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ort url('https://fonts.googleapis.com/css2?family=Courier+Prime&display=swap');
@import url('https://fonts.googleapis.com/css2?family=Open+Sans+Condensed:wght@300&display=swap');
@import url('https://fonts.googleapis.com/css2?family=Dosis:wght@200;300;400&display=swap');
@import url('https://fonts.googleapis.com/css2?family=Orbitron&display=swap');
@import url('https://fonts.googleapis.com/css2?family=Montserrat&display=swap');
@import url('https://fontlibrary.org/face/fantasque-sans-mono');
@import url('https://fonts.googleapis.com/css2?family=Audiowide&display=swap');
@import url('https://fonts.googleapis.com/css2?family=ZCOOL+KuaiLe&display=swap');
@import url('https://fonts.googleapis.com/css2?family=Noto+Sans+SC&display=swap');
@import url('https://fonts.googleapis.com/css2?family=ZCOOL+QingKe+HuangYou&display=swap');
:root {
--theme-base: "black-highlighter";
--theme-id: "liminal";
--theme-name: "Liminal Theme";
--logo-image: url("https://backrooms-wiki.wdfiles.com/local--files/theme%3Aneon/NS_LOGO.png");
--header-title: "霓虹曳舞";
--header-subtitle: "";
--body-font: 'Montserrat', 'Noto Sans SC', cursive;
--header-font: 'Orbitron', 'ZCOOL KuaiLe', cursive;
--title-font: 'Courier Prime', 'Noto Sans SC', cursive;
--mono-font: 'Open Sans Condensed', 'ZCOOL QingKe HuangYou', cursive;
--white-monochrome: 0, 0, 0;
--pale-gray-monochrome: 0, 0, 0;
--light-gray-monochrome: 230, 60, 188;
--gray-monochrome: 0, 255, 255;
--black-monochrome: 39, 232, 232;
--bright-accent: 230, 60, 188;
--medium-accent: 230, 60, 188;
--dark-accent: 230, 60, 188;
--pale-accent: 255, 217, 112;
--swatch-menubg-dark-color: var(--white-monochrome);
--thing: 255, 140, 227;
--swatch-topmenu-border-color: var(--link-color);
--rating-module-button-plus-color: var(--light-gray-monochrome);
--rating-module-button-negative-color: var(--light-gray-monochrome);
--rating-module-button-cancel-color: var(--light-gray-monochrome);
--rating-module-button-credit-color: var(--light-gray-monochrome);
--link-color: 230, 60, 188;
--hover-link-color: 48, 217, 197;
--visited-link-color: 0, 201, 0;
--background-gradient-distance: 0rem;
--gradient-header: linear-gradient(to top,
rgba(var(--medium-accent)) 0%,
rgba(var(--medium-accent), 0.90) 100%
);
--diagonal-stripes: linear-gradient(transparent 0);
}
#skrollr-body {
width: 100%;
position: absolute;
top: 0;
left: 0;
background-image: url("https://backrooms-wiki.wdfiles.com/local--files/theme%3Aneon/NS_BANNER_1.png");
background-repeat: repeat-x;
background-size: inherit;
}
}
#container {
background-image: url("https://backrooms-wiki.wdfiles.com/local--files/theme%3Aneon/OS_BG_4.png");
background-size: auto 100rem;
background-position: center;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opacity: 1;
margin:1.5rem 0;
}
div#page-options-bottom-2 > a, div#page-options-bottom > a {
border-radius: 0em;
-moz-border-radius: 0em;
border: none;
}
div#page-options-bottom-2 > a:active, div#page-options-bottom-2 > a:hover, div#page-options-bottom > a:active, div#page-options-bottom > a:hover {
border: none;
}
#header, #top-bar {
background-attachment: scroll;
}
#header {
background-image: none;
color: rgb(var(--dark-accent));
}
#page-title {
border-color: rgb(var(--light-gray-monochrome));
color: rgb(var(--dark-accent))!important;
font-size: 2.5rem;
}
#header::before {
content: "";
position: absolute;
height: 90%;
width: 100%;
left: 0;
top: 0;
background-image: var(--logo-image);
background-size: auto 8.5rem;
background-position: center;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opacity: 0.8;
}
#header h1, #header h1 a {
font-size: 2.5rem;
position: absolute;
top: 0.05rem;
margin: 0;
width: 100%;
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z-index: 0;
}
#header h2, #header h2 span, #header h2 span::before {
font-size: 1.3rem;
position: absolute;
top: 1.9rem;
margin: 0;
width: 100%;
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
#header h1 a::before, #header h2 span::before {
text-shadow: .063rem 0.1rem 0.1rem #0c0c0c;
color: white;
line-height: 1
}
h1 {
font-size: 2rem;
color:rgb(var(--dark-accent));
line-height: 1
}
h2 {
font-size: 1.8rem;
color:rgb(var(--dark-accent));
line-height: 1
}
h3 {
font-size: 1.6rem;
color:rgb(var(--dark-accent));
line-height: 1
}
h4 {
font-size: 1.4rem;
color:rgb(var(--dark-accent));
line-height: 1
}
h5 {
font-size: 1.2rem;
color:rgb(var(--dark-accent));
line-height: 1
}
h6 {
font-size: 1rem;
color:rgb(var(--dark-accent));
line-height: 1
}
div#page-options-bottom-2>a:active,
div#page-options-bottom-2>a:hover,
div#page-options-bottom>a:active,
div#page-options-bottom>a:hover
.owindow .button-bar a:hover,
a.button:hover,
button:hover,
div.buttons input:hover,
file:hover,
input.button:hover {
color: rgb(var(--swatch-tertiary-color));
}
#side-bar .heading p,
#side-bar .side-block>.collapsible-block .collapsible-block-link {
color: rgb(var(--gray-monochrome));
text-shadow: none;
}
#top-bar>ul>li a:hover {
color: rgb(var(--gray-monochrome));
}
#top-bar div.mobile-top-bar>ul>li:hover a,
#top-bar div.top-bar>ul>li:hover a {
color: rgb(var(--gray-monochrome));
}
a.newpage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none
}
a.newpage {
color: rgb(var(--newpage-color))
}
blockquote {
box-shadow: 0.2rem 0.4rem 1.2rem rgba(0,0,0,.25);
}
.styled-quote {
background-color:rgb(var(--pale-gray-monochrome));
border-left: 0.5rem solid rgba(var(--gray-monochrome));
padding: 0.1rem 1rem;
margin: 0.5rem 0 0.5rem 0.25rem;
box-shadow: 0.2rem 0.4rem 1.2rem rgba(0,0,0,.25);
}
.dark-styled-quote {
));
border-left: 0.5rem solid rgba(var(--pale-gray-monochrome));
color:rgb(var(--white-monochrome));
padding: 0.1rem 1rem;
margin: 0.5rem 0 0.5rem 0.25rem;
box-shadow: 0.2rem 0.4rem 1.2rem rgba(0,0,0,.25);
}
.dark-styled-quote a{
color: rgb(var(--swatch-menubg-medium-color));
}
.lightblock {
background-color:rgb(var(--pale-gray-monochrome));
padding: 0.01rem 1rem;
margin: 0.5rem 0 0.5rem 0.25rem;
box-shadow: 0 0.8rem 1.2rem rgba(0,0,0,.25);
}
.darkblock {
background-color:rgb(var(--gray-monochrome));
color:rgb(var(--white-monochrome));
padding: 0.01rem 1rem;
margin: 0.5rem 0 0.5rem 0.25rem;
box-shadow: 0 0.8rem 1.2rem rgba(0,0,0,.25);
}
.darkblock a {
color: rgb(var(--swatch-menubg-medium-color));
}
.yui-navset .yui-nav .selected a,
.yui-navset .yui-nav .selected a:focus,
.yui-navset .yui-nav .selected a:hover {
background-color: rgb(var(--thing));
}
#login-status a {
color: rgb(var(--swatch-tertiary-color));
}
#login-status ul a {
color: rgb(var(--white-monochrome));
}
#login-status {
font-weight: bold;
}
#search-top-box input.empty:hover {
color: rgb(var(--swatch-text-secondary-color))
}
.customFont {
font-family: 'Courier Prime', 'Noto Sans SC', cursive;
}
.main-font{
font-family: 'Orbitron', 'ZCOOL KuaiLe', cursive;
}
我已经不记得我是怎么来到的了,但我惧怕我再也无法离去。我并非是没有这么做的能力,而是没有这么做的意志——缺乏甘心被清醒意识的残忍限制所困的意志;清醒时的每一刻,我都被它不可移易的法则枷锁所禁锢着,无法忍受。
我开始感受这世界的构造。我能感受到那围绕着席卷着我的永存的气焰,就像一股能量在我的静脉中涌着流动,伴着我的每一口气潮起潮落一般。我能感到我的心脏在随着另一种节奏搏动——一种更古老的存在发出的深沉、永恒的哼唱。我抓住了它——就在我指尖那荡漾的、柔软的、无限伸展的以太。
我渴望摆脱现实的束缚。
我恳求俯瞰物质的现实。
我欲求拥抱那深不可测。
Level 221,又叫幻景创世。其为后室的第222层。“创世”是广义上的“幻景”——由Level 221和其之数个被统称为221.∞的子层级组成——中的最大的部分,其有时也被称为“中心”或“表面”。其为幻景中最大且最安全的一部分,扮演着随后的所有子层级的起源的角色。
描述:
Level 221主体由到访过其中的人员的梦境组成,在地图上约为一个圆形。此层级的一切物质——涵盖从其中建筑,到其中地形、其中实体的一切——皆曾只存在于从前的到访者的梦境中。每当一位新人进入“创世”时,其皆将把人员作为数据来源,使用其梦境中的有意义物件构建并扩展其本身。因此,流浪者永远无法得知“创世”在其到来前的样貌。
“创世”本体由三个关键区域组成:自助食堂、风景画、以及虚空。
自助食堂
自助食堂在方位上处于“创世”的中心,层级的其它部分是从它延伸出的。每个进入此层级的流浪者都会发现他们自身位于此地。这是幻景中最稳定的部分,也是Level 221中唯一被确保在新人到来时保持不变的部分。因此,此区域扮演着“中间区”的角色——保证着在“幻景”中流浪者的安全。
就外观而言,自助食堂表现为一座西方学校的公共午餐厅。自助食堂出乎意料得庞大,使它尽管在周围有着四散的桌椅时也会给人一种明显的空旷感觉。沿着自助食堂的侧面,遍布着数个各异的服务通道,偶尔会供应几种不同的食物。此处的食物总是可安全食用的,且在冰箱和贩卖机里可以找到杏仁水。
景观画
“景观画”是由流浪者初入“幻景”时的梦境联结而成的。“景观画”由围绕着自助食堂的庞大区域组成;其为“创世”的构建区域的剩余部分。其仅能被形容为数个环境和地点凝合在一起的混乱结果。人在“景观画”中走得越远,地形的生成就会愈加混乱,世界看起来就愈加虚假。一位流浪者可能前脚还在雏菊田里,但走过一座小山丘就发现了一片世界末日般的废土。
我穿越了那巨大的废墟,已被遗忘许久的,即扭曲又不可知的记忆的碎片——我们让它们腐烂在潜意识的深处——那是一片被废弃的、无法融入进我们现实的框架的梦的墓地——对我们毫无意义的梦。我们甚至拒绝去看它们一眼。
梦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让我们从凡人的条件中解脱出来,而在醒来后我们却满怀羞愧地一再把它们推到一边。我们是多么愚蠢……我现在明白我曾经是多么盲目了。
此处通常会有着重力的差距,以及空间一致性的缺乏。许多结构是用毫无意义的材料、物体或者二者的结合建造的。许多色彩难以理解,层级的各个部分也常见难以捉摸的天气。
其不仅可扩展,且一旦有初入的流浪者,更新就会应用到整个“景观画”的任何地方。发生在“景观画”中生成的区域的变化量是由与虚空的接近程度决定的。自助餐厅周圈的区域变化很小,而从虚空中新生成的区域将完全由新数据构成。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越靠近虚空,“景观画”往往就更加混乱和梦幻。
虚空
尽管说Level 221看起来是无限的,但它仍是一个未完全体。如果流浪者顺着“幻景”的一个方向走了够久,其将会发现自身离开了层级的构建区域,进入虚空。在某个时刻,可观测世界会突然消失,四面八方都仅剩下一片白茫茫的虚空。有曾短暂进入虚空的流浪者报道称,其之偏执感加剧了,且常常出现幻觉。
这片巨大、苍白的虚无被认为是Level 221的基础,因为此层级的一切都被包含在其中——许多人相信,在第一位流浪者踏上“幻景”前,这里只有着虚空。“幻景”自我创造的性质让众多流浪者认为,这一层级是有着感知力的——但这一说法尚未得到证实。
即使到现在,它还在看着我。
地平线上的那一抹白光。我不恐惧它。它是这世界的基底——我必须接纳它。
我闭上了眼睛,平静地坐在了现在是小孩子们的破旧摇晃木马的一个东西上。在几次深呼吸之后,我发现我自己看着凝胶状的云河的对岸,将自己的目光停在了仅距岸边几步远的一个大理石制作的游乐场上。
我集中注意,感受我内心深处的共鸣。它在我的胸腔深处发出回响, 一直发散到我的四肢,一直旅行到幻景的核心。我脖子上汗毛直竖,空气紧紧压在我周围,就像幻景在紧紧握住我脆弱的身体。我调节自己的呼吸,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画面:
游乐场开始变化。它变形、弯曲;开始融为一种新的物质。它没有改变形状;反之,我到来前那曾经的大理石纹样现在变为了水体。
我挥了挥我的手。作为回应,小波浪在液体中荡漾,保持着游乐场的形象。
我打了个响指。随即在一瞬间,就像气球爆炸一样,整个结构在一道突然的闪光中崩塌。这一巨大的冲击后,地面开始迅速伴着反复无常的嘶嘶声溶化,就如同水是腐蚀性酸一样。它将继续液化并无尽地下沉,在景观画中留下一个豁开的大坑。
性质
“创世”的几何结构在中心区域相对稳定,但稳定性会随着人员从入口点——也就是自助食堂——向任意方向旅行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少,“幻景”的非欧几里得性质也会越来越明显,“幻景”独特的现实扭曲危害也会随着越来越靠近虚空——似乎是这一效应的源头——而越来越加剧。
因此,随着Level 221的表面积随着每个新来者扩大,不稳定的能量就会扩散到更广泛的区域中;所以,“稳定性减少”的效应在一个人从自助食堂走到虚空的过程中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渐进。
就其现在而言,由于“创世”在不经意间越来越大,这一效应比“幻景”被初次发现时要不易察觉得多。自助食堂周围的“景观画”表面已经变得相对安全且宜居。
在“景观画”的边缘,接壤着虚空之处所观察到的腐化是最严重的。建筑物和物件可能会随机地出现“故障”、在大小和外观上意外地突变、或是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移来移去。
据流浪者观察,层级似乎还没有决定要在那些区域放置什么,而是在等待——直到它可以再次扩展。
在“景观画”的边缘流浪无异于行于刀锋,哪怕是立谈之间,也有很大风险负伤甚至死亡。
影响
据观察,那些在“幻景”中逗留时间过长的人员往往会对环境产生简单的影响。此类个体被报道称可以随意显现简单的物体,或是甚至表现出心灵遥控的能力。其它可能的——尽管未经证实的——影响的用途包括:飞行、 外观及声音的改变、以及瞬间移动。
我的躯体不是我自己的。
它是我所涂抹的画布的一部分。
它是我的一部分,就像我脚下的大地一样。我能感到我的四肢、我的呼吸、我沉闷的眼睛;就像我能感到墙壁、泥泞和那紫色的天空一样。
我是塑造陶土的那双手。我是雕塑家;我是画家;作家。
我不在这里或是哪里;我无处不在。我存在于时间本身的界限之外。我就是幻景,幻景就是我。我已然和无限的幻景和它的虚空融为一体了。我渴望超越这无边无际的白色——去测验我扩展的界限。
持续操作幻景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自我感受丧失(Ego deletion)、夸大妄想、现实感丧失、欣快症、时间感的扭曲——以及妄想症。
夜晚时分
需要注意的是,“幻景”有着昼夜循环。当“幻景”处于夜晚阶段时,“创世”的环境就会笼罩在深蓝紫色的阴影之下。此期间内,典型的窗户将发出白色或其它柔和颜色的光。奇怪的是,实体和其他人员在此期间内看起来将会变为黑白相间的,而非平常的颜色。
此期间内,移动将受限;主要表现为精度和速度的降低。这给人的感觉通常像是有重量压在人体上。说话也会有延迟,且难于大声呼喊。这一周期是变化无常的,且发生在一瞬间,随后每3-12小时改变状态。
更多性质
“幻景”中值得注意的奇事也包括:
- 裸眼观测中,“幻景”中的某些部分将会变得模糊或被完全阻塞。这一效应可能会出现在随机的物件或建筑物上,但最常见的是字母和数字。正如预期的那样,这一效应会随着靠近虚空加剧。然而这种效应随处可见,包括自助食堂。
- 流浪者互相靠近时可以进行心灵感应式的交流,这可能会令人吃惊。
- 幻听常会发生;范围包括从简单声音到音乐的一切。由于心灵感应的存在,一个人可以感受到附近的另一人的幻觉,这可能会使人迷惑。
- 流浪者可能感到晕眩、混乱和反胃感。这在新来者之中更加普遍。
- 在夜间阶段,人会突然失去对身体的控制。这感觉就像进入了一种类似于睡眠瘫痪的状态。此种情况可以在短时间内随机发生。
然而,还是少了些什么。
是的,我现在明白了。它一直瞒着我;这个世界未被触及的一面。
一种某种更伟大的东西的感觉徘徊在我仍被束缚的思想之外:比我所有的结构要更深邃的东西。它此时正在不断嘲笑我。
我必须够到它。
它一直在躲藏,但我将不再会被欺骗了。
实体
中立
有相当数量的中立实体分散在Level 221的各处。这些实体都有着来自流浪者梦境的独特表现,并且总会表现为丢失的前厅宠物的形式。这些实体在行为和友好程度方面各有不同,而且可以相互作用。它们在自助食堂附近较为稀有;而越靠近虚空,它们的数量就越庞大。
不有目击称层级内有着不常见的类似于记忆无面灵的人形生物。其通常被动,会忽视流浪者的存在。
在接近此类人形实体时最好谨慎,因为敌对实体通常也会表现为相似的人形形式。
敌对
尽管“创世”中没有多少敌对实体,它们仍然有出现的风险。这类实体总是独特且独属于某位流浪者的,并常常表现为某位流浪者的梦魇的形式。
流浪者遭遇敌对实体的可能性与他们的压力水平直接相关——越靠近虚空就会越糟(尽管在虚空中从未遇到过实体) 。这种影响会因其他流浪者的存在而成倍增加——流浪者越害怕,敌对实体就越可能出现。
因此,对流浪者来说,保持冷静并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是重要的,特别是冒险进入“幻景”更广阔的区域时。
最近的发现称,这些看似“显现”的实体们实际上为织梦者。这是在此层级中观察到的该实体的第一个实例。它们似乎能够以与正常梦境相似的方式改变梦境。
我记不起来我在哪里了;我可能迷路了。这里有一种古怪的熟悉感。于是我深呼吸,一股熟悉的芳香让我的鼻子有些痒痒。我的鼻子。我自己的鼻子——我自己的身体。我劳累的肌肉和悸动的意志——在这肉体之外再没有别的,我再次被困在了这可怜的形式中。
那股芳香。熟悉的异香。我的一部分感到我应该在这香气中得到安慰;就像在家一样。
家。我的家是什么?我在前厅的生活已经消逝在遥远的记忆中了;就像梦境一样。诚然,当我的目光聚焦时,我的童年的家的图景开始在我眼前成型。
那感觉不对。它有着同样的特征,当然——但我在那记忆冲过我头脑时感到浑身不自在,那感情太强烈了。
我凝视着那张我小时候画过的破旧的紫色心形桌子——也就是我父亲多年前建的那张桌子。每个周末晚上我们聚在一起玩牌的那张桌子——我父亲帮我做作业的那张桌子——也是我父亲死后,我母亲一怒之下打碎的那张桌子。
不。我已经忘记了那些往事,那些苦痛早已离我远去了。我尽我最大的努力刷去着那威胁着我内心深处的怀旧感。我眨去眼泪,离开了那现在已充斥着生动的细节的客厅。
然后,我看见了它。
Level 221.∞
就像之前提到的,“幻景”的表面层——即“创世”——只是它本身的一部分。理论上,有着无数多的子层级堆叠在Level 221之下。尽管说它们在物理上互相连接,这些层级中的每一层都是互相隔绝的;每个流浪者只能进入其中的一层——他们自己的那一层。
每一人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一层。与表面不同,每个子层级的构造完全取决于进入者的梦境和记忆。
此处的许多性质和表面相同——除去无法进入虚空。这一区域对流浪者的精神状态更加敏感,因此更容易变为噩梦。这总会导致Level 221.∞在许多方面上都更可怕且更危险。
因为此处通常遭人厌恶,梦居民们将Level 221.∞称为“狱景”。
不建议流浪者长时间睡眠,并在距离自助食堂太远时避免进入睡眠。这是已知的进入“狱景”的直接方式。
下方为梦居民们提供的“新手指南”中对“狱景”的描述。
“狱景”是一个被程式化地生成的世界,由进入其中的人的梦境和记忆形成。
虽然刚来时你会觉得它天真无邪,但别被骗了——这个地狱只要一个念头就能让你的噩梦成真。你在这里待得越久,妄想症就会越折磨你的大脑。
千万小心,因为这将致使恶魔们显现,它们渴望找到并伤害你。这些恶魔从它们的受害者的恐惧中汲取力量,并因此以塑造自己来迎合你最糟糕的恐惧。
这些恶魔会变为你所爱之人的样子——只不过极度可怕且扭曲。它们会用虚假的安全感来欺骗你,用你熟悉的人的声音来引诱你——千万别听那些声音的话,那只会让你遇见一个梦魇般的怪物。
若是你失去了对你情感的控制,你身旁的世界就会开始恶化。环境将更加危险,恶魔们也将更加强大。
我的心跳骤然停止,
肺发出一声尖叫;
血液也逐渐冻结,
而惊恐穿透了我的身体;一股恐怖的浪潮威胁着将我淹没在它的蛮力中。一种浓厚的、黑色的、淤软的恐惧开始渗入我的内心。
是他。他的身体——以最令人恐惧的方式歪曲着,就如同被数辆汽车碾过后的尸体——我勉强着控制自己的呕吐欲。
那毫无生气的眼睛和我对视着。他的脸就像我父亲那样——但上面挂着一条条的血肉和皮肤,露出了那下面的骨头和肌肉。比起一个活人,那更像一身破旧的皮肤服装。
“别害袙。”那卑鄙的生物模仿着我父亲的声音说道。
我想赶紧转开目光;我想跑,我想尖叫;但我完全无法做出那些动作。
这里没有我可以弯曲的结构;没有可以从这怪物手下保护我的东西了。
我在我的脑海中呼喊——幻景,能听到我吗?我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我独自一人面对着这令人作呕的噩梦。
我被遗弃了吗?我走得太远了吗?
求求了……救救我吧!
怪物艰难地向前走着。它一寸一寸地,一步一步地朝我逼近。
救救我……求你了,是谁都行,是什么都行,求你了!
我试着叫嚷,但我冻结的嘴唇中没溜出任何声音。
求你了……救慦㧴……
不要在這娌结束——
基地、前哨与社区:
梦居民是居住在“幻景”中的一个相对较小的团体,目前约有26名成员。
- 据报道,这个团体至少有9名成员,他们在这里呆了足够长的时间,可以对“幻景”产生显著的影响,有传言称,其中一人甚至可以随意重塑或改变整个房间。
- 他们大多很友好,他们会照看自助食堂,照顾流浪者的安全,并教他们如何在“幻景”中寻路。
- 他们绘制了一些周边区域的地图,并会记录发生的变化。
- 他们一次只睡3个小时,因为他们相信深度睡眠会增加进入Level 221.∞的可能性。
最好时刻保持警惕,因为有目击到其它徘徊于“创世”的边缘的流浪者,他们的动机和影响未知。
入口与出口
入口
- 在终点的伪现实中的一个特殊地点切出。
- 子层级Level 221.∞ (方法未知)。
出口
- 在靠近虚空的任何地方切出都有可能到达Level 101。
- 进入深度睡眠——或者在远离自助食堂的任何地方睡眠——都有进入Level 221.∞的风险。
- 走过一扇刻着单词“存在”的铁门会进入Level 994。
我菿迖综点了……最后的阈界。
这是硪的地狱——我栐恒的扸磨。我有罪,我应当綬苦。
我
不应珰离开。
我将留在这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