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C-1202
评分: +19+x

生存难度:生存難度:

等级等級 0

  • {$one}
  • {$two}
  • {$three}

如何使用: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level-class
|class=等级
]]


class 处的可用参数包括以下内容,支持简繁体及英文输入。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unknown 未知 未知
habitable 宜居 宜居
deadzone 死区 死區
pending 等待分级 等待分級
n/a 不适用 不適用
amended 修正 修正
omega 终结 終結

该组件支持简繁切换,如下方代码所示: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level-class
|lang=cn/tr
|class=等级
]]


lang 处选择语言,cn 表示简体中文,tr 表示繁体中文,不填默认选择简体中文。

自定义等级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level-class
|lang=cn/tr
|class=等级名字
|color=#000000(带有井号的十六进制色号代码。)
|image=链接(至图片的链接。)
|one=在这
|two=随便
|three=放文字
]]

使用 CSS 进行自定义:

你可以使用 CSS 进行额外的自定义,将代码放入到 [[module css]] 中或者是放入到页面的版式内都可以。在这一组件中,不要把 [[module css]] 放在 [[include]] 里面,把它放在那个的下面或者是页面的顶部或底部。
将这些代码放入到你的页面/版式中以编辑所有的颜色,因为组件的 |color= 部分仅能控制背景:

[[module css]]
.sd-container {
/* 字体 */
--sd-font: Poppins, Noto Sans SC, Noto Serif SC;

/* 边框 */
--sd-border: var(--gray-monochrome); /* 大多数等级 */
--sd-border-secondary: 0, 0, 0; /* 不适用 */
--sd-border-deadzone: 20, 0, 0; /* 死区 */

/* 标志 */
--sd-symbol: var(--sd-border) !important; /* 大多数标志 */
--sd-symbol-secondary: 255, 255, 255; /* 4 级以上的是白色 */

/* 文本 */
--sd-bullets: var(--sd-border) !important; /* 点句符文本颜色 */
--sd-text: var(--swatch-text-secondary-color); /* 顶部框文本颜色 */

/* 等级颜色 */
--class-0: 247, 227, 117;
--class-1: 247, 227, 117;
--class-1: 255, 201, 14;
--class-2: 245, 156, 0;
--class-3: 249, 90, 0;
--class-4: 254, 23, 1;
--class-5: 175, 6, 6;
--class-unknown: 38, 38, 38;
--class-habitable: 26, 128, 111;
--class-deadzone: 44, 13, 12;
--class-pending: 182, 182, 182;
--class-n-a: 38, 38, 38;
--class-amended: 185, 135, 212;
--class-omega: 25, 46, 255;
}
[[/module]]

旧版颜色:

如果你不喜欢新版的样式,想要用回旧版的红色边框色,只需要在你的页面中与组件一同引入下方的代码:

[[module css]]
.sd-container {
--sd-border: 90, 29, 27;
--sd-image: 90, 29, 27;
--sd-symbol: 90, 29, 27;
}
[[/module]]

Level C-1202是C层群的第1202层。


极度闷热——这便是流浪者对本层级的最初印象。澄澈的水蓝天空中毫无一丝云或雾,无来源的光线直接灼着流浪者的皮肤和眼球,连带着极度湿热的凝滞空气,令他们不得不寻求起可能的荫蔽。身侧与脚下,不知名的低矮绿色植物互相蜷曲、缠绕、共生而不同死,形成了一片有限的迷宫。

在流浪者的社区之间,少有本层级的相关讯息出现,这是少有流浪者进入本层所导致的,因为其进入方式相当之繁琐:当你触摸常青藤时,想象着自己已经落入了植物的怀抱,并且向往着它时,本层级的路便自然而然向你显现出来。

构成这片层级的植物均不能被溯源,它们大多都有孱弱的纤薄叶片,稀拉挂在几根粗细都不甚均匀的丝状茎上,每棵植株的角落里可能还填着些病态而干瘪的无用绿色花苞。植物混乱杂合的地面凹凸不平,过分松散处也常使粗心的流浪者的腿陷入其中。层级内理应存在一块坚实的土地,然而在流浪者的多次探索中,他们在脚下发现的永远只有愈加紧密的,一大团早已分辨不清是叶、花、果或根茎缠成的腐臭团块。有时这里会吹起几缕若有若无的风,像被热水浇透的几块厚重的丝布或蛛网,随意而暧昧地裹缠起流浪者的头与身体,最终挂在那些绿色的植物上,变成浓稠的无形湿气。而这时,层级里的植物都会沙沙作响,缓缓摇晃,最终再和凝滞的空气一同回归寂静。

在某些地带,流浪者有可能会发现并不由自身造成的人类生活痕迹,具体类似于大片的烧灼痕迹、一些随地摆放的杂物或垃圾、破旧的探索用帐篷之类物件。有传言称,人们在这些帐篷里发现了和凼藤迷宫地下区域中避难棚内高度相似的植物根茎,但目前无人证实能此事。

行走于这片迷宫中时,自然已有流浪者想过些通用秘诀。事实上,由植物嵌合而成的迷宫“墙体”都并不算太高,仅有约一米,流浪者完全可以爬上去——他们会发现自己处于迷宫的正中心。迷宫的地图早已被成功绘制,轻松地为流浪者所共享。尽管这些植物会以一定周期衰老、枯败、腐化而陷入到层级地下更深处,但新生植物永远都会保持同原有区域大致类似的位置。沿最优路线行走,最快约需十七小时即可到达层级边缘的一处不稳定区并离开。若直接粗暴而行,使用各类锋利锐器切割开那些植物也完全可行,但由于植物间连接紧密,且迷宫墙体多有至少半米厚,这通常并不算多么方便。此外,也有流浪者试图通过多次跳跃来取得更快的捷径,但他们会更容易因中暑而陷入危险境地。因此,更推荐流浪者们沿稳妥路线步行行进。

如果流浪者可以成功的到达上述的不稳定区域,那其将在切出层级前发现自己脚下的团块逐渐变成蓝色,然后慢慢的长出愈发多的花草,而四周墙面的植物则在慢慢褪去,最后带着流浪者前往朗疏;如果你在此期间仍然尝试以各种方式破坏墙体或植物,那迎接你的很可能是火海。所谓"破坏"似乎并没有一个准确的量,但无论如何这都不会伤人性命。

pH81CbazMdKscJt.png

层级边缘区域的一处空隙。

本层级的时空规则同样有所异常,尽管大体状态从未改变,但流浪者们总能在互相情报交流中发现些细微差异——例如身后长出的植物高了几寸、或冒出几枝明显过长的突兀茎、又或者发现某处枝叶扭曲成脸的形状。并且即使同时切入,在此层级的流浪者们也永远不会再相遇。若发现自己来到该层级,应做好独行的预备——即,你所注意的声响不来自于其他人类。并清点物资,注意防暑。

总有一些有经验的探险家拿着上述的种种异常和与其他层级的关联处,或者拿着道听途说的小故事,来给予新人们不要随意挑战这个层级的忠告,当然,只有少数的人会真的听进去,毕竟有谜团层级属实不在少数,所以并没有在意的必要。

如果完全随意地自由探索,流浪者可能到达层级迷宫区域的边缘。在那里,植物往往更加紧密地纠缠起来,变得更高——往往难以攀爬,也明显不再有任何可供通行的迷宫通道。植物们会在视野的无尽远处变得越来越高,像在远处俯瞰层级中可运动的小虫。在这里,墙上的某些地方仍然会有一些看似可通行的空隙,只是,钻入其中的流浪者从未再次回来。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