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成为一面镜子,反应这世间的善与恶
这就是我的笔名——“社镜”的含义。在我很小之时,便对写作有着很深的感觉,通过笔触创造一个世界、一群人,以及与之有关的故事,将自己的想法寄托于其身,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满足感,这可能便是我发自内心的对于自由的热忱,而我借助这个手段,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相对自由,并对其感到满意。
我小学时就向作文杂志社投稿,并被成功刊登。中学时写作文也都是班中的能手,常被当做范文被老师朗读。而大学以后我开始尝试创作自己的小说,并发布于网络平台。
借由某个契机,我在B站上刷视频时了解到了一个奇异的世界观,人们通过在现实中使用类似电子游戏中穿模的方式“卡出”现实,进入一个神奇却又暗藏危机的在真实世界“背后”的异世界。于是,我踏入了 The Backrooms 世界观的大门。
创作的历程并不顺利,我一面顶着学业压力,一面忙碌于其它的工程,幸得一位同学的帮助,加之自己也有摄影的习惯,有时候收到一些比较有感觉的照片时,脑海中便会幻化出一个崭新的点子,我将它们接入了这个世界。可能是我个人能力有限,也可能是我太过于特立独行,初几次创建的层级都遭受到了很大的批评,在一片downvote中黯然离场,后来,我似乎慢慢找到了些创作的正确方式,以及后室世界观的核心内涵,总算是能作出些勉强过得去的文章了,这也算是我为社区,为大家的贡献了,感谢大家肯给我机会。
对于我在后室社区的“Mr_SJ_02”(“社镜先生”)的名义,这是我基于“社镜”这个主笔名下衍生的专门服务于后室社区的专属名义,关于我的其它文字作品,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到《简书》或者《Lofter》上搜搜看,如果它们也能得到大家的赏识,那真是让我感到荣幸之至了。
基于主流的世界观之下,其实我也有幻想过我自己的后室世界观。
我最开始时读到过一篇C层群的隐秘层级的文章——大城。虽说这篇文章的用语和内涵十分深奥(谜语文)以至于我至今不能理解它的真实深意。但对于其中的“梦想家”的描述我确是感触颇深。再联系到“万神殿”这个组织,以及所谓“后室起源”的探究。我在想,大城中是否存在着一个秘密的组织,他们由神秘的、主宰着后室的力量所选中,成为能够按照自己意愿来构建后室世界的“管理员”。他们定期会在大城召开会议,商讨,评议,修改每一个后室世界观的设定,每一个层级、物品、实体、现象……
想到这,我不禁一阵哆嗦,我上述的想法,不正是当下的我们,以及我们的社区吗?
故此,我形成了一个自己的世界观,“大城”中的“梦想家”们,他们无时不刻不在创造新的元素,将他们添加到后室,而他们会定期在大城中召开会议,评议、修订每一项对于后室世界的“更新方案”,“梦想家”们拥有着影响后室每一项设定的能力,但他们大多只会在暗处看着这些踏足此地的“流浪者”们如何在他们创建的“地狱”亦或是“乐园”中探索、生存、发展,并将其当做是游戏。当然,也有些比较大胆的、稍微有些仁慈的“梦想家”们,他们可能会暗自帮助那些吸引了他们注意的流浪者或者实体,即便这样做可能违背了“大城”的规则,他们也会遭到惩罚。
所以,在我的层级文章中,偶有可能出现“先生”抑或是“社镜先生”暗自帮助流浪者的情节,这就是我个人的世界观设定中的一个部分,“社镜先生”就是“大城”中的一位“梦想家”。
当然,上述只是我自己的胡思乱想,正如我自己说的,我正是那位大胆的、违背规则的“梦想家”。所以,大家如果不喜欢的话,也权且将我的话当做乐子就好。
首先,我个人的第一爱好和专业就是成为一名软件开发人员,包括我现在大学就读的都是软件工程。
目前比较擅长的编程语言有: .NET(C#、VB)、Java、C/C++、Python。
喜欢的方向:桌面应用开发、Web 开发、游戏开发。
其次,我非常喜欢上世纪80s的香港音乐、电影,以及现代的电子音乐(偏向 Bass Music和 Synthwave 风格)。
我喜欢的音乐人(乐队):林子祥、许冠杰、The Midnight、KIVΛ(KIVΛMKII)。
另外,我有时候也会看看番,《约会大作战》、《无职转生》是我目前为止比较喜欢的两部动漫。
对于游戏的话我则比较喜欢以下几款:
《Minecraft》、《PUBG Mobile》、《PUBG:New State》、《原神》、《崩坏:星穹铁道》、《CYTUS II》。
我希望(妄想)以后能够制作一款(或者有人能)制作一款比较完整的、大体量的后室游戏作品,最好能够在其中添加完整的剧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