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根据“Level Up”结束后的顺数原则决定,本页面现已重定向至数据位置“level-c-1011”。
另,由于该文档涉及事件的特殊性和该文档所述内容的指向性,下发进一步通知前不得对其进行包括修正在内的任意形式编辑。
- 辰龙,C-Lambda基地
来自邦亭基地数据管理部门的提示
下列层级文档不具备任意文件审查人员的标记,属近日涌现的大量非法上传文件之一,故不应采信。尽管当前尚未完成证伪工作,该文档所述层级仍须视作虚假信息。文档复审与现地勘察等系列任务已交由后勤保障组A1(“赤兔”)负责。
生存难度:生存難度:
等级等級 0
- 层内安全
- 层体不稳
- 无害实体栖居

一处“潮蚀”位置,摄于鸟语林即将消失之际;该地点现已隔离。
Level C-1000是后室C-II层群的第1层。
描述:
由于Level C-1000从未被正式录入层级数据库,所以它没能获取官方命名。尽管如此,Level C-1000依然因它多年以来在海平线的时浮时现反复牵引着人群的目光,得以逐渐流传开一个盛行于民间的称谓:“鸟语林”。后文以此称之。
鸟语林的主要环境是一座葱郁的森林,并始终在全境氤氲着一种缥缈稀薄、经久不散的淡金色雾气;保持吸入该雾气被发现有温润心肺之功效。在有阳光照射的时段内,光线往往能在诸如云间、雾间、叶间等各类形状不一的缝隙中迎来丁达尔效应,构成繁复亮丽的万千光路。林中气温温和,气候平稳,最为“恶劣”的天气仅仅是牛毛小雨。
此处地势则总体平坦,偶有山峦起伏,其间有道道溪流作为切割,部分区域缀有水质清亮的湖泊。森林内当然不会只有一种树。林内的树木密度不高,却树种繁杂,部分类别所携的花种同样繁杂,品种涵盖前厅与后室所知的诸多类别(如水杉、银杏、国槐、法桐、悬铃木、华山松、黑松、龙柏等),并全部无视其各自本应所需的土质、温度、湿度、生长周期等生存条件地茁壮成长,四时不枯。纵然相异,上述植物却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彼此依存,不显芜杂。林间土地鲜生杂草、灌木,多为披满各式野花的绿茵,青草高不及踝;若刨开地面,往往可以目睹巨量互相紧握的遒劲树根。有猜想认为,庞大的地下根系是维持鸟语林地质稳固的根本原因。另外,虽然这里根本没有发现过微生物的活动迹象,鸟语林的落英却从来未曾堆积成山,机理不明。
除植被外,鸟语林的其余生机被鸟类独享。唯一确信由该层级原生的实体为一种通体玉白、仅有两瞳漆黑的大型禽类生物,外观与前厅物种“苍鹰”极似。它们平日喜在林中盘旋、长啼,并且会于鸟语林与其他层级短暂联通时飞离,从后者衔取各类树枝返回林中,动机未知。有流浪者大胆提出,通过结合鸟语林的客观景象,该层级内部或是拥有一种能使树枝个体成活为树木整体的强力效应,最终形成林因鸟丰富、鸟以林容身的共栖关系。
上述实体因同样原因而拥有一个非官方性质的命名:“玉鹰”。当玉鹰开始折返,总是会有大量鸟类实体自发跟随它们飞往鸟语林并赶在鸟语林再度消失前回归。经观察,所有从该层级归来的鸟类实体的行为模式都朝着更加活跃的趋势演变,鸣叫频率显著增长,为绝大多数情况下缺乏自然生气的绝大多数层级添上一丝灵韵。
与大量典型层级一致,鸟语林的边界未被确认。这使它究竟是一座岛屿还是一片陆地的冰山一角暂无定论。不过民间普遍相信,在鸟语林尚被雾气遮盖的彼端,定是更加开阔通明的一方洞天。
发现:早自Phenomenon C-32(通用名:“潮蚀”)首例发生以来,Level C-1000便已经进入公众视野。据统计,潮蚀在每处发生地点作用完毕后,Level C-1000都将在遥远的海天交接处显现至少半日,并伴有蠕动,继而神奇消失。经不定时段,鸟语林将于海平线方位再次显现与隐去。未知鸟语林为何免疫潮蚀的影响;有假设称,潮蚀/蚀海反而有几率是Level C-1000的移动手段/途径。
复审备注:我还是难以理解这些个文档的作者究竟在抱着一种怎样的心态写这些文字。它和其他所有宣称发现了所谓Level C-1000的文件一样:一派胡言。
“鸟语林”不存在。退一万步讲,就算它存在,总署也早就证明根本没有生物或者物体可以跨过蚀海这道死线,更罔论抵达并记录这个本来就只存在于谎言中的空中花园。
总而言之,本文档的性质与近期发现的大量非法文件一致:可耻的误导、卑劣的欺骗。流浪者之间口口相传的种种描述与渲染根本就是三人成虎。
复审人:赤兔#A104
附录汇编:
附录I:后室人类联合体对“潮蚀”现象的认知示例
紧急情况:Level C-993有人在饮用了德拉特尔河的河水后似乎因为饮用量的不同轻至出现消化道出血,重至整个胸腔都开始被水体腐蚀了一般地消失!这还没完,大片大片的山谷都在它们的底部无端涨出大量水体后“融”了进去。相信我,“融”这个字眼是最贴切的。
初步确认是地底出现了一种未知液体的发源地,而且还在源源不断地溢出地表。德拉特尔河的异常明显就是因为掺杂了它的产物。
它的面积仍在扩张!求助!求助!
- 郑萤From Level C-993
“迷雾”基地·医疗护理员(M.E.G.所属)
(*注:异常液体最终停止蔓延,但给Level C-993留下了一个面积约达9.7平方公里的湖泊,原生地貌、地物皆在水中融化。此现象后被命名为“潮蚀”,因其留下的水域被命名为“蚀海”。此为记录在案的首例潮蚀。)
经研究部门提醒,我们略带讶异地发现,最早一例“潮蚀”的目击报告竟与后室人类联合体倡议的提出时间相差无几。
这实在是一个有趣的巧合。有人提出,既然恰好999层之后的C层群再无突破,那么潮蚀的本质其实就是世界尽头的归墟?在那之后本来就是只有无尽的虚无?并非蚀海入侵了我们,而是我们抵达了蚀海?后室那一群群从未远离、形形色色的陌生威胁想来其实也在一路提醒我们:别只顾着埋头前闯,也得低头看一看,脚下的土壤是否坚实;还得回头想一想,自己的根身在何方。
- 李伟时From Level C-67
C-Alpha基地·“头条”新闻团队成员(M.E.G.所属)
我们这边有人一开始不信蚀海的邪,直到昨天船刚下水没划多久底下就被腐了个洞才晓得怕。要不多亏他自个儿扒拉得紧恐怕连下半身都要化进水里吧!
咱们这个穷地方讨生活主要就靠捕捕鱼嘞,希望哪天蚀海的水又从地下咕噜噜冒时别是选在鱼塘子们底下罢,欸呀……
但听说有人在蚀海的天边看到过一座满是雾的小岛,真假?真有的话不得被水化了?
- 王勇From 隐秘层级“HG-3”
渔民(无组织人士)
假以时日,万物皆是科学。我知道在后室这个自然道理不讲理的维度谈科学是有些滑稽,但它们那自成一派的定律未必不能加以总结乃至利用。
实验室确实已经为潮蚀的研究立项,可最开始的问题就已经是最大的问题:我们没法取样。潮蚀的发生地确实不难找也不难去,它所留下的蚀海也一直都在原地,可是很令我们哭笑不得的是没有容器盛得出样本!它比王水还要夸张数倍,唯一的区别是它的腐蚀速率倒是意外地缓慢。
项目停摆着。不是我缺乏信心,而是我只相信数据推导的结果:若非出现变数,否则弄清潮蚀的性质完全就是痴人说梦。
我们基地的安保部门近日在连苏内部的蚀海边上捕获了数名来自“速切玩家协会”的余孽。因为某些发生在现场的情况,有人收获灵感并向我正式提案说:或许可以把蚀海作为一种处刑措施。老实说,这有些违背人道主义。
可很经济,很省成本。而且如果把执行过程公开透明化,也颇有杀鸡儆猴之效。
宋仁- From 隐秘层级“连苏”
连苏基地·基地主管(M.E.G.所属)
我这两天简单审阅了统计数据,意外发现邦亭的蚀海面积在数十个层级的受“潮蚀”影响案例中居然最大。
但依然感谢上苍的垂青、感谢组织的支援。蚀海的蔓延确实不是无休无止,这总归是好事。被蚀海淹没的区域就此损失固然可惜,但居民都能安全撤出,无一伤亡,这便足够。知足者常乐,我们都该学会去利用自己拥有的一切,而不是沉湎于失去的和贪心于没有的。共勉。
洪天立- From 隐秘层级“邦亭”
邦亭基地·基地主管(M.E.G.所属)
复审备注:邦亭的受影响范围确是登记在册的最严重者,而且大抵也是最早受到影响的那批层级之一。作为原生的邦亭居民,我从小的记忆就是听说山峦的那边明明阳光普照、涛声悦耳,却被严厉禁止翻过那座并不难翻的山丘,去见一见从来只被在大人们的嘴里听说过的“海”。现今,每片蚀海的海岸线更是被严加封锁,不予靠近。
虽然很久之后我才因为某件事得知蚀海和那些海果真不一样,并为此付出了右掌的代价。我想我刚好因为这件事而有资格说:很多人习惯用Level C-148的层级效应去形容潮蚀,而这是不准确的。即便单从感官来讲,蚀海给人的感受也绝不是腐蚀之痛。更像是……被柔和地剥离,火有“火舌”之称,那么蚀海就是用它的“水舌”温柔地舐下我一层又一层的皮肉,暴露出我最真实的内在。
至于那些关乎“潮蚀是C层群尽头”的言论倒不是空穴来风。毕竟稍微过目一遍记录就能看出,它仅在末尾层级发生,层级编号愈接近999潮蚀就愈频繁、愈密集。没有任何事物免疫潮蚀,所有的蚀海边缘都被严密封锁。
可在这种情况下,“鸟语林”这个名字依然见诸于各类民间媒体,经久不息。假使它真的存在,那它为什么能在蚀海中保持形体?它又是C层群的什么?它确实不存在的话,这些声音难道又只是安林骑及其党羽给我们留下的流毒?
工作还在继续。
复审人:赤兔#A109
次序 | 所在层级 | 方式 | 结果 | 备注 |
---|---|---|---|---|
2 | 邦亭 | 把一只尸鼠的尸体投入蚀海海岸处的浅域 | 大约三四分钟后,水底的尸体融化般消失,没有质量留存 | 验证用。观察潮蚀的效果 |
4 | 邦亭 | 把能够收集到的各种由相异材质制成的物件投入蚀海海岸处的浅域,如木质、各类金属、纺织物等 | 同2。物体的具体消失时间似乎取决于自身质量 | 试验用。观察是否存在免疫潮蚀效应的物体。不气馁,我相信世上总有这样的东西 |
8 | 邦亭 | 尝试使用父亲的侦察用无人机 | 窃取失败,无果。还险些因此暴露 | 无 |
12 | 邦亭 | 给团子捆上摄像设备,在鸟语林再次出现时把团子放飞 | 团子如期完成了一次往返。收获一卷鸟语林内部环境的录像带 | 我以为自己得到了能让大人承认它存在的决定性证据,最终却发现不是那样。让他们看不见的不是眼睛,是别的。 |
23 | 邦亭 | 尝试自己研发飞行设备,让它飞越蚀海 | 缺乏学识和动手能力,无果 | 无 |
30 | 邦亭 | 尝试复现偶然听说的前厅物品“热气球”,让它飞越蚀海 | 仍然缺乏学识和动手能力,无果 | 无 |
39 | 邦亭 | 顺势迎合邦亭基地的招募令,从内部摸清邦亭官方对潮蚀和鸟语林的态度与方针 | 成为邦亭基地的成员 | 让我迷惑的事情不减反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无所适从,被迷茫缠绕 |
42 | 邦亭 | 与人合作,壮大朝曦结社 | 见证中。 |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过于渺小……我直到现在才真正发觉:独木不成林。独羽无以翔。 |
复审备注:通过这份附录并结合赤兔#A109的指认,已经可以确认这份非法文档的上传者——最起码是这一附录的撰写者,正是安林骑本人无疑。从中可以看到,他从未真正忠于洪主管,与其党羽建立朝曦结社的行为更是早有预谋,其心可诛。
不过让我纳闷的是,表格的内容与叙述显得如此不严谨、不专业、矫揉造作,而他好像也没想去掩饰这点。同时,他甚至大方承认自己就是与朝曦结社有关。通读几遍后我才读懂前面几条大抵是他小时候发生的事情,但仍被他认真地这样誊写,这样编排,作为正式附录写入文档。实在莫名其妙,我不明白他究竟怀有什么企图。
另,同样由赤兔#A109解释说,“团子”是他家养的一只无足鸟。
复审人:赤兔#A105
附录III:涉事团体“朝曦结社”的有关信息采集
朝曦结社的全名为“朝曦艺术联结社”,是一个宣称“致力给每一位有兴趣参与艺术创作的同好提供交流与互助机会的松散倡议”,“并无统一领导”。然而,在其率先于邦亭萌生并形成一定规模后,邦亭基地有关部门迅速发现朝曦结社实是依靠多类形式(文章居多)以达到散播不实信息、煽动民众情绪等图谋的非法组织,严重损害洪主管的权威与邦亭环境的稳定。经进一步联合调查,朝曦结社竟在其他层级亦有出没,可见其成员甚至已经违法掌握切行技艺,性质恶劣程度令人发指。
以下是一份来自朝曦结社的文章选段,其内容与Level C-1000相关。
…
十几年前,我还经常能从某些被前辈们冠以“没营养”头衔的纸媒上邂逅关于鸟语林的描述。它们内容相异,角度繁多,唯二的共同点是“鸟语林”这一用名……和都有对它是为何物的浪漫想象。大部分说法都被我遗落在了记忆的海沟,仅余印象最为鲜明的几个。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那个段落说,鸟语林是一只随波逐流、背部露出水面的巨龟尸骸,它在长眠之前害怕死后空剩一座尸臭皮囊,故委托鸟群勿让其背荒芜腐败。后在鸟群的万年守约下,遂有此林。
自然,这荒诞不经,毫不现实。年幼的我不能理解写文的人为何要作此类幻想,为何要讲这种明显连孩童都不会相信的谎。
后来我年龄渐长,开始在染缸中游泳。但很快我就发现,咱手脚不利索,不善这水。
人人都像摸象的瞎子,自以为把控全貌却只能管中窥豹。我既羡慕于又愕然于别人个个都有争论未来践踏现在的勇气或自大。羡慕的是他们起码找到并执着于自己择定的方向,愕然的是为什么总有人觉得自己有资格替别人择定方向。我早知染缸里不仅黑白二色,它精彩在斑斓也混沌在斑斓,看着大家都让各自的座驾在各自的车道上轰鸣,偶尔造个车祸现场比比谁硬,我始终驱散不掉在心底萦绕不去的不安与恐惧。同时,我说不清究竟是哪一部分让我感到不安与恐惧。
我试过去适应,一头扎进被叫做“充实”的生活漩涡中,每日脱戴生旦净丑的脸谱与其他生旦净丑颂唱着自己都听不明白的唱词。当忘了又是第几天忙至入夜满身疲惫和衣躺下又忽地想起今天又没写日记而一骨碌爬起,掐住笔杆冥思苦想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这样的一天有何可记时,我霎时雷劈般地想通让自己不安与恐惧的究竟是什么。
我恐惧的是这一眼望到头的生活,是碌碌一生后才发现自己和真正能让我充实的方向南辕北辙,是在一潭死水的泥沼中空余一具尸臭皮囊。那一夜,由于燥热而无法入睡的我来到室外,搭了一个丑陋的帐篷。我死尸般直挺挺地躺在里面,身旁四下散落着粗糙的沙砾,外部首端有一绺没搭好的幕布无力垂下,恰好挡住我望向夜空的位置。有那么一瞬间,一股想把手边的驱笑剂一饮而尽的冲动涌上心头。
次日,有如神启,于昨夜幸存的我再度目睹再度群聚的鸟儿飞过山、飞过海,飞到那幽灵一般又从海的那头慢慢浮现而终究可望不可即的鸟语林。它一如既往在蚀海的那头散发着坚定的存在感,尽管我在童年时阅读到它的那些载体再也难觅其踪。望着在高天起落的群翼,思及自己被引力禁足的魂灵,又有那么一瞬间,我无比渴望能像飞鸟一样自由,无比渴望能有什么东西从天而降狠狠砸碎再狠狠挤塑我的人生。
依稀记得是在五六岁的那两年,我在龙肉罐头里吃出了个怪东西。它是片状,呈残缺的盾形,边缘的弧线像是断裂形成,因为很不规则。它整体约莫我半个手掌大,材质像是塑料,不很厚,又轻又柔韧,洗洗干净能在光照下映出自己那颇显光洁的殷红。我气恼于这怪东西硌了我的牙,父亲却喜出望外,仿佛捡到了宝。他告诉我,在龙肉罐头里吃出龙骨已是千里挑一,吃出龙鳞当是万里挑一。他的喜悦溢于言表,嘴里一直念说这可是人中之龙的象征,我的未来一定无比辉煌。在他反复尝试打个孔好让我挂在脖子上却怎么也打不穿后,他退而求其次地让我好好收藏起来,不要弄丢。
几年后,因父亲光荣于阻击实体的防线上,姐姐和彼时还未及弱冠之年的我被迫提前担上了生存的负荷,让我对父亲曾讲的“少年不识愁滋味”切身体会地比同龄人稍微早个几年。
客观地讲,走进驻层基地那扇好像每年都吃不饱的大门,来个子承父业是我最合适的选择,也是姐姐一直希望我做出的选择。但我明白,我将因此开始一段漫长而没有归宿的征途,在生存的战局仍然不容乐观的今天,我最有可能迎来的结局是像父亲那样,变成一滩深陷泥地的残忍血色。
鸟儿飞过天际也能留下痕迹。那我?
当逐渐长为一个“也会愿意偶尔写点东西的人”,当再次想起那只与群鸟立誓的巨龟,我在此情此景才想明白鸟语林于我而言究竟是什么。
它是我文字的土壤,是让我自己心甘情愿去做第一个受骗者的谎。
复审备注:以上选段删除了相当一部分妄评妄议基地方针的内容。滑稽可笑的部分则基本保留。
复审人:赤兔#A101
相关嫌疑人与朝曦结社的勾连时间与下列基地例会的举行时段基本吻合。可注意其反常表现。
会议记录
主持:
- 谢势坤[驻层基地(邦亭)·主管秘书]
出席:
- 安林骑[驻层基地(邦亭)·时任必备物资采集员]
- 屈正毅[C-Lambda基地(Level C-1)·巡层监察组成员]
- 齐明轩[驻层基地(BG-7)·后室人类联合体事务处理部职员]
- 黄钢[驻层基地(邦亭)·治安二队成员]
- 裴令雯[驻层基地(邦亭)·后勤保障组A2(“陈仓”)副组长]
- 等其余本选段内容未提及人员共17名
<仅截取有关部分>
黄钢:我们在和贵基地的治安力量联络过后发现,这个叫做“朝曦结社”的团体似乎在你们那边也有动向。这件事所象征的严重性,齐先生肯定比我明白得多。
齐明轩:原来念“cháo”不念“zhāo”?
黄钢:嗯?……只是顺口。问到我了,这个名称是哪个发音我还真不清楚。
安林骑:两个发音都可以,不过一般念cháo。这两个读音分别代表两个用意来着。呃,我在他们的宣传册上读到过。
齐明轩:荒唐。连团体的名字都不统一,他们又能团结到哪去?
谢势坤:此言差矣,我想这与他们究竟有没有统一的行动力不存在必然关系。齐先生,实话告诉您吧,洪主管对他们上心的很。
齐明轩:能让洪先生亲自费神的事情,敢问他们的具体企图到底是?
谢势坤:不用谈他们的企图。光是违规学习乃至实施切行这一条,就已是死罪。任何不受监管力量约束的切入和切出都是在给后室人类联合体本来就缺乏坚实基础的底盘上面浇油。你担任的职务必定让你比在座的任何一位都了解这一点。
齐明轩:是的,我了解。不过,在没有先导人员做指引的情况下敢在层群尽头这种地段进行切行,真不怕不小心切进蚀海?这群无头苍蝇胆子还真够大。
屈正毅:你怎么就敢肯定他们没有先导人员呢?
齐明轩:(略怔)长官的意思是?
裴令雯:我来解释吧。目前的迹象足够我们怀疑,朝曦结社已经和具备丰富经验的老滑头们有接触,甚至可能已经形成包庇关系。
齐明轩:像“速切玩家”那样的?
黄钢:恐怕是的。C层群末端的一众隐秘层级里都有朝曦结社在暗处扎下根系、站稳脚跟的表征。一个整日担惊受怕,吃了这顿愁下顿的人哪有闲心搞创作呢?就像在一切开始时,那个初来乍到的我们。
屈正毅点头。
安林骑:不好意思,我能提个问题么?
谢势坤:讲。
安林骑:为什么C层群末端会有这么多隐秘层?它们和正式层级的区别在哪?但凡分出一个给到正式列表,我们不也早就突破1000而不是卡在999这么——
他略不自然地闭了嘴。长桌首端的数名人员正齐刷刷地望向他。
屈正毅:好奇不算坏事,但这么低级的基础题就别放在这种场合问了,年轻人。
安林骑:是。
屈正毅:不过这位小兄弟倒是因此提醒我一件事:那就是登记在案的隐秘层级名称委实过于臃肿了。如果没有必要,现行的隐秘层级名称或许会统一更替成“BG-7”那样的编号制。
谢势坤:不妥吧。新发现的隐秘层还好说,已经沿用了很久的正式名称一下子全换掉的话,牵扯到的事情不只是让各位改个口那么轻松。更何况,“邦亭”这个名字还是洪主管亲自取的,对他而言定是自有意义。
屈正毅:哈哈,我知道。刚刚也讲了,只是“或许”。老洪对总署的奉献大家都有目共睹,我想上面也不会逼着他改名。说起来,他取“邦亭”的用意是?
谢势坤:(正色)“邦”即兴邦。“亭”……噢,想起来了,只是一种修辞罢了,无实意。
屈正毅:“邦”啊……嗯,是该想到……
省略一大段无聊乏味的客套措辞。
屈正毅:综上,邦亭离真正称得上“宜居”还有些距离。
谢势坤:是啊。不过有害实体的清剿与复杂地形的改造利用等等都是我们的重点领域工作,我们只需要一点时间。
屈正毅:说到这个,我还带来了一个消息。新设立的生存难度标识“可建设”已经开始试行。
谢势坤:听过了。怎么?
屈正毅:念在洪主管的表现突出,首长们正在考虑分一个首批“可建设”的指标给到邦亭。
谢势坤:啊……咳,我似乎还听说这意味着上头会在相应层级入驻更多建设——与军事力量?
屈正毅:当然。届时,你方才提的邦亭西部群山底下的那座空珀矿脉进一步开采等难题也就能得到精锐们的支持与协力了!如何,是个好消息吧?
谢势坤:承蒙关照!不过,邦亭只是个小地方而已,不值得投入太多精力的。我们能自给自足地渡过难关,不劳烦长官费心。
屈正毅:邦亭不小啦。老洪这些年把它带得风生水起,光鲜背后的个中艰辛谁人不知呢。
谢势坤:但还有更多更加需要组织关心的困难层级……比方说齐先生那边不就是?
齐明轩:(玩笑)是啊,您看我们层级连名字都这么潦草……
屈正毅:你插什么嘴。
<后续内容愈加无聊与乏味。不再记录。>
复审备注:既然这份非法文件的作者基本确认是安林骑,那么我认为我可以凭本人的身份为资格大胆推测一下他这样编排内容的用意。“赤兔”的文书分组中,没有人敢称比我更了解这个人吧?
我要指出的是,即使不从事创作,应该也懂得一个人的文字确切地藏着那个人走过的路、吃过的苦。安林骑把这份主体内容并不是朝曦结社的内部例会记录摆放在这个位置,明显是想批判点什么。他没有直接作任何批判性陈述,而是借迂回和反衬等手段替代了直接冲撞。这也是朝曦结社的大量文章在被基地注意并撤除后,他们半被迫半自愿摸索出的惯用模式。这份附录,就是他们的典型手笔。顺便,我还可以简要阐述一下我个人认知中的朝曦结社。
他们的全称是否有刻意呼应“后室人类联合体”之意无从得知,但他们的文字和其他各种创作形式似乎不想也可能不屑于遮掩对后室人类联合体的讥讽与戏谑。诚然,正是因为尚未联合所以才谋求联合,人类的真正团结直到今天仍然只是一个美好的希冀。错综复杂的人类势力所酝酿的暗潮涌动至今,联合体倡议正是为了消解此类矛盾才应运而生,并为此奔走不息。朝曦结社的致命缺陷,正是傲慢地无视了这些。
所以,不管他们拥有多么正当的出发点,都早在一切开始时犯下原罪。
复审人:赤兔#A109
附录IV:邦亭基地现象专研组(Pc-32)的重要发现
注意:虽然M.E.G.官方数据库内的“Phenomenon C-32”档案内容依旧是“恶火”,但以邦亭为核心的一众隐秘层级仍然因恶火较低的发生率与明显逐年下降的目击案例数量等原因不再将其视为需要特地注意与研究的对象。在此类层级中,“Phenomenon C-32”编号已被赋予全新对象,所指内容为且仅为“潮蚀”现象。
在“没有物质能免疫潮蚀效应”成为后室人类联合体的共识长达数年之久后,邦亭基地设立的现象专研组(Pc-32)却在成立不久后即宣布一项与该共识直接相悖的重要发现,其内容可简要概括为:人类能在蚀海当中留下形态奇异的骸骨;是否存在发生条件则仍无定论。
专研组向邦亭基地上缴了数个成功回收的骸骨实例并向公众通报。据专研组描述,所有这些实例都是在蚀海发生类潮汐现象的涨/退潮后,于沿海地带采集。它们的共同点包括颜色一致(灰白)、材质一致(鉴定为骨骼)、尺寸相近(约半拳大小),以及皆以特殊的形状现世,仿佛经过精细的雕琢。登记在册的部分案例概括如下:
- 一个铃铛,它的外壳覆满繁复交错的花卉纹样,最为显眼的一个单体图案与鸢尾花类似。
- 一条呈蜷缩螺旋状的鲤鱼,在其背部生有两片极长的脊鳍(一说膜翼)。
- 一只被三对大小不一的羽翼包裹身躯的蝉。
- 一个半边碎裂的核桃,核桃内部呈镂空结构,有数个大小不一的球形部分以丝状细骨相连。
- 一双手指交错、紧紧相握的手掌。两只都是左手,七指。
未有重复外观。
关于上述物品的研究工作仍在进行。当前对其最为普遍的猜想是,潮蚀对人类肉身造成的反应并非腐蚀至尸骨无存,而是会将后者的残骸淬炼/凝聚/重塑成为一个外观奇异的遗物。而绝大部分遇难者的遗物统统沉入蚀海深处,仅有少数被潮汐活动携至岸边。它们的外观如何至此、为何是此不得而知,但它们与身体原主人存在某种尚待探明的联系(象征?)是所有研究者共同的推论。
此外,这些遗骨最重大的意义在于打破蚀海“无物不可腐蚀”的定理,为人类跨越蚀海的伟大尝试带来了一丝珍贵的曙光。
另,真正首个忤逆上述定理的事物是并未得到官方承认的神秘层级“鸟语林”。
复审备注:如今看来,完全让年轻人们组成专研组的决定好比让孙猴子看了蟠桃园。
遗骨一事是彻头彻尾的谎言,是朝曦结社精心设下的骗局!基地在这次事故中汲取到的最大教训是,朝曦结社在后室原生一代中的影响范围远比我们猜测的要大。尽管组内只有安林骑是已经确认的结社人员,可其他专研组个人全心全意配合他的这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景况,不得不震惊于结社的洗脑能力。
一点解释:遗骨是人造品。它们由结社成员费时费力亲自雕刻而出;而原材料最终被揭发到底是什么东西之后虽然没有告知我们A1,但它“能免疫潮蚀”的这一声明想想就能知道也是骗局的一部分。专研组通过对整个回收与报告流程的从中作梗,竟成功操弄到恰到好处地蒙蔽上听。若非A2组迅速插手所谓的“遗骨”事务并发现真相,真不知道他们还想瞒人多久!
朝曦结社这次的动静和以往一个样:莫名其妙,不知所谓。“向公众通报”?“伟大尝试”?谁准他们了?
复审人:赤兔#A108
附录V:“基地主管令·第Lc106号”相关
经附录IV所述事件后,朝曦结社日益嚣张的挑衅行为最终受到邦亭基地的正式反击。洪天立签发第Lc106号基地主管令,调动大量武装力量对隐藏在各个层级中的已确认结社据点进行突袭与围剿行动,以期彻底毁灭朝曦结社的顽固分子与有生力量。行动代号“临渊”。
除协力层级外,邦亭基地自身出动兵力包括三支驻层兵团,另有后勤保障组A1(“赤兔”)武装分组、A4(“铜豌”)武装分组、A7(“武安”)、信息保障组“六耳”等多支精锐团队作为联合保障力量。
而对于“一个民间创作团体何至需要如此劳师动众”的些许质疑之声,主管秘书谢势坤曾替主管作出简要解释:
[前文省略]
洪主管在会议中向我们叙述了这样一件事:前厅发生过一场把一座悠久的出版机构列为重要轰炸对象的空袭。他们的指挥官直言不讳地给出了原因,大致概括为“炸毁他们几条街,他们一年半载就能恢复,只有炸毁这个,他们才永远无法恢复!”
基地历来高度重视文化与思想工作。主管想要借此事指出与强调的是,很多鲜明案例已经反复验证,轻视以笔为剑的敌人很不明智,且必将在时间的见证下付出惨痛代价。
[后文省略]
文字拥有一种深抵灵魂的魔力,这无可置疑。
[后文继续省略]
行动状态:已结束。
行动结果:“临渊”行动目标基本完成,预备衔接“焚书”行动以彻底革除残存影响。当前尚余几名重要通缉对象(如安林骑、陆舸、叶粼然等)仍然在逃;不过种种迹象表明,他们很有可能只是死未见尸。
附录VI:未命名文件-未保存
下列内容取自安林骑的日记本。原文未写日期,但定作于他的失踪前夕。
我做了一个梦。
我梦见大鹏从海中振翅,激起万层海浪,把搭乘着我的残缺龙舟和舟中的我一同撕碎。我在破碎万千后依然保有意识,看着曾经构成我的粒子们融入蚀海,随着狂流涌向在海的那端巍然傲立的鸟语林。霎时电闪雷鸣,飓风斡旋,云卷云舒,一道沉吟的长啸从天而降,惊起满林飞鸟,朝着四方天地遥遥飞去。一只玉鹰撞进我的瞳孔,我在震颤之余发现它们竟和团子一样。它们没有脚,它们也没有脚。
我也砍断了我的脚。因为我发现只能飞翔,我必须飞翔,我不想平静地埋入泥土,我只想高飞着坠亡。
现实往往令人失望,因为人心时时不满。我之所以选择执笔,我为什么选择执笔,是因为这就是我笃行的道,是我坚信文字实有一种穿越障壁碰撞魂灵的独特伟力。
此前,我对鸟语林的一切描述确实只是存在于我想象中的的缥缈愿景。它和它背后的新天地注定、必然、绝对不会是我想象的那么美好。我只是愿意相信她会美好,愿意接纳她的所有缺陷。后室对老人们存在着本质缺陷,因为它终究不是家。
但世界终究属于我们,终究是属于固然同样身具缺陷但仍然选择前进的我们。人类的未来究竟有没有选择继续走向远方,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有人选择了毁灭结社以最后一搏,我也自有我的最后一搏。等到明天,数据库的维护员就会发现猛然涌现一大批“非法文件”,以各个口吻各个视角描述着各个被冠以“Level C-1000”的新天地。删了就会有人再发,再删还会有人继续发,直到逼得他们正眼看一看大家各自发现的新层级,直到每个翻阅数据库的流浪者都会看到无论世道如何更迭、当下如何疮痍、我们都选择的向前。
即便,其中虽然不乏少数几个一眼就看出和鸟语林一样想象居多的层级,但这终究印证了前行的思想不可能被禁切的铁铐阻绝。过去不能,现在不能,未来更不可能。
Level C-1000是一片予人虚假希望的阴暗森林?是打破天穹之后方才盈目的无垠平原?还是充斥着“门扉”与房“室”的混紊空间?它们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千,都是超越九百九十九这个界限之上后迎来的Level up。
我唯有继续前进,去追寻那个于我而言象征着美好未来的鸟语林。可是理想的未来不存在于人间。我不确定这究竟该算勇气,还是一种逃避。我还不太确定,我将要进行的朝闻道夕死可,是否属于祂的管辖范畴。
若我明日的残舟之行一切顺利,若我还有幸有命去延续我的人生征途……我或许会发现前方没有飞鸟,没有秀林,只有依然无尽的前路和迷雾,还有一代代身携缺痕而不肯驻足的人。
基地、前哨和社区:
该层级将拥有已知的基地、前哨和社区。
出入口:
- 入口:蚀海彼岸。
- 出口:笔者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