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编号:C-42
栖息地:多地
描述:
求知者在外观上表现为20~50岁不等的人类个体,其常穿着白色、灰色或黑色长袍,少数个体会携带有眼镜、帽子、背包等随身物品,实际用途未知。求知者似乎精通各类语言,能够与流浪者进行无障碍交流。
行为:
当流浪者遭遇求知者时,对方将首先询问流浪者的姓名、年龄等基本信息,此时流浪者可选择回答或沉默,对于后续结果均无影响。随后,求知者会向流浪者提出数量及难易程度不等的问题,此时流浪者仍可选择回答或沉默。若回答,求知者会验证其是否正确,答案正确时,求知者会先向流浪者表示由衷地感谢,随即身体组织将干纤维化并十分脆弱,经研究结果显示,该阶段的求知者已死亡。其尸体将在三小时内由高度干纤维化逐渐粉末化,直至被完全分解。若拒绝回答或答案错误,求知者会对流浪者表示感谢,并离开前去寻找下一流浪者提出问题,直到问题被正确回答。
相同地,流浪者在遭遇求知者时可向其提出问题,若其回答正确,该流浪者将经历与求知者相同的死亡过程。因此,M.E.G.不推荐向求知者提出任何问题,除非该问题的结果值得您为此付出生命。
求知者对所有实体都抱有友好态度,而任何实体在遭遇求知者时都不会表现出明显的敌意。
生物学特征:
据对高度纤维化的求知者尸体进行的解剖结果表明,求知者疑似拥有与人类相同的身体结构,但每个求知者个体的DNA都具有高度相似性,且不与M.E.G.数据库中的任何个体相匹。
发现:
求知者在多个层级内均曾有发现。
附录:
Dr. Margin与求知者的交谈记录
[记录开始]
求知者:您好。
Dr. Margin:您好,我是Margin博士。
求知者:我能够向您请教几个问题吗?
Dr. Margin:请便。
求知者:那么,您知道您在后室的目的是什么吗?
Dr. Margin:回到前厅,逃离这个是非之地。
求知者:好的,那目前为止有什么方法可以回到前厅吗?
Dr. Margin:抱歉,我们正在探索。
求知者:不必道歉。那么,您知道后室的意义是什么吗?
Dr. Margin:(沉默)
求知者:如果您不知道的话,我便要离开了。
Dr. Margin:在那之前,我想询问你一些问题,“求知者”。
求知者:您应当首先清楚您将付出的代价。
Dr. Margin:我明白。我想问,你是谁?
求知者:求知者,如您所言,博士。
Dr. Margin:你的目的又是什么?
求知者:求知,仅此而已。
Dr. Margin:之后呢?完成这一目的之后呢?
求知者:死亡。
Dr. Margin:(沉默)
求知者:回答令您满意吗?博士。
Dr. Margin:那么,你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求知者:求知。您问过一遍了。
Dr. Margin:但这是意义,与目的不同……
求知者:我的答案是相同的。
Dr. Margin:那这样来说,难道后室存在的意义便是要我们去逃离吗?
求知者:您做出了您的回答,博士。
(求知者的肢体逐渐僵硬并出现褶皱。)
Dr. Margin:这便是正确答案?要我们去逃离这里?
求知者:这是您的答案,博士。我只是恰巧认为它正确罢了。
(求知者的躯干完全纤维化,已确认死亡。)
Dr. Margin:等等……
(长时间沉默)
Dr. Margin:……关闭记录吧。
[记录结束]
关于这个答案,我想了很久。何为后室的意义?若是逃离的话,那么当有人逃了出去,后室就会成为无意义的存在吗?回想起之前他的答案,他说求知是其目的,也是其意义,那时我并不理解,而现在我倒有些想通了。
求知者们的死亡或许并不是因为完成了求知这一目的,而是求知这一过程的意义。“知识”相对于我们而言或许已不那么珍贵了,我们只将目光局限在如何逃离、如何探索、如何生存,却忽略了这过程中那些我们早已收获的意义。看着求知者们,他们的数量愈加减少,但那些已逝的生命,他们是带着自己所有的意义而离开的。
我想,他们的问题是什么、答案是什么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为答案而倾尽一生去追寻, 为了答案而付出生命。
我大概已知晓那问题的答案了吧。
(该笔记被发现于Margin博士的写字台上,被发现时Margin博士已死亡超6个小时,尸体已高度粉末化。)
行为准则:
应当:
- 友好对待求知者,并选择是否回答其问题。
- 在确保该问题值得您为此付出生命的情况下,向求知者提出该问题。
不应:
- 尝试杀死/伤害求知者。
- 向求知者提出问题。向求知者提出毫无价值的问题。
BlueSparrow does not match any existing user name作者页
页面版本: 2, 最后编辑于: 26 Feb 2023 14:16