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滩
评分: +13+x

生存难度:生存難度:

等级等級 宜居

  • {$one}
  • {$two}
  • 少量有害实体

如何使用: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level-class
|class=等级
]]


class 处的可用参数包括以下内容,支持简繁体及英文输入。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unknown 未知 未知
habitable 宜居 宜居
deadzone 死区 死區
pending 等待分级 等待分級
n/a 不适用 不適用
amended 修正 修正
omega 终结 終結

该组件支持简繁切换,如下方代码所示: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level-class
|lang=cn/tr
|class=等级
]]


lang 处选择语言,cn 表示简体中文,tr 表示繁体中文,不填默认选择简体中文。

自定义等级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level-class
|lang=cn/tr
|class=等级名字
|color=#000000(带有井号的十六进制色号代码。)
|image=链接(至图片的链接。)
|one=在这
|two=随便
|three=放文字
]]

使用 CSS 进行自定义:

你可以使用 CSS 进行额外的自定义,将代码放入到 [[module css]] 中或者是放入到页面的版式内都可以。在这一组件中,不要把 [[module css]] 放在 [[include]] 里面,把它放在那个的下面或者是页面的顶部或底部。
将这些代码放入到你的页面/版式中以编辑所有的颜色,因为组件的 |color= 部分仅能控制背景:

[[module css]]
.sd-container {
/* 字体 */
--sd-font: Poppins, Noto Sans SC, Noto Serif SC;

/* 边框 */
--sd-border: var(--gray-monochrome); /* 大多数等级 */
--sd-border-secondary: 0, 0, 0; /* 不适用 */
--sd-border-deadzone: 20, 0, 0; /* 死区 */

/* 标志 */
--sd-symbol: var(--sd-border) !important; /* 大多数标志 */
--sd-symbol-secondary: 255, 255, 255; /* 4 级以上的是白色 */

/* 文本 */
--sd-bullets: var(--sd-border) !important; /* 点句符文本颜色 */
--sd-text: var(--swatch-text-secondary-color); /* 顶部框文本颜色 */

/* 等级颜色 */
--class-0: 247, 227, 117;
--class-1: 247, 227, 117;
--class-1: 255, 201, 14;
--class-2: 245, 156, 0;
--class-3: 249, 90, 0;
--class-4: 254, 23, 1;
--class-5: 175, 6, 6;
--class-unknown: 38, 38, 38;
--class-habitable: 26, 128, 111;
--class-deadzone: 44, 13, 12;
--class-pending: 182, 182, 182;
--class-n-a: 38, 38, 38;
--class-amended: 185, 135, 212;
--class-omega: 25, 46, 255;
}
[[/module]]

旧版颜色:

如果你不喜欢新版的样式,想要用回旧版的红色边框色,只需要在你的页面中与组件一同引入下方的代码:

[[module css]]
.sd-container {
--sd-border: 90, 29, 27;
--sd-image: 90, 29, 27;
--sd-symbol: 90, 29, 27;
}
[[/module]]

1.jpg

大滩中的一处,拍摄于夏季第二十二天。

大滩是后室C层群的一个隐秘层级,其形态类似于温带地区的海岸,但细节上有多处不同。

描述:

大滩为一面积约为450000平方公里的平坦地区,其最西侧的三分之一为浅海与盐滩涂,剩下的三分之二表现为海水褪去后出现的半咸水湿地,淡水湿地与温带湿地森林,部分地势较高的地方形成了少量的灌木丛与草甸地带。

大滩具有杏仁水组成的河流,一般情况下为季节性河流,且会在流动中逐渐转变为普通的水。测试证明这是该层级土壤的特殊属性。

2.jpg

大滩的一条将近干涸的杏仁水河,拍摄于秋季第三十七天。

大滩具有与前厅一致的昼夜循环,并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四季循环,以每六十天为一季,二百四十天为一周期。且四季的变化不是连续的,每个季节有四十六日气候基本固定,季节的第一周和最后一周作为季节间的过渡期而存在。其四季的总体状况如下:

  • 春季:太阳高度角50度,气温15~22℃,每二至三天会有一次降雨,雨量为每小时3~5mm,持续1~3小时。此季节杏仁水河出现,河边一般会出现大量的雄性死亡飞蛾幼体,地势较高的地方会出现少量的猎犬尸鼠警告风筝也会出现并由南向北飞行,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出现时将不会使人听到孩子的笑声与欢呼声。
  • 夏季:太阳高度角70度,气温25~35℃,每一到两天会有一次降雨,雨量为每小时25—50mm,持续30—60分钟。该季节警告风筝消失,出现少量雌性死亡飞蛾,淡水湿地中将会出现蚯蚓虫,它们可以用来制作记忆饮料
  • 秋季:太阳高度角50度,气温10~18℃,每五到七天会有一次降雨,雨量为每小时3~5mm,持续2~5小时。警告风筝再次出现并由北向南飞去,与春季不同的是,警告风筝会在无危险情况下发出单个儿童的笑声。旅行者打扮的成人无面灵也会出现。此季节中死亡飞蛾将会大量减少。
  • 冬季:太阳高度角30度,气温-5℃~0℃,每十五到三十天会有一次降雪,雪量为每小时2~3mm,持续5~15小时。此季节杏仁水河将干涸,上文提到的除成人无面灵以外的诸多实体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老年,幼年无面灵,他们会在冬季结束时向层级边界走去并在无人观察时消失。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层级的幼年无面灵没有双手,并对人表现出友好的态度。

大滩中的植物能找到前厅中的对应物,但其各种特征都与这些对应植物有所不同,诸如240天的生长周期与多株植物几乎同时枯萎或苏生等特征。以下列出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大的特殊植物,完整列表请见附录文件

火盐松

  • 生长在湿地森林内,叶片上的蜡质比一般的松树更加厚实。松针内含有少量可以反应出火盐的化合物,火盐松在冬季会选择性地让一部分松针枯萎,使得这些松针内的火盐得以化合,这些松针会掉落在地,与雪反应,加热火盐松根部的土壤并提供冬季供水。在其它季节松针有时也会枯萎掉落,加热地面以蒸发过多的根部土壤水分。即将枯萎的松针可以取下当做反应缓慢的火盐使用。

后室盐地碱蓬

  • 生长在盐碱滩上,相比于一般的盐地碱蓬,后室盐地碱蓬只在盐度高于1.2%的地里出现,且最高可耐受超过3.6%盐度(层级内海水盐度)的盐碱滩。有报告说长时间注视覆盖后室盐地碱蓬的滩涂可能会导致对这种植物产生“不正常的迷恋”并“没有离开的意愿”。这些盐地碱蓬可以食用,但鉴于前文提到的异常现象,不要轻易尝试采摘并食用它们。

可以在大滩中找到一些似乎是天然生成的建筑,一般来说这些建筑使用的材料与风格是20世纪后期的。这些建筑能在无人的情况下持续运作,但都因为不同程度的构件老化而导致效率降低。具有值得注意的异常的建筑如下:

海堤

  • 在一段海岸上有长上百公里的巨大海堤,其墙壁上散布着各种涂鸦,涂鸦的内容多种多样,但是每个涂鸦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超现实风格。每个涂鸦上面都有一串编号。这些涂鸦会随着编号以不明的速率生成与消失,现在正在调查涂鸦与编号之间的联系。
  • 在防波堤底下行走可能发现一道铁门,进入之后会出现一个防空洞,内部有可以供3人生活5年的生活物资,墙壁上画满了各式各样的不明线条,尚不清楚这些线条因为什么原因出现,以及会对人造成什么影响。
  • 在海堤的两端各有一道木门,打开门可以进入一个大型房间,里面放满了装满了档案夹的书柜,但是这些档案夹无法被取下和打开。

废弃社区

  • 这些楼房位于一个被排干水的平坦高地上,被正南北向和东西向的道路分割成250米×250米的地块,总共16个地块。探索表明这是一个完整的社区,但建筑的外表具有特别明显的不完工特征。
  • 该建筑区的异常在于所有的建筑门窗都被水泥封住且无法被破坏,完全无法进入。后室装修公司尝试对部分建筑外墙进行修缮后,发现建筑底层以未装修的形式开放,推测当现有的未完工部分被装修完成后会向人开放更高层的建筑空间,考虑将此地作为安置流浪者和建立基地的地点。

风电机集群

  • 这些占地广阔,数量繁多的风电机在大滩的东北部持续运行着。部分风电机虽然因为无人看管而导致严重磨损,但这些风电机能让效率保持在相对于完好状态的风电机的60%处。对其内部的检查表明许多零件都处于刚好能运作的状态,对这些风电机进行的长期观察与测试表明这些零件似乎是不会完全损坏的。
  • 部分风电机的编号为C#####XXX,在这些风电机的内部待上足够长的时间后,可能会在风电机内部正对着入口的地方发现一扇具有“离开田园”字样的木门,进入后将会进入到C层群的第XXX层(如编号为C83A9K012的风电机能让人进入Level C-12)。
  • 这些风电机虽然有电路系统,也有连出与连入的电线,但这些电线只埋进地里数米后就消失了,有证据表明这些风电机一直在给层级内部的其他地区供电,原理未知。
  • 在前文提到的社区内部有不明大型机械构造,后室机器人公司已成功对其进行考察分析,证明其为一无线电接收站。这些装置的地下部分是一巨大空间,内部架设着大量电线,这些电线因不明原因持续输送杂乱变化的电流,变化规律似乎与风电机的运作有所关联。M.E.G.正在与其交涉,以与其进行信息共享。

基地,前哨与社区

M.E.G. C层群 “安全屋”基地

  • 这是M.E.G.在C层群建立的一个大型基地。
  • 目前有编制的人员大约为32名特工,60名建筑工以及5位医疗人员。非M.E.G.人员在此处的数量不定,已知的可容纳上限为450人左右,这个数字在可预见的未来内会不断增大。
  • 由数个独立的风电机供电。并建立了基本的给排水系统。
  • 与层级内的其他组织合作。
  • 准备以此基地为基础组成完整的M.E.G.基地网络。

后室装修公司 C层群临时办公室

  • 此办公室设置在废弃社区内部一已装修完毕的警局构造建筑内。
  • 为他们的意外发现而惊喜,正在讨论是否先将业务范围限制在较小规模的装修改造之中。

后室机器人公司 科研与开发队

  • 这些人是后室机械在得知此层级具有“永不损坏的风电机”后,派遣过来的考察队伍。
  • 由于发现层级内具有多处值得持续考察的与机械有关的事物,该队伍在此层级长期驻扎。
  • 偶尔会检修后室装修公司的装修成果,有时也会教导和协助后室装修公司的员工做出更加完善的装修。

河间村

  • 前文提到的冬季出现的无面灵建立的村庄。
  • 无面灵们从未提起过这个村庄的名字,河间村这个名字是在此地暂居的流浪者们起的。
  • 无面灵们对于在它们不在的时候占据房屋的人不表现出恶意,但假若这些人在它们已来三天后仍然居住在他们的房屋内,或者对房屋进行明显的破坏或脏污,它们对这样做的人进行殴打并驱逐出村子,这些人再试图进入村子时也会遭到同样的待遇。

“墨菲”

  • 一个居住在野地内,生活自给自足的流浪者社区。
  • 宣称要“回归原始”并“实现真正的人人平等”。
  • 善于利用层级内的各种异常植物。
  • 对后室机器人公司的考察队持敌意态度。

入口与出口

入口

在C层群内在看不到任何人造建筑的地区内行走足够长时间可以从边界处进入大滩

出口

从上述提到的风电机内部的木门处可以离开大滩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