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ity 48 - “活体居蛛”

评分: +6+x

实体编号: 48

栖息地:持续存在阳光的层级

WinnipegSpider.jpeg

一只活体居蛛在Level 36一扇窗户顶部的蛛网上。

描述:

Entity 48,也被称为“活体居蛛”,是一种具有感知能力的物种,外形类似各类圆蛛脱落的外骨骼外壳。它们仅通过一种涉及阳光的纯粹异常过程维持生命。由于依赖阳光,活体居蛛通常出现在持续处于白昼状态的层级,最常见于Level 10Level 11。然而,活体居蛛总体较为稀有,人们对其了解甚少。

尽管活体居蛛较为罕见,但因其独特的外形和运作方式,吸引了大量人士的兴趣。这种好奇绝非新鲜事,可追溯至17世纪的一些团体——他们会将其描绘在盾牌上,有时甚至画在旗帜上。其他团体则因其如僵尸的特性而对这些实体感到恐惧,将其视为不祥之兆。

生物学特征:

据信,活体居蛛通过某种异常的未知方式,以类似光合作用的过程从阳光中汲取能量,因此阳光对其生存至关重要。若无法接触阳光,活体居蛛会逐渐流失能量,最终陷入昏迷,此时它们易受其他实体的攻击。然而,一旦重新接触阳光,它们短短数秒内即可苏醒。唯一的例外是:若其身体在昏迷期间遭受严重损伤,则无法再产生能量,从而死亡。但在阳光下,身体损伤不会对活体居蛛造成影响,因其会缓慢自我修复。

活体居蛛可依靠人造光生存,但从中获取的能量少得多,这会使其行动迟缓,威胁性大大降低。有时,活体居蛛会利用人造光在存在昼夜循环的层级中生存,在天黑前躲进建筑物内。

活体居蛛既不繁殖,也没有任何其他种群扩张的方式。因此,人们认为它们如同无面灵一样,是以显现的方式存在的。

尽管大多数前厅圆网蜘蛛的毒液被认为相对无害,但活体居蛛的毒液却与致命的悉尼漏斗网蜘蛛几乎完全相同。若被活体居蛛咬伤,应立即前往最近的M.E.G.前哨站寻求帮助。活体居蛛的身体结构不同于前厅蜘蛛,无法以相同方式产生毒液。相反,其毒液会在叮咬受害者时异常地在受害者体内显现。

行为:

与前厅中仅在防御时才叮咬的蜘蛛不同,活体居蛛对人类及其他实体均无端怀有敌意,会主动设法叮咬它们,且常试图潜行靠近。所幸活体居蛛的移动速度仅与同类圆蛛相当,因此很容易逃脱。

尽管活体居蛛拥有蛛网,但它们并不主动织网。相反,它们会保持静止约五分钟,直至蛛网自行显现。不过,它们不会在蛛网上停留太久,最终会离开继续游荡——通常在蛛网形成约两天后便会离去。因此,活体居蛛属于游牧物种,而这些蛛网的用途至今未知。尽管蛛网最终会被遗弃,但它们从不腐烂,始终保持存在状态,几乎与活体居蛛自身的生命形态相似。

我们之所以能掌握活体居蛛的相关信息,主要源于它们在Level 11虽少但显著的存在。在第11效应的影响下,活体居蛛的行为更接近其前厅圆蛛同类:仅在受到挑衅时攻击,且更倾向于逃离。然而,其毒液的致命性并未改变,仍需保持警惕。

因此,自2019年起,M.E.G.贝塔基地一直是活体居蛛研究的主要信息来源;若没有他们,本文的大部分内容将不为人知。然而,M.E.G.近期对活体居蛛的研究已显著减少——因其更多聚焦于生物学特征与前厅动物相似的实体。而活体居蛛与前厅生物学共性甚少,本质上近乎完全异常。因此,目前对这些实体的研究主要由小型团体开展,他们认为理解异常现象可能是全面认知后室的关键切入点。

行为准则

应当:

  • 若怀疑附近存在活体居蛛,请在光照充足的层级保持警惕
  • 发现活体居蛛时立即逃跑

不应:

  • 发现时靠近活体居蛛
  • 尝试杀死活体居蛛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