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皇后
梦中仍是那份场景,聊天记录永久地搁浅在一个时间点上。入睡时假装花团锦簇,醒来仍是孤僻。
睁开眼时,现实是一种尚未发育完全的样貌。世界是扁平的,而我是畸形的,何时何地都是如此。这种惘然隔离的状态迫使我去追求一个更高于现实的境地,最终我来到了这里。
于我而言,蕴空岛的位置仍不清晰,这种感受在到了此地后更为明显。从分离舱走下来,真切地感受到脚下泥土的厚重时,置身岛屿与我在他处没有区别。我讨厌这种不清晰的感觉,只能努力等待它自身的清醒。
努力在游船发动机的轰鸣声中做一条梦鲤。
他们说这个层级的效应已经正在消退,我只是拥有一场比“安全”更为安全的旅行。但我仍是不喜欢这岛的氛围,雾霭环海缭绕,乳白是唯一的色彩,每当我推开安全屋的窗,大片的雾气裹挟着树的影,扑面而来。来到这里已有三日,仍不见放晴。主任说这里还有很多寻物启事,它们是人们灵魂的期冀,如果窖藏的梦里散出发酵的香气,如果撕下它们,世上便有人失去了一个陈年的梦。
温柔的层级,异常温柔。
我站在屋外,从遥远的思维里抽离,转过身去听到远方岛屿上的鸟鸣。三天前从Level C-11出发,从M.E.G.的勘探船,逐渐平稳地落在对岸,然后看着那只巨鲸消失在视野里。我则坐上穿越海底隧道的面包车。颠簸的旅途让我的胃里江海翻滚,协助前行的司机的脸埋在反光镜下方,我只看见那沾着零星黑渍的白手套沉稳地把住方向盘,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船长面对汹涌的海浪。一粒晕车药,一辆破旧的车,让漫长的任务行程被我的昏昏睡去压缩为了一场短暂的梦。
梦是一次缓慢下坠的过程,就好似被柔软的棉絮包裹着往某一深处坠落。周围的事物开始模糊、拉长、减速,没有了司机,没有了颠簸,没有了透过窗外而更明亮的阳光。只有一间被雪白所笼的小屋,我在屋里,灶头飘来股股香气,那朦胧的视野里,扎起长发的女人转过身来,温煦地微笑着。
可乐鸡翅马上就要好了。准备来吃饭。她说。随后司机叫醒了我,眼中的黑夜戛然而止,蕴空岛到了。
②
蕴空岛的发现至今不过两周, 它只是一个偶然被找到的隐蔽层级罢了。这个虚无的岛屿此前从未被任何人发现过。而效应正在消失,浓雾像电子游戏中的贴图块垒逐片消去,留下沙石毕剥。清晨时分,我已可以看清周遭。此刻的安全屋如同一处隐匿于海上的灯塔,宁静的风暴拽着所有的声响向海外徐徐撤去,留下掠动翅膀的海鸟,与我这宿醉的守塔人。
主任说我可以出去走走,注意安全便是。顺道记录一些异常的启事单页,不知它们是否会与雾气一起消散,若是如此,此刻便是它们最后一次的岗哨。
安全屋坐落在小岛的东南一角,出门便是沙滩。我从柜子里取出手枪,另外往腰囊里放了一个额外的弹匣,确保对讲机在兜里,随后便出发。同样的打理有过许多次,但最初是在一个符合当地层级浮躁调性的工作区,后来转去了C-11层的驻点,中国北方般的小城边再没有斑节虾似的的地下铁,每每来到地表,和雪白中泛黄的路灯对影,看着一串鞋印留在雪地上,就像当下这般,踩在松软的沙上,回头去看背后留下的印记,仿佛是给自己上的镣铐。再往前去,我又在做什么呢?
脑中一团乱麻,早起时冲了一杯咖啡,一股脑喝下后并没有得到良好的缓释,身体反馈给自身的仍然是乏累。就这样带着松散的脚步进入岛中森林,在团团迷雾的簇拥里,眼前的事物仅在入身两米内才能看清,树木交错矗立,构成了一张巨大的,形似二维码的蛛网,使得这路也似佶诎的鸡肠,左支右拙的我已然迷路。好在没过多久,我就在一棵树干的影子上看见了突出的棱角,鲜明是一张风中微微颤抖的单页,我兴致勃发地上去,凑了很近才看见上面的字迹。
于此寻觅
诚挚的爱
你用力隐瞒的悲的真相
是现代化的泥沼中
化身的无序
一位女子的惘然一顾
菏泽干涸,万物燃尽
悔恨无法调味成冰冷中所有
暖的真言
朱迪
看着这份行文奇怪,如同诗歌又像寻物启事般的单子,适微抬起的手臂又慢慢放了下去——它最后的署名是一个假名。我知道,是因为它是我的假名。上一个夏季时,我去了一个沿海的城市,化名为朱迪,是因为电影《疯狂动物城》里的女主,一个兔子警官。兔子是我的吉祥物,也是旧事,父亲远在德国的友人对我的称呼便是兔子。这说来也是一件巧事,源于我的真名便是陈卡妮,而它读起来又恰与德语的“兔子”(Kaninchen)相似。后来每次来家里做客,他见了年幼的我便热烈地喊“小兔”(Kleines Kaninchen),与我聊天时,又逗趣我,让我教他那蹩脚的中文,说到兴起则不时点头赞同:“Ja,Kanie,Ja.”
这本是一桩无所关联的往年琐事,但在那个夏季,那次任务里。一个女子,一个迷失自身认知的实体,我对她使用了那个假名,朱迪。那只是一次尝试,一次“以爱面对”的实验,却让实验者被困于无意间发生的爱。
夏日的一场雨,让我从一只高昂鸣叫的蝉,化为一只阴暗角落里的曱甴。最后的收容仪式过后,我便和主管他们一齐离开了那座城,但是那个她现在在何方,是否已失去了所有的记忆?是否还在某处基地的实验室内?我不得而知。但想起记忆删除,又开始幻想,如果蕴空岛集合了所有经过之人的缺失之物,那么如果她也来过此处,是否也可以看见她的或缺?如此想法在脑中停留了半秒,便被雾气退散的速度一扫而空。
蕴空岛的性质即是一场温柔的扭曲。当雾气浓郁时,曾在此驻足或眺望的人将留下他们的遗憾,单页们将深刻地记录下它们,并牢牢地钉在林中深处的某一株树上。如果弥补了这个缺憾的人撕下了自己的那一份,那他将永不为此烦恼;而如果那人仍未圆满,那么撕下它们则意味着他此生将在自身的缺失中悔憾。
远方的景愈发清醒,而我的时间也不再充裕。此刻我不在华灯初上的城市街头,而是快步向更深处进发。我的相机里多了一张单页的照片,我的手里则握着被撕扯分裂的纸张碎片。我与我大相径庭。
③
在这个无人小岛上,森林成了远比大陆更为广袤的世界,树梢上不知品种的鹰隼和生命力旺盛的寒蝉构成了俨然一体的社会秩序,蜡黄的枯叶不停地从枝头下跌,偶有几片飘至眼前,压得头顶的天空都矮了几寸。我踩着它们的尸体前进,脚下发出轻响,好像弓着背的土拨鼠们用啮齿刨啃土地的声音。除此之外,这篇自然界的坟墓与其间的安眠者都无声寥寥。
我想起来到这里之前,在确保一切都安全后,我的内心依旧无法平复。没有饼状图,无法准确分析多少是由紧张不安引起,多少是因愉悦激动而生。
M.E.G.在做外出探查任务时,多少需要将它当成一趟外出旅行来看待。至少我是这样做的。所有人久处一隅后,即使心中不乐意,生活也会逼迫你上路。你会腻烦一座城,腻烦城中的人和建筑,你想换个环境,起码在去往别处的途中,你的心情是保持愉悦的,即使出行的意义只剩下这短短几分钟的快乐,在你看来,也比继续呆在城市好。如果心情的颜色在双目的折射后被放射出来,我内心的调色盘上,已被置于灰色。就像前方的这张新的启事单一样。
于此寻觅
平等与理解
深夜喰梦
但味觉在午后惊醒
箭刺过炙热的身体淡薄的温
有人甘愿做丘比特
血液里的苍翠
尚不如一片秋叶
她们高举自由的旗帜
享受着健康证上的无恙
但未曾遗忘的人们
仍讥笑着她们的病
陈卡妮
陈卡妮,我的名字。
但实际上,除了学习期间的正式场合以外,基本不会有人直呼全名。不礼貌,或不亲近。我知晓亲近之人的一声呼喊会带来怎么样的压迫。就如同2017年3月15日的那天夜晚,父亲眼中的光芒相较往日更为黯淡。
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在那个夜晚发现了我情感上的端倪。是趁我在誊写家庭作业时偷偷瞧见了我的日记,还是手机置于桌上时的频闪将最新的聊天内容投射入他的眼中。时下我盯着他的脸,幻想着自己是在店铺的门前遮檐下躲避暴风雨的行人,面无表情,而父亲则像面部的肉挤在一块儿的鮟鱇鱼,面色铁青,兀自伤神。
“陈卡妮!”他的声音如雷,没有闪落的炸点,但雷声之后切入逐渐无力的尾音。他的脊背高高地弓起,如怪诞虫般的骨骼像下蔓延。“陈卡妮!陈卡妮!”他又喊了我两次全名。这是我自记事以来第一次听见他如此称呼我。
“你可真厉害,学习不好好搞,和你同学拍的什么东西!”噢,他看见了关于我的照片。我记得那张照片,我和她牵手在放学归途的街道上,彼此的掌心与双唇贴合在一起,被好事的同学拍了下来。而后又不知如何,上传到了班群中。
“你们班主任都和我说了,你这样的事情被反映过不止一次。真恶心,你搞同性恋你自己不觉得恶心吗?”我看着眼前这个失态的中年人,后知后觉原来我们之间尚有一层隔断:不可避免地平庸和日益增长的逆反。脑海中有个声音在不断地提醒我自身:“他这是无能狂怒,你就假意应和便好。”
“不,我只是想找人靠一下,为什么要示弱?”我说。“我没有错。”
“有多少人能接受你这样子的取向,隐藏起来。难道你还能说服他?”
“我可以用妈妈来驳斥他。”
声音断了。或许“她”也沉默于我的恶毒。我突然想起教室展示栏里的飞蛾标本,巨大奇异的翅膀被钉在透明的玻璃板下,它们本来属于自由的空气。但是自由的飞蛾能做什么呢?无非是在灯光下蒲扇翅翼,把自己在阴影里弄成漆黑一片,然后累死或者烫死。就像此时看着我发呆的父亲猛然张开他的翅,巴掌遮挡住眼前的灯光。
手掌在我眼前停住,我本想说出口的话也戛然而止。我突然感到自身的显眼,宛若在黑白的人群里唯一显眼的色彩。大家看见那个心事重重的少女,踽踽独行于无人鼓掌的世界。
“我不管你了你就要废了,你好好想想,之后怎么办。”他转过身去,拉远的距离下身影陡然变得面目可憎。“这是一句矛盾句。”我心想。夜半的时候就在床上翻滚着思索:如果这事情传开了,女友会怎么办?她的爸爸会怎么对待她,她的妈妈又会怎么说?
后来才发觉,当代学生们的兴趣点被非常态的爱点燃之后,所谓的性别红利悄无声息地起了作用,大家对于女生间的“友谊”宽容程度远高于男性,我依稀记得班里那个人高马大却是断袖的男孩被大家如何地嘲讽与谩骂。在之后的日子里,尽管针对于我的传统恶毒言论不期而至,但他分担了大部分的痛苦。而只有我能与他相视一笑。
这种潜在的歧视一直伴随着我直至工作,在真正的自由之下,我包裹于一层无法撕破的薄膜。而赞扬声以另一种方式将压力打入我的身体。
眼前的单页上写着:有人甘愿做丘比特。那我愿意成为被丘比特承认的人吗?我想起上一次任务里,主管和我说,“如果不是你,这个异常还真不知找谁来可以解决。”眼神里分明写着一丝自省。所以,或许我不用再做一只对全世界合起蚌壳的贝。也不再有我看得起的唾沫与指点。
伸出手来,我终究撕下了这份单页。
④
森林里多是朽木,它们互相贴靠隐藏,待浓雾淡薄了些,我才发觉整根的树干都已被雾气泡得发白。白蚁们在其中打穴,没有鸟类天敌的日子里自成一派。我走了良久,仍不见印着其他人姓名的单页,目前只此两份。好几次,百无聊赖之间我想折回去,用对讲机告诉站点的人,这里已经没有什么异常了。但有一个想法侵染进来,让我打消这样的念头。
会不会这个层级其实早已褪去了所有人的梦,只徒留了我一人维持它的效应?
本身在出发前,我就有一种堪比乱麻的错乱感,总觉得此事不该与我有所交集,专业的罗经点们都扑空这件事与当下的时空有硕大的矛盾性,而回想起临行前主任与我打的照面,眼神里似乎有一种捡了大便宜般的知觉,到如今所有事情像迷宫的出入口一般关联上来。
然而,我还是认不清真相。
天色愈发暗沉。我想起那些在自然的迷宫里失去归途的流浪者们,是否也像我没有了时间的概念?在尚未反应过来之前,身旁的芭蕉叶上霹雳的响声接连爆开,接着细雨兜头,打湿了一整片雾霭。我念起那些在前方路途里的、未见的单页,不知它们是否在物理层面上有所异常,如果被打湿了字样,或许这趟旅程就变得不一样了。尔后我又想起,我的相机里目前只存留了两张关乎自身的单页相片,仿佛记录了灵魂里一趟残垣断壁似的苦旅,想到事后要上交,顿生羞意,恨不得申请一次最低程度的杏仁水治疗。
心里想着这般,又复行了数十步,见一张旁逸横出的纸页贴于前方的树。
于此寻觅
至亲的守候
今天,把时钟重新挂起
摘下镜面的外象
你急促地区拨弄表盘
我清晰地看到
那是时光的迹象里一万种
不舍的映射
时钟停摆后
我们提前摆脱夏的最后一夜
进入温厚的冬眠
妮妮
地面被打湿后,踩在浸泡了雨水的草面上会吐出透明的沫,沙沙声分明,像是时光里饱经沧桑的咳嗽。
我知晓这诗中所代即是我的母亲。但这称呼实在是令人发酸,不像“父亲”,它就像本就相隔的彼岸,又徒增一桩疏远。我仍记得,八年前妈妈离开的那一天夜晚,在学校刚上完自习的我正在办公室里将成沓的考卷递给老师,倏地一阵虚影晃动,人声缥缈。在遥远的某处好像有一缕熟络且不舍般的呼喊,妈妈轻薄的声音隔了数公里外的家中唤到我的耳蜗,喊得是我的乳名。“妮妮。”
空气庄严肃穆。
懵懂的我那时仍无察觉,只是心想着快要放学,而妈妈在两个小时前说做好了菜。作为唯一的女儿,我是最后一个知晓她离世的人,那时他们围绕着我伫立,像一群在广场上空想的雕塑。而雕塑说出那个消息后,世界沉沦下去。眼光所及灰蒙蒙的一片,我如同DVD碟影片里的慢动作播放,一屁股坐在失去了颜色的椅子上,半身靠在同样失去颜色的书桌上。
在切入后室以前,我一直以为我首次接触这种奇异的现象是在creepypasta网站上。直到后来,才惊觉原来许多年前那声妈妈无声入耳的呼唤,才是我第一次遇见的异事,而她的离去,也成为了我生活扭曲的开端。我与父亲,还有弟弟三人进入了一种循环往复,不断修正的泥淖,而我与她最后一次的对话,像停摆的时钟永远留在了2014年9月12日晚上六点半。
直至今日,我遗憾的事唯二。没有和她好好地道别。此生再无从知晓她最后的那声对我的呼喊里,是否拼尽了她全部的气力。
释然否?然。但遗憾本以终成遗憾。我的手指轻轻触碰这张被打湿了的启事单,感受到了湿润而又黏糊的质感。接着手指向下抠去,将它从树上剥离。
∞
眼睛上沾染的薄雾已经消失,我与这个世界隔着的那一层蝉翼般的膜融化了,近处事物的颗粒感明显,远处了无生机。正当我进行最后的探索时,对讲机里传来了主任的声音。
“任务已经可以结束了,这里可以驻扎。雾退了,效应已经消失了,直升机在上方看得很清楚。”他说。
我停下脚步。眼前的青黄与湿漉漉的草木极不登对,枯瘦的枝丫上不住地落下黄叶。雨停了,阳光照射下来,没有了雾气的笼罩,一切都显得不那么熨帖。蕴空岛是一场从头到尾的岁月,岁月裂了帛,时光化作浓烈的白色降临,定下了一桩桩幸事与憾事后毅然身退,留下孑孓的我。
“就像是一场只针对我的精神危害。”我满含苦笑对上空的人说。
“谁知道呢。”他说。“谁知道呢。”
“但照片回收还是得上传过来。”他又补充道,“包括你现在手里撕掉的这最后一份。我看到了,Kanie。”
我叹了口气,远处的钢铁巨鸟出现了影,它缓缓向安全屋的方向降落。我抖落身上的一片水花,用手把头发拢到耳后,及时更换上笑容,整理着领口与衣角,向这篇庄严而寻常的岛屿边走去。同时丢下了那正在逐渐消失的最后一张、唯一没有被我撕碎的寻物启事。
于此寻觅
流浪的自身
相遇本就是我们身体中
一段幸运的捉迷藏
倘若你的如梦似幻
已然失去失效
此处仍有我属
丢下光阴的回溯
抛下过去的
无声的幻痛
Dr.Kanie Ja
✉
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