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界归魂诀
评分: +11+x

如今后界诸门生机勃勃,各类门派亦星多如繁星,颇令学习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稍有不慎便会见异思迁误入歧途,误入偏门,法术失度之遗,令人叹惋。为修土进了解具体的修行之法,除穿行之法外,也将融入自然之心决,披露于此,诸位修士勤加修行方能保自己穿行无虞。

后界诸多天地皆有自行运转之规律,参透其中,种种玄妙本乃修行诸多异术之源,因此融入诸界乃术法之源,虽为入门之法,其境界却高深莫测,穷其一生也未必参透。故修行之时,切不可好高骛远,脚踏实地,步步前行方可有所成就。

参透铸界之功,重在感受天地,外部姿势如何并非要点,舒适自然,不易生倦,即是上乘。立、坐、卧均可,要求。

双目圆睁,人之感受重在双目,感悟世间之玄妙必须看清一分一毫,世间万物尽入眼底,诚心而思,万物为何于此,于此为何?双耳扩听于外,摒除体内杂音,心中异言之扰。神意外散,神游天外,观于世间。

舌平下齿,口微张使上颚裸露,因此处天池穴上通泥丸,裸露而出易于散神消气,溶于天地。此时鼻息因逐渐做到深、长、匀,触觉消散,人若无根浮萍,似游魂野鬼,飘飘忽无所依,心息分崩离析,意念泯灭归无,世间与我如同一体,便是入铸界之门。

修行之路,如同登梯,须层层递进,步步前行。首关便是㪚体,修行服饰不可过紧,衣肤相触之感乃杂念之首,皮痒肌酸皆阻碍自然感悟之我识,须得将其彻底忘却。至此练功长久,却无不适之感,身体无感如不存便迈过首关。须多加留意之处乃舒适之感,此亦为我识之一,适与不适皆忘却方为正途。

次关乃解心,了无念头为解心。心中所想皆私事,皆我识,皆须忘。水为何流,山为何立,无须理念。自然如此,我亦如是,过往如何已无关,未来如何皆不存,自然流转即身心变迁,心中不起念,即是解心。

终关为散意,“我”,万念俱寂仍有最终之自我,必将这份自我彻底抹去,方可做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我为自然,自然为我,空而不空,有而无有,谓之道。至此,自然与你再无阻滞,铸界之妙,显现方始。

此刻,我已不在。然天地之间尚有灵长,自然之间亦有我识,冥冥可见,太虚之间,人识一光,光乃人性,光散性即散,光聚性即聚,光定性即定,光满性即满,光圆性即圆。修于此外,光己散作漫天繁星。然点点星火,亦有重燃之日。太虚之间,光华重燃,魂兮归来,却以诸界为体,人之躯壳,已然舍去。

修行之路,为时漫长,必先选取善地。不应有太多人迹,人迹乃他人之我识,而非自然之天识,必须一概避免,否则修行千载终成他人之镜像,古籍之中妖魔鬼怪终究修成人形便是此因。

除此之外,修行之时惊雷暴雨,天崩地裂为宜,平日修行固然不可落下,但在此番时刻修行,定然事半功倍,盖此刻自然之伟力尽展,更易感受自然之壮阔雄浑。

所形之物,所看之书皆以维生解闷为宜,伤神费脑之书切不可入目,滋味平淡之食易令人感受自我亦不可食,平日多吃辛辣刺激之物,读消遣之书,方可修成正途。

总而言之,以自然为渡,忘我而成我,方修正道。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