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难度:生存難度:
等级等級 宜居
- {$one}
- {$two}
- {$three}
Level C-205是后室C层群的第205层。
描述

Sigma冰山附近的一处前哨点,于无风时拍摄。
照片由冰海基地提供。
Level C-205是一片无垠的冰封冻土。其气候性质接近极地冰原气候,大部分地表被冰雪覆盖。其天空为蔚蓝色,天气晴朗,无云无雨。
Level C-205全年严寒,平均气温约为-24.7℃,长年大风,易形成雪雾,能见度较低。该层级存在昼、夜之分,以南方地平线上可以观测到的巨型白色天体的起落作为划分依据。该天体尺寸明显大于前厅的太阳,呈现带有略微发蓝的白色,其上有时可以观测到深紫色的纹路。Level C-205内的昼夜交替周期约为3个月,即其内的一年约为6个月。
在Level C-205已探索区域的中心,存在一片规模庞大、连绵数十里的冰山区域,被称作“北极山”,也是所有流浪者在切入时会到达的位置。在初步对该区域完成探索后,M.E.G.将北极山划分为了18片地区,并分别以希腊字母命名。
北极山是Level C-205内最安全的区域,其中出现暴风雪等天气灾害的频率较低,实体数量也更多。在远离北极山后,暴风雪出现的频率会逐渐增加,且其强度也会随距离增强。北极山以外15千米被视为危险区,无法进一步探索。
Level C-205内的冰雪融化后水质纯净,含锌、硒、镁等微量元素,经红白光检测为可饮用。此外,北极山中的Lambda峰构造特殊,含有微量冻结的杏仁水。同时,得益于其便捷、稳定的出入方式,该层级便于运输补给,提供了宜居条件。
自然现象
极昼
Level C-205内的极昼维持3个月,共计约91-92天。在极昼期间,该层级内气温约为-22℃,由南方的巨型白色天体提供照明(以下简称“太阳”)。
太阳是Level C-205内光照与温度的主要来源,常年位于观测仪器指出的南方方位,且其具体方位与北极山之间不会发生相对偏移。据估计,太阳的高度角最大约为17.5°,在极昼的中期时到达。太阳表面白色偏蓝,可与蔚蓝色的的天空作出区分。
在北极山中的Sigma峰上可以较好地观测太阳。太阳表面状似光滑,没有与前厅中太阳类似的天体活动;但有时其上会出现深紫色的纹路,构成不同的花纹。这些纹路出现频率较低,意义、作用不明,必须用专业设备才能观测。太阳疑似是在变化或是旋转的,因为从同一地点观测到的两次纹路会出现较大差异。
极昼期间,由于雪地的漫反射,Level C-205内的亮度极高,推荐流浪者在进入该层级前佩戴护目镜等保护装备。当然,由于极地风的出现,其他冰原探险设备也是必须的。
极地风在极昼期发生的概率较小,相对地,北极狐出现的频率也更高。
极夜

极光,照片由冰海基地提供。
在极昼即将结束时,太阳将缓缓下沉,直到彻底没入地平线;此时,Level C-205也就进入了长达3个月的极夜。
极夜时期的气温低于极昼,最低曾达到-47℃,流浪者需要准备好保暖措施。极夜期间,北极狐出现频率明显下降,大多进入北极山内的山洞或是地洞中躲藏或睡眠。
极地风在极夜的出现次数大幅增加,北极山常常能在72小时内遭遇至少1场极地风。
极夜期间,Level C-205的天空变为深蓝近黑色,但会出现数目繁多的小天体。星空中会有大量来源不明的带电粒子散射入Level C-205的大气层内,造成几乎不间断的极光现象。由于这些极光的出现,极夜期间的天空亮度常常高于地表。
极地风
极地风是偶尔出现在北极山中的异常天气,通常以暴风雪的形式出现。
有报告称,在北极山的极地风中,有时可以在风雪中看见一个人形实体,但受限于极地风的异常性质,未能探明实体的具体情况。
当遇见极地风时,需要立即寻找一个足以避风的山洞或是一个可供暂时避免暴露于极地风中的地形。紧急情况下亦可自挖冰洞以抵御极地风。出现极地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在北极山的地平线处出现一道近似于白墙的屏障,因此流浪者需要不时留意北极山的天气状况和最近的山洞位置。
雪噬
雪噬是一种仅会发生在北极山区域的特殊现象。其具体表现为:地表的雪层会逐渐将地表上的物体下拉。
最初,这种现象被认为是由正常的重力所导致的;直到有多个报告指出流浪者摆放在雪地上的物品会在一小时内迅速沉入雪中,这一现象才得到重视。
令人庆幸的是,雪噬现象是无法危及生命的。这一现象发生的速度极慢,且随着物体体积的增大,下拉的速度会随之减小。据估计,雪噬将一个成年男性拉入雪中的时间至少是17个小时。在这期间,被雪噬者不会受到除寒冷以外任何的威胁,且随时可以自行、或在他人的帮助下脱出。
雪噬发生的原因尚不明确,但这一现象导致流浪者无法在北极山储备物资。在确定雪噬的具体表现后,M.E.G.开始建造冰海基地以应对这一情况。
实体
北极狐

一只幼年北极狐,照片由冰海基地提供。
在北极山内活动时,有时可以看到北极狐。
北极狐是一类外观近似于犬科动物的实体统称,包括但不限于狼,狗,狐等生物实体。通常情况下实体的大小形态不一,但外表都被有白毛。
实体一般单独出现在流浪者周围,目前已收录并确定的表现有,靠近流浪者试图寻找食物,跟随流浪者行动等类似于正常流浪小动物的行为。部分报告提及有些北极狐会撕咬流浪者衣物或做出一些攻击行为,但鲜有实体伤人的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所有的报告都指出,北极狐十分惧怕人造火光。一旦流浪者开启人造光源,例如手提灯或火把等光源,北极狐就会立即跑到阴暗处或者是未被光源直接照射的地方。因此,人造光源被确信可以有效驱散北极狐,建议流浪者们在背包中带上一支火把。
基地、前哨与社区
M.E.G.冰海基地
冰海是M.E.G.在北极山的Sigma冰山中开辟的一块空间,目前是一个在建的M.E.G.半永久基地。基地内常驻二十余人,悉数为冰祈站点的工作人员。由于北极山的自然原因与层级内部特有的异常效应,冰海暂时被充当为一个存放物资的临时仓库。
冰海对所有流浪者开放。
M.E.G.冰祈观测站
冰祈是M.E.G.设立的一个观测站点,位于北极山Delta峰的峰顶。北极山特有的天文条件吸引了无数的流浪者驻足,因此冰祈站顺势而生。冰祈站配备有顶尖的观测设备,并常驻有数十位研究员,是一个综合型的研究站点。
冰祈站既是一个天文站,同时也被用于监测北极山的气象状况,并在当极地风形成时尽可能通知北极山内的流浪者以做好准备。
冰祈站仅接受事先在M.E.G.预定过的流浪者的拜访。
入口与出口
入口
- 在卡兰冰山的山洞中打碎一块任意大小的冰块,然后拾起一块碎片走出山洞,即可到达该层级。
- 在任意层级使用透镜观察任意一座冰山片刻,保持视线接触直到它的颜色完全变成暗蓝紫色。然后登上冰山,即可到达Level C-205。
- 在任意层级使用层级内的的水凝结出一块近似正三棱锥的冰块,打碎,并饮用其中一块碎片。然后从剩下的碎片中穿入Level C-205。
出口
- 在极夜期间,直接目视极光的流浪者将在进入下一个极昼时被强制切出至上一个层级。
- 用取自Level C-205的天然水凝结成一块近似正三棱锥的棱镜,使用它观察太阳,直到棱镜融化的水滴入眼睛,然后闭眼稍等片刻。等到冰水浸透眼球,即可切回上一个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