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C-720
评分: +23+x

生存难度:生存難度:

等级等級 unknown

  • 时间静止基底
  • 安全性因人而异
  • 原生实体绝迹

Level C-720是后室C层群的第720层。

概览

鉴于Level C-720内部不稳定的性质及事件与空间的强烈割裂现象,我们在此权且不再将事件与层级外观统一列入描述之内,转而使用经多次研究结果所总结的“基底”与“事件时间云”进行层级描述。

初次探索的报告

_键入文档展开口令
因你的到来,时间流动,万物运转……
之后幻梦崩碎。


简言之,我们一开始的推断是:Level C-720内在其中不存在可观测的有机生命体时,其中所出现的一切异常/事件将会完全停滞,陷入一种“静止”的时间状态内。而当有机生命体靠近时,有机生命体携带了“时间”进入了此层级,便可促进层级内事件的发生,并改变事件的作用因果。

但在进一步的论证中,不难发现如人类依照其仅有的时间进行事件的“激活”,那么此人的行动应会因时间稠度的下降而略显迟缓,然而事实则表明此层级内有机生命体的代谢速率并不会受到任何程度的影响,由此我们则得到了新的论断,即层级之内存在的是大量无法触发事件发生的“静默时间”,而当个体切入此层级后,个体所携带的时间域便会以特定方式进行扩散,从而激活一定范围内的“静默时间”,以达到触发事件的目的。而在时间扩散的次生范围之内时,个体所能观察到的则是正常状态下所发生的事件表观状态。

基底描述

所谓“基底”,即指层级本身处在“静默时间”下,没有任何可观测事件或是活动生命体可证明其被动能动性的层级表观特征。层级之基底表现为一后现代小型工业城市,但其中亦存在大量与此整体环境极不一致的各类环境要素,通常都会在层级边缘处一夜之间骤然出现。

photo-1565866926760-213f0b57e8b6?ixlib=rb-4.0.3&ixid=MnwxMjA3fDB8MHxwaG90by1wYWdlfHx8fGVufDB8fHx8&auto=format&fit=crop&w=435&q=80

层级基底城市入口处的工业设施的照片。

基底之内有三大区块,分别被归纳为市镇、中岛及边境。

市镇
市镇是层级内目前占地最广的一块区域,严格意义上讲,在无人之时基底之内的市镇是完全不存在任何资源的,仅当有机生命体现身于资源产生处时方可令其开始较为缓慢的物品出现的过程2。基础的食品如杏仁水、罐装龙肉烫嘴拉面等亦会在其中出现。故此市镇也成为了层级之内资源最为丰富一个区域。

而市镇自身之内亦出现了大量可供人类定居的结构,如无层级中个体“事件时间云”之性质的存在,此层级极有可能被划分为宜居层级,但凡是皆无如果,有关层级内个体“事件时间云”对层级安全系数造成之影响详见下文。现在先行介绍的是基底市镇部分存在的值得注意的各项建构:


工业厂房

工业厂房占据了基底市镇近1/3的区域,可以持续提供较为基础的精加工零件。

photo-1611324680167-ddc5169f37f0?ixlib=rb-4.0.3&ixid=MnwxMjA3fDB8MHxwaG90by1wYWdlfHx8fGVufDB8fHx8&auto=format&fit=crop&w=387&q=80

厂房转运车间的一瞥。

工业厂房是基底内所有工业设施内部结构的总称,厂房内的设施外观大抵整洁如新,但其中所有的工业设备的驱动皆已被视为一种“事件”,需要有人在设备附近方可维持设备运转,就其实际意义而言,这些设备的价值并不算高,主要是其因不同“事件时间云”存在诱发严重后果的危险性及该工业设备存在大量功能不明生产线所致。相对而言,其中生产线上唯一能令人理解的一个操作区域是利用其生产一些诸如精密螺丝、弹簧等小零件,现在这些工业产房已权且租用给有意加入主拓展组织(M.E.O.)的小型团体进行生产活动。

厂房内值得注意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其中所存在的各类长相怪异塑料制包装盒,这些包装盒被堆叠在工厂的转运车间两侧,但坚不可摧,无法打开,对其进行扫描透析亦无法得知其内部结构,但由其表面印有的极其类似Koko的卡通图案可知,其中承载的个体应是处于休眠态的Entity 82从未启用的机型个体,尚未具有其本应产生的智能,故不构成潜在的威胁。

经此发现后,我们便对工业厂房的实际性质进行了重新评估,自厂房内中控室及弱电井内出现的与后室机器人科技3具有较高相似度的标志我们可以推断,这里极有可能是BR公司前身用于生产Koko原型机的工业生产线,这也便解释了为何基底之内的此部分可生产出精度如此之高的元件了。

自文档写就时计,M.E.G.的数据库有关基底的此部分文档却从未遭到过来自已激活Koko的恶意攻击,推测该新层级的有关信息可能会使Koko产生畏缩心理,原因不明。但工业厂房内无疑存在着更多有关后室机器人科技的资料等待发掘,我们会在工业厂房监控的帮助下对厂房内部情况展开实时监测。


活动板房

活动板房,顾名思义,是由一类精制聚合物板材组合而成的简易三至五层脆弱建构,一般会散布于工业厂房周边,活动板房内部摆有上含同样疑似后室机器人科技前身公司标志的图案,且落满灰尘的便携式通讯设备,通常是些笔记本电脑。

此外其中的单间内亦含有小台灯和其他不具异常的简约家具。它们包括但不限于:一张米黄色单人床、一个放置于角落的已然失效的真空式吸尘器、一张纯白色的三脚办公桌和一个长条状床头柜,床头柜内会在周围存在有机生命体时会开始其生成物品的周期,且是目前所发现的层级内唯一不会受”事件时间云“附加特定性质影响的一个事件。

目前帕拉斯研究所已同仍管辖着Level C-667的穹顶治会达成协议,同意将因数量回升而居住空间不足的鲨豹种群部分迁移至本层级以协助M.E.G.进行该层级的建设工作,迁移工作进行有序,现居于此的鲨豹并未表现出不适与其他异常。

此外需要提及的是,在对活动板房安全性进行多次复查之时,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装修色调风格及家私陈设与标准房间完全不同的怪异房间,在这些房间中我们发现了许多通向其他层级的出口,其中以单向出口居多。鉴于这些房间所通向的层级安全性与房间装潢所示可能截然相反,乃至在切出时造成即刻死亡之缘故,我们已将这些出口用醒目的警戒线进行封锁,以避免不明情况的流浪者误入这些房间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photo-1469022563428-aa04fef9f5a2?ixlib=rb-4.0.3&ixid=MnwxMjA3fDB8MHxwaG90by1wYWdlfHx8fGVufDB8fHx8&auto=format&fit=crop&w=1173&q=80
帐号
密码

职员住宅

职员住宅是区别于活动板房等临时建筑的长期职工居住地点,数目较为稀少。外观表现为19至32层不等的“凹”字形筒状楼宇,其表观体积虽大,但其中大多数房间已被无法摧毁的电路板纹样板材所阻塞,无法进入,仅有其地面层及顶层可供居住,而其余空置的楼层走廊则被用于堆放已被收集的各类物资及清理出的杂物。

就其中已对流浪者开放的房间而言,其中的装潢与样式与活动板房内饰并不存在实质性差异,虽增设了卫浴设施及厨房电器,但因层级基底内非有机生命体自身静止的性质,无法与它们进行有效互动令其进行运作。而经验证其被人为改造后却仍可正常使用,经人工设置的管道、电气设备及自动机械等外来设备皆可在无人靠近的情况下持续不断地自我运作。上述设备由此层级转化为有机生命体的可能性已被排除,确切原因仍在调查之中。

职员住宅“凹”形布局的地面层存在着规模较小的,呈电路板布线样式的绿化迷宫,而这种风格的装饰很让不让人联想起偏爱此种布局的后室机器人科技。毫不意外地,我们确实在门禁处的奠基石上发现了激光蚀刻的有关信息,由前文所述的怪异标志及部分文本组成,其中文本的具体内容已被严重风化,无法辨识其具体内容,而标志尚且清晰可见。

在此地的绿化迷宫内,经常有在此驻守的M.E.G.巡逻队员在外出时发现到漆黑人形实体尸身的报告,这些漆黑色尸身的皮质已经丧失了大部分水分,弹性不复以前,且可轻易从这些皮质上取下淡墨色的皮屑,“测验者”研究团队很快便想到了同样具有此类生理特征的后室装修公司员工,经比对可知,此处存在的人形尸身的确与后室装修公司的员工个体属于相同或是相近物种。

对尸身的详尽研究所得到的解剖学报告显示,这些“员工”生前皆遭受到了足以致命的严重头部钝器伤,多处疑似“重要脏器”的部位亦出现了爆裂,肢体内的支撑物发生严重变形或完全粉碎,更有甚者躯干中央的“脊椎”已经直接穿入了颅腔之内。但现场并不存在任何可供辨识的施害器具,目前较为流行的结论是它们都是自较高楼层处跌落而产生了此等伤害。在解剖过程中,不断流出的无色油状液体散发着清淡而难以察觉的芒果味清香,与现实清新剂的香气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其所具有的现实维护能力却远不及后者。出于舆论及人道问题,和此物质在本层级的必要优先级尚不处在较高等级,我们便再未通过寻找尸身并对其进行解剖的方式获取这些具有“现实清新”能力的液体。

此外,这些“前后室装修公司”人员所着衣物与如今后室装修公司员工的装扮存在着极大差别,它们身上仅有一件纯浅色T恤和深色长裤,长裤的口袋可找到已经揉皱而字迹模糊的名片,但名片的标志部分则使用了玻璃纸进行覆盖处理,故其中的标志样式亦清晰可见,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名片上的标志并不是我们所预计的与后室装修公司相似,而是与前文所述的四处出现的奇特标志完全一致。这种特殊信息的出现也让我们不由得去重新思考后室机器人科技与后室装修公司究竟存在着何等关系。


商业街

商业街层级内为数不多的较为开阔的地点,内部存在的商铺多为品牌名难以辨识,或是直接使用人类所不能理解之文字书写招牌的各式科技旗舰店,这些旗舰店内的展品乃至其店台之后库房内原应存在的商品都已消失不见,只剩下光洁可鉴的玻璃质展柜。

除科技旗舰店外,餐馆和日用品店等较为常规且可满足基础需求的商铺亦会时而出现,这些商铺内的商品会在有人/生物驻守于此时照常出现,因此它们也成为了层级内居民不可或缺的物资补充点,可长时间地为层级驻守人员提供补给,M.E.G.、B.N.T.G.等大型组织也在此迅速设立了前哨站以降低层级内团体对外部补给的依赖程度。

更新:近来驻守于商业街处的各个后勤小组的报告皆提及了各种与后室机器人科技和后室装修公司相关产品的出现,这些有关产品包含我们所熟知的现实清新剂和小台灯等设备,此外亦多出了许多我们从未见过,也从未有过相关记录的全新产品。但大多数电子产品都已失去了原来效用,而后室装修公司相关的物品也早已退化为毫无异常性质的普通油漆、墙纸和玻璃胶等一般建筑物品。

但在各后勤小组所回收的物品中我们仍然发现一种极其有趣的橙色膏状物体——这种橙色膏状物体被盛放与严格密封的石英安瓿内,每瓶容量约为400cc,在有限的对比测试中,我们发现此类膏状物体可以将诸如果酱、胶水乃至水玻璃等具有高度黏性的物体转化为沥青状的黑色结块颗粒(无视原黏液的颜色)。而在经过足够长时间之后,这些沥青状颗粒会自主退化为原生黏液,恢复之前的性状。目前M.E.G.为首的主拓展组织已对该物体进行取样,并希望将此性质应用于对深异浓液感染者的控制及治疗。


边境
边境是本层级基底部分最为不稳定的一部分,究其原因,在于层级自身会不断进行拓展性质4的存在,而其中所新产生的部分往往与基底主体部分的工业城市之风格存在着较大差异,但构成边缘部分的各类物质尚不存在可观察的异常性质,目前仅将不稳定这一定义归属在其空间结构之脆弱性。

边境全新物质的来源疑似即为层级基底的中岛,形成新结构的过程为在虚空/天空盒中先行拟合出一扭曲程度中和的非欧几里得空间,再自观察者视野方向处以一种流体的形式将拓展层级区域的物质排放出来,最终导致非欧几里得空间消失,从而形成不具有异常性质的正常地面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边境处所产生的层级新区块会依照初始产生的新区域平面为模板向下进行层叠交错式5的自我复制,从而将此处结构增厚加固,这些新生成的区块之内存在的各类物品是层级基底的区域区块处所无法出现的,因此边境之处收集到的各类资源也显得弥足珍贵。

中岛
(待更新的数据)
中岛是层级基底部分目前探索最少的一个区块,因其难以抵达且周边空间严重扭曲的性质而为流浪者们所熟知,目前M.E.G.已开始协同来自E.P.B.及P.R.I.的外援研究人员对其展开了有序的探索行动。

在基底中央处,一块为活动板房呈圆形所包围的区域之内,圆圈之中的地面已经尽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可能具有非欧几里得性质的天空盒,中部悬停着一个不断散发着180Hz的沉闷噪声的螺旋状机器,外部有着供能未知的紫色灯带状软管,目前已飞入其中的先遣无人机皆已在天空盒内失踪,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可行的新探索方案。

基地、前哨和社区

目前在本层级驻扎的团体数目较少,而在基底中定居的流浪者亦人数不多。相对而言,层级基底产生的补给数量也尚有盈余,但为应对本层级未来所可能出现的大型人口迁移事件和层级保全需要,我们仍分出了较多人手在此层级基底处进行勘探、安保和建设工作。各组织于原生基底处建立的据点概况如下:

  • M.E.G.“梦境积木”层级勘探中枢——M.E.G.及准备加入主拓展组织的各个小型团体所驻扎的市镇西南部,目前拥有3处正在生产基础零件的工业厂房和正改造为仓库的5处空闲工业厂房。主要办公地点设立在职员住宅和商业街处。驻扎于本层级的“罗经点”兵团和安保巡逻队员的指挥中心亦设立于某栋职员住宅中,主持对于本层级基底而言最重要的保全工作。
  • U.E.C.“摩尔甫斯”殖民前哨——U.E.C.设立于本层级的武装前哨,目前有关该前哨站的信息极其稀少,但可以知道的是,U.E.C.已在市镇一隅占据了不少活动板房,已在通过这些危险的层级出入口引入携带有高度危险事件时间云的流浪者,以对层级基底和定居者安全造成威胁。先前所发现的诸多意在分裂方具雏形的主拓展组织的渗透活动也来自该前哨站。我们已对该区域进行了初步的标定及封锁,任何自此区域创出的流浪者都将被视为可疑人员并被带至M.E.G.安保据点进行审查。
  • 后室装修公司“白皇后”分部——后室装修公司设立于本层级基底处未知未知的一个极其隐秘的小型公司分支,在接近其公司所谓的“问讯处”时,我们发现了大量被砸毁的新近生产的后室机器人科技产品,附近的低级员工称“这是装修层级规划的一部分”,而这些低级员工自身的生理状态与在职员住宅处发现的黑色类人形尸体具有高度相似性。这也是它们对职员住宅表现出极度恐惧的原因。我们仍在尝试从公司“问讯处”找到更多有关本层级出现的神秘公司的信息。
  • 阿尔戈斯之眼“幻塔索斯”Ground C-720巡逻驻地——阿尔戈斯之眼设立在本层级基底“边境”处的移动要塞,其中的守望者们的梦境似乎在层级边境处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基底生态区,生成了一座古旧的堡垒,矗立于盐层之上,在层级基底边境延展时该堡垒会随着盐层一同移动至靠近虚空处,从而产生了其恒定处于虚空边缘一说。

基底入口和出口

与其他层级相比,本层级出入口较为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基底内占比高得惊人的双向性出入口。层级内的大多数出入口都可以自由通行,但需要注意的是频繁地进行切入切出可能会导致流浪者因切行过程中所发异常而出现肢体缺失或是切入虚空的危险;且短时间内切行次数越多,遭遇这些危险情况的概率也就越大。故以下对出入口的划分标准有二:首要的是该出/入口是否为单向,其次是该出/入口进行切入/出的相对频率,切入率高者在入口一列,切出率高者在出口一列。

入口

  • Level C-668的一台异常老爷车的后车厢处切入,会将流浪者带至本层级基底的一口杏仁水泉附近。如需返回,跳入该杏仁水泉下的水潭即可。
  • 进入Level C-961内矿井的一处正在工作的粗矿研磨床进料口内,会使流浪者被传送至本层级基底的职员住宅绿化迷宫处。自职员住宅高层(一般高于18层)跳下会返回原研磨床附近。
  • Level C-950密林内随机出现的小木屋下有可能产生小型工作间,自小型工作间可无缝衔接地进入本层级基底的工业厂房处。原路返回即可回到小木屋的工作间内。
  • 同样在Level C-950内,遭遇“雾拐人”事件时,如事件进入后期阶段地面崩毁,虚空处可能出现基底的边境,自此可切入边境场景。
  • Level C-519内避开矿坑内的无面灵,并自煤矿矿坑的矿车处切入即可来到本层级基底的热力发电厂处,从冷却塔内的水池切出即可来到原层级矿坑中心处。

出口

  • 在层级基底的工业厂房处找到疑似农机的先进设备,按下上面的红色按钮会使流浪者被传送至Level 515,但无法自此层级返回Level C-720。
  • 找到一个装潢复古,类似于慈善店的活动板房房间,走进其中即可来到Level 179,按原路返回即可回到基底原地。
  • 在本层级基底边境处寻找一片青紫色而发光的覆雪地面并切入之,可使流浪者来到Level C-571,但无法从此层级原路返回。

事件时间云

事件时间云是本层级内与基底同等重要的第二要素。据其名即可推知,事件时间云是一种范围有限的,扩散性的,而时间稠度不均匀的事件触发因子。

事件时间云可以在其所属个体切入此层级后开始以属主个体为中心,随其方位的变化而产生具有延迟的扩散,这类扩散并不会降低属主周边的时间稠度以致其陷入行动迟缓乃至完全静止的状态,而是将层级本身存在的“静默时间”活化,令其填入事件时间云内成为暂时性的,性质相同的事件时间,并将其所具有的性质作用在会发生在层级基底内的各类时间的因果关系上。

在多次实验总结的基础上,我们对事件时间云的平均扩散规律进行了粗略而有限的拟合后,可以得知的是:层级内的流浪者亦或是人形实体携带的时间所能扩散的距离基础皆为30m左右,而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即是因事件时间云而异的扩散因子,扩散因子之平方大小与事件时间云半径数值呈正比;相对地,其他影响因子所能造成的数值影响则微乎其微,在此因粗略估算之需要,尚忽略不计。

而目前已被观察到的事件时间云的系列及有关特性则如下文所述,为保证说明之简洁性,以杏仁水泉流量、流速、泉眼数目、水流方向及流出物质加以举证说明:

反时间系

反时间系是一系列可将携带着反时间系事件时间云个体周围基底内所发生的事件,以一种所谓“相反”或是完全“逆转”的形式进行的事件时间云,但这些反时间事件时间云往往只会将事件的一项性质进行逆转,并不会影响到基底内该事件其他元素的执行。

负片时间

  1. 扩散因子:1.8
  2. 特征:在负片时间域内所发生的事件在一般意义上而言并不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如其名字所示,仅会将基底内所发生事件作用的物品颜色转变为完全相反之色调,呈现出典型的负片效果。但也曾出现过在瓶装杏仁水出现时,本应呈蓝色的杏仁水瓶身变成了黄色,从而令其具有了完全不同的功效,具体表现为令该流浪者全身都具有一种麻痹感。而当该流浪者靠近灰色杏仁水出现处时,因灰色没有相反色之缘故,该处不再出现灰色杏仁水。而在该流浪者离开测验后,上述物品的颜色和性质皆已恢复如常。有关其他颜色和自身性质挂钩的物品之测验仍在进行中,更多结果尚待汇总。
  3. 危险评级:Safe

逆转时间

  1. 扩散因子:3.2
  2. 特征:逆转时间可让本应正常进行的基底事件以一种“倒带”的方式进行,产生完全的因果倒置,造成的影响由小到大皆有记录,其对因果产生影响的能力限制尚不明确,因为我们既没有可进行此类测验的设备,亦承担不起进行此类实验所会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举例而言:杏仁水泉本应呈灌满水潭之趋势,但在携带逆转时间个体的范围之内则会使其将水潭中的杏仁水倒吸回去,经验证这一倒吸过程与杏仁水泉眼自身压强及棘轮效应完全无关,仅为“倒带”效果之呈现。
  3. 危险评级:Variable

反质时间

  1. 扩散因子:2.8
  2. 特征:反质时间可将参与在基底事件内的各项物品转化为性质完全相反的物质,最为经典的个例即是杏仁水泉转变为腰果水泉,并在缓慢转变过程中大量放热。其不同于其他反时间系亚种之处在于反质时间的携带者多为实体,且携带者中实体的比例远超人类。在重要补给点应严防此时间携带者的误入,以防补给区域遭到严重损失。但在较少数情况下此类事件时间云亦可用于武装原材料的产生。
  3. 危险评级:Moderate

二叉时间系

二叉时间系是一种可对基底内所发生事件的各项因子产生出2n相关数量变化的事件时间云系列,其中的单个亚种时常会结合其他同系列亚种附加在携带者身上。通常而言,这一类事件时间云有利有弊,被用于资源采集时该事件时间云的携带者可能会使出现的资源呈指数级倍增6,亦可在造成破坏时令灾害的威力变得更为巨大,依照该时间系和“2”的次方所具有的密切数值关系,我们将其命名为二叉时间系。

高尔顿时间(钉板时间)

  1. 扩散因子:4.2
  2. 特征:高尔顿时间自身所带性质所可作用的基底事件范围相对其他时间较为狭小,因为高尔顿时间仅能对抉择类的基底事件产生影响。原本出现的抉择事件可能会按以下形式进行重构:
    • 如抉择事件仅存在两个选项,该事件会按高尔顿钉板实验模型择4~9的级数扩增其选项,而将选项种类拓展至三种:缺省、其一与其二,但个体的抉择次数也将按上述级数进行增加。
    • 如抉择事件本身的选项正好契合除2以外的高尔顿钉板其他层数的分歧点数,那么该事件不会受到影响。
    • 不符合上述条件的选项数目的基底事件则将按最接近的除2以外的2的指数进行增补,增补的选项为作用效果缺省的伪选项。
  3. 危险评级:Safe

倍增时间

  1. 扩散因子:3.6
  2. 特征:倍增时间是二叉时间系内最为罕见的一个亚种,该亚种可针对某一基底事件的结果数目、来源数目亦或是时长进行按2的各个次方所对应的数值进行倍增。某些特定种类倍增时间的携带者可被派遣用于收集因其所带倍增时间而产生的更多资源。但亦有因此时间造成资源减产者。因此对此种事件时间云携带者进行详尽统计及调查是极其重要的。
  3. 危险评级:Moderate

半衰时间

  1. 扩散因子:2.1
  2. 特征:半衰时间,亦称倍缩时间是二叉时间系内较为常见的一个亚种,该亚种与倍增时间类比可知,对某一基底时间的结果数目、来源数目亦或是时长按2的各个次方所对应的数值进行倍缩。某些特定的倍缩时间携带者可减少资源再生的周期,与特定倍增时间的携带者协同工作可大大促进资源的收集囤积。但亦有因此时间造成资源减产者。
  3. 危险评级:Safe

堆栈时间系

堆栈时间系的最广大适用范围限定在含多种物品出现的基底事件中,在该事件中原存在于同一物品序列组内的各个物品会按层级内特定的唯一顺序出现,如同取出堆栈内的各项元素所需的操作一般,最为根本的影响便是改变了物品的出现顺序的随机性,令特定物品可在特定时段出现。

正则堆栈时间

  1. 扩散因子:5.2
  2. 特征:正则堆栈时间和堆栈时间系的一般描述类似,让即将在某地出现的物品以一定的顺序出现,一改物品出现的随机性,可让固定的物品在固定的时段出现,对于稳定资源采集来说至关重要。现在M.E.G.正在尝试建立一种全新的人事架构,以将携带着不同事件时间云的人员组织起来,形成两种全新的行动小组——后勤小组和事件应对小组,后勤小组的建立应保证资源出现的最大化和序列最优化;而事件应对小组则应保证危险,且随机度高的危险基底事件发生时可通过事件时间云的影响降低事件的紧急性和破坏性。
  3. 危险评级:Safe

逆悖堆栈时间

  1. 扩散因子:0.9
  2. 特征:与正则堆栈时间的物品列表相反,并无其余的具体特征。但可在需要时调整物品的出现顺序,以保障紧缺资源的及时补充。
  3. 危险评级:Safe

特种时间系

特种时间系往往存在着更为令人费解的各项性质,这些性质因能力怪异且难以解明并得出具体对策而变得格外危险,建议临时将携带此类时间的流浪者隔离并尽快转送出本层级。

为避免字符串产生歧义,现启动视觉转义以在不造成服务器损毁的情况下进行实际名称展示……
衔尾蛇时间

  1. 扩散因子:10.8
  2. 特征:铊鱂帶唻蔠焉,銦綶德狃帶變沩斷鏈;亲斤苼與匄菿寘,創慥玙毇滅顛覆,規,夫见範dεγì苆洂無琮蹟。


∞. 危险评级:Dangerous

梦境时间

  1. 扩散因子:4.2
  2. 特征:严格意义上而言,此类时间不应被单单划分为一个亚种,但因其根本性质的相同,故以此条目概括之,该时间的携带者具备将其影响范围内的各项环境要素转化为其切入前所处层级事物状貌的能力,类似于小规模的bHZsMzUy的扩增能力。但在携带者离开原地后被转变的环境将会在两小时内缓慢复原。
  3. 危险评级:Variable

基底事件

  • 物资产生:本层级内所产生的各项物品的真正来源只有三类。其一是在工业厂房内给料处所出现的铜质传送带,自Level 902处转运由其汇总的各类物资,其二是在各处商铺和民房内因未知原因而无法移动,定时补充的木制板条箱,其三则是在层级边缘处因层级自身拓展事件而层叠交错形成的片状累积物质。
  • 层级拓展:疑似与中岛的存在有关,并究其性质已可被单独列为本层级的一个现象单独讨论。
  • 特异扰动:由层级中岛处所传播出的不具衰减性质的一类噪声,该噪声每隔14h便会间歇性发出,持续作用时间为2h,在噪声发出的时间段内,位于边境的观察前哨站发现边境处的拓展现象亦暂时中止,极有可能是中岛处的类似机器的物件在进行自我维修之过程。

造梦枢核及相关探索

在有关研究人员攻关解析后,中岛的真实面目终于得以揭晓:

目前中岛内部核心之机器的运作原理仍众说纷纭,但在对边界的长期观察数据进行汇总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要点:

  1. 仅依靠造梦枢核自身的存在是无法直接自主进行层级拓展的。
  2. 层级拓展的首要条件为,有两个人或是多个人的事件时间云在经扩散后碰撞在了一起,对造梦枢核产生了刺激或是某种形式的充能作用。
  3. 次要条件为发生了事件时间云碰撞的人群内至少有二人在潜意识乃至是无法记起(无法察觉)的深层意识内存在梦境的出现。
  4. 次日在基底内的首个异常扰动事件结束后,造梦枢核开始按照层叠交错模式将上述人群梦境中出现的多个要素具象化,用于层级边界的拓展,不论这些梦境本身的类别和风格存在着多大差异。
  5. 其中所会出现的特异现象为,在入眠时段倘若有多个梦境种类相近乃至相同的人群存在,且上述人群的事件时间云直接与此人群个体发生交汇,或是二者近来曾与同个第三者产生事件时间云碰撞,那么该二人所将导致的层级拓展部分将会整合在同一区域内。简言之——即是同种梦境者所会产生的新地块会相互融合为更大的地块。对此异象暂定名为“中继整合现象”。

结论及补充信息:对于事件时间云碰撞之作用的更为科学的说法是——产生的这些碰撞并不具有充能作用,而是作为一种刺激因子,促进造梦枢核按照碰撞者的梦境复制出其中的要素以扩张自身实象区域。而层级内的实际拥有梦境的人数越多,层级自身拓展的也就越快;而扩增物质的具体来源,极有可能是蓝色通道7

最为令人费解的还是,为何会出现这台机器,又究竟是何人所为?造梦枢核旁的建筑或是它本身之中是否又会存在着答案呢?——Lancerot

层级基底多元生态区概览

在本层级基底内长期有人员驻扎的情况下,层级自身亦在不断利用着“造梦枢核”拓展着自身,并不断地将原先产生的边境区域夯实为真正稳定的层级构造,而在此过程中因“造梦枢核”自身所带的特殊性质和后室内各种现象所带来的影响,层级基底的“前边境”地区也出现了样式天差地别而十分多元的特殊地块,因它们与层级原生基底存在着极强的割裂感,故将这些新形成的居民区或是资源区的生态单独列出,以区别于已然建立在原生基底处的基地、前哨和社区。

蓝色迷海

photo-1489100517551-92a468b736f0?ixlib=rb-4.0.3&ixid=MnwxMjA3fDB8MHxwaG90by1wYWdlfHx8fGVufDB8fHx8&auto=format&fit=crop&w=1332&q=80

蓝色迷海冰山一角之处的照片。

在长期对杰瑞的信众们的观察中,我们已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测验证明了其信众皆具有同种梦境这一说法的合理性。他们相较常人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在进入睡眠状态后于浅层睡眠阶段便可产生出可刺激“造梦枢核”输出新基底的梦境,因此相较其他的“前边境”基底,杰瑞的信众们所构造出的新区域的体量庞大了许多,几近形成了一个全新子层级的地步,亦即现称的“蓝色迷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蓝色迷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杰瑞的信众们的精神世界。从已归档的照片可以看出他们梦境之中出现的多个要素:雨伞、蓝色LED灯和掉漆的青色鸟笼,该基底生态区内仅会出现一种补给资源——蓝色能量胶。

此处提到的蓝色能量胶是一种使用深蓝色铝箔包装,可使用塑料口吸食的蓝莓风味高糖凝胶,仅需两袋就可给人带来饱腹感。这种蓝色能量胶一般可在掉漆鸟笼内发现。我们会定期派遣快速反应小队前往此处获取口粮,但不会在此驻守,因为该基底生态区存在着可将长期滞留于此区域的心智正常者转化为青鸟信众的心智危害,强烈不建议流浪者在此久留。

黄毯下城
黄毯下城是一片范围较小,且分布零星的邻市中心区域的总称。黄毯下城中的建筑通常表现为21世纪初前厅较发达城市的街角区域,整体的建筑风格参差不齐,但大多数为新近上漆的哥特式建筑。这些建筑的门框处都已被某种类似于“空气墙”的障碍堵死,无法进入,仅有少数半敞天的咖啡馆和熟食摊可以进入。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建筑的外部的漆料都有着类似于Level 0中地毯的纹样,靠近这些建筑的外皮则可闻到发霉气味,尽管实际上这些建筑外部的触感都是绝对干燥的。

photo-1544837316-e35f2c4228bb?ixlib=rb-4.0.3&ixid=MnwxMjA3fDB8MHxwaG90by1wYWdlfHx8fGVufDB8fHx8&auto=format&fit=crop&w=387&q=80

黄毯下城街角区域的典型外观。

为进一步了解这种区域的对应的梦境的有关人群,我们向层级基底处的居民发布了两份调查问卷,分别询问流浪者对此处建筑的印象及他们来到后室后所能与此基地生态区联系的梦境。经分析,受调查的流浪者有将近30%的人可在问卷的至少一张照片选出他们所熟悉的建筑。并称“曾来过这里”,并其中的大多数人亦称“这就是加上了黄色滤镜的故乡的照片而已”。而另一份的问卷调查则揭示了该基底生态区生成的另一要素——生效年限。

在“造梦枢核”自身性质作用的情况下,这些人相同的梦境——即梦见自己在前厅原住址周边的建筑的梦境,会进行有次序的排列集合,并刺激“造梦枢核”拓展出带有“黄毯色”表面的市中心街区,从而使其中的建筑组合看起来协调而不违和。而能让这些“思乡”梦境成功生效的流浪者多数是自前厅切入,且在后室生活超5年的流浪者,精确的年份区间仍在测定当中,不过我们至少可以确定在后室诞生或是滞留年数不足者是无法参与到此基底生态区的拓展过程的。

倒吊展馆
倒吊街区是近来新发现的,且拓展速度惊人的第三基底生态区,该生态区处中部正常铺设的红色地毯外其余部分皆呈现着一种完全倒置的状态,而受倒置效应影响的那些物体则受到了方向相反的重力,被吸附在属于观察者处天花板一侧的表面上,而在流浪者试图走入此区域时,则会经受一个重力方向改变的过程,并随后与这些物体一样置身于与常规方位相反的地方。

photo-1546586976-e121e54d4cfc?ixlib=rb-4.0.3&ixid=MnwxMjA3fDB8MHxwaG90by1wYWdlfHx8fGVufDB8fHx8&auto=format&fit=crop&w=1174&q=80

展馆中心的奇异房车。

在执行“进入倒吊区域”这一过程时请流浪者留意自身的健康状态,骨质疏松、内伤、心脏问题和饱腹状态者在走过分界点时后受到两端重力的拉扯,从而导致恶性后果的发生,以至于产生伤亡。M.E.G.驻扎于该区域的医务组会无偿向流浪者提供粗略的健康状况提供,并就是否可进入倒吊区域提供有效判断。

至于展馆的藏品,则是些无人能够辨识作者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品,但高度相似或是完全相同的展品在前厅一侧则不存在。而展馆自身则呈蜂巢状布局,自中心处的带穹顶房车向外延伸,呈中心放射状拓展。请注意:在展馆内擅自挪动展品的行为是极度危险的,因为与某些特定展品产生的互动可能会导致流浪者自身携带的事件时间云种类发生变异,而产生互动亦是一种基底事件,继而与这些展品产生循环性互动,从而引发严重后果。虽然倒吊区域因过于广大而无法完全进行人工布控,但目前M.E.G.已开始陆续向此基底生态区增派安保人员以减少惨剧的发生。

文本还原及归档记录

第二次实验中,我们携带了足量的现实清新剂,经预实验后可以得知现实清新剂对阻遏意外切入和生理不适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阻滞作用,因此这次我们将使用体量稍大的无人机,尝试利用该无人机提取可能存在于中岛建筑之内的各种资料及文件,现已回收的部分含有重要信息的文件如下所示:

28/7/████


还是太慢了,还是太慢了!

咱们不能就这么累着自己,还有其他跟了我们这么久的伙计们,我们需要造点什么新玩意出来帮我们干点脏活累活。

我不是不知道机器人的好,但像Starate这样的笨蛋是不会知道机器人是没法干一些得让手脚七扭八歪的活计的!而且,偌大一个工业集团里没点人气也绝对不行。但是最近可算让我找到了个好想法了!两个月前研发部的一个倒霉蛋,估计是叫Merath吧,被那一滩黑色的东西给黏住了,然后我们就叫了各种机器人过来,想把那玩意给弄下来,我从没想到会黏得那么紧!过了半个小时吧,那哥们直接变成了一个黑漆漆的人形东西,又过了十几分钟,我天,它开口讲话了,而且话变多了,但是措辞比幼儿园小朋友还要差。该死的,在它开始手舞足蹈地再次侃侃而谈时,旁边的安保机器人就被激活了警戒状态,之后便跟发了疯一样过去攻击这个黑色怪物。

在战斗期间它表现出的体能素质和战斗技巧让人眼前一亮,它轻易地就举起了那个大象一般重的堆放机器,然后把它砸向了那个安保机器人,它直接陷进了地里。随后我们的保全小组出动,先是用电击枪想制服它,但是毫无作用,它似乎被激怒了,先是伸出一堆触手把他们给缴械了,然后周围的空间开始扭曲,在它正要离开之时,保全小组的一个人情急之下投出了高频震撼弹,把那家伙给打了个措手不及,最后在原地留下了一小滩黑色的浓稠液体。

因此我设想,如果能让某些生命体沾上这些液体,变成这种生物,将它身上的伤害性手段悉数去除,那么依其体格,乃至智能,则可帮助我们完成大量的工作,并节省出大量精密零件。但是在首次模拟活体实验中,我们发现占据着该实体心智的仍是我们之前所遭遇的同一个体,我们便只好无奈地启动了震荡设施并将这些液体回收。

不过最近在对失落一族的文献进行渗透抓取(在渗透被发现后,这些人即刻将有关文献大量销毁藏匿,这好像是他们的“禁忌信息”)时,我们发现了有关该液体的较为完整的记载:他们手里曾有着一种独特的油膏可以将受感染个体的主意识驱离躯体,并转而填入一种“性格空白”的较低层次的意识,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驯化这些意识,并令它甚至它们遵从我们的命令。

油膏的仿造工作已经临近尾声,现在的油膏已经可让感染个体的外部“皮肤”部分硬化,并收敛掉其衍生出的各个触手,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安全和这些个体接触而不用担心被其同化。此外,重新生成的低等意识也具有卑顺的特质,这让将它们变为我们的员工成为了可能。

不过,还有两个小问题,其一是这些感染体在一段时间未上油膏后便会直接干裂并粉碎而亡,意识也连带着一起消失,不可逆转;其二便是如何将其量产的问题,我们不可能直接用人类进行转换,而其他可转化实体的圈养和批量转化工作还在立项中。按目前公司上层的处理效率,相信有关项目很快就会得到批准落实,然后我们便可以立刻投入到人事部改组扩建的工作之中了。

油膏的成本目前还是处在高位,而且催化其生产过程需要消耗使我们能在后室立足的一种物质——稳定针剂,但我想总会出现一条出路的。凭借着我们的高等科技和天才想法,想必它很快便能得到解决。


抓取到一条新的讯息,21459days前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