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室中文月刊二〇二五年六月刊

前言


若您无法顺利加载本页面,请考虑以 无障碍模式 观看。

202506%E6%9C%88%E5%88%8A%E8%83%8C%E6%99%AF.png

(狂拽酷炫热血分镜)

精:高质、有效、无冗余。
简:字少、词朴、版面简单。

后室的呈现方式无比自由——别出心裁的另类路途、十万字的巨大世界、玩尽代码的视觉飨宴,在这里都可看见;众人贡献的版式、组件在日晷阴影的绕行中堆砌成巨物,为代码苦手供给提升观感的万用工具集,使人们可轻易地美化自身的文章。

视网膜印满艳彩纷飞固然悦目,但久而久之,难免可能陷入“文章越长,花样越多越好”的致命盲区。因此,撰者本次希望藉由月刊来向各位介绍一些精简的优秀文章、梳理其优秀之处、同时意图借此提出些许短文的写作建议,使新人更易下手,也使尚未接触短文的其余作者有机会尝试。


编写者:DecemberDeclineDecemberDecline
责任编辑:LiurdLiurd

封面文章

啊,写这么少?

后室中文月刊二〇二五年六月刊

本期封面:

202506journal_soy1

Phenomenon C-70 - “奖励关卡”
soybean-hy

(一阵欢快的电子音乐)
semilogo 后室中文月刊编辑部 2025.6.30


“奖励关卡”看似仅是一个简单的现象,实际上它有着关于后室世界观的暗示;从平面状的收集物、靠近后自动获取到结算房间,整个现象机制的设计和游戏类似,恰好和大众对于“游戏后室”的认知相符。

在万物起源的 Level 0 文本中,“假如你不小心在错误的地方从现实中切出”正是使用到“游戏穿模”的概念,除此之外,存在正常玩法、正确逻辑的世界才会有“错误”一说,这点或许也属于游戏的性质之一。

各位可以先思考一下这篇文章的拓展方式。

以一段话总结,本现象:“会出现一些收集物,收集完会结算。”那它是如何去丰富内文的呢?

202506journal_soy2

细节。

请根据上面那段话幻想流浪者遭遇时的场景。

他突然看见了一个奇怪的东西。

外观类似绿宝石,但却是像素版本——而且似乎没有厚度,如游戏贴图一般;在接近它的时候,便会随着清脆的声响消失。

他一路沿着宝石的路途行走,收集的叮铃响声回荡在一整条长廊;最终,一扇像素风格的大门出现在长廊的末端。

想像场景有助于丰富内文,并让读者更容易贴近自身实际想表达的画面;多多深入思考发生的情境,便会发现自己的点子绝非一两句话即可谈清。


除了细节之外,表现方式也可以让自身的文章有所增色,更添趣味。

Level C-16 便是一个例子,将层级现象本身直接融合到展现上面,既可让它在形式上脱颖而出,也可做出和一般文章相比更直观的性质呈现。

举例,若本篇文章的内容变成这个样子:

Level C-16 是后室层群 C 的第 16 层。

Level C-16 由近乎无限个常规高中教室组成,具有少量实体。本层级的试卷随处可见,若是接触它们,接触者会……



202506journal_soy3

有点没劲。

这样的写法,近乎等同于放弃一种展现的手法,难免会失去原文中特有的趣味性;且原先让人感到迷惑,无法真正知晓层级真实情况的性质也同样消失了。

另一个涉及"表现方式"的便是 Object C-283。从文章标题便透过空缺来让人感到困惑,接在其后去偏旁的"错字"更是使读者起疑;而在最终的地方,透过脚注告知谜底 — 这是除去任何"虫"的热线。

让"信息呈现"的字句也在"呈现信息" — 将"这个热线会除虫"以既隐晦又直白的方式显示出来。


编写者:DecemberDeclineDecemberDecline
责任编辑:rukatyanrukatyan

文章推荐与评析

Object C-267 - “曾经”

Corpse_of_a_presumed_Boko_Haram_member2.jpg

我很少看见一篇几乎从头到尾都在全力发挥的文章,尤其是短文。

我觉得大部分人对于短文印象很差的原因,是因为这看着像是作者脑子空空不知道要写什么想尽办法才憋了一丁点短短的东西出来。的确这种东西确实很糟糕,你可以从里面看见那些糟糕短文中的作者费尽心思地想要加长他本来就不是很富足的心里想法,但是又不明白怎么对于里面的东西做出取舍,只会随便乱加字,导致整体看起来就是“短而无物”,又短,东西又少。

但是这并不代表短文本身就很糟糕,实际上它可以做到和长文完全不一样的效果,也就是作者可以把所有的技巧密集地安排进短文里面,达成每个地方都是有效叙述的效果,短文极致压缩的特性很适合用来做大差距,大反转,而密集信息加上对于印象的彻底颠覆对读者来说就像是把二十小时的连续剧浓缩到两分钟一样,是对于大脑从头到尾的疯狂轰炸。

前言说完了,总之这次我要来推荐两篇不靠排版代码,几乎纯靠笔力的短文。

你知道读者啊,是会下意识将故事里面的撰写视角想成自己,或是将其他大多数的文章撰写视角同样套用到这篇文章上。你想想,大部分的文章的写作者,可以是某些团体的档案员,可以是随机一个流浪者但,大部分情况下他们都有一个特征:他们都是人类。

而这篇文章的妙点就在,它利用了我们的预设,也就是让我们误会“这个文档是人类写得”,导致你,当时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会感到困惑,因为文章中的“人类”跟我们现实中的人类特征是不一样的。

所以,这篇文章我认为最大的亮点就是“错误预设”,一开始读者以为写文章的是人类,尸体是类人实体,但后面却发现好像哪里怪怪的,这跟人类好像不是人类,而是其他东西,这时候读者就会惊恐地发现-真正的人类已经毁灭了所以,后面尸体所画得东西,在读者知道“这个尸体是真的人类,那些不是”之后,就会变得很恐怖。

我在这里给出两个猜测,第一个,这个真正人类死掉的原因就等于他们这两个猜测。人可能真的从某个地方来到 Level 11,在时间的推移之下自然地灭绝死亡。而第二个思路就比较有趣了。

你知道吗,人们猜测可能原因得时候,这个原因会出自他自己的经历,比如说一个人迟到了,家里养猫咪的会认为是猫咪在拖他时间,家里有碎念家长的会认为是因为家长碎碎念他太久而迟到。回到这篇文章,它在猜测灭亡原因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暗示他们来到这边的可能原因:“从 Level 11 的外在星球过来”,那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个人类死亡的原因和他们(外星人)打破 L11 屏障有关。你有没有听过臭氧层破洞的事情,一个原先保护星球的防护罩如果被打破,那就会造成一些灾难,而“外星人打破屏障”可能就是让人类死亡甚至腐烂的原因。

就跟我前言所说的一样,短文可以高度浓缩信息,你看,这篇文章用一个尸体就讲述了人类的毁灭,外来种的进入。表现手法上先透过错误视角预设来骗一下读者,在后面读者意识到哪里不对后再点出背后可能的故事。就这些来说是很令我惊艳的。


推荐者:ErynolsoliErynolsoli
责任编辑:LiurdLiurd

Level C-912 - “败絮”

Level%20C-912_1

前排提醒,以下我的评价标准是基于这位作者在 2023 年身为新手时候的状态来评估,我知道有些人会说“这根本就是基本功啊有什么了不起的”,对,但你要意识到这是作者的第一篇作品,真正的第一篇作品,他不是转生号,也不是从 SCP 过来的创作者,他身为新人能做到这些是很了不起的。

你可以看到作者把自己当时所想到的所有手段全部塞进这不到八百字的文章里面,我曾经跟大家分析过里面的所有细节:

从生存难度开始,生存难度三是当时比较冷门的常规难度,再加上安全稳定实体横行看似互相冲突的词条,给读者一个钩子让他们感到困惑。再来就是很简单的层级环境描写一个不是很大的有限白色房间,用两段话构建完毕,紧接着又给了一个悬念,也就是钩子,“墙纸不应该破坏,门不应该打开”,到此为止从开头到这里作者已经给了两个悬念的同时把环境大体建立完了,非常的简单,他并没有浪费时间去写气温、湿度、wifi、墙纸材质这种新人甚至当时许多文章都很容易乱加的东西,光是拥有这个认知就可以看出作者在身为新人的时候就已经具备自主思考的能力。

接着就是对于前面悬念的进一步提升,你可能会说下面的观察现象描述是再丢出一个悬念,但我认为不是,因为在读完整体的文章后回来看,这是对于实体横行,不能打开破坏这两个悬念再进一步丢出更多信息来接近悬念的解答,它到现在开始逐渐去展示这一篇作品的核心概念了,也就是干净和肮脏的反差,在前面两段塑造有个洁白干净的环境后开始透过列举现象去一点点撕开前面构筑出来的印象,有东西在这里,而且很多,而且会爬还会飞,他一步一步地去侧写潜在威胁的样貌,并在最终实体的地方完全爆发出来。

最后就是实体的部分,它是对于第一二段悬念,中间段提升的最终解答,也就是“墙壁里面,门外面全部塞满了蟑螂”,而除了解开前面“实体横行”的谜底之外,他还进一步挖掘实体本身的恐怖性质,蟑螂本身就已经足够恐怖的了,但是作者还是恶意满满地加上“大量”“不择道路地乱飞”“流浪者无处可逃”等等,混乱、密集恐惧、幽闭恐惧这三种大恐怖点让层级的危险和恶心度提升。在这里就可以发现作者在前面所写下的几乎所有环境构建都是有用的,有限的空间为涌入大量生物增加更多压迫感,全白色的房间家具就和我前面所说的一样是塑造干净脏乱的巨大反差,而实体段后面的部分更是超级爆杀,我会把它跟下面出入口的设计一起讲。

有些短文确实同样在描述段做到巨大反差,但是他们通常到出入口的方面就没力了,我记得离子血还是什么人有说过,“让你的出入口融进层级设计中”这点无论是 2023 甚至是现在 2025 还是有很多人把它当成不得不做的填空题一样随意找几个“同样有树叶”“同样有道路”这种只是停留在层级某个要素之间相连的有限思考。但是呢,这篇文章是连出入口都有作设计的,最初的版本是,从墙壁切出会到墙壁同样是白色的安全层级医院,从蟑螂切出会到达恶心又危险的层级 Level 611,这又是对于前面的层级危险性质的再次加强,持续围绕在干净肮脏恶心并存的核心概念上,而最后的注意事项是作者的终极大招——“切得太慢会视同从蟑螂切出”让流浪者在这里更加绝望,而且你可以想想,切得太慢视同从蟑螂切出的场景会是流浪者一头栽进去墙纸看到满世界的蟑螂爬进去你的嘴巴和耳洞里面,这个场景给当时的我震撼可不小。

总而言之,如果后室有个新人榜(不计 SCP 或其他平台写手转过来的假新人)的话,那这个层级我认为甚至可以排到前五名里面去,真的太强了,一个新人可以脱离制式模板设计并完全清楚自己要表达什么样的东西,这是非常非常天才的。


推荐者:ErynolsoliErynolsoli
责任编辑:LiurdLiurd

月度推荐

特此声明,本栏目中所提到的媒体和引用的图片,若非特别注明,原作者均保留所有权利。

《Fear of the Deep》

fearofthedeep

作者:Nexpo;
类型:杂谈;

关键词:深海恐惧 沉浸感 杂谈;

当人类征服陆地,自认为征服了整个自然时,他们便不可避免地陷入傲慢;而傲慢之处在于,渺小的人竟忽视了两倍大于陆地面积的、那片不属于他们的世界——海洋。而深海,更是不为人所涉足的禁忌之地。压强、黑暗,使得人们无法将深海探索完全。

对于部分人来说,面临深海的幽蓝,恐惧会不由得如海水般浸透思想。但,恐惧究竟从何而来?在深海,一个几乎没有生命的世界,只剩下几乎静止的时间,以及…… 山谷、沟壑、人类遗迹、藏匿在黑暗中的辨认不清的巨型动物的残骸,又或者是它们的活体。但它们都没有理由对你产生敌意,即使是那些未知的巨型生物,也往往因丢失感官而对身边的陆地动物毫无察觉;又或许是恐惧身处脆弱的人造物中对凶险命运的恐惧?但深海给予的恐惧不是步步紧逼,因为寂静是它所能传达的唯一声音;那么,人们究竟为何恐惧?

回到我开头所提到的对海洋的形容:“那片不属于他们的世界”。

我想,详细的答案皆在 Nexpo 的作品《Fear of the Deep》中。这个视频结合其他游戏、媒体、故事,配上极其具有代入感的画面和配乐,对深海恐惧进行了多方位的阐述。当然,这个视频的阐述绝不乏味,当你随着视频画面一同体验真实的海底情形、目睹深海巨物的模样,便能切身感受到恐惧,当然,也能感受到深海不可言喻的深刻吸引力。


推荐者:Cat Lord_405Cat Lord_405
责任编辑:LiurdLiurd


《DIVING BELL》

乐队:STARSET;
类型:另类摇滚;

关键词:潜水钟 深渊与凝视;

If I stare into the abyss
若我凝视深渊
Will it stare into me
它也会凝视我吗?


这一次略带私心地向各位读者推荐一支我最喜欢的乐队——STARSET

本曲目被收录在专辑《DIVISIONS》。个人感觉和在此之前发布的《Transmissions》还有《Vessels》两个专辑相比,本专中大部分歌曲比较适合安利,在后续的月刊中有机会的话,也可能安利该乐队的其他作品。

作为一个表达自己所属世界观较多的专辑1,本专辑大部分曲目都比较具有独白感和故事性,有一股浓烈的反乌托邦气息。然而作为本专的收尾曲目,在上一首曲目《OTHER WORLDS THAN THESE》还在鼓舞听众不要被乌托邦的假象所蒙蔽的情况下,《Diving Bell》直接以一个低沉而忧郁的开场衔接上一曲的尾声,改变了这种激昂的情绪:当我们打破壁垒,走出来后,是否迎接我们的并非希望,而是更大的迷茫和困顿呢?

当我们隔着潜水钟的舷窗凝望着深渊时,究竟是深渊中的事物在凝望着我们,还是深渊本身作为了一个巨大的抽象实体在凝视我们呢?

作为副歌,“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这句话的引用更像是反思和犹疑。虚假的美好虽然并不真切,但真的可以去分辨其中的对错吗?

到达高潮段后,达到顶峰的感情仿佛滔天巨浪袭来2,将要把听众淹没。而在最顶点时戛然而止,又仿佛目睹那浪头本如同高楼一般,在眼前忽然凭空消失了,只有平静的海面和不远处荒芜的无人岛。至于为何说是无人岛……

本曲结尾处有一段念白:在篝火的噼啪声中,众人开始合唱。这一切颇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合唱的歌声既有巨大的压迫感和绝望感,又包含了一些渺茫的希望……

The future is an empty gun
未来是一把空枪
We ride on to them one by one
我们一点点地填满它

嗯,从这个描述来看,也许这是一把左轮手枪……

作为个人感觉的《DIVISIONS》中最有艺术造诣的一首,强烈建议各位读者去亲自品鉴一番。同时如果对 STARSET 其他的作品感兴趣,也可以在听完《DIVISIONS》全专后去体验《Vessels》这个被公认为 STARSET 最具有艺术造诣的一专,几乎是“太空摇滚”最好的体现~

我们下期再见!


推荐者:WhiteBlade VIKCWhiteBlade VIKC
责任编辑:LiurdLiurd

其它栏目

月刊小剧场 - 不更新3:核打击

(6 月的最后一天夜晚,尽管工作仍未完成,但编辑组的人员们仍然谈笑风生。正是此时,编辑组的门被敲响,随后一个铁箱子被人从窗口处扔了进来)

Troyanlian:这谁干的啊?太没素质了……窗户都被干碎了。

rukatyan:咕咕?要不我们把它打开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咕。

Liurd:……?(等一下,箱子顶上有张纸条欸)

亲爱的编辑组成员们:

你们好,由于你们长期以来产能较低,因此为激励你们的工作效能,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个小礼物。如果你们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的话,那这个小东西可能就会发生一场小小的爆炸了。

真诚的 Ralph

WhiteBlade:话说回来今天是……六月的最后一天了。

DecemberDecline:准确来说是6月的最后几个小时。

(此时的 Troyanlian 刚好把箱子撬开)

Liurd:?!(我去,这是啥?!)

Troyanlian:这该不会是……爆炸倒计时之类的东西吧……

rukatyan:咕咕!那问题来了,炸弹在哪里?

而此时的倒计时也恰好归零,一阵强劲的警报声传来。

⚠️警告⚠️
核弹头已被紧急启动,将在 30 秒钟后引爆——孩子们,现在跑也来不及了。

(编辑部被恐惧的尖叫声充斥,30秒后,编辑组里所有的成员都被准时炸上了天,而 Liurd 也变成了一朵真正意义上的蘑菇云……)

hoah2333:啊——真是壮观啊……

此时在位于编辑组六公里半径外的咖啡厅里休假的 hoah2333 看着远处的蘑菇云如此感叹道。


编写者:Jerry mouse everyJerry mouse every
责任编辑:LiurdLiurd

评分: +41+x
注意:本页面中所提到的媒体和引用的图片,若非特别注明,原作者均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