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Phenomenon 3,亦称为窃皮症候群,为一可令受影响个体(主要为人类)发展出卡氏综合征的现象,该现象可影响病患对熟悉对象的认知以及空间记忆。在此现象症状发生时受窃皮症候群影响的人群会变得具攻击性且感到压抑,并时常会攻击如朋友、家人或(如有)其上司等人类个体,因为病患已确信这些对象已被另一个长相酷似他们的人所取代。
最近研究显示,正表现出窃皮症候群的患者在其得手或受到足够长时间的干预以平息窃皮症候群的症状之前,无法终止他们伤害或杀死“冒牌者”的倾向。
因此,受此现象影响的人很有可能会经历一种空间陌生感,令其相信他们所在的区域应是其本体的一个更为危险的复制品,这也常会导致其感到压抑和困惑。与前述症状不同,这些影响更容易被消除,在短暂的窗口期后即会平抑。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被窃皮症候群影响的人群很有可能会因没有确切疗法、纠治此现象的手段或明确的预防方法而长期承受其效应的遗害。
频度:
在此文档写就时,我们尚不明确窃皮症候群的真正起源,但我们已知此现象会在一位流浪者与窃皮者产生接触时发生,这尚未被证明是导致其在主要诱因,这也导致了这一假说在全后室内被广泛传播。据记录,受窃皮症候群影响的人群声称在不同时段和不同地点时此症候群的效应也会发生极大改变。最近研究表明,受此现象影响的人群因其无法治愈性不会再被影响第二次,但该现象仍可频繁地进行传播与潜伏,其行为轨迹尚不明确。
有关方面:
此现象的首要影响目标为人类,不分年龄和性别。据观察,具有较高智能水平的实体亦会受到影响,但不太常见,也难以证实。
发现:
Dr. Nikolai Vladmir Ivanov,约于1910年。
Phenomenon 3在1910年被一名为Dr. Nikolai Vladmir Ivanov的科学家发现。他在自己身上进行了数次包括电疗、服用实验性药物、使用处方药和吞服药样等在内的多项测试。但均告失败,或因某些实验缺乏资源而变得不具决定性。
鉴于他与外界人士的分隔和他的逝世,其实验室的确切位置,乃至他的发现都已不知所踪。数十年之后,一位名为█████的流浪者于2011年发现了Dr. Ivanov的实验室和其中的研究论文和有关此现象日志记载。之后█████将Ivanov的研究成果带回并上交给M.E.G.进行记录和进一步的研究。
附录:
日期: 4月6日,2013LLD
访谈人: Dr. Connor Smith
访谈对象: Jacob Kohler(13岁)
开始记录
研究人员:你好,我是Smith博士,一位来自探险者总署的研究人员。我了解到你曾受过一种名为窃皮症候群现象的影响。你可以跟说说跟它有关的事吗?
儿童:好的,这玩意太奇怪了。有时我看向我爸爸妈妈时,会感觉他们和原来的自己不太一样。就像是被掉包了一样。
研究人员:我明白了。能详细描述下看起来到底是怎样的吗?
儿童:就像是,他们的脸没怎么变,但是他们的眼睛却好像变得不一样可。他们看起来像坏人或是别的什么东西。这太可怕了。
研究人员:我可以想象这东西对你来说一定是个噩梦。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开始的吗?你有注意到你行为的变化或是在此之前有什么其他的症状吗?
儿童:没有,这都像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我醒来后变发觉妈妈有些不对劲。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研究人员:这对你来说一定很费解吧。这件事是一直都在,还是偶尔发生呢?
儿童:一直都在。我不敢信任任何人。
研究人员:我能理解。这对你来说很困难。那发生什么能让这好转或是恶化的事吗?
儿童:没有,挺突然的。我不知道怎么去应对。
研究人员:我对你所经历的一切深感抱歉。我们将会尽我们所能来帮助你。你能告诉我你的病史吗?你之前有没有经历过可能与此相关的创伤或是病症?
儿童:没有,之前我从没经历过像这样的事。
研究人员:好的,感谢你与我分享的信息。我们将会做更多的测试,并看看我们能否找到诱因。同时,尝试保持镇静并不让这一认知错乱影响你的人生也很重要。我们将会共同努力以期找到解决方案。
结束记录
日期: 4月220日,2013 LLD
访谈人: Dr. Connor Smith
访谈对象: Jacob Kohler(13岁)
开始记录
访谈人:你好呀,我是Smith博士,一位来自探险者总署的研究人员。还记得我吗?
受惊的孩子:我怎么知道你到底是不是真的Smith博士?你还可以是个想诱骗我的冒充者。
访谈人:我理解你的担忧。在新环境下感到不确信是自然反应,但我向你保证,我就是本人。我身上有带着我名字的徽章和有着我联系方式的名片。你想看看它们吗?
受惊的孩子:我不知道。你可以从真的Smith博士那里把它们偷过来。
访谈人:我明白你的隐忧。小心谨慎固然重要,但我可以向你保证我是真的Smith博士。这里真的有什么会让你感到惊吓或担忧的东西吗?
受惊的孩子:是的,我的确很害怕和陌生人说话。我不想待这里了。
访谈人:我明白。和你不认识的人说话确实有些吓人,特别是在你受到惊吓时。这里有什么让你感到忧心的特别之处吗?
受惊的孩子:我说不出来。我只感到我需要马上从这离开。
访谈人:我理解你想要马上逃走的感觉,但让我们把谈话继续下去,然后试着弄明白你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也同等重要。你还有什么东西可以跟我们说吗?
受惊的孩子:没了,我只想离开。
访谈人:我懂你那种手无足措的心境,但让我们继续谈话真的很重要。在我们结束之前你还有什么想聊的吗?
受惊的孩子:真的没了,我只想回家。
受惊的孩子:(试图跑走)
访谈人:(向受惊的孩子呼喊)等等!独自跑走很不安全。在你走之前我们还可以聊聊。
受惊的孩子:(停止奔逃并转身)
访谈人:(靠近受惊的孩子)你还好吗?你能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吗?
受惊的孩子:(眉眼低垂,点头)
访谈人:好吧。我们坐下好好说话。(将受惊的孩子领至附近的长椅上)你一定有什么想说的特别之事吧?
受惊的孩子:(点头)
访谈人:这是好的。我们可以只谈谈你心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让别人倾听你的烦恼总归是有用的。有什么要和我分享的吗?
受惊的孩子:(深吸一口气,并开始了讲述)我不知道。我只是无时无刻不忧心忡忡。我也不懂为什么。
访谈人:在你不知道诱因时感到害怕是可以理解的。让我们试着来搞懂这个诱因,并看看我们能不能找到帮助你感到更加镇定和安全的方法。你应该想知道这个吧?
受惊的孩子:(点头)我喜欢这个话题。
访谈人:很好。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你。那么我们近日再约以继续我们的谈话吧。
行为准则:
应当:
- 建立一包含信任人群的团体。
- 在患病期间驻留在一安全稳定的地点。
- 接受他人帮助。
不应:
- 在患病期间试图自残或伤害他人。
- 在患病期间让不信任者留在身边。
- 独自逃窜。
页面版本: 6, 最后编辑于: 07 Jan 2023 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