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代号:C-149
― 描述 ―

一片等待宿主的骸骨板甲
Entity C-149,即骸骨板甲,流浪者社群俗称为“骨甲”,是一种寄生型实体。
在未寻到宿主前,骸骨板甲呈现破裂骨骼状,且一般会将自身置于显眼处。一旦接触宿主,骸骨板甲便会迅速生出筋肉并与宿主相连。在完成寄生后,它会不断生长,直至形成类似外骨骼的结构,这一阶段的骸骨板甲虽需要宿主供养,但亦会提供各类有益于探索与求生的增益。骸骨镀层的寿命在十数年,在此之后,死亡的骸骨板甲可能会为宿主带来一定的危害。
― 行为―
Entity C-149在未完成寄生前呈破裂骨板的形状。它们会将自己置于显眼之处,包括而不限于:空房间,林间空地,庙宇祭坛等地点的正中央。暂不明晰它们为何会选定这些地点出现。这一阶段的骸骨板甲会保持静止,并不运动或生长,而是如死物般耐心等待其宿主的到来。
当一位好奇的流浪者接触了骸骨板甲后,它便会迅速从其骨质中生长出数条肌肉,并使其刺破并钻入流浪者与之接触的部位。试图摘除骸骨板甲的尝试很难成功——毕竟它已经嵌入了流浪者的肉体。此时,骸骨板甲便已开始了对流浪者的寄生。寄生后的骸骨镀层会迅速进入生长阶段。通过一些维管结构吸取流浪者血液中的营养并在数十天内将纤维组织铺展到整个流浪者的身躯——包括四肢,手脚,脖颈,腹部与脊背,并在此后逐渐在这些组织表面生成一层骨骼。该过程对于流浪者是煎熬而痛苦的。该实体蔓延之处如被昆虫蛰咬后般瘙痒难耐,甚至会传来阵阵刺痛。且由于被另一生命体吸取血液并植入筋肉,流浪者会产生高烧不退,疲劳不振等较弱的排异反应。
尽管被寄生的过程是痛苦的,但该实体在完全寄生后,对流浪者的帮助也是显著的。成型后的骸骨板甲如外骨骼般附在流浪者身上,并随着流浪者的走跑跳投同步运动,并不需要额外的操纵。骨甲的附着使流浪者获得一套可靠的外骨骼,常见实体与人类的攻击难以将其粉碎。同时,与流浪者的肌肉相连的附着肌肉会使得流浪者的肌肉强度远高于一般人类。附着了骸骨板甲的流浪者可以轻易粉碎石砖,鞭腿刺拳如子弹般迅疾有力,即使是面对强敌落荒而逃时,也能以不逊于狡兔的速度连续奔跑几十分钟。而这一阶段的骸骨镀层仅需每日消耗半人的能量,且不会再带来异常反应。
在长期的寄生中,流浪者会愈发适应并熟稔运用骸骨板甲——直至它走向生命的终点。骸骨镀层的寿命在15年左右,其死亡是毫无征兆的。前一天它还能支撑流浪者不可思议的筋肉强度,第二天它便会突然凋亡,失去所有的力量。如所有失去新陈代谢的死肉一样,骸骨板甲很快便会腐烂发臭,并招惹各类病原体。然而,流浪者却极难将其卸下——长年累月的共生,使得流浪者的肌肉组织与该实体早已融为一体,切下它便等于从自己身上割肉,而在这些坏死组织自然脱落前,流浪者便很容易沾染各类疾病,进而死亡。
― 生物学特征 ―
Entity C-149在寄生前如一骨板,但内部并非髓质,而是少许的肌肉组织。其组分与人类的骨骼与肌肉别无二致,唯一的区别是,这些细胞可以以极快的速度分裂,分化,并依据宿主的DNA转化自身,以防止宿主产生严重排异。
在寄生后,骸骨板甲整体形象如一包覆着流浪者的外骨骼,自脖颈沿后背向下,并完全包覆了流浪者的腹部,大腿,小腿与大臂。其内包裹着与流浪者本身融为一体的大块筋肉。这使得流浪者看上去如一包覆着骨板的人形筋肉怪物。从肌肉分布而言,所有该实体提供的肌肉都与流浪者本身的肌肉合为一体,并顺承其原有分布规律进行拓展。该实体的血管组织是不自洽的,但是也无需自洽——所有的血管均在寄生过程中接入了宿主的血管,并正常的参与宿主的体液循环。总而言之,该实体整体展现出两个特点:其一,有着适应能力极强,且增值速度极快的细胞;其二,缺乏任何中枢结构,而是将自身所有的结构完全寄生于宿主,依托宿主完成生理功能。
― 发现记录 ―
Entity C-149的发现早已有之,一些后室古老住民中,便有“受神骨赐福的英雄带领众人走向宜居安乐之地”的传说。此类传说口耳相传,使骸骨板甲在流浪者之间曾颇受欢迎。在后室的历史上,曾有相当数量的流浪者将其视为自己将统领众人,建立组织乃至称雄一方的征兆。然而,随着时代推移,现代辅助设备进入后室后,该实体的强化能力不再突出,而危险性就更多的纳入了人们的考虑中。至今虽仍有报告,但选择与之共生的流浪者却愈发减少。
― 行为准则 ―
― 应当 ―
- 当自身力量不足,急需强化以保证生存时,可尝试与该实体接触并完成寄生。但请确保其带来的收益大于其几乎必将导致的早亡。
- 在受寄生的初期,寻求各组织的医疗部门,进行手术将其摘去。
― 不应 ―
- 滥用该实体改造自身。
- 在无医疗条件时,尝试强制拆下死亡的该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