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ity C-255 - “巫毒蜂刺”
评分: +15+x

IETS:4E+

威胁:4
智能:E+
QQ-20220909091644.png

满载而归的巫毒蜂刺

实体编号:255

栖息地:部分条件适宜的自然层级

描述:

巫毒蜂刺是一种外形类似土蜂的巨型蜂类,其对于生物及实体拥有较为强烈的攻击欲望,且攻击一旦命中便会寄生在猎物的体内并吸收其养分。

行为:

巫毒蜂刺是一种纯肉食性的捕猎蜂种。该实体的活动往往止于其蜂巢附近半径1km的范围内以进行捕猎。无一例外地,其在巡逻并寻找猎物时总是被观测到以个体单位行动。该实体搜寻猎物的方式完全基于视觉,且智力与普通昆虫相仿,故一般情况下普通的伪装便可以使其无法侦测到目标。该实体十分容易被发现,正常情况下,若是流浪者处于其附近便可以很清晰地听到明显而响亮的振翅声。
巫毒蜂刺在攻击时,会以尾部的蜂刺对准猎物并以约10m/s的速度发起冲锋,以此行为的惯性试图叮刺猎物,相对高速的冲击使其可以轻松穿过普通的衣物(包括厚夹克)直接攻击到猎物。巫毒蜂刺在攻击被无效化1后往往会再次攻击,但据现有记录,多次无效化该实体的攻击会使其对攻击目标失去兴趣。一旦流浪者被无毒蜂刺刺穿表皮,其便会开始一系列行动过程,以下称之为“寄生”。

巫毒蜂刺寄生猎物的过程分为以下步骤:

首先,其身体上的头、胸、腹部依次迅速枯萎,这个过程被描述为“仿佛被吸取尽了生命能量一般”,并逐渐缩入蜂刺内部。

同时,蜂刺部分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高速振动,并以此向内钻去,直至其完全没入皮肤,这个过程也根据受创部位不同疼痛指数也由4~82有所变化。必需注意的是,其蜂刺上长满了倒刺,使得蜂刺一旦刺入目标皮肤便会牢牢将自身锁住,并在三秒内完全钻入猎物体内,故不建议在没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对此步骤进行应急处理,详见行为准则。

此时,大部分案例中的受害者都表示受伤处的皮肤下方出现明显肿胀感,但无一例外的没有感受到痛感,这意味着巫毒蜂刺对于受害者身体的养分的吸取已经开始了。 这个过程虽不存在任何痛感,但是无论是视觉上还是感受上,均能观测到受害者的身体在“如同波浪一般地不断涌向伤口处”,随着受害者的身体肉眼可见的消瘦,约10~15分钟内便会完成养分的吸取。虽然有研究表明巫毒蜂刺一旦获取了足够的养分便会离开受害者的身体,但遗憾的是,平均水平的成年男性体质亦无法承受其消耗量。

完成养分的收集后,实体便会继续震动,如同进入时的方法一般试图钻出,直至其穿过猎物的另一侧并掉落至地面上。

实体此时会停留在蜂刺状态一段时间,实际上是为了等待直至前来“护卫”的同类。一只寄生完成后处于蜂刺状态的实体往往会在3~5分钟内召来2~3只未进行捕食过的同类对自身进行“护卫”。待到“护卫”已经到达现场后实体才会开始向外逐渐构筑身体,由腹、胸、头部的顺序进行,这个过程被目击者描述为“仿佛被恐怖小丑吹起来的气球一样。”,但其腹部会被替换为一个血色3的营养囊(如图),该营养囊被证实会拖慢巫毒蜂刺的飞行速度。

捕猎完毕的巫毒蜂刺随后会失去攻击欲望,并以约3m/s的速度回到蜂巢提交营养囊。
该实体的攻击对象似乎是有限的,因其目前仅被观测到攻击生物类4实体,未曾观测到其对笑魇等实体类型进行捕猎的情况。

pexels-anna-shvets-4225883.png

被巫毒蜂刺攻击的流浪者的X光照片,其左侧的第四肋骨由于蜂刺时的冲击发生骨折。

生物学特征

巫毒蜂刺的外貌除了粉红色的翅膀以外与土蜂科的蜜蜂别无二致,但是其身长却长达30~40cm,蜂刺的大小比例也比已知的任何一种蜜蜂要大得多,约为成年男子的拳头大小。

蜂巢

目前没有任何明确的视频或语音记录表明蜂巢的任何性质,但据传言称,蜂巢的高度至少为3~5m,且其中拥有蜂后和大量雄蜂存在。根据分区统计法的统计学计算,一个独立蜂巢的外派工蜂约为500~800只,且考虑到蜂巢附近与内部可能存在更多驻守兵力,不建议向拥有蜂巢的区域进行深入探索。

巫毒蜜

在寄生完成后,巫毒蜂刺再生出的腹部会被替换为一种类似营养囊的器官,其中包含了类似于蜂蜜的物质,该物质被命名为“巫毒蜜”。“巫毒蜜”的物理性质与普通的蜂蜜几乎一致,但是其味道与口感均被描述为“远远优于”前厅的绝大部分蜂蜜,甚至展现出皇家口粮的部分性质,如高营养价值与轻度成瘾性等。因此,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捕猎可以作为一种收入来源,但如上所述,准备归巢的巫毒蜂刺必定会吸引同类前来进行类似于“护卫”的工作,因此对其开展的捕获工作拖延时间越久危险系数越高。

巫毒麻剂

鉴于巫毒蜂刺在寄生后没有痛感的特殊性质,M.E.G.开展了对其具体性质的研究。研究表明,虽然该实体并不会分泌任何致命性毒素,但是在寄生发生后,其会在蜂刺表面分泌一种可以麻痹神经痛觉但不影响行动的液体物质,该物质被命名为“巫毒麻剂”。研究表明,“巫毒麻剂”对所有有脊椎动物有效,且几乎没有后遗症,故经处理后的“巫毒麻剂”可以用作止痛剂或与兴奋剂一同服用以增强效果。但由于其仅在巫毒蜂刺寄生时会分泌,使得其获取难度与价格均远高于一般的麻醉剂。

巫毒蜂刺的养殖

此外,巫毒蜂刺如果一段时间内(往往在1~3天)没有或无法回到自己的蜂巢,便会以各种方式5自行了断,观测者均对此过程感受到了“悲伤”的情绪。无论如何,由于没有任何办法完好无损的搬运巫毒蜂刺的整个族群,所有养殖该实体的企划在目前情况下均被定义为是“无法实现的”。

发现

该实体由失落一族M.E.G.交换情报时获悉,据称巫毒蜂刺常被失落一族用于巫毒诅咒或作为部分仪式的材料来使用。
随后巫毒蜂刺便被发现于多个自然层级,其被发现所栖息的自然环境包括但不限于雨林、森林、山地、雪林等前厅蜜蜂可能存在的环境中。


行为准则

应当:

  • 在识别蜂巢后立刻隐蔽自身并尽可能远离至其1km范围外。
  • 巫毒蜂刺未发现自己时试图利用周遭环境躲藏或伪装自身以免被发现。
  • 在意识到巫毒蜂刺向自己冲来时以足够厚的物品(如背包)进行格挡,否则尽可能地进行闪避。
  • 在被寄生后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进行紧急截肢以保全性命。
  • 如果上述行动全部失败,尽可能快的前往附近的具有可靠医院的层级或是具有完备设施的M.E.G.基地,现代科技水平的手术完全可以将巫毒蜂刺完整取出6

可以:

  • 在有把握的情况下试图捕获已经完成狩猎的巫毒蜂刺,并交给各大组织以换取报酬。
  • 在被寄生时以非正常方式高速补充极大量能量。

不应:

  • 在自然层级放松警惕,尤其是周围有明显的昆虫振翅声时。
  • 在发现巫毒蜂刺时不采取躲藏、伪装或防御等应对措施。
  • 巫毒蜂刺发起冲锋时试图背对其进行逃跑。
  • 试图徒手捡起正在等待“护卫”的巫毒蜂刺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