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林





评分: +30+x

生存难度:生存難度:

等级等級 共生

  • 不安全
  • 蘑菇丛生
  • 寄生风险

如何使用: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level-class
|class=等级
]]


class 处的可用参数包括以下内容,支持简繁体及英文输入。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unknown 未知 未知
habitable 宜居 宜居
deadzone 死区 死區
pending 等待分级 等待分級
n/a 不适用 不適用
amended 修正 修正
omega 终结 終結

该组件支持简繁切换,如下方代码所示: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level-class
|lang=cn/tr
|class=等级
]]


lang 处选择语言,cn 表示简体中文,tr 表示繁体中文,不填默认选择简体中文。

自定义等级

[[include :backrooms-wiki-cn:component:level-class
|lang=cn/tr
|class=等级名字
|color=#000000(带有井号的十六进制色号代码。)
|image=链接(至图片的链接。)
|one=在这
|two=随便
|three=放文字
]]

使用 CSS 进行自定义:

你可以使用 CSS 进行额外的自定义,将代码放入到 [[module css]] 中或者是放入到页面的版式内都可以。在这一组件中,不要把 [[module css]] 放在 [[include]] 里面,把它放在那个的下面或者是页面的顶部或底部。
将这些代码放入到你的页面/版式中以编辑所有的颜色,因为组件的 |color= 部分仅能控制背景:

[[module css]]
.sd-container {
/* 字体 */
--sd-font: Poppins, Noto Sans SC, Noto Serif SC;

/* 边框 */
--sd-border: var(--gray-monochrome); /* 大多数等级 */
--sd-border-secondary: 0, 0, 0; /* 不适用 */
--sd-border-deadzone: 20, 0, 0; /* 死区 */

/* 标志 */
--sd-symbol: var(--sd-border) !important; /* 大多数标志 */
--sd-symbol-secondary: 255, 255, 255; /* 4 级以上的是白色 */

/* 文本 */
--sd-bullets: var(--sd-border) !important; /* 点句符文本颜色 */
--sd-text: var(--swatch-text-secondary-color); /* 顶部框文本颜色 */

/* 等级颜色 */
--class-0: 247, 227, 117;
--class-1: 247, 227, 117;
--class-1: 255, 201, 14;
--class-2: 245, 156, 0;
--class-3: 249, 90, 0;
--class-4: 254, 23, 1;
--class-5: 175, 6, 6;
--class-unknown: 38, 38, 38;
--class-habitable: 26, 128, 111;
--class-deadzone: 44, 13, 12;
--class-pending: 182, 182, 182;
--class-n-a: 38, 38, 38;
--class-amended: 185, 135, 212;
--class-omega: 25, 46, 255;
}
[[/module]]

旧版颜色:

如果你不喜欢新版的样式,想要用回旧版的红色边框色,只需要在你的页面中与组件一同引入下方的代码:

[[module css]]
.sd-container {
--sd-border: 90, 29, 27;
--sd-image: 90, 29, 27;
--sd-symbol: 90, 29, 27;
}
[[/module]]

Level C-960是一片由大量的真菌以及其他共生生物组成的蘑菇林。

描述

mushroom1

蘑菇林内新生的蘑菇。

Level C-960是一片由无数巨大蘑菇构成的蘑菇林,这些巨大的蘑菇通常高数米,有着直径十几米的巨大菌盖,几乎完全遮挡了该层级的自然光,这些巨大的蘑菇常被称为树菇。树菇巨大的菌盖为蘑菇林内部提供了荫蔽,使得蘑菇林内部较为凉爽,温度维持在18-20℃,同时树菇极大的菌盖和菌盖下光滑的、层层叠叠的菌褶吸附了大量从地表蒸发的水汽,并再次滴落至地表,确保了蘑菇林内的水分充足。

在树菇的荫蔽下,蘑菇林内生长着多种多样的蘑菇以及一些其他种类的真菌,一些真菌为已被确认的实体,而更多的则是性质完全不明的蘑菇。这些不同种类的蘑菇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共生网络,并通过寄生的方式控制着一些环境内非真菌生物,通常这些生物被用来帮助蘑菇林内的真菌传播孢子、或是给腐生真菌提供养分。

对于进入该层级的流浪者而言,弥漫于蘑菇林内的多种寄生性真菌的孢子会很快在流浪者体内生长、发育,最后其菌丝会侵袭至流浪者的全身并最终控制其行动,整个过程只需要三到四天的时间。鉴于蘑菇林内极易迷失方向,且其内部道路湿滑,流浪者几乎无法在被菌丝控制前逃离该层级,因此,不应在未准备好空气过滤设备的情况下进入蘑菇林。

林内生态

蘑菇林内的诸多种蘑菇之间形成了紧密的的共生生态网络,关于这种生态网络的起源仍有着争论,但毫无疑问的是,真菌在该层级的生态系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同种类的蘑菇各司其职,确保了蘑菇林的生态稳定。

giantmushroom

巨大的树菇及与它共生的诸多生物。

树菇

树菇是蘑菇林中最基本也最为重要的一种巨型真菌,基本上整个蘑菇林均被树菇及与之共生的真菌所覆盖。

荫蔽菇

荫蔽菇是蘑菇林内最常见的树菇,通常所有菌柄较高、菌盖较为宽大的树菇均属于该亚种,这些荫蔽菇主要起到遮挡阳光、保持蘑菇林内水分的作用。同时,荫蔽菇还与多种寄生菇和腐生菇存在着共生关系,比较常见的为一种青绿色的寄生菇,它会在荫蔽菇菌盖上生长,而其菌丝则深入荫蔽菇菌盖内部,通常它不会对荫蔽菇造成任何实质性的损伤,相反,它使得荫蔽菇的菌盖避免阳光直射,从而避免了菌盖在长期日光暴晒下出现脱水现象。据称这些绿菇会进行光合作用,其根部的菌丝在其子实体部分1经过长久的日照之后会隆起数个鼓包,将这些鼓包切开可在其内发现浓稠的糖浆或是糖块,自然生长条件下当这些鼓包膨胀到极限后菌丝部分会出现数条裂缝,糖液会沿着这些裂缝滴落在地表上从而被其他种类的蘑菇吸收,又或是粘连在荫蔽菇菌褶上被荫蔽菇所吸收。

荫蔽菇会保持向上生长的趋势,并且其根部附近的大菌环、表皮会逐渐褪去,并在菌柄更高处生长处新的菌环。褪下的菌环、表皮以及脱落的绿菇等为诸多腐生菌提供了养分,因此隐蔽菇周遭总是可见十分多的腐生菌,最为常见的一种腐生菌便是地毯霉菌,这些腐生菌分解完地表的营养物质后便会重新进入休眠。这些活跃的腐生菌确保了蘑菇林内生物质的快速转化。

mushroom2

与引潮石共生的坚岩灵芝。

坚岩灵芝与引潮石

坚岩灵芝与引潮石的共生体系在蘑菇林的边界与一些出入口附近极其常见。坚岩灵芝的硬度与韧性均十分高,为相对脆弱的引潮石提供了保护,在蘑菇林的边界处,你能看到连绵不绝的引潮石和层层叠叠的坚岩灵芝把外界和蘑菇林完全隔断,有说法认为这是蘑菇林在有意阻止蘑菇林内的生物逃离,因为层级的出口附近往往也有类似的构造;而另一种更科学的说法则认为,引潮石的优异吸水性能阻止了蘑菇林内的水分往外界或是其他层级流失,确保了蘑菇林内的水分充足。从蘑菇林的边界往外看,紧密堆叠的引潮石外似乎是一望无际的荒漠,这似乎能证实这些引潮石确实在防止水分的流失。但从未有人成功打破这一边界,因此这一说法也难以得到证实。

处于蘑菇林内部与引潮石共生体系边界的环境似乎正处于演化的过渡态,大量被爬菌寄生的生物会来到此处击碎早已过度成熟的引潮石,随后在引潮丝等多种真菌的寄生下死去。他们的尸体很快被分解从而转化为多种可被更高等真菌利用的营养物质,随着时间推移,被破坏的引潮石边界区域便会开始长出树菇和绿菇,从而变得和蘑菇林内部无异。随着蘑菇林的逐渐扩张,流浪者会愈发感到其内的错综复杂程度在不断上升,蘑菇的种类也在逐年上升,尽管对于在其内穿行的人来说蘑菇林更加危险了,但对于蘑菇林而言,它的生态多样性其实在不断上升。

直至最近,坚岩灵芝和引潮石与树菇之间的复杂共生体系才被发现。树菇曾被认为寿命不过数年,但在蘑菇林的深处,有些树菇的菌柄被坚岩灵芝和引潮石紧紧包裹、保护起来,致密的菌丝隐藏其下如同盘根错节的蛛网一般,为树菇的菌柄提供了极好的保护。这些树菇的存活年份已经不可考,但从其高度和菌柄的粗细来推测,可能部分树菇已经存活了有数十年之久。在树菇高高的菌柄之上,一些得到了绿菇提供的充足养分的坚岩灵芝开始向外生长,其坚韧的性质使得诸多生物在其上筑巢、休憩,或是静待高高的菌盖之上掉落的绿菇糖块。我在蘑菇林内诸多地方都能看到这样微小的生态链,真是有趣。

mushroom3

在掉落的绿菇上茁壮生长的小型腐生菌。

腐生菇

腐生菇为蘑菇林内各种生物质的快速转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一些前厅中常见的腐生菌在蘑菇林中也可被找到,例如霉菌、鬼伞、木耳等。这些腐生菌利用树菇脱落的菌环、表皮、枯萎并掉落的绿菇以及一些被寄生菇杀死的寄生生物的尸体作为养分存活,将这些生物质分解后便进入休眠状态。若将蘑菇林的地表层层叠叠的苔原苔衣刨开,便可能看到其下腐生菌和树菇的菌丝紧紧地缠结在一起,或许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生关系,但这个猜想暂且无法得到证实。

地毯霉菌

作为最常见的腐生菌,你总能在蘑菇林的任何角落看到地毯霉菌的痕迹。凭借着优异的活动能力,地毯霉菌总是在各种腐殖质上最先被观察到的真菌。它们以迅雷之势将各种生物的尸体蚕食殆尽,在地表上生长出大片的霉斑并将未完全降解或地表霉菌无法降解的物质留在原地。当它们无法获得更多的营养后便会大规模地释放孢子,而他们在地表上残留的菌丝与子实体则会开始逐渐腐烂,并成为其他接踵而至的腐生菌的养分。地毯霉菌被认为是最初步的分解者,其残余的营养物质会被更高级的腐生菌进一步利用,在蘑菇林内,所有的腐殖质都得到了“妥善处理”。

mushroom4

一丛好奇地望着你的“BOING!”。

BOING!

在诸多更高级的腐生菌中,想要不注意到BOING是十分困难的,当你路过它们附近时,BOING菌盖上的小眼睛总是会很快打着转盯着你看,有些甚至会弹起或是滚动到你的脚前,诱惑你将它捡起来带走。在蘑菇林内生长的BOING存在着更多的亚种,比如照片中所摄的棕褐色的BOING;以及偶尔可被观察到的活动能力更强,会在背后偷偷跟着你的、和你捉迷藏的亚种;最近还发现了一种,生长到末期,子实体与菌丝脱离、可像风滚草般随风滚动甚至是漂浮的微型BOING亚种。无一例外这些亚种均有着可爱的黑色双目,尽管蘑菇林内光线昏暗,但是只要你足够仔细,就一定能找到那盯着你的小眼睛。

苔原与苔衣构成的地表

若仔细观察这些腐生菌生长的地表,便能发现其上覆盖着厚厚的苔原与苔衣。苔原由蘑菇林内的虫群所培育,在地表上与苔衣相互交错,有理由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竞争或者是共生的关系。这些地皮之上的覆盖物总是保持相对湿润的状态,很好地保持了其下土壤的相对潮湿。

若将这些覆盖的地皮掀开,会发现其下黄棕色的土壤中无数菌丝盘绕在一起。这些菌丝中较为粗大的为树菇的菌丝,而其他的菌丝则为处于休眠状态的各种腐生菌的菌丝,在其中你经常可以发现大量不同种类的菌丝缠结在一起形成一个较大的球形鼓包,切开便可发现里面富含粘稠的液体。有理由认为这是不同种真菌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藉由该种方式,多种腐生菌和树菇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共生体系。

地表的腐生菌种类之多令我咂舌,而他们将各种物质分解的速度也令人惊叹,我昨天丢掉吃剩的面包碎屑的地方已经长出了一丛丛的鬼伞和BOING,最先覆盖在其上的地毯霉菌已经被其他真菌分解了,我还能在边缘处看到一点霉菌边界的痕迹。倘若我再停留一会,我还能看到这些鬼伞熔化变成黑墨、这些BOING成熟甚至是爆开,随后在他们的残骸上再长出一些其他分解能力更强的真菌,直至其内近乎全部的物质都被分解、利用。这就像食物链一般,层层叠叠,逐渐向上。

寄生菇

寄生菇一般不在地表与腐生菇争夺营养,而是控制着层级内的诸多生物。大部分寄生真菌在进入生物体内后会逐渐控制宿主的行动,但不会杀死这些生物,直到这些生物逐渐衰老后才会主动杀死它们,绝大部分的被寄生生物都会在蘑菇林与引潮石的边界处死去。

mushroom6

啃食苔原的虫群。

爬菌与虫群

在蘑菇林内近乎所有的非真菌生物都遭到了爬菌的寄生,但这些被寄生的生物并不会表现出攻击性。通常而言,这些被寄生的生物会以不同寻常的活跃程度在蘑菇林内四处游荡、觅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沾染上大量其他种类真菌的孢子,可以认为这些被寄生的生物在帮助蘑菇林内的孢子传播。当寄生生物的寿命到达极限时(通常会比这些生物正常的寿命短很多),爬菌会控制较大型的生物前往引潮石边界,而较小型的生物则会静静地躺在苔原之上成为虫群的食物。

而虫群中全部的个体也都被爬菌所寄生,那些白色的鼓包证实了这一点。虫群一般将其巢穴筑在较高的树菇菌盖之下,你能经常在树菇的菌盖下发现密密麻麻的虫群。而虫群主要的食物来源一般是绿菇菌丝中的糖浆,因此若你想试一试绿菇的糖浆,或许你得先把在其上贪婪吮吸的虫群给赶走。虫群似乎在蘑菇林内主要负责地表苔原的种植与清除,似乎他们在管理着蘑菇林内地表上的苔原与苔衣的比例,但其具体的管理细节仍不得所知。而在菌盖上活动的虫群似乎也间接帮助了树菇孢子的传播。

事实上,这里的虫群世代更替速度快得惊人,远超我所见过的任何虫群。几乎一个新的虫卵孵育出新的个体后,约数个小时它就会成长为成体,我猜测这和绿菇糖浆中存在着某种加速虫群成熟的激素有关,而很快在蘑菇林内“被迫”如此活跃的虫群就会被多种真菌寄生,尽管爬菌本身不致命,但其他种类的真菌则会逐渐将这些成熟没多久的个体榨干。在生命的最后,这些个体贪婪地吸食着绿菇的糖浆,但它那用于储存营养的腹部却始终鼓不起来,直至吸食至力竭,它们最终会从绿菇上掉落下来,在自己培育的苔原上静静死去。而他们的尸体又会被别的个体吃掉,死去个体内的寄生菌就又被下一个个体所带走了。这里的虫群,已经完全沦为了蘑菇林的奴隶、宿主,它们已经被蘑菇林死死控制,紧缚其中,或许所有来到蘑菇林内的生物均是如此。

其他大型实体

对于一些较大型的实体,蘑菇林在寄生后不会将他们杀死,而是通过控制他们的行动来使其为蘑菇林服务。这些大型实体往往身体表面已被大量的坚岩灵芝与苔衣覆盖,无法辨认其本来的面貌。若掀开其宛若触须一般随身体摆动的苔衣,便可看到淡黄绿色的“铠甲”下还生长着多种不知名的真菌。有一些特别的个体与BOING建立了友好的关系,他们的周围总是可见大量滚动的BOING如影随形,有一些BOING生长在其头顶,既像触角,又似眼眸,十分可爱。这些大型实体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孢子的扩散和维护蘑菇林的安全,坚岩灵芝提供的保护可以让他们抵御极强的冲击,四散的孢子也使得对蘑菇林怀有恶意的人很快被寄生、控制,即便持有空气过滤装置,也难防虫群的叮咬。曾有偷猎者团伙试图盗取蘑菇林内珍稀的致幻蘑菇,他们在利用数种重武器杀死林内的大型实体后,却无法抵挡虫群不间歇的攻击与叮咬,最终全员被寄生菌感染控制,成为了蘑菇林内的一员,而他们现在也是林内最重要的巡林员,致力于维护蘑菇林内的平稳。

后室蚯蚓与蘑菇林的进出

在蘑菇林的地表上随处可见爬行蠕动的后室蚯蚓,若你有能力刨开蘑菇林更深层的土壤(事实上我很不推荐你这样做,因为可能引来巡林员的注意),你就能在土壤深处发现更多的后室蚯蚓。尤其是在引潮石边界处,后室蚯蚓的活跃程度更高,我想一方面,引潮石依靠着后室蚯蚓来改善其赖以生存的土壤的质量,另一方面,引潮石似乎也在利用着所储存的水分刺激后室蚯蚓在边界处开辟与其他层级的通道。事实上,关于蘑菇林的进出口信息一直无法得到有效地统计,旧的出入口很快失效,而新的出入口又不断出现,这很大程度上与蘑菇林的出入口在后室蚯蚓的发掘下不断更新、改变有关。若想离开蘑菇林,则需要在引潮石边界处找到一些湿漉漉的洞穴,钻入其中就会进入一些有着水源的层级,这些临时的切出通道可能是引潮石为了获取着其他层级的水分而被后室蚯蚓所搭建的。当然,离开蘑菇林的机会少之又少,大部分人只能终生被困于蘑菇林内。

m

尽管我的双手已经难以握笔,但是我还是想画出来,蘑菇们会喜欢么?

我已经记不太清这是在蘑菇林内度过的第几天,或许已经有了将近3000天了?这里没有黑夜,只有阴雨与光照的交替,但在蘑菇林内你甚至感受不到这一切,林子内总是潮潮的、昏暗的。尽管我的身上长满了青苔,但我的枪仍然崭新、油亮,这些蘑菇非常聪明,在他们侵入我的身体后他们就知道了我所知的一切,而群体感应很快让他们不去破坏我带进林子里的那些火器,甚至用油脂包裹住避免它的生锈。我曾是一个对这些蘑菇颇感兴趣的爱好者,但对于这片林子而言,我却不过是一个偷盗者,也正因这份傲慢我们现在全员被困在这片林中,一生一世做着林子的护卫。但我想我已与这片林子达成了和解,我看得懂对我笑盈盈的BOING喜欢在我身边看我工作,我知晓调皮的绿菇故意将糖块砸在我头上,我也接受了行将就木的树菇自愿作为我避风挡雨的小屋,而那些腐生菌小朋友则帮我雕琢出了一个适合我休息的空间。长在我身上的苔衣会在我渴了、饿了的时候给我营养,甚至我直接拿他们充饥也没有怨言,当我小憩时,虫群都趴伏在我身上为我修补着我那淡绿色铠甲破损的地方,尽管我的五感已大不如以前(我想其他人也一样),每天见到林中心那高耸入云的树菇时我还是会愿意停下脚步静静望着他出神一会,体内的爬菌也不会催促我快走。那居于林中心的老人(我想他应该是人吧),告诉我,我已经和蘑菇林和解了,他已经原谅了我的罪行。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