;
}
[[/module]]

⚠️B.N.T.G.通告⚠️

禁止任何B.N.T.G.成员前往Level C-1784
违者后果自负

描述

pexels-16040099.jpg

塔的外景图片,由Enoa拍摄

本层级表现为一个荒废到只有一座塔和极少量残破建筑残存的沿海城市。该层级的天空呈现一种奇怪的绿色,而地表基本为灰色的石砖或沥青路面铺成,部分地方则覆盖着一层颜色极深的泥土,这些泥土看起来没有任何活力。层级中流过一条多次分叉且合流的河流,并将此层级分为了多片形态各异的区域。河流中的水体呈现出一种深紫色,经M.E.G.专业人士鉴定为混入了大量有毒物质的杏仁水,不可饮用,但是可与皮肤接触。河水并不算湍急,也不深,但稍有不慎就可能摔倒,而且河水中可能有活动中的实体,因此非必要情况下不应独自淌水过河。

本层级的空气有一股厚重的血腥味,同时伴随着腐烂的气味,但是经过鉴定,这种空气并不会直接对身体造成危害。

本层级室外温度较低,长时间处于零下,且无昼夜变化。此层级绿色的天空中常年都堆积着厚重的云层,有时此层级全境还会下酸雨。极为罕见的情况下,河水中会有被浸湿的棉花从上游流下,这可能表明此层级的上游与Level C-754相连。经验证,河流上游确实有一个通往那里的出口,但切出到那里的方式对于一般流浪者而言极不现实。

由于酸雨的影响以及某个“层级效应”2的影响,本层级中最为显眼的建筑是位于岛上的一座黑色高塔。

建议1:离塔越近就越安全!

作者:Tan Lipponen


对于误入此层级却发现自己处在室外的流浪者,记住!
要尽可能想办法向塔走去!除了塔以外的所有室外空间都可能不够安全。

这座巨大黑色高塔所在的岛屿是唯一没有任何敌对实体存在的区域,而那里也是M.E.G. Qoppa基地的所在地。
那里还有通往Level 6的出口,也更有可能遇到出现在此层级的后室地铁
应当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接近那座塔,不要停下来去做其他事!
目前所有被发现死于塔外的人都是因为被本层级的实体攻击后身体腐烂而死。

尤其在你物资不足的情况下时,必须这样去做!塔外基本没有任何物资来源,不要指望去寻找那些不幸在此遇难的人留在塔外的物资,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只要你离那座黑色的高塔更近一分,我们就更有可能找到你!

实体

IETS:4E-
IETS
:4
智能:E-

本层级有一种被称为腐烂肉球的实体。
该实体看起来外表腐烂,外型呈现出一种深红色的软球体3,并且能观测到其黑色的一对小眼睛。
该实体表现出极强的攻击性,当其身边有任何物体存在时就会试图去咬它,任何不慎被其咬到的受害者都会立刻看着自己的身体逐渐腐烂至死。

但这些实体实在很蠢,它们甚至可能会咬混凝土然后把自己撞死。

不过,应对这种实体相当容易——其可以被各种常见的武器攻击至死。普通的一把小刀就足以将其一击毙命。
此外,这些实体在杏仁水中的运动会相对迟缓,推测是其外表腐烂的原因。但必须注意,使用杏仁水无法直接杀死该实体,因此“带瓶杏仁水就能应对这种实体”的想法是不可取的。

建议2:逐个击破,保护自己!

作者:Tecarlos Mosson


穿些厚实的衣服,或者是什么东西包裹住身体,从而尽可能防止自己被咬!
任何武器都有用!最好是比较长的武器,例如棒球棍!
当然,如果你有把子弹够用的手枪就更好了。4

当腐烂肉球实体试图接近你时,逐个击破他们。
不过,杏仁水对它们的作用有限,只会让它们行动变得迟缓一段时间。
因此并不建议在它们身上消耗杏仁水。

不要让你被腐烂肉球实体包围!那样会让你陷入不利境地!
更不要直接冲入肉球堆中!

以及,不要恋战!虽然杀的多一点不是坏事,
但你的首要任务是接近塔,而不是杀实体!


考虑到其过于庞大的数量,M.E.G.不建议任何人独自进入该实体大量聚集的Clade区和水库区。

各区域

本层级主要被河水分成了以下5个区域,分别被命名为:塔区(Tower)、Clade区、水库区(Reservoir)、Stein区和一片尚未探明的区域。
虽然本层级有未探明的区域,但出于流浪者等因素的多方面考虑,M.E.G.没有将整个层级的生存难度定为“待分级”,并另外为每片区域分别确定了生存难度等级。

下面是一张包括了除未探明区域外的层级地图,由Enoa绘制。
图中左侧为整个层级的视图,右侧为塔内主要分区的简示图;橙色文字为标注的层级出口5,紫色部分为河水或海水,深蓝色部分为塔内蓝色晶体所占据的区域。
map.jpg

    • _

    生存难度:生存難度:

    等级等級 habitable

    • 安全且稳定
    • 物资绝对充足
    • 良性时空异常

    如何使用: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level-class
    |class=等级
    ]]


    class 处的可用参数包括以下内容,支持简繁体及英文输入。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unknown 未知 未知
    habitable 宜居 宜居
    deadzone 死区 死區
    pending 等待分级 等待分級
    n/a 不适用 不適用
    amended 修正 修正
    omega 终结 終結

    该组件支持简繁切换,如下方代码所示: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level-class
    |lang=cn/tr
    |class=等级
    ]]


    lang 处选择语言,cn 表示简体中文,tr 表示繁体中文,不填默认选择简体中文。

    自定义等级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level-class
    |lang=cn/tr
    |class=等级名字
    |color=#000000(带有井号的十六进制色号代码。)
    |image=链接(至图片的链接。)
    |one=在这
    |two=随便
    |three=放文字
    ]]

    使用 CSS 进行自定义:

    你可以使用 CSS 进行额外的自定义,将代码放入到 [[module css]] 中或者是放入到页面的版式内都可以。在这一组件中,不要把 [[module css]] 放在 [[include]] 里面,把它放在那个的下面或者是页面的顶部或底部。
    将这些代码放入到你的页面/版式中以编辑所有的颜色,因为组件的 |color= 部分仅能控制背景:

    [[module css]]
    .sd-container {
    /* 字体 */
    --sd-font: Poppins, Noto Sans SC, Noto Serif SC;

    /* 边框 */
    --sd-border: var(--gray-monochrome); /* 大多数等级 */
    --sd-border-secondary: 0, 0, 0; /* 不适用 */
    --sd-border-deadzone: 20, 0, 0; /* 死区 */

    /* 标志 */
    --sd-symbol: var(--sd-border) !important; /* 大多数标志 */
    --sd-symbol-secondary: 255, 255, 255; /* 4 级以上的是白色 */

    /* 文本 */
    --sd-bullets: var(--sd-border) !important; /* 点句符文本颜色 */
    --sd-text: var(--swatch-text-secondary-color); /* 顶部框文本颜色 */

    /* 等级颜色 */
    --class-0: 247, 227, 117;
    --class-1: 247, 227, 117;
    --class-1: 255, 201, 14;
    --class-2: 245, 156, 0;
    --class-3: 249, 90, 0;
    --class-4: 254, 23, 1;
    --class-5: 175, 6, 6;
    --class-unknown: 38, 38, 38;
    --class-habitable: 26, 128, 111;
    --class-deadzone: 44, 13, 12;
    --class-pending: 182, 182, 182;
    --class-n-a: 38, 38, 38;
    --class-amended: 185, 135, 212;
    --class-omega: 25, 46, 255;
    }
    [[/module]]

    旧版颜色:

    如果你不喜欢新版的样式,想要用回旧版的红色边框色,只需要在你的页面中与组件一同引入下方的代码:

    [[module css]]
    .sd-container {
    --sd-border: 90, 29, 27;
    --sd-image: 90, 29, 27;
    --sd-symbol: 90, 29, 27;
    }
    [[/module]]

本区域可以认为处在一个面积中等的岛上,四周有毒的紫色河水从两边流过,又在下游交汇。塔外原本有腐烂肉球实体,但经M.E.G.处理,目前此区域的塔外所有实体均已被清理干净,且由Qoppa基地的各小队人员轮流巡逻以确保没有漏网之鱼。
这座岛上唯一值得一提的建筑物就是这座黑色的高塔。

这座外表漆黑的塔没有任何窗户,而且塔的外表异常坚硬,目前没有任何已知办法破坏,甚至无法通过喷漆或刻划等方式修改其外表颜色。塔的形状呈现出一种从塔底至塔顶每一层空间越发收窄的情况,或者说该塔的剖面图是一个顶角不超过40度的等腰三角形。
本塔看似仅在地表上有一扇可以出入的门。但此后经M.E.G.研究后确认,此塔共有三个通向外部的出入口:

  • 1层的大门
  • 7层的阳台(进入后需要爬废弃电梯井里的梯子到达8层)
  • 塔顶有一扇天窗,目前已被砸碎,砸碎后可以出入。

奇怪的是,另外两个出入口在地面上完全没有办法看见,M.E.G.派了一些专业人员去爬这座塔,从而确定了这两个出入口只有到了仅10米以内的范围时才能被观测到。事实上,一层的大门也是同理——离开地表一定距离后也无法看见地表的大门。

由于没有窗户的原因,这座塔通过一些照明源以保持内部空间的明亮,但也有未被照亮的楼层。经过M.E.G.的一些确认6和建设,目前确定以下楼层配备了完整的照明系统(从下往上):B8、B5、B4、B1、1层、3~7层、9~15层、17~22层。

特殊效应——时空异常

塔内上部分区域的时空似乎存在着不易察觉的异常,其中一些简单现象表现为以下几点:

  1. 塔内的空间远比塔外看起来要大,且每一层空间都大小相近,这与从外部观测到从塔底至塔顶逐渐收窄的情况并不相符。
  2. M.E.G.在塔内建造Qoppa基地的速度异常的快,参与建设基地的成员都表示他们感觉建设基地时事半功倍:他们对于做过的事都有印象,但是细细推敲时却发现这些事情在时间线上互相冲突,而他们并未因此感到过度疲劳。
  3. 不少在塔内长期停留或居住的流浪者都表示Qoppa文是他们见过的最好学的文字,他们都学得很快,而且毫不费力。
  4. 更多的现象可以查看地点位于塔内的记录。

塔内的2层充满了一种奇怪的蓝色晶体。经过一些初步分析,这些蓝色晶体中已知的成分是萘7和甲烷,但更多是未知成分。此晶体极其易爆,因此未经允许绝对不要与之接触甚至是接近,同时M.E.G.对此晶体的认知也极其有限。更多信息请查看M-Q-04号记录。

M.E.G.通过一些设备确定了此晶体目前充满了整个2层,并堵住了塔内从3层下至2层的楼梯间,这直接导致塔内3层以上与1层以下的空间无法互通。塔内的另一个电梯井8的2层区域也长满了这种晶体。考虑到此晶体的危险性,M.E.G.将这个无法投入使用的电梯井的7层以下的区域用水泥封住,仅保留7层和8层之间的通道,并放置了一个梯子以供人员通行。


从塔内3层以上至顶层22层有两台正常运转的电梯,但由于M.E.G.在此建立了基地,且基地为半开放状态(12层及以下不对流浪者开放),如今使用电梯需要刷M.E.G.的身份牌。

efba9e48529d3f7a.jpg

14层的健身房

塔内17~21层的房间面积均与酒店客房相当,且可至少供4人居住。然而,由于内墙大多被暗红色的墙纸所装饰,且没有窗户,这使得基地内部始终处在压抑的氛围中,这让不少流浪者最终选择离开基地前往别的层级。

M.E.G.则否决了更换墙纸的提案——没有必要。这倒是确保了塔内总是有足够的房间供M.E.G.分配给流浪者,甚至一人一间。

Enoa: 真的不考虑换墙纸吗?M.E.G.是做得到的。
Varia: 毫无必要。话说你要不要尝试一下来点重金属?
Enoa: (没听懂)我相信我们的食物并没有被污染来着..?
Varia: 我可不是在说化学。

塔内到处都有可提供物资的房间:4层内有一个特殊的房间能提供极少量的便携式武器9;7层餐厅内有个机器能提供前厅的各种食品;17至21层每层都有会不断更新物资的自动售货机;22层稳定刷新一些牛轧糖。
但同时,一些房间则存在着潜在的危险:6层一个房间内有一大池的浓盐酸杏仁水溶液;9层一个房间会在有人路过时传出类似窃皮者的声音,但经调查房间内什么都没有;打开22层中一个布满玩偶的房间的一扇门会来到Level 151


塔内的地下8层有非常违和的铁轨,其两端都被墙体所阻隔。
但有时后室地铁会出现在此——无论是有谁的目的地在这里还是后室地铁自己来到了这里。

塔内的地下35层相当暗,有时还有积水。
流浪者只需在这一层走动片刻后,就会发现自己来到了Level 6


相关记录

    • _

    M-Q-04号记录

    行动成员:M.E.G.成员Sally Luković和Varia Ylänen
    监督者:M.E.G. Omega基地的███
    目标:试图获取在Level C-1784中塔内2层的蓝色晶体样本。


    <记录开始>

    ███:喂?听得到吗?
    Varia:很清晰。
    Sally:我们已经在三楼了,并且做好了防护措施,穿上了特质的防护服。
    ███:好的,请绝对保证小心,我已经收到了你们初步对晶体的检测结果,并且注意到晶体多到足以称为“横行”的程度。请确保只取极小量的晶体。
    Sally:收到,我们决定使用柔软的毛刷试图刮下部分粉末。请求批准。
    ███:批准。
    (6分钟后)
    Varia:Sally已经扫下了至少5mg的晶体粉末,请求指示。
    ███:好的,将晶体粉末带回一个安全的房间进行分析。
    Varia:收到。Sally,量已经够了。
    Sally:好的,我要将这些粉末小心地倒入容… cont…

    <突然发生剧烈爆炸,设备损坏,以下内容为当事者回忆>

    Varia:Sally直接被炸到了电梯井里,我赶在电梯门合上的时候伸手拉住了她。当时也顾不上别的,只想把Sally拉出来。后来才想起来与Omega基地的联系被切断了。
    Sally:我不太记得我是怎么被炸到电梯井里的,但是我可以明显感受到身上有很严重的痛觉,我一度以为自己被炸瞎了,直到我看到电梯门外的光线射入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在电梯井里。Varia救了我一命。我当时觉得自己身体已经被炸烂了,可我如今竟然没事,不知道为什么。


    结论:任务失败,M.E.G.暂且认定蓝色晶体为极其易爆物质,在光照情况下接触就有可能引爆它。
    两成员没事,现在分别是Qoppa第1小队和第2小队的队长。


    然而,奇怪的是M.E.G.拥有不止这一份报告。M.E.G.在后续整理时发现有3份编号完全相同的记录,但结果不同:其中一份记录写着Sally因坠落电梯井已经K.I.A.;而另一份记录中,蓝色晶体没有发生爆炸,被成功获取后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11,最终发现此晶体和二茂铁在遮光情况下反应后可以生成较为稳定的火盐。Sally也确实在实验室发现了剩余的晶体粉末和一些混有二茂铁的火盐混合物。不过,即便这种晶体可以用于制备火盐,M.E.G.也否决了采集这种蓝色晶体的提议:这种晶体实在太过危险,以至于用这种晶体去制备火盐实在是过于小题大做。
    此外,三份报告中有关于监督者的身份也各不相同,而Sally和Varia二人对于监督此次行动的人员身份说法也不一致,因此其具体身份已被编辑。

    这一段由Qoppa第7小队队长Enoa整理。

    笔记:
    这种晶体会缓慢吸收固态的二茂铁,并使其溶解在晶体中——但它是固体溶解固体。
    在反应结束后,晶体会呈现出二茂铁的颜色,但不再对光敏感,只是仍会在碎裂时爆发出大量热量,这些属性指向了与二茂铁颜色相近的火盐。
    推测这种蓝色晶体是一种缺乏铁(II)的火盐变体。

    —— Sally Luković

    • _

    M-Q-09号记录

    记录者: Hata Shinose
    同行者: Fred Blackwood、Ayumu Yamakita、Tecarlos Mosson
    地点: Clade区


    因为料想到肉球实体的危险性,并抱着「首先要确保安全」的想法,就找了比较有经验的Fred、Ayumu和Tecarlos,并穿的严严实实。防护服按我料想的那样加了一层又一层,Fred觉得有点没必要了,也许是这种衣服的不透气感让他感到不舒服了吧?但出于安全着想还是这样做了。

    进到Clade区首先感受到的是纯粹的枯萎破败。
    我记得这一层级是不怎么刮风的,但zawazawa的声音却不断出现,大概是那些不知何处出现的肉球弄出的动静吧。踩在地上时能感受到泥土糜烂或干枯的感觉,有时还会直接将肉球实体一脚踩爆,流出令人作呕的黑色汁液,但令人难受的气味却被血腥感的空气所冲淡。枯木杂乱无章地互相交错,看起来完全没有必要出现在那里,甚至不应有如此的密度,但却始终密集,看起来就是缺乏修剪胡乱生长的样子,摸上去还渗出不自然的液体,有那种jikujiku的感觉。而头顶那片阴暗的绿色天空加重了这种不安感。

    枯木的树枝常常是碍手且挡路的,最好是随身带着小刀,方便开路,但要小心不能划破衣服。
    那些树枝没有任何活力,但却因为肉球实体的存在显得好像在接近你一样,这往往会引起我的警觉。无论是进入到多深的地方,都可以听到jabujabu的水声,但又始终没到zaatto那样猛烈的地步,而塔就在声音传来的方向高大地耸立着,这使得就算走散了也可以直接回基地。

    肉球——它不像是数量纯粹的多,不是那种zurazura的感觉,而更像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突然出现,有时会莫名其妙地掉在你头顶上,又或者突然从树的后面窜出来。我们没少在探索过程中因这东西耽误时间,所以我们只是探索了没一会儿就打算回去了,结果回到基地就见到Enoa一脸疑惑地问道:“你们出去了15分钟就完事了?”


    结论:不建议进行非必要的探索,尤其在缺乏防护的情况下。

    M-Q-10号记录

    记录者: Fred Blackwood
    参与者: Sally Luković
    内容: Clade区土壤成分


    Sally: 养分严重流失,已经几乎不含任何磷、钾成分。极少量的钙可能是这土壤中唯一有价值的养分,但显然不够用。这比从Level C-754带出来的土还要糟。
    Fred: 不仅如此,pH值还低到惊人的3.8。
    Sally: 保水性也很差,根本不能用。


    结论:毫无利用价值,层级疑似会下酸雨。

    M-Q-23号记录

    行动成员:M.E.G.成员Floyd Parkinson、Fred Blackwood、Tecarlos Mosson
    监督者:Enoa Emmanuel
    目标:验证红绿色盲患者更易在Level 14切行的可能性。


    Enoa: 收到请回复。
    Floyd: 很清晰。
    Fred: 一如既往。
    (略去不必要的确认和赶路过程)
    Fred: 我觉得可以了,这里已经是Clade区深处了。
    Enoa: Fred和Tecarlos,你们停留在各自为止并尽量清扫实体,没有命令不准擅自离开。
    Fred: 收到。
    Enoa: Floyd,接下来请完整地听我所说的做,当你发现自己切入Level 14后立刻告诉我。
    Floyd: 好的。
    Enoa:(开始阅读Level 14的层级文档)闭上眼睛一会…
    Fred: 报告,Floyd直接消失在了我们眼前!
    Enoa: 睁眼,Floyd,你在哪。
    Floyd: 瀑布。还有猩红的草叶。
    Enoa: 闭眼,Floyd。4秒后再睁眼。3,2,1。
    Floyd: 嗯?怎么了?
    Enoa: 你在哪?
    Floyd: 我现在在Clade区。但刚刚是哪?它好美。
    Fred: 我没看到Floyd,而Tecarlos在忙着杀肉球。
    Enoa: 做些动静,Floyd,我们会带你回去。听到水声了吗?我们就在那里。
    (过了2分钟,Fred在河边找到了Floyd,他的精神略受影响,偶尔会提到Level 14的美丽,但他对其的认知是“做了一场美梦”,并始终否认自己去过Level 14的事实。)


    结论:使Level 14与Level C-1784互相连通的红绿色盲通道应当存在。
    它比想象中的更加容易出现——只需要进行2秒以上的闭眼后即可切到另一层级。
    以及在后续实验,Enoa还让Fred和Tecarlos分别模仿了Floyd的操作,但均发现无法切入Level 14。这可能意味着红绿色盲患者能更容易存活下来。


基地、前哨与社区

“血塔”前哨站 与 M.E.G. Qoppa基地

  • 地点:塔内
  • 人员数量:至少有100名M.E.G.成员驻扎于此
  • M.E.G.近期允许了阿丽亚娜集团的成员在基地展开合作。

主要分为2个部分:上层区域和下层区域。
实际上,上层区域称作Qoppa基地,而下层区域是“血塔”前哨站。
这是由于最开始上层区域和下层区域是分开的,并且没有已知的通道,因此在安全的上层区域建立基地,而较为危险且缺乏物资的下层区域建立前哨。但随着上下层区域逐渐有通道相连,且实体逐渐被清理干净,大家逐渐习惯于一并称作Qoppa基地。

上层区域(M.E.G. Qoppa基地)

  • 上层区域指的是塔内的3层至22层的全部区域。
  • 13~22层向非M.E.G.成员开放,并且可以在此定居。
  • 3~12层则基本只允许M.E.G.成员进入12,除非有人直接切出至此。
  • 上层区域有两个出入口——7层阳台和22层天窗。
  • 有大量稳定的食物来源和少量武装用具来源。这是本层级唯一稳定的物资来源区域。

流浪者可以选择从7层阳台进入,M.E.G.会将他们送至17~21层的区域并安置于此。

下层区域(“血塔”前哨站)

  • 下层区域指的是塔内的地下35层~地上1层的全部区域。
  • 前哨站设在1层、B4层、B5层和B8层,以及所有楼梯间都有灯光。
  • 可允许任何流浪者或其他非敌对组织成员进出。
  • 1层的前哨站可供任何人临时停留,大多是准备离开层级的流浪者。
  • 流浪者大多是搭帐篷过夜。但由于在室内,还是很安全的。

一般来说,这里是从别的区域逃至塔区的成员最先遇到的前哨站。迄今为止,“血塔”前哨站已至少帮助了上百名不幸切入此层级的水库区或Clade区的流浪者13

“攀登者”小组

  • 约15人左右,本身大多是攀岩爱好者,并经过了M.E.G.的服务培训。
  • 提供爬塔服务——这是流浪者进出Qoppa基地时必须做的事。
  • 主要在1F、7F和22F(塔顶)进行指挥,避免人员冲突以及负责紧急事件。

Qoppa小队

  • 目前有至少8个小队,并以基地名被统称为Qoppa小队。
  • 至少有70名M.E.G.成员。
  • 小队基本由基地主管Enoa Emmanuel统一指挥。
    • _

    主要在塔内工作的小队:第1、2、6小队。

    其大多成员为原属于M.E.G.部门的成员,在塔内提供各种民事援助。

    • 第1小队队长Sally Luković,同时作为Qoppa基地的首要研究员。
    • 第2小队队长Varia Ylänen,她主要待在4楼的体检室。
    • 第6小队队长Jan Arnoux

    三名小队队长均原属于M.E.G.“罗经点”兵团。

    主要在塔外工作的小队:第3、4、5、8小队。

    其大多成员为原属于M.E.G.兵团的成员,负责在塔外进行救援行动,同时保护塔区的安全。

    • 第3小队队长Hata Shinose(篠濑羽田),之前属于M.E.G. “狂野战士”兵团。
    • 第4小队队长Fred Blackwood,之前属于M.E.G. “狂野战士”兵团。
    • 第5小队队长Derrick Turvey,之前属于M.E.G. “导火索”兵团。
    • 第8小队队长Tasanaphol Atipunumphai,之前属于M.E.G. “罗经点”兵团。

    辅助其他小队行动的小队:第7小队。

    本小队现已为M.E.G.“第一响应”兵团直接下属小队。
    其由于Qoppa基地不断增长的需求而建立,负责指挥与联络工作。

    • 第7小队队长Enoa Emmanuel,同时也担任Qoppa基地主管一职。

Stein区小型定居点

  • 地点:Stein区
  • 人员数量:20~30人
  • 阿尔戈斯之眼人员占比较高。其余组织的成员也有,但很少,且均与阿尔戈斯之眼友好。
  • 相对安全,实体较少。

M.E.G.尚不清楚他们在那里做些什么,也不建议任何流浪者前去那里。


入口与出口

入口
  • 红绿色盲通道:任何处于红绿色盲状态的流浪者在来到Level 14后,可以通过有意识地进行持续1秒左右的闭眼14,再次睁眼后会发现自己已经身处于此层级的Clade区(极不推荐)
  • 主入口:Level 4.4中切入自己流出的大片血液中后会来到此层级,大概率在塔内,但抱有切到其他地区的明确想法下切入就可能会来到其所想象的地区。
  • Level 65中翻过一个特别长的铁丝网可以来到此层级的未探明区域
  • 通过后室地铁可以到达塔内的地下8层15
  • 任何在其他文档中明确可前往此层级的方式。
出口
  • 红绿色盲通道:在红绿色盲状态下,可以用同样的方式从Clade区回到Level 14。
  • 运气好的情况下,在塔内的地下8层可通过乘坐后室地铁离开。
  • 主出口:一直向下到达塔的地下35层后,在这一层继续行走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自己来到了Level 6
  • 塔内可能出现一扇像素化的木门,打开它会来到Level █████。(不推荐)
  • 在充分保护好自己的情况下跳入水库区的水库会直接来到黯洃銫的肆四层。(强烈不推荐)
  • 高速向河流上游方向冲去会陷入昏迷,然后在Level C-754醒来。
  • 在塔22楼一个有各种玩偶的房间中,打开一扇门会来到Level 151。(不推荐,M.E.G.已派人手防止任何人误入此门)
  • 驾船出海足够远后大概率会发现自己来到了Level 29的海面上。不过,理论上这一出口有概率通往别的层级,但尚未被证实。
  • 任何通过借助其他道具以确保可以离开的方式。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