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编号:C-71
栖息地:多地
奶茶珍珠几乎在所有存在探索者聚集地的层级都有发现,Entity C-76 - “有识血肉”造访过的层级发现概率会大大提高。
描述
奶茶珍珠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小型类生物有机质,外观通常为直径一厘米左右半透明圆球,可通过进食有机物和水来自我复制。食用后可以正常消化但有一定精神效应,具体见下文。
行为
远离人类时
奶茶珍珠生活习性类似蜗牛,在阴暗潮湿的地方通过将自身覆于植物表层缓慢分解有机物,己确定被破坏有机物转化为构成奶茶珍珠的淀粉累积在其身体中,这会使得该个体的体型逐渐膨胀。
当时间膨胀至二厘米左右时奶茶珍珠表面会出现大量更小的球形凸起,这些小型凸起会逐渐吸收母体成分使自己变得更大更圆润。
母体最后会完全被吸收,分裂成7-11个小型个体,由于可以自行繁殖,奶茶珍珠个体彼此之间距离很远,繁殖完成后分裂出的小型个体会立刻向不同方向移动。
接近人类时
奶茶珍珠会变为群居,繁殖出的新个体不再会朝不同方向移动。部分个体会主动进入液体中使探索者摄入,摄入奶茶珍珠的探索者将产生细微的脑部变动出现一定程度的性格改变和审美改变,总体而言会觉得奶茶珍珠非常“可爱”,愿意赠予奶茶珍珠部分有机物或是和其处于某种共生关系,同时会主动用奶茶珍珠制成珍珠奶茶供其它人饮用,使对方与自己受到相同的效应影响。
奶茶珍珠会很快适应这一职责并且将种群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以保持和其宿主的共生关系1。目前已有的共生关系包括。
- 利用分解有机物特性处理生物类毒素。
- 处理生活垃圾。
- 作为食物储备。
进食方式
奶茶珍珠可以缓慢分解有机物用于体内合成新构成成分,这一行为似乎可以无视原有机物大分子本身完整性,其表面并没有任何近似消化液的化学物质,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实体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只确定该效应能破坏所有常见的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包括皮肤,肌肉,树皮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特性会在该实体接触到活性生物酶或身体破损时消失,这使得奶茶珍珠可以被安全食用。
生物学特征
化验结果显示奶茶珍珠的生理构造近似煮熟后木薯粉球体但有更高透明度和弹性,2。
可通过身体形变蠕动移动,平地最快时速可达6km/h。由于本身具有粘性,奶茶珍珠也可以将自身悬挂于粗糙固体下表面,行动能量来源推测为以一种未知方式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行动时明显表现出近似生物的趋利避害性:会主动前往有机物更丰富的地方并避开有害环境3。
但不能确定其感官,因为在测试中奶茶珍珠对化学气味,振动感知和光学信号都产生了回应。
发现记录
奶茶珍珠几乎是伴随着有识血肉的发现被同步发现,几乎有识血肉探索过的地方都会出现奶茶珍珠并有向其他层级扩散的趋势,尽管最初的发现报告已经难以找到,但可以确定有识血肉的发现时间应该在奶茶珍珠的发现之前。
与Entity C-76 - “有识血肉”的关联
种种迹象表明奶茶珍珠与有识血肉有紧密联系:
- 奶茶珍珠并不会将有识血肉识别成人类且破坏有机物的能力在面对有识血肉时无效,即使发生接触的位置不含有生物酶。
- 奶茶珍珠在面对有识血肉时会主动接近其并展现自己以作为对方食物。
- 已经不止一次观测到有识血肉可以通过语言或是动作引导奶茶珍珠进行动作。
- 在一次长时间跟踪后确定有大量在其他层级的野外奶茶珍珠长途跋涉返回Level C-309进入城市中,目标不明。
- 当有识血肉的探索队到达一个没有奶茶珍珠目击记录且距离有奶茶珍珠目击记录层级没有直接联系的层级时,该层级也会在短期内出现奶茶珍珠。
行为准则:
应当:
- 对奶茶珍珠保持谨慎
- 主动远离奶茶珍珠
- 可以的话破坏奶茶珍珠
不应:
- 主动饮用奶茶珍珠制品
- 放着奶茶珍珠自由生长
- 怂恿他人饮用奶茶珍珠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